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是一個沒有文學信仰的地方?

2022/11/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講到文學上的信仰,相信世界各國都有所謂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美國人來說,如果說沒有讀過馬克吐溫、費茲傑羅、海明威還敢說自己是美國文青,一定會被打到滿地找牙;以法國人來說,沒有讀過雨果、普魯斯特還敢說自己是法國文青,一定會被趕出左岸的咖啡廳;以日本人來說,沒讀過太宰治、夏目潄石還敢說自己是日本文青,大概會被覇凌到在日本沒有立足之地了(日本是很可怕的覇凌王國啊…)。
這種事情在台灣完全不會發生。台灣的文青,只要讀過幾本世界文學名著,就可以輕鬆的以台灣文青自居,一方面是因為台灣人對文學興趣缺缺,看到有人居然在讀文學作品就會覺得很了不起;另一方面是因為台灣是沒有文學信仰的地方,像日本把夏目潄石、樋口一葉這些文學家的肖像印成日幣,對台灣人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文學信仰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根據我個人的觀察,文學信仰與國家認同、文化自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認同自己的國家、自傲於自身的文化,所以對於誕生於自己土地上的文學會有強烈的歸屬感。以上舉美國、法國和日本三個國家為例,完全符合文學信仰產生的條件。因此,把以上的條件倒過來講,就可以合理解釋台灣為什麼會沒有文學信仰:
因為不認同自己的國家、鄙視自己的文化,所以對於誕生於自己土地上的文學完全無感
雖然講出來很傷感情,但是實際情況就是這樣,以下分別討論之:

台灣本來就不是一個正常的國家,所以很難凝聚國家認同

說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實在太勉強,因為連阿貓阿狗都可以參加的聯合國都進不去;說中華民國台灣是中國的一省也不對,因為中國幾十年來一直都沒有能力控制台灣,到現在為止也都只用最省錢的認知作戰來分化台灣人而已。以美國的觀點來看,中國和台灣是內戰未決的兩個政權,只要不真的打起來就不會侵害美國的利益,美國沒必要干涉兩邊的內政,吃力不討好。
台灣並沒辦法自力解決這個困境,不過我們可以先做好一件事:不論政治立場是藍是綠,先設法了解台灣的真實處境,這是解決問題的開端,也就是科學方法的第一步驟:觀察(真實的現象)。講百萬次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或是講百萬次維護中華民國體制,對台灣的真實處境都不會有任何幫助。

鄙視台灣文化被視為進步的表現

台灣人最會做的就是罵台灣好爛、誇國外好棒,在國外旅遊、遊學的人越多,類似的批評就越多。畢竟大家都不是嚴格的文化學者,一旦以觀光客/過客的心態接觸到國外新鮮的空氣,都會誇大台灣和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這倒也不能太苛責。但是罵台灣罵久了,就像倒洗澡水不小心連嬰兒都倒掉一樣,不知不覺中就忽視了台灣從清領、日治以來累積的優美文化。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台灣人極不重視古蹟,只要有可能變成古蹟的祖產,都會被後代子孫以最快的速度處理掉,來不及拆掉的就趁夜一把火燒掉(俗稱古蹟自燃現象),然後蓋大樓賺大錢。我們一邊讚歎歐洲優美的數百年古建築,卻一邊賣力的拆毀即將成為百年建築的洋樓、三合院。現在成為文創重鎮的大稻埕,以前差點被完全鏟平,是因為有日本人想要搶救這些古建築,想把它們搬到日本去保存,中華民國台灣政府覺得太丟臉,才主動宣佈「迪化街永遠在台北」(此事件請參考連結)。
另外,隨著公視台語台的成立,再加上先前成立的客家台、原住民台,正式宣告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所有母語都快要滅絕了,伴隨的文化傳承也亮起紅燈。不過看起來大家比較關心的還是國家雙語政策,講英語畢竟還是比較高尚啊…

充滿泥土味、汗水味的文學看起來就是髒髒的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台灣文壇,被稱作鄉土作家還是會被作家們鄙棄,怕泛政治化,或是怕被定型的都有,畢竟鄉土文學一直給人的印象就是土、俗、悲情、不時髦,和文質彬彬衣冠楚楚的外省文學教授所提倡的、充滿正統中國文化的鄉愁文學比起來,就是不高尚。伴隨著台灣幾十年來從農業社會過渡到工商業社會的歷程,「向前走」成為全民共識,台灣文學比古蹟還不受重視,還不到百年就已經快被遺忘了,賴和、張文環、鍾理和這些名字只存在於某些台灣文學的死忠者心中,社會大眾已失去鑑賞他們作品的品味及興趣。
為什麼只有台灣會這麼嫌惡自己土生土長的文學?在百年間歷經日本、國民黨兩個外來政權恐怕是主因,因為兩個外來政權為了鞏固統治,都不約而同的要消滅台灣原有的信仰與文化,在此雙重效應之下,一直到今天台灣人都還受到他們扭曲教育的深刻影響,只會用嫌惡的態度看待自己的文化,所以當然會視鄉土文學如糞土。
在百年間吸收了這麼劇烈的思想毒素,要徹底復原不是一天兩天可以做到的,這裏我的建議是:請大家努力的「崇洋媚外」,向歐美先進國家看齊,努力學習他們珍惜自己本土文學的態度,或許有一天可以突破困境吧?

結語:沒有文學信仰的土地,就只能產生蒼白貧弱的文學

最近台灣文學金典獎剛剛揭曉2022年的得獎作品,我隨手查了一下去年的得獎名單,居然有兩本被我列入「讀不下去的作品們」,真是不好意思。我對現今台灣文壇的作品少有好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抱持著「互相漏氣求進步」的初衷,斗膽的列出「讀不下去的作品們」,發現這些讓我困惑的作品有一個共通的特質:迷航。有的是不想透露真正想法的吞吞吐吐之作,有的是只玩弄技巧與形式的文字遊戲,通通迷失在沒有目的地的旅途中。因為沒有目標,就成了讀與不讀都沒差的作品,這樣的作品怎麼會得到文學之神的眷顧呢?
因為沒有文學信仰,台灣的作家就像浮萍一樣隨波逐流,無法產生自己的觀點,就算移植再多外國的文學形式和理論,也因為缺少文學底蘊,很難紮實的開花結果。以歷史軌跡而論,台灣明明就可以繼承中國五四以來的文學傳統,以及日治時期的新文學傳統,卻因為戒嚴時代禁絕了這兩種文學傳統,在解嚴後也徹底遺忘了這兩種文學傳統,造成現在的台灣文學成了「失憶文學」,這實在是很令人扼腕的文化斷層。期待在台灣民主自由的環境下,大家可以徹底擺脫戒嚴時代的影響,重新擁抱這些我們本來就應該擁有的文學傳統,讓文學信仰重新降臨在這片土地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除了自創內容之外,也讓我們用J Premium來打群架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