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我好騙嗎? 》對別人的信任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當我好騙嗎?》的作者是雨果‧梅西耶(Hugo Mercier),他是一位著名的認知科學家,研究領域橫跨認知科學、演化心理學和社會傳播。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多個頂尖期刊,並在學術界享有盛名

這本書的寫作目的是駁斥傳統上認為人類容易受騙的觀點。梅西耶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即人類大腦擁有一套精密的「開放式警覺機制」,這使我們能在接受新資訊的同時保持必要的警覺,從而避免被騙。他希望透過這本書,讓讀者理解人類認知系統的複雜性和智慧,並提升我們對自身思維方式的認識和反思能力。

 

迷思:人類容易受騙?

 

傳統觀點認為,人類容易受騙,尤其是在群體中更容易被煽動和操控。這種觀點在學術界和公眾中長期流行。例如,《烏合之眾》一書認為,一旦個體變成群體,就會失去理性,容易被煽動。《思考,快與慢》的作者丹尼爾·卡尼曼也指出,人類的思維充滿各種非理性的偏差,容易受騙。

例子

  1. 潛意識刺激: 書中提到,有人聲稱在播放的電影中快速閃過一些訊息(如「喝可樂」),觀眾即使注意不到,但潛意識會受到影響,乖乖去買可樂。後來的研究結果證明,這類現象純屬虛構,這些所謂潛意識刺激對我們的行為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
  2. 系統1和系統2的理論: 丹尼爾·卡尼曼提出的系統1(直覺系統)和系統2(理性系統)理論也認為,人們在系統2被干擾時,更容易相信錯誤的信息。然而,梅西耶指出,如果涉及我們熟悉的內容,系統1的直覺反而會幫助我們快速識別錯誤的信息。
  3. 尼日利亞王子詐騙郵件: 書中還提到尼日利亞王子詐騙郵件的例子,這類郵件要求收件人支付手續費以分得巨款。這類騙局之所以存在,反而說明大多數人其實不好騙,因為騙子故意設計得特別離譜,以篩選出極少數特別容易上當的人。

這些例子展示了傳統觀點如何將人類描述為容易受騙,但梅西耶透過這本書系統性地駁斥了這些觀點,展示了人類認知系統的複雜性和智慧。

 

開放式警覺機制

 

在《你當我好騙嗎?》一書中,作者雨果‧梅西耶提出了人類進化出了一套精密的「開放式警覺機制」,幫助我們在接受新資訊的同時保持警覺,避免被騙。以下是書中的具體例子來說明這一機制的運作:

例子:熟悉資訊的直覺拒絕: 在書中,梅西耶指出,如果有人告訴你“肥皂可以吃”,你的直覺會立刻拒絕這個說法。然而,如果新資訊能增強我們已有認知體系的連貫性,例如“肥皂能潤滑拉鍊”,即便沒給我們看任何外部實際證據,我們也更容易接受。這展示了“開放式警覺機制”如何在熟悉資訊和不熟悉資訊之間進行權衡。

 

尋求平衡

 

在《你當我好騙嗎?》一書中,雨果‧梅西耶提出人類認知系統不是簡單地開放或警覺,而是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以下是書中具體例子來說明這一觀點:

例子:信任與不信任的選擇: 梅西耶提到,認知程度最高的人,往往是既開放又警覺的。例如,巴菲特和芒格在商業合作中會先假設對方是可信的,並在後續進行驗證。如果被騙,以後就不再與這個人合作。但如果因為害怕被騙而選擇不信任任何人,那麼可能會錯過許多機會。這表明,在保持警覺的同時勇敢探索信任的可能性,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認知平衡。

 

警覺的三個基本認知機制

 

在《你當我好騙嗎?》一書中,雨果‧梅西耶提到了我們保持警覺的三個基本認知機制,以下是書中例子來說明這些機制:

1. 評估新資訊: 我們的大腦會根據邏輯推理和已有認知來評估新資訊。例如書中提到,一個謎題:“小紅和小麗同年同月同日被同一對父母生下,但她們不是雙胞胎,這是為什麼?”當聽到解答“她們是三胞胎中的兩個”時,我們很容易接受,因為這個解釋在邏輯上完全說得通。這表明我們依賴邏輯來進行評估。此外,當新資訊增強了我們已有認知的連貫性(如“肥皂能潤滑拉鍊”),即便沒有外部證據,我們也會更容易接受。

2. 判斷訊息來源的可信度: 在判斷訊息來源時,我們會考慮來源的可靠性和專業性。例如書中提到非洲某部落的研究,部落成員能準確評價誰是最厲害的獵人,這是基於長期的觀察和評估。此外,我們更願意相信直接接觸到第一手資訊的人,而不是聽來的二手訊息。例如朋友說某餐廳不錯,如果是剛去過的朋友推薦,我們會更信任;而如果是朋友聽別人說的,我們會有所懷疑。

3. 分辨誰在說真話: 我們會考慮給出建議者的利益動機聲譽成本。例如書中提到,如果同事和你一起做項目,大家都希望專案成功,這時候他的建議更可信,因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而利益不一致的建議者,他們的建議會被我們謹慎對待。此外,我們更相信那些公開表態、聲譽成本高的人。例如大品牌因為造假代價高,他們的資訊更易被信任。

這些例子展示了我們保持警覺的三個基本認知機制如何在實際生活中運作,幫助我們有效評估和過濾資訊。

 

結語:先相信,再驗證

 

在《你當我好騙嗎?》一書中,雨果‧梅西耶指出,認知程度高的人不僅警覺,更是最開放的人。他們在保持警覺的同時,勇敢探索信任的可能性。以下是書中的具體例子來說明這一觀點:

例子:山岸俊男的信任提醒: 梅西耶引用了日本學者山岸俊男的提醒,指出選擇相信與不相信,利益是不對稱的。如果選擇相信某個人,即使最後被背叛,至少學到了“這個人不可靠”這個重要訊息。但如果從一開始就選擇不信任任何人,就永遠無法知道誰是可以信任的。這表明,信任本身就是一種需要實踐和提升的技能。

認知程度高的人在保持警覺的同時,敢於探索信任的可能性。他們明白,完全拒絕信任反而會限制自己的發展和機會。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在開放與警覺之間找到平衡,提升我們的認知智慧,勇敢地去信任,並善於進行後續的驗證。這樣,我們才能在不斷變化的資訊世界中,保持理性和靈活,達到更高的認知水平。

 

歡迎您加入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瀏覽人生相關文章,歡迎留言寫下您的感想。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

 

avatar-img
158會員
119內容數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七夕更名為 幸福沙龍 --於8/24將沙龍分成5個區 --於9/17中秋將沙龍改為不定期更新文章 --於11/23關閉廣告 🔵職場區 🔴情感區 🟡自我成長區 🟢健康區 🟣討論區 歡迎瀏覽、留言🙏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了情緒如何影響創造力,並介紹了情緒強度對創造力的最佳化作用。邱江教授的研究顯示,情緒的適中強度能促進創意思維,而過高或過低的情緒強度則會妨礙創造力的發揮。這篇文章旨在讓讀者理解情緒如何成為創造力的源泉,促進生活的豐富性與滿足感。
很多人即便擁有了財富、權力和地位,卻依然感到不幸福、空虛和不滿足。這些煩惱和不安,其實源於未能打牢幸福的基礎,導致獲得幸福的順序出現偏差。樺澤紫苑認為,幸福的實現應按照血清素、催產素和多巴胺的順序依次激活,這樣才能穩固地構建幸福感
亞當·格蘭特的《隱藏的潛能》提供了挖掘個體潛力的深刻見解,強調性格技能如擁抱不舒適、成為人體海綿和不完美主義,能幫助人們克服挑戰並實現卓越。書中透過真實故事展示,潛能不僅來自天賦,更關乎努力和方法。格蘭特的研究不僅啟發讀者重視內在動機,還鼓勵大家在成長中找到樂趣,改變思維並迎接挑戰。
《考試腦科學3》是池谷裕二的系列作品之一,本書探討了大腦在應對考試和學習過程中的運作機制,並提供了實用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池谷教授指出,大腦故意讓我們有三分鐘熱度,這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正常生活。這種現象在腦科學中被稱為“馴化”,即大腦會對我們所見過的東西進行馴化,讓我們習以為常。
《貧窮的本質》由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共同撰寫。兩位作者均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以其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貢獻,榮獲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因為“以實驗性方法致力於減輕全球貧困”而獲此殊榮。
本文探討了情緒如何影響創造力,並介紹了情緒強度對創造力的最佳化作用。邱江教授的研究顯示,情緒的適中強度能促進創意思維,而過高或過低的情緒強度則會妨礙創造力的發揮。這篇文章旨在讓讀者理解情緒如何成為創造力的源泉,促進生活的豐富性與滿足感。
很多人即便擁有了財富、權力和地位,卻依然感到不幸福、空虛和不滿足。這些煩惱和不安,其實源於未能打牢幸福的基礎,導致獲得幸福的順序出現偏差。樺澤紫苑認為,幸福的實現應按照血清素、催產素和多巴胺的順序依次激活,這樣才能穩固地構建幸福感
亞當·格蘭特的《隱藏的潛能》提供了挖掘個體潛力的深刻見解,強調性格技能如擁抱不舒適、成為人體海綿和不完美主義,能幫助人們克服挑戰並實現卓越。書中透過真實故事展示,潛能不僅來自天賦,更關乎努力和方法。格蘭特的研究不僅啟發讀者重視內在動機,還鼓勵大家在成長中找到樂趣,改變思維並迎接挑戰。
《考試腦科學3》是池谷裕二的系列作品之一,本書探討了大腦在應對考試和學習過程中的運作機制,並提供了實用的學習方法和技巧。池谷教授指出,大腦故意讓我們有三分鐘熱度,這是為了讓我們能夠正常生活。這種現象在腦科學中被稱為“馴化”,即大腦會對我們所見過的東西進行馴化,讓我們習以為常。
《貧窮的本質》由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和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共同撰寫。兩位作者均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經濟學教授,以其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貢獻,榮獲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因為“以實驗性方法致力於減輕全球貧困”而獲此殊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為什麼無效溝通充斥現代社會?布洛赫得了過度善於分析的文明病,或許現代人需要這本書做為自我診斷手冊。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Thumbnail
原來有人了解我~ 總是覺得別人不瞭解自己,總是被說想太多、太敏感,但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邊不對勁,要解釋也不知從何說起,然後也常常被自己翻騰的想法和情緒搞的不懂自己,於是乎這本書的出現,完全寫出想太多的人的辛酸,作者叫我們這些外太空來的人—「大腦多向思考者」。
Thumbnail
Rule No.1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表面看到的表象! 很不幸的,我天生就是所謂的高敏感人,所以對人與人相處中所產生的任何情緒的敏感度非常的感受深刻,又加上後來透過長時間的修行與大量閱讀,於是後來自己便有了所謂開悟的領悟,也因此更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種種行為舉止背後的心理因素可以說是非常
Thumbnail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是本書名就講完內容在說什麼的書(笑)。原文書名是:How Do We Know Ourselves? 直翻是「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簡單說,這本書就是要帶你了解人類常見的心理偏誤,讓你可以更加地認識自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知道嗎?根據腦神經科學專家的研究顯示,人類的大腦其實具有自我毀滅傾向,比起感受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大腦更容易專注在生活的不完美跟缺陷中 那是因為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於讓人對身邊危險的事情有所警覺,所以我們很容易就會看到白T恤上的黑點,這叫做大腦的「默認模式」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為什麼無效溝通充斥現代社會?布洛赫得了過度善於分析的文明病,或許現代人需要這本書做為自我診斷手冊。
Thumbnail
第三章至此,你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Thumbnail
本文整理自作者於Podcast節目「奎斯說故事」第2季第5集之內容。 冒牌者效應會把自己的良好成就歸因於運氣,認為自己是個德不配位、騙子,就算真的有很客觀的事實證明,還是會不斷貶低自己,擔心自己被發現或看穿,因此就會經常時刻處於一個高壓的狀態。
Thumbnail
原來有人了解我~ 總是覺得別人不瞭解自己,總是被說想太多、太敏感,但也不知道自己是哪邊不對勁,要解釋也不知從何說起,然後也常常被自己翻騰的想法和情緒搞的不懂自己,於是乎這本書的出現,完全寫出想太多的人的辛酸,作者叫我們這些外太空來的人—「大腦多向思考者」。
Thumbnail
Rule No.1 永遠不要相信任何表面看到的表象! 很不幸的,我天生就是所謂的高敏感人,所以對人與人相處中所產生的任何情緒的敏感度非常的感受深刻,又加上後來透過長時間的修行與大量閱讀,於是後來自己便有了所謂開悟的領悟,也因此更對這個世界上人類的種種行為舉止背後的心理因素可以說是非常
Thumbnail
《背後操控行為決定,你卻不知道的慣性思維》是本書名就講完內容在說什麼的書(笑)。原文書名是:How Do We Know Ourselves? 直翻是「我們如何認識自己」。簡單說,這本書就是要帶你了解人類常見的心理偏誤,讓你可以更加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