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6 個 AI 共學策略,讓你研究更有效率】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AI 工具已經改變了學術研究的方式,碩博士生如果還只是埋頭苦幹、刷文獻刷到眼花,那你可能用錯方法、白白浪費時間。試試這 6 個 AI 共學策略,讓你學得更快、研究得更聰明!

raw-image


▋1. 有效規劃 (Effective Planning)

• AI 工具: 使用 Notion AI 或 ChatGPT,快速生成學習計畫和研究時間表。

• 做法: 把你的任務拆成可執行的小步驟,並排出優先順序。

• 例:把一篇 10,000 字論文分成文獻回顧、數據分析、結論等階段性目標。


重點: AI 幫你擬定規劃,你只需要專心執行,避免瞎忙。


▋2. 主動學習 (Active Learning)

• AI 工具: 使用 AI 輔助工具總結內容,例如 Perplexity AI 或 ChatGPT。

• 做法:

• 摘要文獻: 丟進 AI 工具,快速抓取重點與主要結論。

• 教學概念: 讓 AI 模擬你成為「老師」,講解複雜理論,確保你真正理解。


提醒: 不要單靠 AI 代讀,重點是你要學會重新整理和內化知識。


▋3. 多元學習法 (Varied Study Methods)

• AI 工具: 利用 Quizlet AI、Anki (結合 AI 生成功能) 製作學習卡片或測驗題。

• 做法:

• 閱讀論文後,用 AI 生成題目或考點,幫助你反覆測驗。

• 練習多種學習方式:閱讀、筆記、教學法、AI 問答。


重點: 用不同方式鞏固知識點,強化你的記憶與理解。


▋4. 建立專注環境 (Healthy Environment)

• AI 工具: 用 Focusmate 或 AI 導入的專注應用程式來「陪伴工作」。

• 做法:

• AI 設定番茄鐘,25 分鐘全力工作,5 分鐘短暫休息。

• 避免分心:開啟 AI 辨識環境噪音,讓你更專注研究。


提醒: AI 不是干擾你的工具,而是協助你保持專注的最佳助攻。


▋5. 規律休息 (Regular Breaks)

• AI 工具: 使用 AI 偵測你的學習效率,推薦適合的休息時間。

• 做法:

• 利用 AI 輔助工具設計學習與休息的循環,減少腦袋過勞。

• 抽空休息時,讓 AI 播放放鬆音樂,恢復專注力。


關鍵: 規律的休息能讓你學得更持久,別硬撐到精神崩潰。


▋6. 自我評估 (Self-Assessment)

• AI 工具: 使用 AI 製作模擬考題、測驗自己知識盲點。

• 做法:

• 用 ChatGPT 幫你生成關鍵知識的考題,檢查學習效果。

• 論文寫作後,使用 AI 檢查邏輯漏洞與語句流暢性。


提醒: AI 評估只是輔助,你需要主動確認理解的深度與準確度。


結論:AI 是你的共學搭檔,學會用它才能超越同儕

碩博士生,別再傻傻地熬夜刷文獻了!運用 AI 工具來做時間規劃、整理知識、測試學習成果,讓你的效率直接翻倍。

與 AI 共學,你才是真正的學術先行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提升學習效率的心路歷程,從檢討既有學習方式的不足,到嘗試並驗證新的學習方法,例如康奈爾學習法、費曼學習法、GTD工作法,以及運用AI工具輔助學習,最終提升學習效率並達成階段性目標。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提升學習效率的心路歷程,從檢討既有學習方式的不足,到嘗試並驗證新的學習方法,例如康奈爾學習法、費曼學習法、GTD工作法,以及運用AI工具輔助學習,最終提升學習效率並達成階段性目標。
Thumbnail
本文提供研究生提升學術論文閱讀效率的策略,包括明確閱讀目的、3-3-3快速閱讀法、金字塔筆記法、AI輔助閱讀與判斷論文價值等,並強調高效篩選與抓住核心內容是閱讀論文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提供研究生提升學術論文閱讀效率的策略,包括明確閱讀目的、3-3-3快速閱讀法、金字塔筆記法、AI輔助閱讀與判斷論文價值等,並強調高效篩選與抓住核心內容是閱讀論文的關鍵。
Thumbnail
在學術研究或知識整理的過程中,妥善管理文獻卡片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能力。使用Notion AI這類高效的工具,能夠讓你快速建立並管理一個結構化的文獻卡片箱,幫助你精準捕捉資料的核心內容,並輕鬆連結相關概念。在本文中,我將結合我的實際經驗,分享如何運用Notion AI整理文獻卡片並提取要點,正如例一、例
Thumbnail
在學術研究或知識整理的過程中,妥善管理文獻卡片是一項至關重要的能力。使用Notion AI這類高效的工具,能夠讓你快速建立並管理一個結構化的文獻卡片箱,幫助你精準捕捉資料的核心內容,並輕鬆連結相關概念。在本文中,我將結合我的實際經驗,分享如何運用Notion AI整理文獻卡片並提取要點,正如例一、例
Thumbnail
AI 工具已經改變了學術研究的方式,碩博士生如果還只是埋頭苦幹、刷文獻刷到眼花,那你可能用錯方法、白白浪費時間。試試這 6 個 AI 共學策略,讓你學得更快、研究得更聰明! ▋1. 有效規劃 (Effective Planning) • AI 工具: 使用 Notion AI 或 Chat
Thumbnail
AI 工具已經改變了學術研究的方式,碩博士生如果還只是埋頭苦幹、刷文獻刷到眼花,那你可能用錯方法、白白浪費時間。試試這 6 個 AI 共學策略,讓你學得更快、研究得更聰明! ▋1. 有效規劃 (Effective Planning) • AI 工具: 使用 Notion AI 或 Chat
Thumbnail
研究工作中,文獻閱讀可以說是每個學者的日常。隨著工具的進步,我逐漸摸索出一套結合人工智慧工具的文獻閱讀SOP,不僅提升效率,還能更有條理地整理資料。在這裡,我將逐步分享我的做法,讓大家了解如何用簡單的方式處理大量文獻資料。 步驟 1:確定研究目標與關鍵字 閱讀文獻的第一步,當然是要搞清楚自己在
Thumbnail
研究工作中,文獻閱讀可以說是每個學者的日常。隨著工具的進步,我逐漸摸索出一套結合人工智慧工具的文獻閱讀SOP,不僅提升效率,還能更有條理地整理資料。在這裡,我將逐步分享我的做法,讓大家了解如何用簡單的方式處理大量文獻資料。 步驟 1:確定研究目標與關鍵字 閱讀文獻的第一步,當然是要搞清楚自己在
Thumbnail
分享我在研究生讀研的過程中使用的六大實用工具,讓研究生提升研究效率,包括文獻管理、筆記與知識管理、專案任務管理、學術搜索工具、AI輔助工具及視覺化工具。這些工具能有效提升研究效率,幫助研究生們整理資料、管理任務,幫助學生更優化研究流程。
Thumbnail
分享我在研究生讀研的過程中使用的六大實用工具,讓研究生提升研究效率,包括文獻管理、筆記與知識管理、專案任務管理、學術搜索工具、AI輔助工具及視覺化工具。這些工具能有效提升研究效率,幫助研究生們整理資料、管理任務,幫助學生更優化研究流程。
Thumbnail
在碩博士研究生涯中,我們經常仰賴書籍和論文來獲取知識,並透過反覆實踐來累積經驗。然而,伊藤羊一與尾原和啟在《努力革命 ラクをするから成果が出る! アフターGPTの成長術》一書中提出了有趣的論點:**智慧、經驗、甚至品味,其實都可以透過 GPT 這類 AI 工具來拷貝與累積。** 這樣的
Thumbnail
在碩博士研究生涯中,我們經常仰賴書籍和論文來獲取知識,並透過反覆實踐來累積經驗。然而,伊藤羊一與尾原和啟在《努力革命 ラクをするから成果が出る! アフターGPTの成長術》一書中提出了有趣的論點:**智慧、經驗、甚至品味,其實都可以透過 GPT 這類 AI 工具來拷貝與累積。** 這樣的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如何善用 AI,已經成為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課題。美國學者 Ethan Mollick 在他2024年出版的書《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強調了 AI 作為「通用科
Thumbnail
隨著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如何善用 AI,已經成為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課題。美國學者 Ethan Mollick 在他2024年出版的書《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強調了 AI 作為「通用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