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談的是「擺脫控制」。
人的身體是一個強而有力的收發器。不管身在何種空間,我們的身體各個感官都會去吸收來自四面八方的訊息,這早已有科學佐證。催眠就是個例子,治療師可以透過催眠將我們都沒意識到的語言、感受到的事物,藉由話語完整地吐露。如果周圍有人有意圖想要灌輸我們怎樣的思想,他只需要每天這麼做就好。控制的核心在於影響與約束,這就是社會、家庭、同儕如何潛移默化我們的人格及價值觀的方式之一。這也是為什麼當今人們很容易遭受束縛與控制,因為我們會將自己無意識接收的一切視為「習以為常」。在這種環境下,我們會不知不覺地接受外部傳遞的規則與價值觀,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模式。
擺脫控制是一個長遠的路。在這裡,我們也可以把控制與慣性畫上等號。
慣性源於重複與依賴,慣性是一種行為的延續性。當某個行為或思維模式一再被重複時,就會形成一種「不假思索的自然反應」。這種重複性來自於長期的控制或影響,使得人們難以輕易改變自己的行為或想法,即使那些行為已經對他們不再有益。
控制促成慣性,慣性鞏固控制。如果一個外部力量(例如社會規範)持續對個人施加影響,個體最終會習慣這種模式,並開始將它視為理所當然。這時,控制的力量已被內化為慣性。一旦慣性形成,人們會出於舒適區或恐懼改變的心理而避免挑戰現有模式,從而強化了控制的效果。這樣,控制和慣性便形成了一個自我強化的循環。這就是「舒適圈」的解釋之一。有些人依賴這種扭曲的安全,甚至習慣痛苦。
當控制與慣性結合時,個體的自我意識往往會變得模糊或弱化,因為人們習慣了外部影響,並開始將其視為自我意識的一部分。例如,社會對成功的定義可能深深影響一個人。即使這定義並不符合他真正的需求與價值觀,他也會在慣性驅使下不斷追求它。
擺脫控制的過程,本質上是對慣性的挑戰。當我們開始察覺自己的行為是否源於外部影響,而非內心的真實需求時,我們才能真正意識到控制的存在。擺脫控制意味著重新定義自己,打破慣性,重建自由與自我意識。
總結來說,控制與慣性畫上等號的原因在於,外部的控制透過持續的影響,形成了人們的習慣與模式,而這些模式逐漸變成了自動化的慣性反應,使人們難以意識到自己已受束縛。在挑戰這種慣性時,我們才能逐步擺脫控制,進而恢復對自身的掌控權。
有一些練習可以與自己的內心對話,進而學著分辨什麼是控制與慣性。
在做事情或預備說話時,先緩一緩,不要急急忙忙地就把話脫口而出,或太過衝動地去做事情。察覺到自己的情緒是不是過度亢奮,興奮狀態可以有效促進動力,卻不適合執行。平靜的狀態才能有效執行與判斷亢奮時生出的計畫。平靜的狀態下才能看見過度興奮時的盲點,學習這兩種狀態的切換與平衡。
時常問自己:「我真的喜歡做這件事情嗎?我真的想做這件事情嗎?為什麼?」
問自己為什麼的提問在於,要鑑別出「我是在迎合/配合別人而勉強自己嗎?」、「我是因為自己喜歡,還是因為社會趨勢?」把焦點放在內心的真實聲音,而非外部的價值觀。
同時,也要學會觀察自己的身體。比如,有些人會問自己:「我去跑步運動,是為了迎合家人說跑步有用才去做的嗎?」這時候,大腦會合理化地辯解:「跑步很好啊!我確實該運動了,才不是迎合別人,我是為了自己好。」這時候,大部分的人就會被自己的大腦說服而去執行跑步的運動,卻沒去檢視身體其實現階段並不適合跑步。有的人會為了堅持自己應該要做這個運動,而勉強自己繼續跑,於是就扭傷了腳。大腦這時可能會說:「早知道就不要跑了,有夠衰!」
大腦最擅長的就是「省力」,因為大腦儘管平均只佔人體總重量的 2%,卻能消耗掉人體內 20% 的能量。對於這個生存至上的大腦來說,不費腦力是它的最優解。
於是,出於自我保護與節省力氣的慣性,大腦會繼續說服我們放棄「運動」,而非給我們其他運動的選擇,因為放棄最簡單。
為什麼大腦會這麼做?這在於我們有沒有意識到,大腦給出的訊息是不是符合「我想要的」。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地去思考這件事,大腦就會啟動省力的自動模式,因為讓我們放棄、什麼都不做最省力。
而有些人的大腦會因為慣性迎合別人,而堅持一定要「跑步」。這時候,在能量層面上「腳傷」就難以好轉,治療顯得相當無用,這並非是因為他受傷繼續跑,而是因為身體會反映出大腦的不合理與內心糾結。這在醫學上也很常見,許多疾病的形成,大多是心理影響生理,或是生活習慣的問題。有時候,解開了心結、放下了執著,身體反而自動痊癒。
未經覺察訓練的大腦就像是一個懶散的工程師。它就像被社會毒打過的菜鳥,最後妥協於老闆的權威,也就是「慣性」。它從熱情洋溢變得懶散失去動力,被打壓到只會重複按按鈕。如果想要改變它,就需要不斷提醒、盯著它改進,才有辦法更新。
這就是為什麼總是靜下心來自我提問是如此重要。除了靈性層面的與自我連結外,也是在訓練大腦給我們更多不一樣的思路。許多答案來自內在,內在要與我們溝通需要用到大腦,因為這是物質身的機制,大腦用來讓我們理解內心的答案。
我們的內心是堅韌且智慧的。不然我們不會待在地球上。別總是否定自己,即便偶爾失去方向,那也只是暫時的假象。透過靜下心來與內心對話,我們不僅能突破控制與慣性的束縛,也能重新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權。
許多答案來自於內在,而非外界。當我們學會聆聽內心,訓練大腦用不同的思維方式協助我們解讀訊息,我們便能在心靈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祝福所有人都能學會擺脫控制,擁抱真正的自由。
Namaste.
官網/頌缽/芳療:https://portaly.cc/t4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