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竭伴隨射血分數保留 (HFpEF) 的現代診斷與治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心衰竭伴隨射血分數保留 (HFpEF) 的現代診斷與治療

一、HFpEF 的盛行率與定義

🔴 心衰竭 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預計到 2030 年,美國將有大約 850 萬人被診斷出患有心衰竭。 🔵 在美國某些地區,HFpEF 患者的比例超過 50%。 🔵 心衰竭的普遍定義是:由結構或功能異常引起的心衰竭症狀和/或體徵,並至少由以下一項佐證: 🟢 升高的利鈉肽水平 🟢 心源性肺或全身充血的客觀證據

二、HFpEF 的診斷

🔵 HFpEF 的診斷可能很困難,因為有許多模擬 HFpEF 的疾病。 🔵 診斷 HFpEF 的步驟: 🟢 患者有心衰竭的症狀和體徵,且射血分數大於或等於 50%。 🟢 排除非心臟因素,例如腎臟疾病、肝臟疾病或慢性靜脈功能不全。 🟢 排除其他心臟疾病,例如浸潤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包疾病、瓣膜疾病或高輸出量心衰竭。 🔵 診斷 HFpEF 傳統上是使用臨床綜合判斷,包括病史、血液檢查、超聲心動圖和 MRI。 🟢 HFpEF 肽類評分 (H2FPEF Score) 是一種診斷 HFpEF 的評分系統,它使用不同的變量來計算患者患有 HFpEF 的機率。

三、HFpEF 的治療

🔵 HFpEF 的治療重點是多層次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設備治療和生活方式的改變。

1. 藥物治療

🔵 鈉 - 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 2 (SGLT2) 抑制劑 已被證明可以有效降低 HFpEF 患者的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竭住院的風險。 🔴 DELIVER 和 EMPEROR-Preserved 試驗 表明,SGLT2 抑制劑在 HFpEF 患者中具有顯著的療效。 🟢 SOLOIST-WHF 試驗 表明 SGLT2 抑制劑在因心衰竭惡化住院的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 🔵 對於有體液瀦留的患者,使用 利尿劑 有 1 類適應症。 🔵 鹽皮質激素受體拮抗劑 (MRA),例如螺內酯和依普利酮,已顯示出對某些 HFpEF 患者有益。 🟢 TOPCAT 試驗 的結果好壞參半,但亞組分析表明,MRA 可能對某些患者有益。 🔴 FINE-ARTS-HF 試驗 表明,非甾體類 MRA 芬雷諾酮(Finerenone)可以顯著降低 HFpEF 患者因心血管原因住院的風險。 🔵 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 (ARNI),例如沙庫巴曲/纈沙坦,可能對某些 HFpEF 患者有益,特別是射血分數較低的患者。 🟢 PARAGON-HF 試驗 總體上為陰性,但亞組分析表明,ARNI 可能對某些患者有益。 🔵 血管緊張素 II 受體阻滯劑 (ARB) 可能對某些 HFpEF 患者有益,特別是那些無法耐受 ARNI 或負擔不起 ARNI 的患者。 🟢 CHARM-Preserved 試驗 表明,坎地沙坦可以降低 HFpEF 患者因心衰竭住院的風險。 🔴 應積極管理 HFpEF 的共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肥胖、冠狀動脈疾病和腎功能不全。

2. 設備治療

🔵 對於符合特定標準的 HFpEF 患者,可以考慮使用心臟再同步化治療 (CRT)

3. 生活方式的改變

🔵 生活方式的改變,例如規律運動、健康飲食和戒菸,對所有心衰竭患者都很重要,包括 HFpEF 患者。

四、HFpEF 的預後

🔵 HFpEF 的預後差異很大,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患者的年齡、共病和心衰竭的嚴重程度。

五、HFpEF 的未來方向

🔵 HFpEF 是一個活躍的研究領域,正在進行多項試驗以評估新的治療方法。 🔵 未來的研究重點包括: 🟢 識別新的藥物靶點 🟢 開發針對特定 HFpEF 亞型的個性化治療方法 🟢 改善 HFpEF 患者的生活質量

不定期發布與心臟學相關之醫學新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I醫療的發展與監管:平衡創新與安全的關鍵課題 前言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領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本文將探討AI醫療應用的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 當前發展現況 🔴 微軟與頂尖醫學院(包含Yale、Harvard等)正積極開發AI醫療應用 🔵 AI技術已應用於多個醫療領
高齡患者的福音: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補術 二尖瓣逆流的威脅 🔵 二尖瓣逆流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尤其在75歲以上的人群中更為普遍,盛行率高達10%。 🔴 未經診斷或治療的二尖瓣逆流會顯著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和死亡率。 🔵 二尖瓣逆流的症狀通常較為隱匿,患者可能只是運動耐量下降、
改善心衰竭症狀和生活品質的新療法 藥物治療的局限性 🔵 現有藥物治療心衰竭的四大支柱: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 (ARNI)、𝛽 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MRA) 和 SGLT2 抑制劑。 🔵 這些藥物可抑制有害訊號傳遞至心臟,但許多患者會產生耐藥性或副作用。 新興
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個人化中風預防新策略 一、 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 🔴 **心房顫動(AFib)**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類型,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 預計到 2050 年,美國心房顫動患者將超過 1500 萬人。 🔵 40 歲的成年人,活到 80 歲時,有 25% 至 33% 的機率會
脂蛋白(a) 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脂蛋白(a) 的重要性 🔴 脂蛋白(a) (Lp(a))是心血管疾病 (CVD) 的獨立且具因果關係的危險因子。傳統流行病學、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 (GWAS) 和孟德爾隨機化研究都明確顯示了這一點。 Lp(a) 與低密度脂蛋白 (LDL) 🔵 Lp(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新式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一、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病因與影響 🔴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會導致血液逆流回左心室。 🔵 病因: 主動脈根部擴張、先天性二尖瓣、膠原血管疾病、心內膜炎、主動脈剝離和外傷。 🔵 影響: 長期未治療會導致心肌功能障礙、
AI醫療的發展與監管:平衡創新與安全的關鍵課題 前言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快速發展,醫療領域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變革。本文將探討AI醫療應用的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 當前發展現況 🔴 微軟與頂尖醫學院(包含Yale、Harvard等)正積極開發AI醫療應用 🔵 AI技術已應用於多個醫療領
高齡患者的福音:經導管二尖瓣緣對緣修補術 二尖瓣逆流的威脅 🔵 二尖瓣逆流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尤其在75歲以上的人群中更為普遍,盛行率高達10%。 🔴 未經診斷或治療的二尖瓣逆流會顯著影響患者的活動能力和死亡率。 🔵 二尖瓣逆流的症狀通常較為隱匿,患者可能只是運動耐量下降、
改善心衰竭症狀和生活品質的新療法 藥物治療的局限性 🔵 現有藥物治療心衰竭的四大支柱:血管緊張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 (ARNI)、𝛽 受體阻滯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 (MRA) 和 SGLT2 抑制劑。 🔵 這些藥物可抑制有害訊號傳遞至心臟,但許多患者會產生耐藥性或副作用。 新興
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個人化中風預防新策略 一、 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 🔴 **心房顫動(AFib)**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類型,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 預計到 2050 年,美國心房顫動患者將超過 1500 萬人。 🔵 40 歲的成年人,活到 80 歲時,有 25% 至 33% 的機率會
脂蛋白(a) 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脂蛋白(a) 的重要性 🔴 脂蛋白(a) (Lp(a))是心血管疾病 (CVD) 的獨立且具因果關係的危險因子。傳統流行病學、全基因組關聯分析研究 (GWAS) 和孟德爾隨機化研究都明確顯示了這一點。 Lp(a) 與低密度脂蛋白 (LDL) 🔵 Lp(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新式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一、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病因與影響 🔴 主動脈瓣閉鎖不全 是一種常見的心臟瓣膜疾病,會導致血液逆流回左心室。 🔵 病因: 主動脈根部擴張、先天性二尖瓣、膠原血管疾病、心內膜炎、主動脈剝離和外傷。 🔵 影響: 長期未治療會導致心肌功能障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個人化中風預防新策略 一、 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 🔴 **心房顫動(AFib)**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類型,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 預計到 2050 年,美國心房顫動患者將超過 1500 萬人。 🔵 40 歲的成年人,活到 80 歲時,有 25% 至 33% 的機率會
周邊動脈疾病(PAD)診療指南最新進展(2024) 流行病學與健康差距 🔴 主要影響: 美國4000萬以上人口受影響 種族差異顯著: 一般人群:1/5風險 黑人族群:1/3風險,截肢風險高出77% 風險因素識別 🔵 主要風險放大因素: 年齡>65歲 糖尿病 吸菸 慢性腎病
心臟衰竭預防需要多方面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改善、疾病管理和新興治療方法的應用。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共病的增加,HFpEF的風險可能上升,需要更多針對性的預防策略。
根據美國心臟衰竭學會的報告,心臟衰竭在美國的發病率正顯著上升,預計到2050年將有1140萬人受影響。年輕人和少數族裔群體特別脆弱,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不同地區的心臟衰竭發病率存在差異,且其經濟負擔也在逐年加重。專家呼籲社會應採取行動,提升意識、改善護理可及性,並確保所有人擁有公平的醫療機會
Thumbnail
約每十萬人會有 50 至 100 個發生心因性猝死 最重要的疾病因子:第一名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第二是擴張型心肌病變,第三是肥厚型心肌病變性
Thumbnail
ESC2023: 老年心肌梗塞和多支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性血運重建(Functional revascularization) 與單純罪魁禍首(culprit vessel only revascularization) 血運重建 以下是內容的15個繁體中文重點: 1. 75歲以上老年心肌梗塞
Thumbnail
腦心血管疾病之促發,除個人因素(如原有疾病或生活習慣等)外,亦與工作負荷有關,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LO)2005 年推估職業原因於循環系統疾病之貢獻度為23%。
Thumbnail
我們都已經知道,慢性疾病是嚴重COVID19 的助燃器,也是COVID19 死亡推助器。 得COVID19 後“易重症”的潛在疾病: 1.高血壓(20%) 2.糖尿病(10%) 3.心臟病(8%) 4.慢性肺病(3%) 如果和完全沒有潛在疾病患者比較,最容易發生重病的排名是: 1.心臟病,【4.1
Thumbnail
近幾年,心臟疾病發病趨勢呈現增長趨勢,一旦心臟出現問題,整體身體都會受到牽連。想要保持身體健康,定期進行全面心臟檢查必不可少。那麼全面的心臟檢查有哪些相關的專案呢?在哪裡能預約全面心臟檢查服務?下面一起來看看 心臟血管疾病檢查 心臟血管疾病對生命的威脅非常大,僅次於癌症。若是日常出現胸悶、胸痛、左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熬夜、應酬、通宵工作經常發生,偶爾出現胸悶、胸痛或者是左手發麻的情況,多以為是休息不好,殊不知,這很有可能是心臟血管疾病的徵兆。大多數人對心臟血管疾病沒有足夠的認知,但事實上,其對於生命的威脅僅次於癌症。因此,很有必要定期進行心臟健康檢查,以提早預防或治療心臟血管疾病。 心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心房顫動與中風風險:個人化中風預防新策略 一、 心房顫動與中風的關係 🔴 **心房顫動(AFib)**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類型,會增加中風的風險。 🔵 預計到 2050 年,美國心房顫動患者將超過 1500 萬人。 🔵 40 歲的成年人,活到 80 歲時,有 25% 至 33% 的機率會
周邊動脈疾病(PAD)診療指南最新進展(2024) 流行病學與健康差距 🔴 主要影響: 美國4000萬以上人口受影響 種族差異顯著: 一般人群:1/5風險 黑人族群:1/3風險,截肢風險高出77% 風險因素識別 🔵 主要風險放大因素: 年齡>65歲 糖尿病 吸菸 慢性腎病
心臟衰竭預防需要多方面策略,包括生活方式改善、疾病管理和新興治療方法的應用。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共病的增加,HFpEF的風險可能上升,需要更多針對性的預防策略。
根據美國心臟衰竭學會的報告,心臟衰竭在美國的發病率正顯著上升,預計到2050年將有1140萬人受影響。年輕人和少數族裔群體特別脆弱,面臨更高的死亡風險。不同地區的心臟衰竭發病率存在差異,且其經濟負擔也在逐年加重。專家呼籲社會應採取行動,提升意識、改善護理可及性,並確保所有人擁有公平的醫療機會
Thumbnail
約每十萬人會有 50 至 100 個發生心因性猝死 最重要的疾病因子:第一名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第二是擴張型心肌病變,第三是肥厚型心肌病變性
Thumbnail
ESC2023: 老年心肌梗塞和多支血管疾病患者的功能性血運重建(Functional revascularization) 與單純罪魁禍首(culprit vessel only revascularization) 血運重建 以下是內容的15個繁體中文重點: 1. 75歲以上老年心肌梗塞
Thumbnail
腦心血管疾病之促發,除個人因素(如原有疾病或生活習慣等)外,亦與工作負荷有關,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LO)2005 年推估職業原因於循環系統疾病之貢獻度為23%。
Thumbnail
我們都已經知道,慢性疾病是嚴重COVID19 的助燃器,也是COVID19 死亡推助器。 得COVID19 後“易重症”的潛在疾病: 1.高血壓(20%) 2.糖尿病(10%) 3.心臟病(8%) 4.慢性肺病(3%) 如果和完全沒有潛在疾病患者比較,最容易發生重病的排名是: 1.心臟病,【4.1
Thumbnail
近幾年,心臟疾病發病趨勢呈現增長趨勢,一旦心臟出現問題,整體身體都會受到牽連。想要保持身體健康,定期進行全面心臟檢查必不可少。那麼全面的心臟檢查有哪些相關的專案呢?在哪裡能預約全面心臟檢查服務?下面一起來看看 心臟血管疾病檢查 心臟血管疾病對生命的威脅非常大,僅次於癌症。若是日常出現胸悶、胸痛、左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熬夜、應酬、通宵工作經常發生,偶爾出現胸悶、胸痛或者是左手發麻的情況,多以為是休息不好,殊不知,這很有可能是心臟血管疾病的徵兆。大多數人對心臟血管疾病沒有足夠的認知,但事實上,其對於生命的威脅僅次於癌症。因此,很有必要定期進行心臟健康檢查,以提早預防或治療心臟血管疾病。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