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我好騙嗎?》的作者是雨果‧梅西耶(Hugo Mercier),他是一位著名的認知科學家,研究領域橫跨認知科學、演化心理學和社會傳播。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多個頂尖期刊,並在學術界享有盛名。
這本書的寫作目的是駁斥傳統上認為人類容易受騙的觀點。梅西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即人類大腦擁有一套精密的「開放式警覺機制」,這使我們能在接受新資訊的同時保持必要的警覺,從而避免被騙。他希望透過這本書,讓讀者理解人類認知系統的複雜性和智慧,並提升我們對自身思維方式的認識和反思能力。
傳統觀點認為,人類容易受騙,尤其是在群體中更容易被煽動和操控。這種觀點在學術界和公眾中長期流行。例如,《烏合之眾》一書認為,一旦個體變成群體,就會失去理性,容易被煽動。《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也指出,人類的思維充滿各種非理性的偏差,容易受騙。
例子:
這些例子展示了傳統觀點如何將人類描述為容易受騙,但梅西耶透過這本書系統性地駁斥了這些觀點,展示了人類認知系統的複雜性和智慧。
在《你當我好騙嗎?》一書中,作者雨果‧梅西耶提出了人類進化出了一套精密的「開放式警覺機制」,幫助我們在接受新資訊的同時保持警覺,避免被騙。以下是書中的具體例子來說明這一機制的運作:
例子:熟悉資訊的直覺拒絕: 在書中,梅西耶指出,如果有人告訴你“肥皂可以吃”,你的直覺會立刻拒絕這個說法。然而,如果新資訊能增強我們已有認知體系的連貫性,例如“肥皂能潤滑拉鍊”,即便沒給我們看任何外部實際證據,我們也更容易接受。這展示了“開放式警覺機制”如何在熟悉資訊和不熟悉資訊之間進行權衡。
在《你當我好騙嗎?》一書中,雨果‧梅西耶提出人類認知系統不是簡單地開放或警覺,而是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以下是書中具體例子來說明這一觀點:
例子:信任與不信任的選擇: 梅西耶提到,認知程度最高的人,往往是既開放又警覺的。例如,巴菲特和芒格在商業合作中會先假設對方是可信的,並在後續進行驗證。如果被騙,以後就不再與這個人合作。但如果因為害怕被騙而選擇不信任任何人,那麼可能會錯過許多機會。這表明,在保持警覺的同時勇敢探索信任的可能性,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認知平衡。
在《你當我好騙嗎?》一書中,雨果‧梅西耶提到了我們保持警覺的三個基本認知機制,以下是書中例子來說明這些機制:
1. 評估新資訊: 我們的大腦會根據邏輯推理和已有認知來評估新資訊。例如書中提到,一個謎題:“小紅和小麗同年同月同日被同一對父母生下,但她們不是雙胞胎,這是為什麼?”當聽到解答“她們是三胞胎中的兩個”時,我們很容易接受,因為這個解釋在邏輯上完全說得通。這表明我們依賴邏輯來進行評估。此外,當新資訊增強了我們已有認知的連貫性(如“肥皂能潤滑拉鍊”),即便沒有外部證據,我們也會更容易接受。
2. 判斷訊息來源的可信度: 在判斷訊息來源時,我們會考慮來源的可靠性和專業性。例如書中提到非洲某部落的研究,部落成員能準確評價誰是最厲害的獵人,這是基於長期的觀察和評估。此外,我們更願意相信直接接觸到第一手資訊的人,而不是聽來的二手訊息。例如朋友說某餐廳不錯,如果是剛去過的朋友推薦,我們會更信任;而如果是朋友聽別人說的,我們會有所懷疑。
3. 分辨誰在說真話: 我們會考慮給出建議者的利益動機和聲譽成本。例如書中提到,如果同事和你一起做項目,大家都希望專案成功,這時候他的建議更可信,因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利益不一致的建議者,他們的建議會被我們謹慎對待。此外,我們更相信那些公開表態、聲譽成本高的人。例如大品牌因為造假代價高,他們的資訊更易被信任。
這些例子展示了我們保持警覺的三個基本認知機制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作,幫助我們有效評估和過濾資訊。
在《你當我好騙嗎?》一書中,雨果‧梅西耶指出,認知程度高的人不僅警覺,更是最開放的人。他們在保持警覺的同時,勇敢探索信任的可能性。以下是書中的具體例子來說明這一觀點:
例子:山岸俊男的信任提醒: 梅西耶引用了日本學者山岸俊男的提醒,指出選擇相信與不相信,利益是不對稱的。如果選擇相信某個人,即使最後被背叛,至少學到了“這個人不可靠”這個重要訊息。但如果從一開始就選擇不信任任何人,就永遠無法知道誰是可以信任的。這表明,信任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實踐和提升的技能。
認知程度高的人在保持警覺的同時,敢於探索信任的可能性。他們明白,完全拒絕信任反而會限制自己的發展和機會。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在開放與警覺之間找到平衡,提升我們的認知智慧,勇敢地去信任,並善於進行後續的驗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資訊世界中,保持理性和靈活,達到更高的認知水平。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