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文學嗎?來聽聽朱宥勳怎麼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photo credit: kobo

photo credit: kobo

「台灣有文學嗎?」這個問題,到今天還是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畢竟解嚴前的大多數台灣文壇重量級作家,都是以「中國文壇正統」自居,把大家唬得一愣一愣的;即使到了1987年解嚴之後,因為文學界畢竟是比較封閉的團體,在解嚴三十幾年之後,還是連提到台灣都嫌髒、嫌「太政治」。

在這樣的環境下,朱宥勳成了非常特異的存在,他鋒利的文學評論打破了一潭死水的台灣文壇。他直接戳破文壇假面的代表作,莫過於在2019年評論重量級作家駱以軍的作品《明朝》,以文學理論直接點破駱以軍江河日下的創作品質,而駱以軍這部作品爆發的抄襲問題,更讓他身敗名裂。

差不多就在駱以軍中箭落馬之後,台灣文學迎來了新一波的文藝復興,台灣本土作家的眾多傑作,透過更廣泛的國際交流,翻譯成多國語言介紹到全世界,其中最驚人的,是作家陳思宏的代表作《鬼地方》,被翻譯成十二國語言,除了被紐約時報特別介紹之外,甚至在越南還成為暢銷書;最近楊双子的作品《臺灣漫遊錄》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更是台灣作家前所未有的成就。

當然不能直接把台灣的文學的文藝復興,直接歸功於朱宥勳一系列的犀利文學評論,但是當這樣直指事實、拳拳到肉的文學評論漸漸成為主流、並且打破文壇大老間互抬身價的渣圈圈(指一個封閉的圈子內互相拉抬的行為)之後,真正的好作品才能出頭。當台灣文學的緊箍咒被解除之後,我們終於可以好好的看看具有百年歷史的台灣文學,到底是如何發展至今的,此時朱宥勳的《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就成了最佳的入門書。

現代人病態的嗜好,就是看網路上天天發生的互相傷害,看著不同陣營的人們因為種種原因在網路上互鬥,甚至自己也下場留言加入戰局,成了現代人某種難以言說的樂趣。然而這樣好鬥的天性,也是可以轉化為正面的行動,透過《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看著這些文學前輩們以筆為槍,以理念為彈藥,在槍林彈雨中捍衛尊嚴與思想,既刺激又富教育意義。看完了這十場論戰,台灣文學史的輪廓,就這樣自然而然的深深的印在腦海中,對台灣文學史有興趣的讀者,一定要來試試這本讓人熱血賁張的「麻辣版台灣文學史」。

台灣文學的多災多難,與台灣人的命運息息相關,在這百年之中,我們有很多時候無法大聲講出「台灣」這兩個字、甚至設法要消除「台灣」這兩個字,這也是本書封面所提到的:

整個台灣文學史上,能夠擁有「認識我自己」的空間,是多麽奢侈的文學願望。

認識台灣文學,就是去理解台灣在歷史長河中不斷流轉的身分與角色;能夠坐下來好好認識自己,也只有在民主自由的現代台灣才能辦得到。唯有好好思考百年台灣文學史之後,才能完整的領略台灣文學的美麗與哀愁,讓《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台灣文學百年論戰》帶著我們回顧這段不平凡的歷史,重新找回台灣文學曾經被奪去的名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沈溺在經典閱讀中的 John Lin
20.2K會員
306內容數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20
為了教育我自己的寫作,就是在對抗這種把無知當有趣的反智風氣,藉由深度閱讀,不停的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並設法補足自己的不足之處。將這樣的閱讀成果化為文字,分享自己克服無知的過程,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就算無法寫出爆紅文字,但是這些文字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在教訓他人,而是在教訓我自己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2025/04/12
防雷線:這個世界不存在可以討論《正常人》而不爆雷的文章,除非像書中三一學院的學生,用「抽象,欠缺文本的細節」這種不讀書卻大放厥辭的話術,才能完成這個不可能的任務
Thumbnail
2025/03/30
一台斤169台幣的天仁烏龍茶,會是什麼味道?就看你如何沖泡了
Thumbnail
2025/03/30
一台斤169台幣的天仁烏龍茶,會是什麼味道?就看你如何沖泡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有文學嗎?」這個問題,到今天還是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畢竟解嚴前的大多數台灣文壇重量級作家,都是以「中國文壇正統」自居,把大家唬得一愣一愣的;即使到了1987年解嚴之後,因為文學界畢竟是比較封閉的團體,在解嚴三十幾年之後,還是連提到台灣都嫌髒、嫌「太政治」。
Thumbnail
「台灣有文學嗎?」這個問題,到今天還是很多人感到疑惑的問題,畢竟解嚴前的大多數台灣文壇重量級作家,都是以「中國文壇正統」自居,把大家唬得一愣一愣的;即使到了1987年解嚴之後,因為文學界畢竟是比較封閉的團體,在解嚴三十幾年之後,還是連提到台灣都嫌髒、嫌「太政治」。
Thumbnail
今年台灣文學獎「金典獎」狀況連連,其實是台灣文壇弊病的業力引爆,請待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今年台灣文學獎「金典獎」狀況連連,其實是台灣文壇弊病的業力引爆,請待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中國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以及日治時期的新文學傳統,都是我們重要的文化資產,請好好珍惜他們
Thumbnail
中國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以及日治時期的新文學傳統,都是我們重要的文化資產,請好好珍惜他們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每一個時代有其不可違逆的時代命運,比如生長在日治(據)時期,學日文、寫日文是那時期作家的共同命運,於是,可以很輕易從那時期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與日本文化界的聯繫,因為他們讀的經典文學是日譯本,他們接收到的文藝資訊更多來自日本(這很合邏輯,作家作為語言的狂熱者,使用哪種語言自然就會關心哪種語言的文學脈動)
Thumbnail
每一個時代有其不可違逆的時代命運,比如生長在日治(據)時期,學日文、寫日文是那時期作家的共同命運,於是,可以很輕易從那時期作家的作品中找到與日本文化界的聯繫,因為他們讀的經典文學是日譯本,他們接收到的文藝資訊更多來自日本(這很合邏輯,作家作為語言的狂熱者,使用哪種語言自然就會關心哪種語言的文學脈動)
Thumbnail
2021年的新文化運動月論壇,以文協百年為命題,透過不同的四個講題,試圖接近臺灣文化協會成員的內心世界。 首場論壇,邀請到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允元與作家朱宥勳對談,以「文協青年創作中」為題,回顧日本時代的幾次文學論爭,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涵義。
Thumbnail
2021年的新文化運動月論壇,以文協百年為命題,透過不同的四個講題,試圖接近臺灣文化協會成員的內心世界。 首場論壇,邀請到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陳允元與作家朱宥勳對談,以「文協青年創作中」為題,回顧日本時代的幾次文學論爭,及其背後所代表的涵義。
Thumbnail
雖然號稱戰神的朱宥勳評價有些兩極,也經常因為發言招戰,但不得不說,不管是《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到這本作品,再再的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認識長期被忽略的臺灣文學和始終沒能完整介紹的作家們。 在那個政治肅殺的時代,許多作家都受過二二八的驚嚇,吃過白色恐怖各種文字獄的虧。但那個時代卻也有許多因著時代晦暗而更顯人
Thumbnail
雖然號稱戰神的朱宥勳評價有些兩極,也經常因為發言招戰,但不得不說,不管是《學校不敢教的小說》到這本作品,再再的讓讀者可以更進一步認識長期被忽略的臺灣文學和始終沒能完整介紹的作家們。 在那個政治肅殺的時代,許多作家都受過二二八的驚嚇,吃過白色恐怖各種文字獄的虧。但那個時代卻也有許多因著時代晦暗而更顯人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Thumbnail
台文館玩起來!趁著過年以前,到台南的國立台灣文學館去參觀剛在2020年11月更換的常設展和其他展區。這一期常設展因為有當代意見領袖朱宥勳的加入,好像聲量比較高一點?跟大家分享他的貼文,也節錄一些我認為在廣告、策展與傳統寫作都通用的概念做為開場。 ——這裡會這樣下標,是因為,我們想要用「文學性的意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