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ptabase 一點通|【應用篇】寫筆記還是寫日記?哪個更好做到輸入和輸出#17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按照往例我們也來回顧一下前一篇Heptabase 一點通|【輸出篇】告別寫作瓶頸!用 Heptabase 當成創作彈藥庫#16的幾個重點:

  1. 產出的方式有很多種,有產出的加持,學習效果會更好。
  2. 用一三五寫作法的規則,可以訓練自己的產出能力。
  3. 想要穩定的輸出,一定要有穩定的輸入。

聊了很多輸入和輸出的概念,還有 Heptabase 的作法,今天就來聊聊兩種輸入+輸出的作法。

筆記跟日記的區別

在本質上大同小異,大同:兩者都是藉由「思考」,做到輸入再做到輸出,小異:作法上有些許差異。

大家不妨也先停下來思考看看,這兩者間有什麼差異,又有什麼共通點呢?

筆記,不是寫的多就好

我要舉一個錯誤的案例,我國小的歷史課,老師會依照我們的「課堂筆記」來評分,但我大部分的筆記,都是「照抄」課本上的內容而來,某天我突發奇想,為了讓我的筆記看起來豐富,我偷偷抄了兩次課本,而老師竟然沒有發現,看我筆記寫的很多,還認為我很認真,所以我的平時成績也拿下高分。

但回想起來,這些筆記真的對我有幫助嗎?抄寫過程中可能或多或少有增加一些記憶,但是這沒有消化吸收過,也許過些日子就會忘記了。

日記,不是有寫就好

本來我是沒有寫日記習慣,不過最近開始練習寫每日回顧,有時候會忘記沒有寫到,不過沒關係,養成固定的習慣最重要,甚至也可以一週回顧一次,看看哪幾天沒有寫到。

拜 backlinks(反向連結)所賜,我現在寫日記如果遇到特定關鍵字,都會使用反向連結來製造「連結」,寫得越多,產生的關聯性就越多。呼應Heptabase 一點通|【輸入篇】從 PIM 到 PKM ,打破知識管理的盲點#15中提到的:思考會帶來連結,如果沒有連結,就好像每次臉書跳出的貼文回顧一樣,僅僅只有心情抒發的淺層作用。

筆記跟日記的共通點

前面的例子,也許大家已經想到了,好的筆記或日記,要盡可能製造連結性,有連結性才會有更多的碰撞和火花。接下來我要再舉兩個例子,看看筆記和日記間還有沒有共通點!

以任務為核心的筆記

E 先生喜歡以任務為核心來創建筆記,他認為每則筆記的發展都應該由一個任務開始,而 E 先生沒有寫日記的習慣,可能覺得由任務發展出的脈絡,更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垂直強連結

核心任務筆記,有明顯的隸屬性,由最大的任務出發,發展並聚焦下一步行動,還有待辦清單。至於產生的經驗,未來要覆盤的時候,可以找回這則任務。

以任務為核心的筆記

以任務為核心的筆記

延伸閱讀:

Heptabase 一點通|我用 Heptabase 建立原子筆記 #8

Heptabase 一點通|原子筆記建立步驟 #11

以紀錄為主的日記

W 先生每天都會寫日記,每天固定寫下肯定、感恩、反省…等內容,另外也會寫下當天的待辦事項和一些想法。每隔一段時間,W 先生就會回顧並檢視這些日記,並從日記中獲取更多靈感。

水平弱連結

日記跟日記間彼此沒有什麼太多連結,特別需要我們主動去創造關聯,而日記有時間軸維度的特性,而因為弱連結的關係,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主動去覆盤,並推動下一步行動。

以記錄為主的日記

以記錄為主的日記

有關各種維度的概念,可以參考Notion vs Heptabase,哪個更適合我?白月光與硃砂痣又該如何抉擇?#數位收納這一篇文章。

無論筆記還是日記,最終都應該導向「行動」!並且都要「覆盤」!

透過上述的文字和圖像,大家可以發現這兩者的共通點,還有行動跟覆盤,我們再來總結一下筆記跟日記的共通點:

  1. 創造連結性(強連結和弱連結)
  2. 最終目的都是「行動」
  3. 筆記不定期「覆盤」、日記要定期「覆盤」
筆記跟日記的比較

筆記跟日記的比較

理解了筆記和日記的區別和共通點後,我們再來研究一下,可以怎麼使用 Heptabase 這個工具。

Heptabase 兼具筆記和日記的功能特性

我寫過很多有關 Heptabase 的文章,而第一篇Hepta 一點通|Heptabase 起手式 #1就有提到過,Heptabase 的最小共同單位是「卡片」,那我們可以從哪邊開始呢?

筆記 / 日記的起點

在 Heptabase 中,如果要展開一個筆記(日記),可以有三種途徑:

  1. Journal(日記)
  2. Whiteboard(白板)→卡片或文字
  3. Card(卡片)
Heptabase 中,寫筆記/日記的三種途徑

Heptabase 中,寫筆記/日記的三種途徑

這三種途徑的作法都不太一樣,我來形容一下:

日記:插秧

日記:插秧

日記:插秧

從日記著手,就像插秧種田一樣,短時間你看不出成效,但如果時間一長或是眼光一拉遠一點,你可以看的到滄海桑田,這就是你辛勤努力,持續播種的成果。越持之以恆,就有越豐收的成果。

白板:種樹

白板:種樹

白板:種樹

如果從白板著手,會是一片空白的地圖,我們從一個關鍵字的樹苗開始發展並延伸,透過各種零碎的資訊(卡片、文字)的加持,可以發展出盤根錯節,要不要修剪自行決定,不修剪也行,透過 Ctrl+P(搜尋此白板)找的到內容就好。

卡片:嫁接

卡片:嫁接

卡片:嫁接

如果從卡片著手,那麼我們可以在卡片中直接新增新的篇幅(分出去),或是從側邊欄找到其他枝節來導入引用(接回來),類似種花、種水果的嫁接手法,持續開花結果,最終達到收成的目的。

金三角筆記術

美崎榮一郎在《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中提到這種筆記方法,它的筆記本架構由三個部分所組成:

  • 記事筆記本⇒隨身攜帶,記錄訊息
  • 母艦筆記本⇒整理並組織,讓內容更豐富
  • 日程筆記本⇒留意截止日期,進行進度管理


我認為母艦筆記本是航空母艦,也是基地,記事筆記本就是武器跟油料,而日程筆記本則是行動任務,依任務屬性不同,派出不同的艦載機。

用這個概念對應到 Heptabase,記事筆記本=Journal,母艦筆記本=白板或是索引卡片、日程筆記本=Task。

我很少有想法和洞見,該如何培養這種能力?

從輸入篇到輸出篇再到應用篇,都圍繞在「思考」這一件事,笛卡兒有句名言「我思故我在」,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只有思考,才能感受到踏實的存在。

《1天1行小日記寫出超強行動力》這本書中也有一些簡單的作法,每天只要花一點時間寫下一行日記:

  • 對我而言有什麼意義?
  • 我的發現
  • 我的行動


定期利用一行日記,回顧,以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這個觀念很重要,大腦的邊緣系統會根據「問號」產生反應,更容易產生行動。

紀錄>閱讀回顧>思考意義>新發現!>行動

每天累積的小記錄,會變成大成果

每天累積的小記錄,會變成大成果

我自己也有慢慢培養寫日記的習慣,可以多寫一些肯定自我和感恩的內容,有研究顯示,每天寫正向的內容,會提升自我的幸福感,也能讓我們更有行動力!




開始試用 Heptabase


📧 訂閱電子報,獲取更多有關 #數位收納 的內容:

🌐 不哲不扣的高效人生|部落格

🔔 YouTube 頻道

📌 方格子我的沙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簡單生活哲學院
26會員
50內容數
每個人的大腦對於收納認知和結構都有所不同,如何把抽象的內容在大腦中進行整理收納,在這個專題會深入探討。
簡單生活哲學院的其他內容
2025/03/16
想要追求系統化人生,我認為首要其衝的,是第一階段將所有第一手資訊處理並分類好,才有辦法進到下一個處理的環節,也就是從 CODE 的概念中,先把 Capture(捕獲)做好,今天就來談談最入門的「待辦清單」工具和作法吧!
Thumbnail
2025/03/16
想要追求系統化人生,我認為首要其衝的,是第一階段將所有第一手資訊處理並分類好,才有辦法進到下一個處理的環節,也就是從 CODE 的概念中,先把 Capture(捕獲)做好,今天就來談談最入門的「待辦清單」工具和作法吧!
Thumbnail
2024/12/06
上一篇Heptabase 一點通|【輸入篇】從 PIM 到 PKM ,打破知識管理的盲點#15大致講述了幾個重點,我們快速回顧一下: 資訊管理和知識管理的差異和盲點。 如何在輸入階段使用 Heptabase? 知識管理的重點在於「思考」,思考會帶來連結,對知識管理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Thumbnail
2024/12/06
上一篇Heptabase 一點通|【輸入篇】從 PIM 到 PKM ,打破知識管理的盲點#15大致講述了幾個重點,我們快速回顧一下: 資訊管理和知識管理的差異和盲點。 如何在輸入階段使用 Heptabase? 知識管理的重點在於「思考」,思考會帶來連結,對知識管理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Thumbnail
2024/11/18
在講輸入前,我們先來探討知識管理的盲點,也就是 PIM(個人資訊管理)和 PKM(個人知識管理)的差別。
Thumbnail
2024/11/18
在講輸入前,我們先來探討知識管理的盲點,也就是 PIM(個人資訊管理)和 PKM(個人知識管理)的差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日的旅程,則要帶大家窺探筆記法在 Heptabase 上的實作。透過介紹,希望大家能開始運用 Heptabase,來為自己的筆記火藥庫大大增強砲彈。步驟一: 建立白板,根據主題創建思考空間。步驟二:建立卡片,包含靈感、文獻、永久、專案筆記。步驟三: 為卡片建立標籤。步驟四: 每 1-2 天...
Thumbnail
今日的旅程,則要帶大家窺探筆記法在 Heptabase 上的實作。透過介紹,希望大家能開始運用 Heptabase,來為自己的筆記火藥庫大大增強砲彈。步驟一: 建立白板,根據主題創建思考空間。步驟二:建立卡片,包含靈感、文獻、永久、專案筆記。步驟三: 為卡片建立標籤。步驟四: 每 1-2 天...
Thumbnail
提升寫作效率的最佳工具就在這裡!探索 Heptabase 如何通過卡片盒筆記法幫助你視覺化管理。 立刻了解為什麼 Heptabase 是高效寫作的不二選擇!
Thumbnail
提升寫作效率的最佳工具就在這裡!探索 Heptabase 如何通過卡片盒筆記法幫助你視覺化管理。 立刻了解為什麼 Heptabase 是高效寫作的不二選擇!
Thumbnail
停止流水帳,讓下一次做事更沈穩從容像個 Pro。 󠀠 做筆記就像是做愛,每個人都會做,但很少人知道自己在幹嘛。 󠀠 大多數人 #做筆記 ,不管是開會/演講/看書,心裡想的就是「把重點記錄下來」,一回過神,已經寫了五頁流水帳。過兩個禮拜,再次看到這些筆記,滿滿的資訊,卻不知道要拿他幹嘛
Thumbnail
停止流水帳,讓下一次做事更沈穩從容像個 Pro。 󠀠 做筆記就像是做愛,每個人都會做,但很少人知道自己在幹嘛。 󠀠 大多數人 #做筆記 ,不管是開會/演講/看書,心裡想的就是「把重點記錄下來」,一回過神,已經寫了五頁流水帳。過兩個禮拜,再次看到這些筆記,滿滿的資訊,卻不知道要拿他幹嘛
Thumbnail
市面上有許多成功日記,早晨日記,開心日記.....等等的各式主題式日記,藉由相關的引導方式讓自己每日的生活多些紀錄及反思讓自己在未來回顧過去時能夠感受到當時的心情來紀錄生活、回顧過去、狀態分析、引導未來。
Thumbnail
市面上有許多成功日記,早晨日記,開心日記.....等等的各式主題式日記,藉由相關的引導方式讓自己每日的生活多些紀錄及反思讓自己在未來回顧過去時能夠感受到當時的心情來紀錄生活、回顧過去、狀態分析、引導未來。
Thumbnail
《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卡片盒筆記》How to take smart notes?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比技術:德國教授超強密技,促進寫作、學習及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作者:申克·艾倫斯;譯者:吳琪仁;2022年5月1日初版一刷。當初看到這本書封面,就自認為一本工具書,一本教你如何記...
Thumbnail
《最高效思考筆記術-卡片盒筆記》How to take smart notes?卡片盒筆記-最高效思考比技術:德國教授超強密技,促進寫作、學習及思考,使你洞見源源不斷,成為專家。作者:申克·艾倫斯;譯者:吳琪仁;2022年5月1日初版一刷。當初看到這本書封面,就自認為一本工具書,一本教你如何記...
Thumbnail
想用Heptabase 實作卡片盒筆記法卻老是寫不出文章的創作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偷著樂吧!這篇文章以寫「閱讀書評」為例,整理出 9 個簡單步驟,讓你可以用 Heptabase 快速寫出一篇文章。希望藉由文章的分享,能夠讓幫助你補上在 Heptabase 上建立各種卡片到寫出文章之間的最後一塊拼圖
Thumbnail
想用Heptabase 實作卡片盒筆記法卻老是寫不出文章的創作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偷著樂吧!這篇文章以寫「閱讀書評」為例,整理出 9 個簡單步驟,讓你可以用 Heptabase 快速寫出一篇文章。希望藉由文章的分享,能夠讓幫助你補上在 Heptabase 上建立各種卡片到寫出文章之間的最後一塊拼圖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個教你從做筆記到寫作的方法,而它的重點在「連結」。以往我們做筆記都是獨立的一份一份,很常有做完筆記幾天之後就忘記的狀況。但卡片盒筆記因為有連結形成脈絡,相同主題的筆記會串聯在一起。平常做好筆記,不只有助於掌握知識,也有助於寫作。
Thumbnail
卡片盒筆記法是一個教你從做筆記到寫作的方法,而它的重點在「連結」。以往我們做筆記都是獨立的一份一份,很常有做完筆記幾天之後就忘記的狀況。但卡片盒筆記因為有連結形成脈絡,相同主題的筆記會串聯在一起。平常做好筆記,不只有助於掌握知識,也有助於寫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