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理工科碩博士生都有一個問題:研究工作忙成狗,哪來時間寫作?但如果我們換個方式,把寫作拆解成小塊,用系統化的方法日更,寫作就不再那麼難。
以下是幾個重點,讓你透過電子報與日更,建立高效的寫作工作流:
▌1. 用「主題狩獵」方法規劃內容
• 把寫作當成一次次的「狩獵」,圍繞一個大主題展開,例如「我研究的最新發現」或「學術工具技巧」。
• 每篇日更都是這個大主題的延伸,可以幫助你逐漸完成一系列文章。
• 寫作中遇到的靈感或細節,隨時記錄並用編號整理到電子報,方便後續找到內容繼續深挖。
▌2. 建立原子習慣,日更不求完美但求持續
• 每天只寫 15 分鐘,不追求一次寫出完美內容,而是「進步一點點」。
• 即使有忙碌的時候中斷幾天也沒關係,只要保持長期持續輸出,總能累積成果。
• 重要的是「保持 momentum」(動力),讓寫作變成習慣而非壓力。
▌3. 聚焦一篇核心文獻,建立寫作羅盤
• 選擇一篇與你主題最相關的經典文獻,作為「導向羅盤」。
• 所有閱讀與筆記的內容,試著與這篇文獻建立連結,逐步形成一個聚焦清晰的框架。
• 透過這種方式,你的寫作不僅有方向感,還能快速累積具體成果。
▌4. 每天寫一點,讓想法具體化
• 重點不在於閱讀量大或快,而是從文獻中提煉框架,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 每天將自己的想法累積到一個具體的作品中,比如報告、演講稿,甚至是日更的電子報內容。
▌5. 系列電子報 + 社群發表,持續完善輸出
• 利用電子報發佈你的日更內容,每篇都是未來更長篇文章的一部分。
• 電子報不僅能幫你整理內容,還可以作為社群上的發表平台,讓你的寫作成果與更多人分享。
▌6. 紙片筆記 + 文章收納,完善系統化學習
• 把零散的靈感或筆記記錄在紙片卡片上,方便整理與重組。
• 通過電子報與筆記的結合,讓你的學習與寫作系統化。
結論:日更的本質不在於每天寫得多好,而是能否日積月累,慢慢累積出一個完整的內容體系。
用這些方法,寫作不再是一頭熱,而是穩步向前的持續累積。從今天開始,開啟你的電子報與日更計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