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溫暖而和諧的立體畫(第6章) Balancing Roles to Highlight God's Grace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書筆記:溫暖而和諧的立體畫(第6章) Balancing Multiple Roles to Highlight God's Grace (7)

平衡的呼召:多重角色也是神恩典的彰顯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六章“平衡”寫的讀書筆記

raw-image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1


在信仰的旅途中,我們被邀請穿梭於多重身份之間,每一個角色都是恩典的彰顯。《世界在等待的門徒》第六章以一幅溫暖而立體的圖畫,提醒我們如何在基督徒生命中追尋平衡——一種介於天與地、敬拜與工作、個體與群體之間的和諧。

彼得前書的文字總是那麼充滿生命力。他用六個鮮明的圖像,為門徒的生活鋪展出一條充滿啟發的道路。這些圖像,不僅是對我們身份的描述,更是對我們靈命的邀請。


從新生嬰兒到活石的轉變


每個基督徒的生命都始於「新生嬰兒」。那種純淨的渴望,如同對靈奶的追尋,提醒我們依賴神話語的滋養。可愛的小生命雖然柔弱,但卻隱藏著無窮的成長可能。靈命的成長從不僅僅是個人的探索,它需要被嵌入一個更大的群體之中——正如「活石」,建造起基督的屬靈殿堂。

活石之所以強壯,並不是它自身的硬度,而是因為彼此支撐、共同連結。我們的信仰同樣如此,單獨的個體或許閃亮,但唯有在群體中才能找到那種穩固而長久的力量。這不禁讓人反思,在日復一日的教會生活中,我們是否仍然保有那份彼此扶持的初心?


祭司的敬拜與子民的見證


彼得也說,我們是聖潔的祭司,肩負著敬拜神的責任。敬拜不僅是星期日的儀式,也不僅限於讚美詩的旋律,而是一種深入生命的態度。當我們的每一個念頭、每一個行動都向著神而去,生活本身就成了一首詩歌。

然而,敬拜並不是門徒生活的終點。彼得提醒我們,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神的子民。我們不僅活在對神的愛慕中,還要為他作見證。這是一份榮耀的使命,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每當我想到這裡,便深刻地感受到,生活中每一個微小的舉動,其實都在向周圍的人傳遞著基督的形象。


旅客與天國子民的平衡


彼得把信徒比作「旅客」和「寄居者」。這樣的比喻讓人心生敬畏。是啊,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不過是短暫的旅程。當我們記得自己的終點是天國時,地上的財富與困境便不再那麼重要了。

然而,旅客並非意味著疏離。我們也是天國的子民,活在這個世界上,卻帶著永恆的價值觀。彼得的教導提醒我,如何在「奔跑天路」與「參與世界」之間找到平衡。我們既不能全然離世,也不能完全入世。只有以永恆為眼光,才能活出屬神子民的真實身份。


基督徒的平衡生活


信仰生活的平衡並不容易,它需要每日的操練,也需要一顆柔軟而敏銳的心。彼得的六個圖像——嬰孩的渴慕、活石的團契、祭司的敬拜、子民的見證、旅客的分別為聖,以及天國子民的盼望,為我們提供了一幅完整的藍圖。這些角色看似不同,但實則彼此交織,形成一種和諧的生命節奏。

這不禁讓我想到英王喬治五世對威爾斯王子的忠告:「不可忘記你是誰。」是啊,基督徒的失敗,往往來自於忘記自己的身份與使命。我們若能時刻記住這些角色與責任,生命便會如同樂章般美好而動人。


日常中的操練


我常在日常生活中反思這些圖像的教導。作為個體,我是否常常回到神的話語中,渴慕那屬靈的靈奶?作為群體的一員,我是否努力成為那穩固的「活石」,支撐並被支撐?作為祭司,我是否讓敬拜滲透我的生活,而不僅僅局限於教堂內的片刻?

這些問題雖然看似平凡,卻需要用一生的時間來回答。而每一個答案,都是我們向神的獻祭,也是我們對彼得教導的回應。




平衡,是基督徒生命中最美的藝術。它提醒我們,如何在天與地之間行走,如何在個體與群體間找尋自我,如何在短暫與永恆中安放盼望。當我們活出彼得所描繪的這幅生命藍圖時,我們便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榮耀神的群體。這樣的平衡,不僅讓我們得以站立,也讓我們成為世界的見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ric H的沙龍
221會員
358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Eric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雖然我很早就覺得怪怪的,也寫過很多文章,但能看見有神學家認真整理出論述來,真的很佩服。 我指的是「順服」這件事。 是這樣的,教會很強調順服,而聖經裡的確也多次提到順服。 但順服到底是什麼意思?順服的對象是誰? 任何基督徒都會告訴你,順服對象是上帝,這沒問題,但其實問題超大,因為順服上帝又是什
Thumbnail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以弗所書 4:7)
Thumbnail
我們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以弗所書 4:7)
Thumbnail
太 23:11: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Thumbnail
太 23:11:你們中間誰為大,誰就要作你們的用人。
Thumbnail
這張圖準確傳達出救恩的精義。中間的人是傳福音的最下面的人是未信主的人。最上面有一隻手,沒有畫身體是主耶穌。這是門諾南屯教會許宏華牧師主日講道引用的圖片。看到牧師善巧地引用這幅畫,實在非常之讚歎;聆聽許牧師針對《提多書》相關經節精闢的信息,對神的救恩之顯明,更增體悟。
Thumbnail
這張圖準確傳達出救恩的精義。中間的人是傳福音的最下面的人是未信主的人。最上面有一隻手,沒有畫身體是主耶穌。這是門諾南屯教會許宏華牧師主日講道引用的圖片。看到牧師善巧地引用這幅畫,實在非常之讚歎;聆聽許牧師針對《提多書》相關經節精闢的信息,對神的救恩之顯明,更增體悟。
Thumbnail
2022/9/30(五) 忠告與祝福 哥林多後書13:1-14 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當然希望可以好好享受生活、過得順風順水。 只是我們知道這些歲月靜好的日子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耶穌的代贖、宣教士的奉獻、他們為我們平靜的生活付上了重價。 而且我們確實知道,還有許多的人不知道如何通過這扇通往祝福的門。
Thumbnail
2022/9/30(五) 忠告與祝福 哥林多後書13:1-14 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當然希望可以好好享受生活、過得順風順水。 只是我們知道這些歲月靜好的日子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 耶穌的代贖、宣教士的奉獻、他們為我們平靜的生活付上了重價。 而且我們確實知道,還有許多的人不知道如何通過這扇通往祝福的門。
Thumbnail
2022/8/31(三) 讓我們效法基督 哥林多前書11:1-16 萬有都是神的創造,然而卻有次序: 神是基督的頭,基督是男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 順服的不見得比較差勁,也不代表比較沒有能力。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
Thumbnail
2022/8/31(三) 讓我們效法基督 哥林多前書11:1-16 萬有都是神的創造,然而卻有次序: 神是基督的頭,基督是男人的頭,男人是女人的頭。 順服的不見得比較差勁,也不代表比較沒有能力。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哥林多前書11:1)
Thumbnail
2022/5/19(四) 牧養的工作 彼得前書5:1-5 這是彼得在耶穌身上學到的: 權力、地位、甚至神蹟,不會讓人甘心順從。 因此彼得勉勵教會的大小牧者們, 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將來的榮耀, 作人的榜樣,展現上帝的形象。
Thumbnail
2022/5/19(四) 牧養的工作 彼得前書5:1-5 這是彼得在耶穌身上學到的: 權力、地位、甚至神蹟,不會讓人甘心順從。 因此彼得勉勵教會的大小牧者們, 不為名、不為利,只為將來的榮耀, 作人的榜樣,展現上帝的形象。
Thumbnail
2021/10/27(三) 列邦與萬民 詩篇67:1-7 Photo by Jed Villejo on Unsplash 上帝賜福,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萬族; 使地出土產、賜福一切, 迎來萬民的稱謝。 上帝的賜福總是大方又慷慨, 祂的賜福超過一個人能承受的, 更遠超過一個國家所能承受的。 當耶穌教
Thumbnail
2021/10/27(三) 列邦與萬民 詩篇67:1-7 Photo by Jed Villejo on Unsplash 上帝賜福,按公正審判萬民、引導萬族; 使地出土產、賜福一切, 迎來萬民的稱謝。 上帝的賜福總是大方又慷慨, 祂的賜福超過一個人能承受的, 更遠超過一個國家所能承受的。 當耶穌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