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孔子家庭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為何說孔子家庭神秘?是因為孔子家庭留下來的資料很少,我們對孔子老婆、兒子、女兒,幾乎是一無所知。


對孔子的父親、母親,所知也很有限。


下面先談孔子父母,再談孔子老婆、兒子、女兒,


叔梁紇,西元前622年生,西元前549年卒。他是孔子父親,他力量很大,可能是武士,也就是軍人,參加過戰爭。


顏家有3個女兒,孔子母親是顏家最小的女兒。當叔梁紇到顏家求婚時,只有小女兒願意嫁叔梁紇。


畢竟,當時叔梁紇年紀比較大,又有妻、有妾,有9個女兒、1個兒子。顏家大姐、二姐不願意嫁,也很正常。


孔子的遭遇,和一般人不同。


孔子出生時,爸爸叔梁紇72歲,媽媽顏徵在18歲。有9位同父異母姐姐,1位同父異母哥哥。


孔子3歲時,父親就往生了,享年75歲。媽媽這時大概21歲。21歲的寡婦,要撫養孩子長大,是很艱辛的。或許因為操勞過度,她在35歲就離世了。


母親往生時,孔子17歲,大約今天高二的年齡,正是青春期。父母已雙亡,剩下孤獨一人。雖然有9個姐姐,可能都出嫁了。有位同父異母哥哥,卻有殘疾。


他的成長過程,成長遭遇,和一般人相比,可以說是非常不幸。


還好19歲時,孔子結婚,娶了宋國小姐丌官氏。隔年,孔子20歲時,生下兒子孔鯉。


從《論語》中,我們知道孔子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但《論語》中,卻完全沒提到孔子老婆。


首先,來談一下孔子老婆。


孔子老婆是丌官氏,資料非常少,是迷樣女子。只知道她是宋國人。應該比孔子小。幫孔子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後來和孔子離婚。


丌官氏,何時和孔子離婚呢?有人認為結婚一年後,生下兒子孔鯉。沒有多久,孔子就和丌官氏離異。


照這種說法,孔子在20多歲時,就和老婆離婚,離婚時,老婆可能也20多歲。離婚後,到72歲孔子死亡,孔子都沒再婚。一個人獨自過了50多年,都沒再婚,獨自撫養兒子、女兒,實在不合常理。


從現存資料,我們知道丌官氏比孔子早7年卒。也就是孔子65歲時,離婚的老婆往生。


另外,也有人認為,孔子55歲要離開魯國,周遊列國時,丌官氏激烈反對,雙方爭吵,才離異。這種說法,比較合理。


有人認為孔子在和丌官氏離婚時,有感而發,說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陽貨)女子指丌官氏,小人指自己孩子。


總之,可以確定孔子和老婆離婚,但不知道為何離婚,也不知道何時離婚。


其次談孔子兒子。


孔子20歲,兒子孔鯉出生。孔鯉出生時,正好魯國國君魯昭公,派人賞賜鯉魚,所以命名為鯉。


孔鯉,字伯魚。西元前532年生,西元前483年死,活了50歲。孔鯉比孔子早4年往生,孔子那時70歲,白髮人送黑髮人,孔子必然非常傷心。


在《論語》中,曾經有2章提到孔鯉。


1、子謂伯魚曰:「汝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面而立也與。」(陽貨)


2、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季氏)


另外,孔子還有個女兒。這女兒很神秘,不知道何時出生,也不知道名字。只是在《論語》中,曾經提到孔子女兒。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公冶長)公冶長是孔子學生,也是孔子女婿。


另外,書上記載:「孔氏三世出妻。」也就是說,孔子、孔子兒子、孔子孫子,都和老婆離婚,他們和老婆關係都不好。


請參考下面資料:



再來順便談一下孔子的家庭生活。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鄉黨)


下面是網路上的白話翻譯,提供您參考:


(厭者饜也,不厭:不飽食之意也。)飯不因為精致而飽食,肉類菜肴不因為烹調的細致味美就吃得很多。凡是飯因久放,味道變了,魚爛了,肉腐敗了,都不要吃。顏色變壞了不吃,味道變臭了不吃。煮的不熟太生,或過熟太爛了都不要吃。不是吃飯的正餐時間不吃,不照正規方法割肉不吃。放的調味品不適合不吃。肉不要吃太多,不要比吃青菜米飯還要多。只有飲酒沒有限制,以不喝醉、不搗亂、不鬧事為原則。吃飯的時候要專心吃飯,不要講話,以免口沫橫飛不衛生,老人家吃飯講話,容易嗆到,也不健康;睡覺時不要聊天以免影響睡眠。


從〈鄉黨篇〉來看,孔子規矩不少。吃東西時,"....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這個不吃,那個也不吃,當孔子老婆,很辛苦。


食不語,就很難。睡覺時,還不能枕邊細語。

一般狀況,在家裡吃飯,外出吃飯,都是邊吃邊聊天。


孔子的要求還真多,他的家裡規矩多,他似乎很嚴肅,很沒情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家歆的沙龍
23會員
388內容數
這是王家歆的沙龍.
王家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1
中國古籍到底有多少?沒有辦法統計,也沒有人知道。書有四厄:水、火、兵、蟲。中國古籍,或被水淹、或被火燒、或遇兵燹、或被蟲蛀,毀壞掉的,不知道有多少。 中國古籍,可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類。這四大類,除了部分小說是用白話文寫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用文言文寫的。
Thumbnail
2025/01/21
中國古籍到底有多少?沒有辦法統計,也沒有人知道。書有四厄:水、火、兵、蟲。中國古籍,或被水淹、或被火燒、或遇兵燹、或被蟲蛀,毀壞掉的,不知道有多少。 中國古籍,可分成經、史、子、集四大類。這四大類,除了部分小說是用白話文寫的,其他大部分都是用文言文寫的。
Thumbnail
2025/01/20
本文探討終南捷徑的典故由來,並介紹終南山(秦嶺山脈一部分)的地理位置、交通現狀,以及古代蜀道(包含翻越秦嶺和大巴山的路線)的歷史變遷。
Thumbnail
2025/01/20
本文探討終南捷徑的典故由來,並介紹終南山(秦嶺山脈一部分)的地理位置、交通現狀,以及古代蜀道(包含翻越秦嶺和大巴山的路線)的歷史變遷。
Thumbnail
2025/01/17
諡號,古人非常重視,流傳上千年。諡號大概開始於周朝,到清朝末年廢除,今天諡號完全消失。今人或許根本不知道諡號,或許不重視諡號。不過,諡號畢竟算是國學常識,還是可以談一下。 古代文官死後(當然是大官),皇帝會賜給諡號。要看這位大官的事跡、功過、品德,皇帝才會給相應的諡號。
Thumbnail
2025/01/17
諡號,古人非常重視,流傳上千年。諡號大概開始於周朝,到清朝末年廢除,今天諡號完全消失。今人或許根本不知道諡號,或許不重視諡號。不過,諡號畢竟算是國學常識,還是可以談一下。 古代文官死後(當然是大官),皇帝會賜給諡號。要看這位大官的事跡、功過、品德,皇帝才會給相應的諡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封氏聞見記》有則記載,可見孔子在唐代民間還擔負送子爺爺的功能。
Thumbnail
《封氏聞見記》有則記載,可見孔子在唐代民間還擔負送子爺爺的功能。
Thumbnail
提到儒家的「子」們,不管是孔子、孟子還是曾子,大概都是寬容、會反省自己,又很少犯錯的偉岸聖人形象,但其實,這些男人出了經典以外,回到家裡,又是另一種面目。 今天要講的聖人男子,就是因為一盤沒有煮熟的菜,而把自己的妻子休掉,雖然他義正詞嚴,舉出了很多看似正當的理由,還是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Thumbnail
提到儒家的「子」們,不管是孔子、孟子還是曾子,大概都是寬容、會反省自己,又很少犯錯的偉岸聖人形象,但其實,這些男人出了經典以外,回到家裡,又是另一種面目。 今天要講的聖人男子,就是因為一盤沒有煮熟的菜,而把自己的妻子休掉,雖然他義正詞嚴,舉出了很多看似正當的理由,還是讓人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Thumbnail
郭宗堯的元配夫人田氏,也就是郭金華的生母,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過世了。這裏所說的郭夫人有兩位,是一對姊妹。程楚秋今天所見到的,正是其中的姊姊:李寶兒。 李中玄躍上馬背,向著前方大叫:「喂!李某規矩都做足了,為什麼還不讓路?大家在江湖上行走,難道連信義都不顧了嗎?」 那個仙兒應了聲「是」,退了出去。
Thumbnail
郭宗堯的元配夫人田氏,也就是郭金華的生母,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過世了。這裏所說的郭夫人有兩位,是一對姊妹。程楚秋今天所見到的,正是其中的姊姊:李寶兒。 李中玄躍上馬背,向著前方大叫:「喂!李某規矩都做足了,為什麼還不讓路?大家在江湖上行走,難道連信義都不顧了嗎?」 那個仙兒應了聲「是」,退了出去。
Thumbnail
一 偶然机会,朋友曾参与整理一些泛黄的资料和老照片。他说,那些照片和资料很搞笑,可笑着笑着就哭了。 其中有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农村老妇在村子的一片打谷场上,面对着一大群村民,控诉孔子。镜头封印了老妇脸上的苦楚、愤懑和悲伤,但除了“批林批孔”的白底黑字标语,丝毫感觉不到孔子的存在。 二
Thumbnail
一 偶然机会,朋友曾参与整理一些泛黄的资料和老照片。他说,那些照片和资料很搞笑,可笑着笑着就哭了。 其中有这样一张照片:一位农村老妇在村子的一片打谷场上,面对着一大群村民,控诉孔子。镜头封印了老妇脸上的苦楚、愤懑和悲伤,但除了“批林批孔”的白底黑字标语,丝毫感觉不到孔子的存在。 二
Thumbnail
【中國思想家系列──先秦篇】   大家好,我是老闆,人生苦短,不如聽我講個古......   孔子曾被人說像一條流浪狗,你知道嗎? 
Thumbnail
【中國思想家系列──先秦篇】   大家好,我是老闆,人生苦短,不如聽我講個古......   孔子曾被人說像一條流浪狗,你知道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