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你說要檢視同事的當責程度
來決定用什麼樣的方式帶領他;可是我有一個同事他很有熱忱、很願意承擔,可是他的專業能力不夠、還是會犯滿多錯
。這是不是符合當責程度的解釋?」
這是我在組織上教練式領導力工作坊經常被問到的問題。
通常在了解一些實際例子後,我就會說:「根據你剛剛提供的例子,我是不是可以說您這位同事目前好像是屬於他的才華還撐不起他的野心
的狀態?」 通常答案都是「沒錯」。這是典型高意願、低能力
的狀態,假以時日
能力培養起來會是非常棒的團隊夥伴;但目前
他仍然處於無法當責的狀態,因為他連自己負責的部份都還在努力中。
而經常分辨「同事目前狀態跟意願還是跟能力更有關」
,是主管的必修能力之一,因為這樣才知道怎麼樣的切入角度會更準確。
「我最近想跟老婆離婚。」
這是朋友群中人人稱羨的佳偶之一跟我聊天的感嘆。
「為何?」
「我覺得她不愛我了。blablabla....................(100個生活實例省略)」
「你覺得她現在
會有這種狀態是能力問題還是意願問題?
」我問。
「你職業病喔,夫妻關係還有什麼能力問題、意願問題,愛就是愛,不愛就是不愛了啊!」
很熟悉我工作性質的朋友直接吐槽。
「我會這樣問是因為我記得你之前說她工作壓力很大
,還說她被你兒子搞得很毛啊
~」
「對呀,可是我有跟她說我的薪水可以負擔家用絕對沒問題,要她休息不要那麼累,或是換個工作也可以。也不是只有她被兒子惹毛啊,我也去學校處理了好幾次。即便這樣,我還是會記得要跟她約吃個飯,或是希望帶她去哪裡走走散心,她都沒有意願,興致很低。反正整個人很低落,也不會關心我。我工作壓力也很大,可是我還是打起精神想經營夫妻關係啊!!」朋友振振有詞的為自己受到不公平對待;在關係中投入用心但沒有好的回應而失落、挫折。
「你一定覺得很不平衡
吧!」
「沒錯!所以我覺得如果一直
都是這樣不平衡,那或許我們是不是分開比較好?她就專心做她的事也不用來在意我,我就管好我自己也不用老是碰一鼻子灰。」
其實我記得一些之前他跟我分享老婆替他著想的例子,不過此刻提出反證他不是好時機;畢竟好不容易
將隱忍多時的苦水傾瀉而出,心裡明明就還有愛,只是已經累了又找不到希望
。
先來試試紓緩一下糾結點,「嗯....我有一個角度你參考看看如何?」我看著擔任大公司主管的他,其實就像我認識許多武功高強在江湖瀟灑廝殺的大俠,內心卻永遠有一塊溫柔的軟肋。
「你覺得有沒有可能,此刻尊夫人失去了愛的能力
?」
「那是什麼意思?」
「就是譬如因為工作太累、更年期身體不舒服、心情壓力大無法紓解...等等原因,讓她一時無法
再為身邊的人付出了。」
「我知道啊,所以我才會告訴她如果他不想工作可以休息、兒子的事我也有在處理,都是希望替她減壓啊!!!」 😒😒😒
「那有沒有可能你的一片好意,其實
沒有對到她的需求?她可能也還在搞清楚自己、想搞定自己
的過程中?」
「哦...............」朋友沉默下來。
「有沒有可能你工作壓力雖然也很大,可是你還有
愛自己的能力,能夠搞定自己的壓力、也為家人付出。可是她已經連自己都搞不定了,內在乾枯到
無法愛任何人了?因為她連自己都愛不了了
?」
「嗯....................」朋友啜著咖啡、陷入沉思。
「你說的也是不無可能
,那我可以怎麼辦?」一口乾完咖啡。
「如果尊夫人目前的狀態是想愛你但是愛不了你
,相信她可能壓力也挺大;還是你先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先不急著去替她想要怎麼幫她,給她一點時間?」
「那我就什麼都不用做喔?很煩欸!!」稍微紓緩的眉頭又皺了起來,是啊,總是好像要做點什麼才能安心的現代人
,我可以讓他做些什麼?
「這樣吧,你幫我一個忙做個實驗好不好?」看在是多年朋友份上,我相信他會同意。
「我想來嘗試用AI教練跟真人教練搭配進行會談,你來當我的實驗方案對象,然後給我回饋如何?」
果然一向在工作中熱愛創新的他瞪大了眼睛,露出了興趣:「還有這樣的玩法?好啊,我們來玩玩,怎麼弄?」
(實驗結果下回分曉)
[本專欄所有案例均徵求數位當事人同意後混合改冩]
[本專欄所有案例均徵求數位當事人同意後混合改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