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很會做包包」這樣的一個合作,讓「有料革製設計所」的設計師廖依琦,不僅從上班族變身為創業者,更從服裝設計師變成了皮革設計師。她的12年創業歷程中,經歷過口袋僅剩幾千塊的窘況,也曾有連續喝六七瓶提神飲料趕工的辛酸,這就是設計師廖依琦的創業之路。
有料有廖,提到有料革製設計所,必然會想到其設計師廖依琦。一方面取自她的姓氏,另一方面取自材料的契機,加上專注於皮革製品的設計,因此取名為「有料革製設計所」。
從服裝設計系畢業後,她開始進入服裝設計產業。在工作轉換間,正好遇到學校老師的邀約,為中國客戶進行包款設計。這個小小的邀約讓她發現接案工作的可行性,也讓她發現除了服裝設計之外,「我好像很會做包包」這樣的想法萌生,使她開始積極參加包款設計比賽,並獲得金獎的肯定,從而改變了她的職場之路。
儘管當時設計包款時,並不是以皮革為主要材料,但因榮獲金獎,她受主辦單位的引介而接觸到皮革,發現自己對皮革的運用比一般布料更為得心應手。學生時代曾到英國進行學術交流,參與皮革製作的製程,這段經歷讓她更懂皮革。隨著陸續接到客製訂單,終於開啟了她的創業之路。
當初創業時,廖依琦看到了皮革設計在消費市場的限制,於是她創業時就鎖定B TO B的模式,將企業「大量製作」作為目標客群。
因此,她的客戶範圍從飯店業到餐廳,任何皮革相關需求都是有料革製設計所的服務項目。從客製化產品到少量到大量的訂單都有接,曾接過上千份訂單,讓她認識到自己無法單打獨鬥。儘管自身工作室有可以量化的機器,但面對超過四千件的數量,她也開始尋找可以配合協作的工廠,確保穩定的品質。
談到目前接到的客戶,她分享若是大量訂製,合作的工廠至關重要。但若是小量的客製化產品,則在工作室手工製作。目前工作室只有她一位設計師,對外也有分工合作的3D設計師,可以相互支援。
現在大部分客戶還是會將設計案交給有料革製設計所,雖然也有做代工接案,但作為設計師的她,在與客戶交涉過程中,仍提供最專業的建議,確保有料革製設計所出品的都是優化的製品。
創業至今12年,起初草創時,市場上並沒有這麼多皮革相關產業。但如今,許多皮革相關的創業者通常以市集擺攤作為起點。作為市場上的先行者,有料革製設計所堅持面對品牌方,不走少量的消費者市場,明確取捨,讓其在皮革市場走出一條專屬於自己的品牌堅持之路。
從市場上的獨行者到現在許多競爭者,設計師廖依琦回想起當初口袋僅剩幾千塊的日子,忍不住笑說:「現在回想起來,仍不知自己究竟是怎麼走過來的」。可能是不想回到朝九晚五、甚至加班與生活都被限制的職場生活,讓她即便有難過的時刻,仍願意堅持下來。困境即轉機,當她以為撐不下去時,客戶接踵而至,讓她走過了12年的創業路,並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翻開合作的客戶名單,她除了專注於關鍵字廣告外,在網站製作和說明上也下了「設計師」的獨特堅持。說明不標新立異,產品在市場上的名字一目了然,加上照片和產品的選擇都是她親自挑選,讓每個作品都呈現出濃濃的有料(廖)風格。品牌的客戶中有許多都是回頭客,說到創業中最感動的回饋,「回頭客」或許就是最大的肯定,「口碑推薦」就是最強的證明。
在這12年的時間裡,有料革製設計所的正式員工只有設計師廖依琦一人。她笑言,對公司來說,還是會持續擴展業務範圍,期待更多品牌的認識。一直希望充分發揮創作設計能量的她,正在執行一個大計畫,開始訪問各行各業的職人,透過貼身採訪,不僅為有料革製設計所創造續行合作的契機,更希望將這些設計能量匯聚成一個「有料」的皮革展覽,展現自己在皮革製造設計所累積的無上能量。
只有一年的工作經驗就出來創業,設計師廖依琦認為,在創業前,先在產業中累積經驗值,不只侷限於自己的專業,多涉獵行銷和業務內容,對於日後尋找和理解工作夥伴會更有幫助。
有料革製設計所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太原路175巷
電話:02 2552 2226
Facebook:Liao Studio - 有料革製設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