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的可能性

更新於 2024/11/2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佛陀告訴我們:人可以透過願力來改造業力,這種『創造的可能性』即是佛陀的宗教態度。」(〈佛陀的宗教態度〉,《點石集》)

我讀到這句話時,想到美國社會心理學家佛洛姆在其知名著作《愛的藝術》中認為,一個人如果要具有愛的能力,先決條件是自己達到由「創造性取向」主導的人格,這樣的人格克服了依賴性,克服自戀性的全能心態,對自己的天賦能力產生信仰,也能仰仗自身能力達到自己的目標。

也就是說愛的能力來自「創造性人格」。因此,人是在愛自己的過程中練習愛的藝術,因為懂得處理自己的孤獨,懂得尊重自己、了解自己、照顧自己,對自己感到有責任,因而在無時無刻的練習中學習如何愛自己,也從中懂得如何對他人在尊重和了解中產生責任和照顧。

〈佛陀的宗教態度〉中強調佛法以人為本,提到「佛陀從『苦』的體察,提醒我們生命的基礎態度是『如實觀察』,由苦樂的實觀中,產生自覺,這種覺醒、向上的意志,絕不是由神賜予的。」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尊重自己、了解自己、照顧自己,對自己感到責任的過程。

看到佛洛姆在《愛的藝術》中提倡的概念與佛法的相似,讓我感到驚喜。我尤其感動的是,不論是佛洛姆還是佛法,都認為人身上具有「創造的可能性」,認為人充滿各種可能,而這各種可能,是在每一次苦樂的實觀中,從自己身上產生自覺而成的。因此,每一次在日常中感受到的苦,都是一次練習的過程,一次探索自身「創造的可能性」,我想那就是智慧吧。

這樣想來,佛法說的自在,也是一種愛自己的能力。(法師批改:真正的慈悲,必然發自無我的智慧。)

問題:文中提到「見法即見佛」,真正的法是緣起。我想到之前法師上課提到「讓佛陀牽著我的手」,那時心裡覺得:是啊,當我徬徨時若能想到有佛陀伴我同行,那確實會感到踏實也穩定不少。但我也在想,我是否把回到自己身上的功課,變成倚賴佛陀呢?那「見法即見佛」,見到的是佛陀,還是自己呢?還是佛陀只是法的象徵,所謂見到佛陀只是見到法的意思,終究是還是自己呢?

法師回:佛與法都是映照自己的鏡子!讓佛陀牽著我的手,求善知識不疲不厭,但佛如善導,路還是要自己走。有佛可以靠,是建立情感的信仰,「見法即見佛」,是理智的成熟。情感和理智的平衡是自覺的體現。

(文為2023年3月8日的佛學班作業,經法師授權補上法師批改回覆。感謝安妤賜照。)


raw-image

印儀佛學研讀班 招生中
https://reurl.cc/7dQ43b

avatar-img
3會員
13內容數
工作與生活中,透過書寫探索「為什麼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崇 的其他內容
我有種感覺,這樣因為知道認識自己很不容易,而同理他人處境並感到不捨的感受,好像就是菩提心。
身處這瞬息萬變、價值觀雜亂紛沓的時代,「準備以什麼心情接受人生」確實是一個大哉問。我想,若能在這充滿不確定中,穩住自己的心,就能以不變應萬變了。而如何能穩住心,只能在生命一次次的際遇中去求索了。
「大智慧只能從苦難中求得嗎?」佛法博大精深,理論系統非常嚴謹、複雜與深奧。但佛法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就是「回到自己」、「活在當下」。我很慶幸在這年紀就去學佛,有我自己的因緣合和,有我的生命軌跡。接下來,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而修行不在道場,不在深山,就在日常。阿彌陀佛。
若能在物換星移、滄海桑田中,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追求與時俱進,這種生活想必充滿著希望與生命力吧。這樣想來,戀屍癖的對立面,就是生命力,萬事萬物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謝謝聖芬老師,能在心中留下您如此溫暖的形象,是我莫大的光榮。相由心生,希望我也能擁有像您那樣慈悲的面容。願您安息,了卻世間,離苦得樂。
我有種感覺,這樣因為知道認識自己很不容易,而同理他人處境並感到不捨的感受,好像就是菩提心。
身處這瞬息萬變、價值觀雜亂紛沓的時代,「準備以什麼心情接受人生」確實是一個大哉問。我想,若能在這充滿不確定中,穩住自己的心,就能以不變應萬變了。而如何能穩住心,只能在生命一次次的際遇中去求索了。
「大智慧只能從苦難中求得嗎?」佛法博大精深,理論系統非常嚴謹、複雜與深奧。但佛法也可以很簡單,簡單到就是「回到自己」、「活在當下」。我很慶幸在這年紀就去學佛,有我自己的因緣合和,有我的生命軌跡。接下來,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而修行不在道場,不在深山,就在日常。阿彌陀佛。
若能在物換星移、滄海桑田中,知道自己能做什麼,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追求與時俱進,這種生活想必充滿著希望與生命力吧。這樣想來,戀屍癖的對立面,就是生命力,萬事萬物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謝謝聖芬老師,能在心中留下您如此溫暖的形象,是我莫大的光榮。相由心生,希望我也能擁有像您那樣慈悲的面容。願您安息,了卻世間,離苦得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三轉法輪叫「證轉」,佛陀自己作證:你們聽我講、聽我勸,你還不修,我自己證明給你看,我做示範給你看。佛陀開示:「此是苦,我已知。」這世間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人間八苦我都知道了,也講給你們聽了,我已經了了分明、清楚明白。「此是集,我已斷。」這一些諸苦是自己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招感來的。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困難時堅定自信的方法。它強調了在面對打擊時如何改變自己的修為和行為,以維持自信心。此外,文章還闡述了佛教觀點,說明瞭佛菩薩對自信心的重視,以及如何培養和保持自信心。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三轉法輪叫「證轉」,佛陀自己作證:你們聽我講、聽我勸,你還不修,我自己證明給你看,我做示範給你看。佛陀開示:「此是苦,我已知。」這世間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人間八苦我都知道了,也講給你們聽了,我已經了了分明、清楚明白。「此是集,我已斷。」這一些諸苦是自己造作,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招感來的。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學佛者生活要如法 法若不住心 即是空過人生 空過人生就會懈怠 懈怠則將墮落 若能以勇猛的精神 行於正法中 無有間歇就是精進 稱為「精進菩提分」 又名 「精進覺支」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困難時堅定自信的方法。它強調了在面對打擊時如何改變自己的修為和行為,以維持自信心。此外,文章還闡述了佛教觀點,說明瞭佛菩薩對自信心的重視,以及如何培養和保持自信心。
Thumbnail
我不要再相信我的寂寞感了,因為我有可能是錯的。
Thumbnail
我若不放下自己的妄念執著,世界怎麼可能為我改變,來滿足我的妄念?
Thumbnail
如果可以勤修佛法,將心中的貪、噌、痴、慢、疑等等無數執著,一點一點慢慢放下,此生就可以因為揹負的執著越來越少,生活得更加輕鬆,更加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