冬日暖心小說選:《臺北人》、《皮囊》、《如果無法搭乘時光機》|愛書格友推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臺北人》


閱讀因由:在朋友的 “My Favorite People’s Party” 盲選的書,推薦者為它下的關鍵字是「記憶、回憶、奶奶」。

raw-image


感想:想到剛離開的阿嬤,我毫不猶豫地選擇這本書,回家拆開後卻相當驚訝⋯⋯從來沒想過《臺北人》是本關於「奶奶」的書。

邊讀邊思索其中的「記憶、回憶、奶奶」,逐漸明白,在這片我們共同生活的土地上,有一個人、有一群人,擁有這樣的過往經驗,並且傳承給下一代。這是關於「抗日戰史臺兒莊之役」的記憶,這是關於「在臺北和南京都叫做『仁愛東村』的空軍眷屬區」的記憶,而不是「肥肥的西瓜、肥肥的田」。

H·G·威爾斯曾說:「社會變遷引發了很多問題,而除了小說,人們大概再也找不到其他媒介來討論其中的大部分問題了。」

感謝白先勇以冷靜寫實的筆法,還原1950年代撤退來臺者的生活樣貌,讓我們有機會在超過半世紀後的今天,重新回味這些封存的過去,依然活色生香。

「本土化」浪潮下,這些回憶似乎逆風,甚至「政治不正確」,但能在「尊重」之外,進一步理解並感受某一群「(新)臺灣人」的記憶,仍帶來美好的一體感(feel connected)。

註:我讀的是爾雅出版社2024年的版本,在小說前收錄歐陽子〈白先勇的小說世界〉一文,非常值得(在讀完小說後)一覽。


《皮囊》


閱讀因由:書友謝博士推薦,「平淡樸實的親情描寫,令人潸然淚下。」

感想:同名的〈皮囊〉寫作者蔡崇達的阿太(外婆的母親),以專欄似的短小篇幅,深刻描繪出傳統農村女性的堅毅、豁達和「狠勁」——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

阿太死前留下遺言:「死不就是腳一蹬的事情嘛,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為從此以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阿公阿嬤過世之後,我也曾不止一次想過,「出門就像phàng-kiàn(遺失)」的路痴的我,從此不必再追趕跑跳碰回祖宅探望她們——她們就在天上,就在周遭的萬事萬物,她們就在我心裡。

《皮囊》其他篇幅寫母親和同學,亦相當出彩。尤其蔡崇達是中國閩南人,習俗傳統家屋處處可見神似臺灣的影子,卻因不同制度和生活習慣,而折射出異樣風貌,相信會引發臺灣讀者的奇特共鳴。

這些似曾相識的光影可能是穿越時空而來。

1982年出生的蔡崇達,住的仍是「石板房」,大門還有石刻對聯,去廈門的客運只有每天早上六點半的一班。但正如同他所說的,小鎮出身的文字工作者自帶渾厚。小鎮、縣城、地級市、大城市,每個層次的生活都不同;小鎮青年「經過對比,對以往的更能理解吸收,對現在的也更能知道自己所處的位置。」

「比起一生下來就在城市的孩子們,我們(小鎮青年)有太多他們覺得奇特和不可思議的故事了。」

蔡崇達能藉由《皮囊》中「夾雜著小說感的散文」說好這些故事。但個人從頭到尾閱讀下來,小說感愈來愈強──甚至會感受到某種套路──,微膩口,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無法搭乘時光機》


閱讀因由:格友楚門不藏私推薦。之前因為我們都寫了《願能嚐到美味料理》的閱讀心得而牽起緣分,楚門回覆留言時提到:「不知道你看過《如果無法乘搭時光機》嗎?覺得你可能會喜歡。」

raw-image


感想:柔軟好入口的短篇小說集。平凡小鎮中有點辛苦而孤獨的人,遇上巧妙轉折——通常是另一個也有點辛苦的人,然後看見希望的光

作者寺地春奈如此敘述孤獨:「一個人既不孤單寂寞,也不瀟灑帥氣,就只是一個人而已。也許好好珍惜獨處的時間也不錯,不要虛度光陰,也不要渾渾噩噩。」

特別喜歡故事中的對照:「希望待在自己喜歡的人身邊」與「希望自己喜歡的人能好好睡覺好好生活」;「有『一種』幸福叫做『女人的』幸福」與「幸福並非只有一種」;「剛才忐忑地快步走過來的路」與「跟同伴邊聊邊走而覺得是不同的路、甚至是不同的夜晚」。

像是迷失在都市叢林時,轉角遇見一個亮著昏黃街燈的公園,柳暗花明又一村

最後引用一段排比——它讓我聯想到同樣暖心的坂元裕二——與大家分享:

妳將會長大,內心巨大的憧憬將會變成無數細小的碎片散落,妳將在未來前進的路上再次遇見這些碎片。

這些碎片會出現在妳再稍微長大之後,拿在手上的香水瓶中;出現在動物園火雞的羽毛下;會出現在第一次造訪的大城市書店的書架上;也會出現在偶然聽到的鋼琴聲中。

這些碎片會夾在妳手上的護照中,會出現在妳前往的遙遠國度的土地上,在深藍色的天空和地平線上,在乾爽的風中。

在妳有朝一日開始寫自己的故事中,妳的憧憬碎片會隱藏在第一行文字中,在那裡靜靜地、耐心地等待著心愛的妳。所以,妳要像現在這樣抬起頭,深深吸氣,緩緩吐氣。妳一定沒問題。


延伸閱讀:

暖心坂元裕二「初戀創造的守護力量是跨越時空、無所不在」

專訪《如果無法搭乘時光機》作者寺地春奈


很高興在這裡見到你,迴響與合作,請洽 hiclaydee AT proton.m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感謝Claydee推薦好書~~我只看過台北人😆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3
二宮hikaru 好驚訝啊,楊謹華的年紀可以演師娘了嗎?……想來我對書中人物的年齡把握不太對😆
Amanda Chu-avatar-img
2024/11/26
感謝推薦好書,對於《皮囊》平淡樸實的親情描寫,感覺易觸動人心。🙏💖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7
Amanda Chu 不客氣,讀了真的會哭喔😭
Cyan-avatar-img
2025/02/14
意外的發現台北人和皮囊都有看過,但是是在青少年還不甚懂事的年歲,當時看不出感觸,忽然覺得有點可惜,應該再找時間重讀一遍 🙈 《如果無法搭乘時光機》藉由你的記錄,配上作者的訪談分享,我覺得非常棒,可以更清楚了解到這本書的輪廓,有時間一定要找來看看 😃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5
Cyan 您閱讀很廣泛呢,好厲害!小時候上學應該也讀過臺北人的選篇,但同樣沒有留下太多印象。前面很多留言先進提到《一把青》電視劇,或許也可以考慮嘗試喔。也期待您的《如果無法搭乘時光機》心得😃😃
悅染頑碧-avatar-img
2024/12/07
台北人真的很好看。我還記得永遠的尹雪艷。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8
悅染頑碧 同好擊掌❤️尹雪豔真的讓人印象深刻,(應該是)歐陽子的書評把她形容為不死的靈魂,相當貼切。
莎林娜-avatar-img
2024/11/22
皮囊很吸引人 : )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1/22
莎林娜 我也是被推坑的,有讀有推,可以找來讀看看:)
avatar-img
Claydee的沙龍
163會員
86內容數
禪是哲學,也是呼吸坐臥之間的生活方式,身心靈最放鬆的安身立命之道。《三不五時來點禪》這個專題,希望透過介紹並反思不同作者和讀物對禪的理解,綴以禪坐內觀的實際體驗心得,與大家分享一些觀察和體悟,並期待更多迴響與探索。一期一會、侘寂美學、正念冥想……禪的無與空蘊含著無限可能,讓我們一同來品味。
Clayd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本文探討由技入道的概念,並以潘家欣的《玩物誌》、鄭世朗《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金宇澄《繁花》等作品為例,闡述藝術創作與自我修煉的關係。文章重點在於強調創作的誠實性、質地與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創作者應如何面對內心掙扎,並藉由長時間的技藝磨練來體悟生命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4/24
本文探討由技入道的概念,並以潘家欣的《玩物誌》、鄭世朗《奶奶的夏威夷祭祀》、金宇澄《繁花》等作品為例,闡述藝術創作與自我修煉的關係。文章重點在於強調創作的誠實性、質地與風格的重要性,以及創作者應如何面對內心掙扎,並藉由長時間的技藝磨練來體悟生命的真諦。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分享參加由前職棒選手周思齊、棒球作家朱宥任及知名球評曾文誠參與的棒球講座活動心得。講座除了宣傳新書外,更深入探討周思齊的棒球哲學,包括其對「解讀比賽」、「與失敗共處」以及「心智鍛鍊」等面向的獨到見解。文中穿插許多周思齊的精彩語錄,並提及臺灣棒球近年來的發展與轉變。
Thumbnail
2025/04/16
本文分享參加由前職棒選手周思齊、棒球作家朱宥任及知名球評曾文誠參與的棒球講座活動心得。講座除了宣傳新書外,更深入探討周思齊的棒球哲學,包括其對「解讀比賽」、「與失敗共處」以及「心智鍛鍊」等面向的獨到見解。文中穿插許多周思齊的精彩語錄,並提及臺灣棒球近年來的發展與轉變。
Thumbnail
2025/04/14
臺灣電影《器子》試片觀後感,結合懸疑、警匪元素,以基隆特殊場景為特色,推薦給想看輕鬆又有看頭的觀眾。文章也提出劇情和結局的個人觀點,並提及觀影細節和體驗。
Thumbnail
2025/04/14
臺灣電影《器子》試片觀後感,結合懸疑、警匪元素,以基隆特殊場景為特色,推薦給想看輕鬆又有看頭的觀眾。文章也提出劇情和結局的個人觀點,並提及觀影細節和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本報告為《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一書的讀書心得,探討作者楊孟軒如何透過「多向同理性未了」的概念,分析外省人在臺的創傷記憶、認同轉變以及其對臺灣社會的影響。文章分為內容摘要、心得以及參考資料三個部分,詳細闡述書籍內容、提出個人觀點並列出相關參考書籍與影片。
Thumbnail
本報告為《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一書的讀書心得,探討作者楊孟軒如何透過「多向同理性未了」的概念,分析外省人在臺的創傷記憶、認同轉變以及其對臺灣社會的影響。文章分為內容摘要、心得以及參考資料三個部分,詳細闡述書籍內容、提出個人觀點並列出相關參考書籍與影片。
Thumbnail
《大風吹:台灣童年》是鄉土作家王盛弘數篇散文的集結,濃縮了作者對家人、土地的情感與回憶。其中包含對父母互動的觀察、純真的友誼,也描繪了記憶的矛盾。隨著作者一段段童年故事開展,竟吸引了我對作者的童年記憶一探究竟。本書不只推薦給大都市長大的孩子,更適合做為親子共讀的讀物,緬懷過去,傳承記憶的溫度。
Thumbnail
《大風吹:台灣童年》是鄉土作家王盛弘數篇散文的集結,濃縮了作者對家人、土地的情感與回憶。其中包含對父母互動的觀察、純真的友誼,也描繪了記憶的矛盾。隨著作者一段段童年故事開展,竟吸引了我對作者的童年記憶一探究竟。本書不只推薦給大都市長大的孩子,更適合做為親子共讀的讀物,緬懷過去,傳承記憶的溫度。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三本書:《臺北人》、《皮囊》以及《如果無法搭乘時光機》的閱讀感受。在閱讀過程中,回憶起過去的親人和生活,以及傳承給後代的歷史與情感。透過主題如記憶、親情和希望,作者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感受這些情感的連結。這篇文章還提到文化及社會背景對個人故事的影響,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尋找幸福的旅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三本書:《臺北人》、《皮囊》以及《如果無法搭乘時光機》的閱讀感受。在閱讀過程中,回憶起過去的親人和生活,以及傳承給後代的歷史與情感。透過主題如記憶、親情和希望,作者探討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感受這些情感的連結。這篇文章還提到文化及社會背景對個人故事的影響,以及在平凡生活中尋找幸福的旅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近期觀看臺劇的心得,特別是觀察到劇情中的生活瑣事帶來的深刻情感共鳴,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和成長,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尋找平凡生活中的真正價值,文章也提到追求世俗成功的同時,最能打動內心的依然是與家人之間的日常互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近期觀看臺劇的心得,特別是觀察到劇情中的生活瑣事帶來的深刻情感共鳴,透過劇中角色的掙扎和成長,反思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尋找平凡生活中的真正價值,文章也提到追求世俗成功的同時,最能打動內心的依然是與家人之間的日常互動。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臺北辦理文件的經歷,以及與母親的美好回憶。從繁忙的行程到面對挑戰,作者感受到人際關係的重要,以及幸福與幸運背後的善意與祝福。透過回顧,作者深刻理解到陪伴與支持是成長的重要關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臺北辦理文件的經歷,以及與母親的美好回憶。從繁忙的行程到面對挑戰,作者感受到人際關係的重要,以及幸福與幸運背後的善意與祝福。透過回顧,作者深刻理解到陪伴與支持是成長的重要關鍵。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幸福的鬼島》一書深入探討臺灣的歷史,作者透過自身及家族的經歷,反思了二戰後臺灣社會的身份認同與記憶。書中揭示了歷史的複雜性,以及個人在家庭和國家歷史中的角色。透過作者的故事讓人反思自家的上一輩又是如何經驗這段歷史,這不僅是對個人過去的探索,更是對整個臺灣民族故事的追尋。
Thumbnail
改編自作家梁曉聲的同名長篇小說,2019年獲得矛盾文學獎,所以不難發現紮實深厚的文學底蘊。雖是主旋律下的平民視角,卻很細膩描述大時代背景下普通百姓的人事變遷、跌宕起伏,真是跨世代史詩質感的好劇。那種厚度,真的不是浮誇韓劇能比的。
Thumbnail
改編自作家梁曉聲的同名長篇小說,2019年獲得矛盾文學獎,所以不難發現紮實深厚的文學底蘊。雖是主旋律下的平民視角,卻很細膩描述大時代背景下普通百姓的人事變遷、跌宕起伏,真是跨世代史詩質感的好劇。那種厚度,真的不是浮誇韓劇能比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