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老是「告狀」,孩子真有這麼難帶嗎?破解親師合作的迷思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當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家長心中的小劇場難免會上演:「我的孩子真的那麼糟嗎?」「老師是不是對我家孩子不公平?」這樣的溝通雖然令人壓力山大,但其實背後藏著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來解讀這些訊號,並提供一些妙招,幫助家長與老師攜手合作,讓孩子獲得最佳支持!


raw-image



老師真的「針對」嗎?可能只是太操心!

當老師頻繁反映問題行為時,許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老師是不是對我孩子特別挑剔?」其實,老師這麼做的背後可能是因為:

  • 責任感爆棚:老師希望孩子們在校有最佳表現,尤其當行為可能影響課堂或其他孩子時,他們更會第一時間找家長商量。
  • 壓力滿格:一群精力旺盛的孩子讓老師無法放鬆警覺,因此會對任何潛在問題特別敏感。
  • 期待合作:老師單靠一己之力難以全面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他們需要家長的協助來形成家庭與學校的「雙線作戰」。

換個角度想,老師願意花時間與您溝通,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負責任的表現。


孩子真有問題?還是成長的「試煉場」?

孩子的行為不如人意,家長可能開始懷疑:「是不是我孩子真的很糟?」但其實,這些「問題行為」大多只是孩子成長中的學習挑戰:

  • 小衝突,大練習:搶玩具、插嘴、急著發表意見,這些在成人眼中可能是「問題」,但對孩子來說,正是社交技能的訓練場。
  • 探索邊界:孩子會通過行為測試什麼是「可以」與「不可以」,這是建立規則意識的重要階段。
  • 個性初現:有些孩子天性活潑,容易引起注意,而這些特質也可能成為未來的優勢!

記住,孩子不是「壞」,而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引導。


老師怎麼說,才能讓家長聽得進去?

好消息先說,壞消息才不那麼糟

老師若能先分享孩子的優點,再談問題,家長會更容易接受。

  • :「小明今天在畫畫時特別認真,作品很棒。不過,我發現他在輪流分享時有點急躁,打斷了同學幾次。」

這樣的開場方式能緩和家長的情緒,讓他們不覺得「問題行為」等於「孩子不好」。

說事不說人,具體又清楚

描述行為時,盡量具體化,而非泛泛而談,避免讓家長覺得被指責。

  • :「今天積木區發生了一點小衝突,小華因為覺得玩具被搶,推了小朋友。」

透過具體情境,家長更能了解問題背後的原因,也更容易提出建設性的想法。

問題別只丟給家長,合作方案最實在

老師若能主動提出解決方案,讓家長感受到支持,會讓雙方的合作更加順暢。

  • :「我們正在教孩子等待輪流,如果在家中也能提醒他怎麼說‘請輪到我’,相信會更有幫助。」

這樣的建議能減輕家長的焦慮,並提高實際執行的可能性。


家長怎麼說,才能讓老師感受到合作誠意?

理解大於爭辯,冷靜先傾聽

當老師反映問題時,先冷靜聆聽並表達理解,比直接爭辯更能建立信任感。

  • 範例:「謝謝您提醒,我想了解更多細節,這樣我才能在家中幫助他改進。」

這樣的回答能讓老師感到您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也能緩解彼此的壓力。

追問細節,對症下藥

若老師的反映不夠具體,家長可以主動詢問,尋求更清楚的資訊。

  • 有效提問:
    • 「當時是什麼情況引發的?」
    • 「孩子當時的情緒表現是怎麼樣的?」
    • 「您覺得他需要什麼樣的支持?」

這些問題能幫助您看清孩子的行為模式,進一步制定改善策略。

提供家庭觀察,形成全方位支持

主動分享孩子在家的情況,並嘗試與老師的建議結合,能讓雙方對孩子的理解更全面。

  • 範例:「他在家也有時會急著發言,我發現用計時器提醒他等待有效果,不知道在學校是否也可以試試?」

這樣的互動不僅能拉近親師距離,也讓孩子感受到一致的支持。


聯手合作,為孩子打造雙贏局面

當老師頻繁「告狀」,其實是親師合作的契機。老師若能用正向語言開啟對話,家長則以冷靜與支持回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為孩子打造一個有利於成長的環境。

思考一下:

  • 當老師反映問題時,您能否用「理解」代替「抗拒」?
  • 您與老師是否有共同的目標來幫助孩子改善行為?


讓我們用理解與合作,將挑戰轉化為孩子成長的最佳助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幼教老師心裡話
14會員
24內容數
歡迎來到【幼教老師心裡話】! 這裡是屬於所有熱愛幼兒教育的老師們的心靈角落。 在這裡,我們分享教學點滴、教育觀察,還有那些讓人暖心的孩子成長故事。 希望透過這些文字,帶給大家更多教學的靈感與前進的動力,並一同感受這份工作中的幸福與挑戰! 讓我們一起在教育的路上攜手前行,播種希望,收穫愛與喜悅。
幼教老師心裡話的其他內容
2025/03/03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也強烈,當他們生氣、哭泣、拒絕或害怕時,家長和老師常會直覺地想阻止或糾正。但事實上,穩定孩子情緒的關鍵不是「讓他們不發脾氣」,而是允許他們自然地經歷這些情緒,學習如何調節。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請記住這四個「可以」,幫助他們安心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3/03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也強烈,當他們生氣、哭泣、拒絕或害怕時,家長和老師常會直覺地想阻止或糾正。但事實上,穩定孩子情緒的關鍵不是「讓他們不發脾氣」,而是允許他們自然地經歷這些情緒,學習如何調節。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請記住這四個「可以」,幫助他們安心地面對自己的感受。
Thumbnail
2025/01/04
在家裡或教室裡,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不僅喜歡模仿別人的說話,或在你忙得不可開交時丟出無敵「十萬為什麼」,更擅長製造各種挑釁的小插曲,比如故意取笑別人的外表、給同學取外號、或者假裝不小心撞到人後得意地說「我不是故意的啦」。這些行為像是專門為測試成人耐心而設計的「挑戰卡」,每一張都寫著:「看看
Thumbnail
2025/01/04
在家裡或教室裡,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他們不僅喜歡模仿別人的說話,或在你忙得不可開交時丟出無敵「十萬為什麼」,更擅長製造各種挑釁的小插曲,比如故意取笑別人的外表、給同學取外號、或者假裝不小心撞到人後得意地說「我不是故意的啦」。這些行為像是專門為測試成人耐心而設計的「挑戰卡」,每一張都寫著:「看看
Thumbnail
2025/01/02
孩子是無限可能的象徵,他們的每個興趣、每次嘗試,甚至每一次失敗,都可能藏著成長的契機。作為家長與教師,我們如何用愛與支持,幫助孩子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力?除了日常觀察與良好溝通,還有哪些方式能進一步挖掘孩子的亮點?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出發,為您提供更豐富的視野與策略。
Thumbnail
2025/01/02
孩子是無限可能的象徵,他們的每個興趣、每次嘗試,甚至每一次失敗,都可能藏著成長的契機。作為家長與教師,我們如何用愛與支持,幫助孩子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力?除了日常觀察與良好溝通,還有哪些方式能進一步挖掘孩子的亮點?本文將從多個角度出發,為您提供更豐富的視野與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當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家長心中的小劇場難免會上演:「我的孩子真的那麼糟嗎?」「老師是不是對我家孩子不公平?」這樣的溝通雖然令人壓力山大,但其實背後藏著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來解讀這些訊號,並提供一些妙招,幫助家長與老師攜手合作,讓孩子獲得最佳支持! 老師真的「針對
Thumbnail
當老師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家長反映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家長心中的小劇場難免會上演:「我的孩子真的那麼糟嗎?」「老師是不是對我家孩子不公平?」這樣的溝通雖然令人壓力山大,但其實背後藏著更多的可能性。讓我們來解讀這些訊號,並提供一些妙招,幫助家長與老師攜手合作,讓孩子獲得最佳支持! 老師真的「針對
Thumbnail
許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面臨困難,例如孩子對家庭規則的不在意和在學校與在家的行為差異。面對疲憊的家長,心理師的建議是否能夠在現實中提供幫助?本文探討如何在教養中找到平衡,瞭解小改變的意義,並鼓勵家長尋求專業協助。
Thumbnail
許多家長在育兒過程中面臨困難,例如孩子對家庭規則的不在意和在學校與在家的行為差異。面對疲憊的家長,心理師的建議是否能夠在現實中提供幫助?本文探討如何在教養中找到平衡,瞭解小改變的意義,並鼓勵家長尋求專業協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孩子和老師之間出現對立情況時,家長應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文章提出將情緒和事實分開來處理,並且強調了對溝通和解決問題的重要性。媽媽們應該從中立、實事求是的立場去引導和教導孩子,讓他們學會理性思考和溝通。這將有助於減少矛盾和培養孩子的情商。
Thumbnail
你知道嗎... 孩子的「告狀」, 其實有時候只是在「討拍」。
Thumbnail
你知道嗎... 孩子的「告狀」, 其實有時候只是在「討拍」。
Thumbnail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Thumbnail
「孩子啊!在成長的路上有時會好辛苦的,很欣慰你從未因此放棄」   週五聽兒子說了一件讓我很心疼也很錯愕的事,到現在心裡仍然有點緊繃。   「我媽媽說你是壞孩子,會和老師頂嘴,要我不要一直去跟你玩,會被帶壞等等......」兒子說X同學在當天和他說了數次,他覺得非常難過也生氣,但只能忍著。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我們都希望跟孩子有良好的關係,但教養小孩最難的地方就是孩子常常不受控,例如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早上明明已經要遲到了還慢吞吞的…..,大人的理智線常常備受挑戰,有時為求方便、快速,就會用高壓的方式硬生生扭轉孩子的觀念或行為,但有時候太過高壓的教養方式卻會為孩子帶來傷害,其中有一種隱形、卻影響深遠的傷害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表達出現障礙,不只是作文寫不好,連帶會影響他們的人際溝通,甚至是未來的職場競爭力。可惜,我教的是孩子,不是父母,沒辦法干涉人家的家庭教育。不過,課堂上,我會帶孩子嘗試推敲父母的心聲,並且在模擬的情境中和大人對話,為他們加強精準表達的能力。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表達出現障礙,不只是作文寫不好,連帶會影響他們的人際溝通,甚至是未來的職場競爭力。可惜,我教的是孩子,不是父母,沒辦法干涉人家的家庭教育。不過,課堂上,我會帶孩子嘗試推敲父母的心聲,並且在模擬的情境中和大人對話,為他們加強精準表達的能力。
Thumbnail
近期聽到不少人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撇開成績不說,學習態度與應對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尤其對老師的說話語氣充滿輕佻,用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沒大沒小」,其言行更是誇張到令人覺得與同輩相處也不該如此的程度。
Thumbnail
近期聽到不少人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撇開成績不說,學習態度與應對實在是令人不敢恭維,尤其對老師的說話語氣充滿輕佻,用白話一點來說就是「沒大沒小」,其言行更是誇張到令人覺得與同輩相處也不該如此的程度。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軟體看到一位媽媽在群組表示讀中班的孩子回家反應在學校時常被另一位同學捉弄,孩子很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卻不敢告訴老師,於是這位媽媽想詢問大家是否要協助告知老師?但又怕幫了孩子之後養成了依賴心,而另一種矛盾的心情是擔心若不幫孩子的話,以後孩子遇到困難都不會告訴父母了。
Thumbnail
前陣子在社群軟體看到一位媽媽在群組表示讀中班的孩子回家反應在學校時常被另一位同學捉弄,孩子很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卻不敢告訴老師,於是這位媽媽想詢問大家是否要協助告知老師?但又怕幫了孩子之後養成了依賴心,而另一種矛盾的心情是擔心若不幫孩子的話,以後孩子遇到困難都不會告訴父母了。
Thumbnail
這是某家長告誡孩子老師的話! 還是位高社經背景的家長! 聽到這句話的老師們,紛紛驚呼實在不可思議。家長如此,孩子怎麼幫他教呀! 「你要辯得過他,他才會聽你的啦!」 這句話語,雖然表面上是填滿著對老師的不耐煩和不信任。但驕傲的包裝底下⋯⋯你看見了嗎? 其實是家長對這孩子教養的無力。 教養孩子,不是
Thumbnail
這是某家長告誡孩子老師的話! 還是位高社經背景的家長! 聽到這句話的老師們,紛紛驚呼實在不可思議。家長如此,孩子怎麼幫他教呀! 「你要辯得過他,他才會聽你的啦!」 這句話語,雖然表面上是填滿著對老師的不耐煩和不信任。但驕傲的包裝底下⋯⋯你看見了嗎? 其實是家長對這孩子教養的無力。 教養孩子,不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