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作中,文獻閱讀可以說是每個學者的日常。隨著工具的進步,我逐漸摸索出一套結合人工智慧工具的文獻閱讀SOP,不僅提升效率,還能更有條理地整理資料。在這裡,我將逐步分享我的做法,讓大家了解如何用簡單的方式處理大量文獻資料。
步驟 1:確定研究目標與關鍵字
閱讀文獻的第一步,當然是要搞清楚自己在找什麼!
- 使用 ChatGPT 來幫助理清思路,確認研究問題或主題,並列出相關的關鍵字或搜尋詞彙。
- 接著,我會用 Consensus GPT 和 ScholarAI GPT 搜尋相關文獻,快速收集初步資源。
- 為了找到高度相關的文獻,我還會使用 Connected Papers,它能以視覺化方式展示核心文獻與周邊研究的關係,非常直觀。
步驟 2:管理與組織文獻
有了初步資料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整理和管理文獻。
- 我習慣將文獻上傳到 ZOTERO,一來方便管理,二來也能輕鬆插入引用。
- 在 ZOTERO 中,會依據主題或研究問題建立分類資料夾,還會添加標籤(tags)和筆記,方便快速檢索。
步驟 3:初步篩選
文獻不是每篇都值得深入讀,有效篩選能省下大量時間。
- 我會用 沉浸式翻譯 快速翻閱文獻摘要,初步判斷是否與研究相關。
- 不相關的文獻會直接標記,以免重複浪費時間。
- 若需要快速掌握某篇文章的結構與核心概念,還可以用 rflow.ai 生成視覺化關係圖,幫助理解。
步驟 4:深入閱讀與記錄
當某篇文獻值得深入研究時,我會進行更詳細的閱讀和記錄:
- 使用 Google NotebookLM 先進行大綱閱讀,整理文中重要的論述。
- 再用 NOTION 建立文獻記錄,採用以下結構:
- 核心概念/研究問題
- 樣本
- 方法與數據
- 主要發現
- 建議
- 研究貢獻與限制
- 同時記錄閱讀時的筆記、疑問或啟發,為後續分析做準備。
步驟 5:整理與標記
文獻閱讀後的整理與標記是不可忽略的一步:
- 在 ZOTERO 匯總相似的主題,方便隨時回顧。
- 之後將可以使用的段落整理到NOTION做卡片盒筆記。
- 重要段落會用高亮標記,整理到一個段落之後把相關卡片,合併在 Google NotebookLM 中利用自動化摘要功能,進一步提取核心內容。
步驟 6:分析與綜合
有了整理好的文獻,接下來就是要進行分析與整合:
- 結合多篇文獻的內容,用 Google NotebookLM 根據主題進行綜述跟潤飾,提煉出需要的核心概念跟內文。
步驟 7:產出內文
最後一步,將閱讀成果轉化為研究的實際內容:
- 根據整理的文獻撰寫內文,並用 ChatGPT 幫助校對與翻譯,提升表達的流暢度。
- 接著使用 Academic Assistant Pro 和 Grammarly 修正用詞與文法,確保文字達到專業水準。
- 最後在 ZOTERO 或 ENDNOTE 插入引用,確保格式正確。
這就是我目前使用的文獻閱讀SOP!
它幫助我更有效地閱讀與整理文獻,同時也提升了寫作效率。如果你也在為文獻閱讀傷腦筋,不妨試試這些步驟,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如果你有其他好用的工具或方法,也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