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走過黑夜,終將迎來黎明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2025 年到啦!先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安順心!

去年底,國內外都發生了滿多事,包括我生活上也碰到了一些亂流,所以稍微休息了一陣子,不滑社群、不看訊息,專注在那些想做卻一直沒做的事上。而這段時間,我追完了在片單躺很久的韓劇《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正如劇名所述,這是一部以精神科為背景的醫療劇。

主角鄭多恩是一名從內科轉調到精神科的護理師,她的性格溫柔,總會處處照拂患者的需求,但也常因此做不完工作,增加了其他護理師的負擔。後來多恩聽了內科護理長的建議,轉到精神科工作,那裡的病患無論病症、需求、治療方式都和內科截然不同,究竟這對多恩來說,是福還是禍呢?

⚠ 以下有大量劇透請注意 ⚠


▌所有疾病的根源,都是失去

▸ 失去免疫力的病患

和大部分醫師給藥、病患吃藥就能痊癒的病症不同,精神疾病的特殊性,就在於病患的意志會大幅左右病程──他們知不知道自己生病?為什麼生病?想不想痊癒?配不配合治療?都會影響恢復的情況。

多恩一開始還不清楚這點,所以會在工作時,不小心惹怒妄想症嚴重的吳莉娜,或刺傷金成植低如微塵的自尊心,甚至因此遭受病患攻擊。

多恩為擔心寵物的成植,帶來寄養家庭拍攝的影片

多恩為擔心寵物的成植,帶來寄養家庭拍攝的影片

卻無意間刺激到成植的痛處

卻無意間刺激到成植的痛處

社會上很多人對精神病患避之唯恐不及,總覺得他們是群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帶來危害。但透過這部劇我們可以知道,其實精神病患就只是一群受了傷、失去免疫力的人,他們的心受了太重的創傷,以至於調適情緒的系統失靈了,才需要醫護人員處處照料。


▸ 失去免疫力的護理師

在精神科工作一段時間後,多恩漸漸進入軌道,明白自己作為護理師,該如何應對病患的需求。病患產生妄想的時候,他們不能附和,也不能否決;病患出現外化行為時,必須儘快施打鎮定劑,防止他們危害旁人;病患自傷時,必須從開放型病房轉移到保護型病房……當多恩漸漸熟悉了精神病房的 SOP,更多挑戰也接踵而來。

最直接的,護理師既處在照護的第一線,就等於成了病患首要的宣洩目標。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無法自行消化情緒,因此往往會將情緒發洩給周遭的人,而直面這些衝擊的,就是醫護人員。

多恩遭到妄想症病患的針對

多恩遭到妄想症病患的針對

多恩的性格,其實很適合待在精神科工作,她從未把病患當成隨便應付的公事,而會試著了解他們的過往,試著傾聽、關懷,幫助他們早日痊癒。

然而,再多麼體貼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忍受攻擊,總有一天也會承受不住。

raw-image

多恩進入醫院工作的本願,是希望身邊的人都能幸福,所以不管是病患的需求、同事的感受、親友的願望,她總會盡力達成他們的期盼,可這也代表,她一直在壓抑自己的不舒服,生怕給大家添麻煩。

尤其當她關照已久的病患金書元自殺身亡後,看著精神病房的眾人漸漸走出悲傷,唯有她依然沉於傷痛中,那些蓄積已久的情緒終於徹底爆發。

raw-image
「妳還好嗎?」
「不,我很不好,我非常不好,但大家老是問我『妳還好嗎?』我從頭到尾沒有好過。」

剛剛說到,精神病患是一群失去心理免疫力的人,他們無法靠自己完成情緒的新陳代謝,才會任由憂鬱、妄想、焦慮控制大腦。也就是說,這些情緒並非憑空而生,它早就存在了,只是病患如今難以控制而已。

多恩的憂鬱症並不是突如其來,那些被眾人讚揚的貼心,背後都是一次次的犧牲和自我質疑,因為害怕別人對自己失望,才會一直逞強、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

raw-image

▸ 自己,才是恢復的關鍵

我認為多恩罹患憂鬱症,是這部作品最重要的劇情。多恩過去當護理師的時候,溫暖了許多遭人鄙夷的病患,可當她自己也生病了,卻反射性地排斥精神病患的身分

即便是共情能力這麼強的她,也無法真正平等對待「精神病患」這個群體,這很殘酷,也很現實,畢竟原本就沒人能做到設身處地

raw-image

我很喜歡《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前期的一句台詞:

「醫護人員的作用,只是讓患者心底泛起漣漪,至於漣漪的波動會往哪裡去、到達哪裡,仍取決於患者本身。」

就像前面說的,精神疾病的痊癒,與患者本人的意志脫不了關係,這是由於普通人往往不會想承認自己得了精神病,就像多恩,即便已經被關入保護型病房,她依然不想吃藥,不願接受治療。

唯有先承認自己生了病,全心接受治療,病症才可能迎來好轉。

raw-image

如果說多恩在患病之前,還無法做到真正的設身處地,那在患病之後,她便會比其他人更理解病患的感受。她會明白重症精神病患面臨的絕望和掙扎,知道要阻止他們自傷幾乎不可能,因此最後才會想到以彈橡皮筋的方法,阻止自殘者受到更重的傷害。

raw-image



▌生過病又怎麼了?

▸ 刺人的目光

就如方才所說,多恩罹患憂鬱症是《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最重要的劇情,它不只完整了多恩的成長線,同時也引申出精神疾病在社會面臨的最大困境──歧視。

近幾年,台灣許多精神科診所都改名為「身心科」,這正是由於「精神病」一詞過去太常被污名化,隨便翻開社會新聞,大家也能看見精神病總被用來形容言行詭異的罪犯或冷血殘酷的殺人魔。可這些案例往往只是極少數,大部分患者其實看起來和我們沒兩樣,同樣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同樣奔走於大街小巷之中。

他們從未犯過罪、從未傷過人,就只是生過一場病而已,為何就必須一輩子承受異樣眼光呢?

raw-image

多恩得過憂鬱症、並住過保護型病房的事被傳開後,病人家屬群起激憤地要求醫院開除多恩,他們認為一個得過精神病的人,根本無法照顧病人。然而,為什麼精神病患就無法擔任護理師?假如我們聽到一名骨折過好幾次的人成為骨科醫生,我們會肯定他「三折肱而成良醫」,那為何一名已經康復的病患,就無法擔起照顧病人的責任呢?

生了病本就需要治療,這並不可恥,也不可怕,所有疾病都是越早意識到病情,越能阻止惡化,要是每個人都對病患指指點點,讓越來越多人不願承認自己生病,那不是只會造就更多積重難返的病患嗎?


▸ 往返於正常與反常間的「邊境之民」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病人,也沒有人到最後還是病人。怎麼可能永遠都是黑夜呢?很快就會迎來清晨的。」

精神病房裡沒有窗簾,是全醫院中,最早迎來清晨的地方。而那些住在這裡的患者,就像一個又一個獨行於黑夜的人,他們正努力接受醫護人員的引導,重新燃起手上的燈火,漫步走向天明。

不過,晝夜交替是世間的常態,這些病患在康復之後,往往不會徹底擺脫疾病的困擾,而會徘徊於正常期與反常期之間。憂鬱症患者,仍會面臨下一次的憂鬱;恐慌症患者,也須面對下一次的窒息。

可當他們不再迷失於黑夜之中,手上仍有一道燈火指示著清晨的方向時,漫漫長夜似乎就沒那麼恐怖了。



▌總結

可能因為我在幾年前,也深受焦慮症所困擾,因此《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對我來說,算是一部非常真實的作品。尤其劇中有一幕特別觸動我,那就是成植在公司頂樓瀕臨崩潰時、痛苦扯著頭髮的模樣,因為這個動作,和我當年發病時一模一樣

raw-image

這也是我看劇看了這麼久,第一次徹底共鳴到角色的處境(笑),因此那個當下我還滿震撼的,沒想到劇組會拍出這麼真實的細節。

而且不只如此,劇中每位病患的故事也多少有我能夠共情的地方,比如只會讀書的書元,為了考上公職而一年又一年地備考,卻不堪壓力而走上絕路;工作能力很強的裕贊,反倒因為表現太好,接到排山倒海的工作;職業婦女權柱映和朴組長,拼命在職場和家庭之間取得平衡,卻只收到孩子和丈夫的埋怨……

精神病患的故事並不好寫,但劇組卻把每個角色的處境和傷痕寫得有血有肉,讓觀眾能從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進而消除對精神疾病的偏見,我認為這是這部作品最有價值之處。

就算是以一部影視作品的角度審判,《精神病房也會迎來清晨》的設計也非常巧妙。像是貧困的夏藍在街邊撿垃圾時,熱鬧的餐廳裡,正坐著遭到上司霸凌的成植;書元跳樓輕生的畫面後,鏡頭迅速切到另一位剛面臨愛人輕生的患者上;裕贊得恐慌症的那集,順帶介紹到同樣罹患恐慌症的實習生勝載;勝載最後加入精神病房,聽到多恩介紹精神病房後,輕輕一笑的畫面,也與開頭互相呼應。

這些流暢、細膩的設計,使得這部劇無論立意、角色、台詞、觀劇體驗,都堪稱完美無缺,至少足以位列我心中最喜歡的韓劇前三名。



更多【聊韓劇】系列文章:


想推坑、發問或回饋心得嗎?
📫作者信箱開放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冰陽雜談紀錄館 ✦
61會員
128內容數
聊聊我的生活點滴,也歡迎分享你的天馬行空。
2025/03/28
「德魯納酒店」是間專門提供逝者休憩的旅館,他們會提供食宿,協助逝者彌補生前的遺憾後,再將其送上前往陰間的禮車,踏上輪迴之旅。 因為人死之後,多少會留有遺憾,有些人想回到自己的家鄉,有些人想和親友見面說句話,有些人想完成生前沒能做到的事……因此德魯納酒店便會在他們前往陰間前,盡力給予協助,讓他們…
Thumbnail
2025/03/28
「德魯納酒店」是間專門提供逝者休憩的旅館,他們會提供食宿,協助逝者彌補生前的遺憾後,再將其送上前往陰間的禮車,踏上輪迴之旅。 因為人死之後,多少會留有遺憾,有些人想回到自己的家鄉,有些人想和親友見面說句話,有些人想完成生前沒能做到的事……因此德魯納酒店便會在他們前往陰間前,盡力給予協助,讓他們…
Thumbnail
2024/09/27
十年前,校內成績第一的國延秀和倒數第一的崔雄,因一項紀錄片計畫有了交集。電視台想記錄成績迥異的兩人平日的相處,安排他們成為同桌同學,結果他們就在鏡頭前吵了整整一個月。 這支承載兩人青春的紀錄片,後來竟在網路上獲得廣大迴響,許多網友喜歡他們打打鬧鬧的模樣,不停敲碗續集。因此十年之後,電視台決定…
Thumbnail
2024/09/27
十年前,校內成績第一的國延秀和倒數第一的崔雄,因一項紀錄片計畫有了交集。電視台想記錄成績迥異的兩人平日的相處,安排他們成為同桌同學,結果他們就在鏡頭前吵了整整一個月。 這支承載兩人青春的紀錄片,後來竟在網路上獲得廣大迴響,許多網友喜歡他們打打鬧鬧的模樣,不停敲碗續集。因此十年之後,電視台決定…
Thumbnail
2024/03/17
《如蝶翩翩》是一部 2021 年播出的韓劇,敘寫 70 歲的老先生沈德出為了一圓芭蕾夢,向 23 歲的天才舞者李采祿學習芭蕾,並在過程中彼此治癒、互相扶持的故事。 當初我看到它的預告,馬上就聯想到《高年級實習生》這部經典電影!同樣以老人和年輕人為主角,讓他們在經歷磨合後,成為彼此的忘年好友。只是…
Thumbnail
2024/03/17
《如蝶翩翩》是一部 2021 年播出的韓劇,敘寫 70 歲的老先生沈德出為了一圓芭蕾夢,向 23 歲的天才舞者李采祿學習芭蕾,並在過程中彼此治癒、互相扶持的故事。 當初我看到它的預告,馬上就聯想到《高年級實習生》這部經典電影!同樣以老人和年輕人為主角,讓他們在經歷磨合後,成為彼此的忘年好友。只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去歐洲真的是又興奮又緊張。網路上常說歐洲治安不好,行前說明會時領隊也提醒:「不要背後背包,隨身物要放在前面比較安全!」 但出國玩總是想打扮得美美的啊~而且隨身總得帶些實用小物:雨傘、濕紙巾、小瓶水、萬用藥膏……體積雖小,但零零總總裝起來也不少。我在蝦皮購買了這4樣超實用旅遊好物!減緩我的焦慮感。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開箱 3 套深受 0-6 歲寶寶喜愛的互動式童書,包含 Bizzy Bear 推拉書、小小音樂大師有聲書、Poke A Dot 泡泡書,有效提升寶寶閱讀興趣與親子共讀時光。搭配蝦皮雙 11 購物攻略,教你如何鎖定免運、折價券、高額回饋,並透過蝦皮分潤計畫,將日常購物開銷轉化為穩定育兒基金,聰明消費。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離院須知由先前四人房的眼鏡護理師負責, 也算有始有終吧,這才是現實, 再美好的夢總有睡醒的一天。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精神專科病房不同於普通科病房,除了室內設計盡量讓病人感到有在家的感覺之外,醫護也不用穿傳統的制服上班,希望帶給病人有更多的親切感。 為了安全保障,男醫護不能打領帶,女醫護若是長頭髮的,一定要紥起來並盤成髮髻,並禁止穿戴有吊墮的耳環和頸鍊⋯⋯
Thumbnail
莫過於最印象深刻的話「誰會想到當年成績橫掃全國的我們,在十多年後,會一起坐在公園裡吃精神科的藥」,聽起來是有點惆悵,從學生時代一路較勁,到出社會,命運還是緊緊地將他們拴在一起。朴炯植與朴信惠相隔10年再度合作新劇,直接夢回《繼承者們》,而兩人還是依然俊與美。
Thumbnail
莫過於最印象深刻的話「誰會想到當年成績橫掃全國的我們,在十多年後,會一起坐在公園裡吃精神科的藥」,聽起來是有點惆悵,從學生時代一路較勁,到出社會,命運還是緊緊地將他們拴在一起。朴炯植與朴信惠相隔10年再度合作新劇,直接夢回《繼承者們》,而兩人還是依然俊與美。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醫學生在臨床學習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包括跟隨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看病人、打primary care病人的病歷和學習精神科相關主題的過程。作者從自己的觀點出發,分享了在精神科實習中的錯失與學習經驗。
Thumbnail
回診日是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時刻,身心科醫師在這裡提供專業和溫柔的幫助,幫助患者找回身心的平衡。患者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助人者們用心的幫助,讓人們找回生活的力量。
Thumbnail
回診日是個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時刻,身心科醫師在這裡提供專業和溫柔的幫助,幫助患者找回身心的平衡。患者們每個人都帶著自己的故事,助人者們用心的幫助,讓人們找回生活的力量。
Thumbnail
「13號房的病人妳要注意一下,她常常會突然情緒不穩。」 「學姐,妳說的是那個混血兒嗎?聽說她是千禧年進來的。」 「嗯,沒有那麽久吧!大概有…15年以上了,可是不會超過20年。」 「喔!那她怎麼進來的啊?」小護士張大眼好奇問道。 「少管閒事。」資深護理師皺起眉頭道。 護士長曾
Thumbnail
「13號房的病人妳要注意一下,她常常會突然情緒不穩。」 「學姐,妳說的是那個混血兒嗎?聽說她是千禧年進來的。」 「嗯,沒有那麽久吧!大概有…15年以上了,可是不會超過20年。」 「喔!那她怎麼進來的啊?」小護士張大眼好奇問道。 「少管閒事。」資深護理師皺起眉頭道。 護士長曾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我們閱讀了一本名為《在奇幻地》的書,作者是東華大學的林徐達教授。醫療領域的語言充滿了病理化的特徵,這本書籍從內部觀點探討醫療體制與文化,並賦予其新的詮釋方式,試圖探索在醫療中如何實現人性化的可能性。我們將閱讀到的知識與接線實務工作結合討論,整理如下:精神疾病經驗者的病識感、病房管理、出院準備計畫。
Thumbnail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在內科當了3年護理師的多恩,受到護理長推薦轉調到精神科病房任職,在病房內邂逅了許多病患,透過瞭解病患們過往,來尋找一起迎向未來的方法。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醫病關係緊繃的台灣社會,重溫上個世紀末的電影《心靈點滴》,除了滿滿的觀影觸動,更覺得若能「以病患為中心」來思考後續的醫療行為,即便根本問題仍在,藥到未必能病除,但透過對話交談讓心靈先被撫慰,這一切才會有良好醫病關係的可能。我知道站着説話不腰疼的矛盾,但一路上幸運遇見的好醫生,讓我堅信這是真實的存在。
Thumbnail
護理師的工作裡面,除了很忙、很忙、還是很忙之外,外人很難想像,一個班上超過8H,幾乎忙碌至無法廁所;無法吃飯,甚至連一口飲品都無法品嘗的忙碌程度,每家醫院仍層出不窮,在我的人生經驗,真的環境至現在,很多醫院仍無法改變這樣的形態。
Thumbnail
護理師的工作裡面,除了很忙、很忙、還是很忙之外,外人很難想像,一個班上超過8H,幾乎忙碌至無法廁所;無法吃飯,甚至連一口飲品都無法品嘗的忙碌程度,每家醫院仍層出不窮,在我的人生經驗,真的環境至現在,很多醫院仍無法改變這樣的形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