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股癌-Podcast-25.01.04(含Q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筆記-股癌-Podcast-25.01.04

**回顧早期,曾進行個股期的套利操作。

*那時市場中存在一些特殊機會,例如在國際盤連續兩天表現不佳時,台股投資人可能會選擇凹單不停損,特別是槓桿較大的情況下。

*這類情況下,第二天開盤可能會看到期貨價格大跌,而這時現貨卻未跟隨大跌,就是套利的好時機。

*然而,隨著程式交易越來越普遍,這些套利機會逐漸消失,也讓主委轉向其他策略。


**隨著資金規模和階段不同,採用的策略也會相應調整。

*有些策略對小資族仍具吸引力,但如果是對於大規模資金,這個收益就不具吸引力了。

*經典的黑K或紅K策略,也會因市場情況的不同而成效不一,

例如2022年的紅K策略可能就不適合。

*同樣地,處置股策略在特定時期內也曾失效。

*因此,交易方法和市場機會是隨著市場動態而變化的,無法單純依賴一種策略長期奏效。


**市場中許多短期機會逐漸被程式交易搶占,因此找到能安身立命的策略很重要。

然而,不要期望某種方法能夠長期依賴,而是應該抱住交易的大原則,隨時調整交易技法,保持彈性。


**對於小鬼股的操作,觀察到這是一個相對利基的市場,接觸此領域的投資者不到一成,機會相對穩定。

*然而,如果未來台灣的小型股市場如同美國般受到高度關注,這樣的利基可能會逐漸消失。

*因此需要持續與時俱進,探索新的可能性。

*未來經歷新的市場循環與空頭市場之後,會再分享更深入的小鬼股的操作。


**中大型的動能股和題材股部分。中大型股票如果要實現股價的大幅上漲,必須依賴市場共識,也就是大多數投資人認同某個故事,並願意投錢進去。

*例如,當市場中充斥著目標價上修的分析報告,甚至在街頭巷尾都能聽到相關消息時,這類股票的估值推升往往顯得隨波逐流。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者很難感受到操作的特別之處,因為大家的行為幾乎是同步的。

*像Tesla或NVIDIA這類熱門標的,其價值分析即便由非常厲害的分析師撰寫,也未必具備突出的價值,因為市場資訊的高度透明性讓每份分析顯得大同小異。

*尤其在美股市場,資訊透明的特性更為明顯,例如企業的earnings call會確保所有股東掌握相同資訊,消除了信息不對稱的優勢。

*除非透過供應鏈的逆向推估或其他創新的研究方法,否則很難獲得市場上未公開的獨特信息。


**相比之下,小型股的投資更可能帶來 努力與回報成正比 的成就感,因為其市場關注度低,資訊差距明顯。

*一旦能發掘未被市場注意的資訊並獲得共鳴,便可能創造出巨大的超額報酬(Alpha)。

*然而大型股中,資訊差的存在時間極短,且隨著市場共識的迅速凝聚,這些資訊差很快便被市場吸收,使得操作難度加大。


**由於中大型股票需要市場共識的支持,其操作更仰賴技術分析。

*市場往往會等待股價突破壓力線或盤整結束後,才形成新的上漲動能。

*與小型股的操作不同,大型股通常不適合”別人不敢買時就進場”這樣的操作方式,因為大型股如果不斷創新低,可能意味著趨勢尚未反轉,僅靠耐心與資金撐持未必有效。

*在這樣的操作環境中,資金的效率與交易技法的熟練度成為關鍵因素。

*例如,當市場聚焦於某些熱門題材時,投資者若能掌握快速反應的能力,便有機會從中獲利。

*然而,當市場熱度散去或題材失效,例如ODM產業進入疲弱狀態,市場資金往往會迅速撤離,等待下一次共識的凝聚。


**回顧台股的表現,2024年上半年漲幅全球領先,但從7月開始至年底幾乎停滯,報酬接近零。

*這使得許多投資人認為下半年操作難度增高。

*主委認為第四季的操作尤其困難,因為市場題材逐漸減少,

透過提前退出硬體類股、切入新題材,才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實現差異化的報酬。

*在大盤停滯的情況下,選擇具備獨特題材的股票,或利用技術分析找出市場突破點,往往是提升報酬的有效方式。

*反之,當大盤上漲並伴隨特定族群的表現突出時,投資的特別感會大幅降低,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在同一波浪潮中獲利。


**中大型股票的操作核心在於理解市場共識並靈活運用技術分析。

*雖然它們的透明度與競爭性更高,但若能抓住關鍵資訊差,依然有創造Alpha的機會。

*而在市場動盪與題材更替間,不斷調整操作策略,才能在不同的環境中保持優勢。

未來,隨著市場條件的變化,我們也會持續探索並分享新的可能性和觀察方向。


**在探討下一個市場共識的時候,我們需要回歸基本面進行觀察。

*例如,近期市場注意到NAND的報價經過長時間的下跌後,開始呈現止跌回升的跡象。

當這樣的現象被市場關注時,投資者通常會迅速尋找相關標的並加以操作。

*然而,這類題材是否能形成市場共識,則需進一步觀察股價走勢。

*如果股價在初期上漲後迅速回落並跌回原點,則可能表示市場共識尚未成功凝聚。

*相反,如果股價在回踩支撐後能夠繼續向上,則更可能成為有力的題材標的。


**在操作中大型標的時,右側交易的策略尤為重要。

*具備市場共識且股價走強的股票,往往需要投資者敢於在高位繼續加碼。

*這與小型股操作的邏輯截然不同,小型股在放量後可能需要逐步出脫,而中大型股在突破頸線、創出新高後,反而是擴大部位的時機。

*儘管右側交易 強調順勢操作,但仍有一些細微的區別。

*例如,有些投資者習慣追逐已經進入處置階段的股票,這類操作對部分人可能帶來豐厚利潤,

但對於不熟悉此類標的的投資者來說,則風險極高。

*中大型股票的交易,需要更多關注市場資金的堆積和情緒的變化。

*如果標的真正具備潛力,它必然會漲給你看;反之,僅靠敘述的故事而缺乏實際動能,則不具備投資價值。


**技術分析與市場共識的結合。當觀察中大型標的時,技術分析可以作為重要的輔助工具。

*例如,股價突破頸線或創出新高後,可能是市場共識逐步形成的徵兆,投資者可在這些關鍵點位進行加碼。

*相比之下,若股價在高檔橫盤後再次突破,這也可能是進一步追單的機會。

*這樣的操作策略,與小型股的運作方式形成了明顯對比。

*小型股通常因為市場注意力不足,資訊差異明顯,投資者可以提前佈局,並在題材爆發時賺取超額報酬。

*而中大型股則更加透明,資訊流通速度極快,投資者需要緊跟市場情緒,順勢而為。


**操作中大型股票時,技術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例如,當股價突破頸線、創出新高時,往往是增持的最佳時機。

*與此同時,必須密切關注市場資金的流動情況,以及標的是否具備強勁的動能。

*如果標的無法形成市場共識,即使看似有故事支撐,投資報酬可能依然平平。

*舉例來說,台灣市場中ODM和AI相關的中大型股票,曾在特定時期吸引大量資金。

然而,即使每個人都在玩同一題材,最終報酬卻可能因進出時機、槓桿應用與風險控管的不同而產生巨大差異。

*有些人選擇押重注並在回檔時勇敢加碼,最終取得可觀利潤;而另一些人則因為猶豫或過早離場,錯失更大的獲利機會。


**每位投資者應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風格。

*有些人在小型股上表現出色,但在中大型股上卻不一定能獲得相同的成功。

*有一些專注中大型標的的朋友,他們嘗試操作小型股時,由於無法忍受短期波動或缺乏耐心,最終以虧損離場。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操作方式錯誤,因為在中大型股中,他們的策略(例如加碼強勢標的、避免攤平)是完全正確的。


**Peter Lynch曾提到,投資應該 灌溉鮮花,拔除雜草。然而,這與許多人的直覺相反。

*許多人習慣於賣出表現良好的股票,將資金投入表現不佳的標的,認為後者價格便宜。

但這樣的行為在中大型股中往往會造成重大損失。

對於主流中大型股來說,攤平虧損部位並非明智選擇。

如果判斷錯誤,接受錯誤並適時止損,才是更健康的操作心態。


**簡單又有效的市場報酬方式,其實就是購買大盤指數型ETF,例如台灣的0050、美國的VOO、IVV或SPY。

*這些ETF的運作邏輯其實就在於汰弱留強,它們會剔除市值下跌的公司,取而代之的是市值逐漸攀升的新進公司。

*這種操作機制與我們在中大型股票中的交易邏輯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交由被動型ETF機制自動執行。


**中大型股票的核心在於凝聚市場共識。只有當市場一致看好某標的並持續投入資金推動其股價時,才有可能形成真正的動能。

*因此,操作中大型股票需要更偏向追漲的右側交易思維。

*越漲的標的,越需要加碼;而一旦標的顯露疲態,則應迅速出場,避免資金被套牢。

*這種操作邏輯與小型股截然不同。小型股的操作通常集中於未被市場注意到的機會,利用資訊差來提前佈局。

*中大型股票的資訊傳遞迅速,投資者的主要競爭點不在於資訊優勢,而在於交易技術、資金調度與風險控制能力。


**交易中最重要的並非短期內能賺多少,而是能否長期存活於市場。

*多頭行情中,許多人因敢於冒險而獲得高額回報,但當市場轉為空頭時,這類交易者往往因風險暴露過大而遭受慘重損失。

*因此,真正優秀的投資者通常會將風險管理放在首位,確保在市場逆境中依然能夠生存下來。

*在市場中生存,最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模式。

但無論哪種方式,最終的成功都依賴於對風險的深刻理解與有效控制。

*即使無法參與每一次的市場機會,也不應為錯失某些報酬而感到遺憾。

*關鍵在於,確保自己能在下一次機會到來時依然能夠參與。

*市場永遠存在不確定性。即使某些操作在短期內未能奏效,也不應妄自菲薄。




筆記-股癌-Podcast-QA-25.01.04

**每個投資者都經歷過市場波動與挫折,例如歷史上的市場事件(例如貿易戰、疫情)都對投資者心態與策略形成影響。

*成長的關鍵在於持續學習,調整心態,並承認自身的不足與進步空間。


**資金配置與風險管理。遇到需要資金的情況,例如購車,可考慮以下策略:

-房貸增貸,利用較低利率的槓桿操作,減少資金壓力。

-減碼股票,對於表現不佳的股票進行汰弱留強,現金購車避免槓桿過高導致未來困境。

-根據市場趨勢,選擇適當的資金配置方式,降低短期市場修正對整體資產的影響。


**長期投資可以選擇追蹤大盤,平均年報酬7-8%,但需耐心等待市場的長期增長。

*短期操作需注意,不要過於強求固定回報,避免錯失市場大幅上漲時的機會。

定期檢視並調整持股,對於短線獲利的股票,可利用型態分析判斷出場點。


**創新高股票的減碼時機,觀察短線吞噬K線型態(例如開高走低包覆前紅K線)。

*注意橫盤整理後的突破或跌破關鍵支撐線,尤其是高檔橫盤後跌破無法快速回升的情況。


**冒牌者效應與投資信心,許多投資者對自己能力存疑,感到焦慮。

建議專注於自身努力,接受他人的正面評價,不需過多比較。

*市場的長期趨勢通常是向上的,但短期內的調整難以預測。

做好心理準備,接受市場波動,將重點放在執行策略與資產配置上。


**新手投資者可從小額資金開始,累積經驗,適時記錄與檢討操作策略。

*長期投資者應避免頻繁交易,耐心等待市場自然增長。

*持續學習市場事件的影響,培養在波動中的冷靜應對能力。


avatar-img
35會員
74內容數
股市與投資來看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口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筆記-股癌-Podcast-QA-25.01.04 **每個投資者都經歷過市場波動與挫折,例如歷史上的市場事件(例如貿易戰、疫情)都對投資者心態與策略形成影響。 *成長的關鍵在於持續學習,調整心態,並承認自身的不足與進步空間。 **資金配置與風險管理。遇到需要資金的情況,例如購車,可考慮以
筆記-理財達人秀-25.01.06 (依24.10月以來平均月漲跌幅績效高至低排序) 陳唯泰 *鴻海2317,KD指標降到低檔,型態目前不再破底,股價已經接近年線位置。 *大立光3008,股價爆大量築底,目前股價已經過年線,投信由賣超轉為買超,目前PE僅15-16倍,吸引法人買超。 *中砂
筆記-理財達人秀-25.01.03 (依24.10月以來平均月漲跌幅績效高至低排序) 陳唯泰 *裕融9941,右下角爆大量,投信買超,預期先前受到金保法政策逆風的最差狀況可能已過。 *中華車2204,Q1營收動能展望佳,目前已經利空出盡,投信連續買超。 *聚陽1477,12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筆記-股癌-Podcast-25.01.01 **小鬼股的操作心得 *過去一年裡,對於台股中的小鬼股有了更多的體會與操作經驗。 *會先進行量化篩選,每季大約篩出20~30檔的標的。 *小鬼股是市值低於50億的公司。在選擇這些標的時,會特別注意: 1.型態不要過於吸引人。 2.避免左上右下
筆記-財經皓角-Podcast-25.01.03 **美國股市雖以紅盤開場,但整體市場表現不如預期,多數指數收黑,跌幅相對有限。 *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持續攀升,美元指數突破109,觸及2022年11月以來新高。 此現象與全球多地PMI數據表現密切相關: -台灣、韓國與中國市場PMI顯示新興
筆記-股市隱者-Podcast-25.12.31 **博通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是以網通晶片和網路相關的IC設計聞名,但其實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業務領域,也就是ASIC。 *ASIC為客製化晶片,博通在這個市場上擁有高達六成的市佔率,是全球最大的供應商。 *相比之下,像Intel或NVIDIA這樣
筆記-股癌-Podcast-QA-25.01.04 **每個投資者都經歷過市場波動與挫折,例如歷史上的市場事件(例如貿易戰、疫情)都對投資者心態與策略形成影響。 *成長的關鍵在於持續學習,調整心態,並承認自身的不足與進步空間。 **資金配置與風險管理。遇到需要資金的情況,例如購車,可考慮以
筆記-理財達人秀-25.01.06 (依24.10月以來平均月漲跌幅績效高至低排序) 陳唯泰 *鴻海2317,KD指標降到低檔,型態目前不再破底,股價已經接近年線位置。 *大立光3008,股價爆大量築底,目前股價已經過年線,投信由賣超轉為買超,目前PE僅15-16倍,吸引法人買超。 *中砂
筆記-理財達人秀-25.01.03 (依24.10月以來平均月漲跌幅績效高至低排序) 陳唯泰 *裕融9941,右下角爆大量,投信買超,預期先前受到金保法政策逆風的最差狀況可能已過。 *中華車2204,Q1營收動能展望佳,目前已經利空出盡,投信連續買超。 *聚陽1477,12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筆記-股癌-Podcast-25.01.01 **小鬼股的操作心得 *過去一年裡,對於台股中的小鬼股有了更多的體會與操作經驗。 *會先進行量化篩選,每季大約篩出20~30檔的標的。 *小鬼股是市值低於50億的公司。在選擇這些標的時,會特別注意: 1.型態不要過於吸引人。 2.避免左上右下
筆記-財經皓角-Podcast-25.01.03 **美國股市雖以紅盤開場,但整體市場表現不如預期,多數指數收黑,跌幅相對有限。 *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持續攀升,美元指數突破109,觸及2022年11月以來新高。 此現象與全球多地PMI數據表現密切相關: -台灣、韓國與中國市場PMI顯示新興
筆記-股市隱者-Podcast-25.12.31 **博通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是以網通晶片和網路相關的IC設計聞名,但其實它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業務領域,也就是ASIC。 *ASIC為客製化晶片,博通在這個市場上擁有高達六成的市佔率,是全球最大的供應商。 *相比之下,像Intel或NVIDIA這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終於開始看施昇輝老師的書了,之前主要是看他在節目上發言,這次算是靜下來真的第一次看他的書。這算是他特別為了小資族打造的書,所以針對的收入跟各種也走向小資,力求簡單無腦投資,捨棄一些不需要的動作。下面就來看看書中我覺得很不錯的概念吧。
市值型ETF包括美股和臺股,美股因手續費推薦長抱,而臺股則適合進出。不斷買進又賣出可能錯過配發股息和獲利時機,增加成本。定期定額投資則能享受複利效應,建議躺平投資以獲得最大效益。結論永遠留在市場享受複利,若需要現金流可配置到市值型ETF或債券型ETF,不要必須賣股換現金。
在高股息ETF的投資中,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的買入時間和賣出時間。一般來說,計算股價和股利的比值可以判斷是否適合買入,而在賣出時,可以以總股利收益作為參考。股票投資的關鍵在於持續的買入和加碼,以及在合適的時間出場,以最大化收益。
這本書算是日本人撰寫的投資書,主要透過各種小故事講述55條個有錢人的思考法則。裡面是沒有教怎麼投資,更多的反而是觀念上的討論,對於自己職場的工作、投資、創業或是改善關係等,我覺得都蠻有幫助的,比較像是觀念建立的書,很推薦一讀。
本書介紹透過蒐集客觀數據以及持續買進的投資策略來穩穩累積財富。書中強調了儲蓄和投資的重要性以及何時該專注於提升收入、增加儲蓄或是買賣股票。同時,書中也提到儲蓄與投資的關鍵,以及如何選擇及購買投資標的的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筆記-股癌-Podcast-25.01.04 **回顧早期,曾進行個股期的套利操作。 *那時市場中存在一些特殊機會,例如在國際盤連續兩天表現不佳時,台股投資人可能會選擇凹單不停損,特別是槓桿較大的情況下。 *這類情況下,第二天開盤可能會看到期貨價格大跌,而這時現貨卻未跟隨大跌,就是套利的好時機
Thumbnail
在不同的投資時期,會有不同的投資策略,而當新的策略要形成時,就要先回顧當下的想法,透過整理之後,理出一條新的方向,才有可能與時俱進,做出符合當下的策略。而且按照以往的經驗證明,跟隨著所謂的投資專家買入個股,並不會因此就一帆風順的獲利,而是有可能老師都出清持股了,而自己還在傻傻的抱著不賣
Thumbnail
   對於投資人來說,看清目前局勢是很重要的訓練。專家和大師們各講各的,通常也不會有一致的答案出來。換言之,不會有一個無敵的投資方法可以適用。要不就跟隨其中一位的方法,看看結果會是如何?不然就試著自己整理,然後照自己的自創方法去嘗試。大家都知道,基本面會落後技術面,等到基本面大好時,行情可能已轉壞。
Thumbnail
可以先看上一篇:夠了! 投資費用太多,價值太少!如何合理賺到金錢? 短期而言,股市就像計票機,長期而言,股市是體重機。 投資與投機 投資 是一種長期持有資產、企業的策略,可以隨著企業不斷提高內在價值、服務於社會,進而累積成長。 投機 是一種短期買賣策略,專注於市場價格的波動,目的是在短期
Thumbnail
『雙買+小台』策略,透過選擇權部位和小台期貨搭配,達到我們的最終目標:賺波動,不要追漲殺跌。做期貨的人需要選擇權避險,做選擇權的人則需要搭配期貨提升獲利。
Thumbnail
八個很常聽到的問題,以及我個人的看法。
Thumbnail
你聽到這些人的名號時是在行情發展的哪個階段?他們能帶你一起賺這波行情,還是只是在預期這行情能延續下去,而沒做好行情可能將不利於己的準備? 和花鳥風月總不缺人吟詠一般,投資上的「倖存者偏差」多一人來聊聊也挺好的:)
Thumbnail
       時有耳聞短線操作的諸多缺點,的確是投資入門的人ABC,重點在於不要去在乎那些蠅頭小利,而是要去賺到整個大波段。因此,這篇文章也不是要鼓吹短線有多好多好,而僅是單純分享短線操作心得。         這次的操作應該是多次中較為成功的一次,也明知要靠這樣的方式獲取足
Thumbnail
投資為的是賺錢,但為甚麼說「賺大錢簡單,賺小錢困難」?為甚麼我幾乎不做傳統的「避險」手段,例如做空股市、買反向ETF,或是減持股票?我又如何為投資組合建立「安全幅度」以防範風險?
筆記-股癌-Podcast-25.01.04 **回顧早期,曾進行個股期的套利操作。 *那時市場中存在一些特殊機會,例如在國際盤連續兩天表現不佳時,台股投資人可能會選擇凹單不停損,特別是槓桿較大的情況下。 *這類情況下,第二天開盤可能會看到期貨價格大跌,而這時現貨卻未跟隨大跌,就是套利的好時機
Thumbnail
在不同的投資時期,會有不同的投資策略,而當新的策略要形成時,就要先回顧當下的想法,透過整理之後,理出一條新的方向,才有可能與時俱進,做出符合當下的策略。而且按照以往的經驗證明,跟隨著所謂的投資專家買入個股,並不會因此就一帆風順的獲利,而是有可能老師都出清持股了,而自己還在傻傻的抱著不賣
Thumbnail
   對於投資人來說,看清目前局勢是很重要的訓練。專家和大師們各講各的,通常也不會有一致的答案出來。換言之,不會有一個無敵的投資方法可以適用。要不就跟隨其中一位的方法,看看結果會是如何?不然就試著自己整理,然後照自己的自創方法去嘗試。大家都知道,基本面會落後技術面,等到基本面大好時,行情可能已轉壞。
Thumbnail
可以先看上一篇:夠了! 投資費用太多,價值太少!如何合理賺到金錢? 短期而言,股市就像計票機,長期而言,股市是體重機。 投資與投機 投資 是一種長期持有資產、企業的策略,可以隨著企業不斷提高內在價值、服務於社會,進而累積成長。 投機 是一種短期買賣策略,專注於市場價格的波動,目的是在短期
Thumbnail
『雙買+小台』策略,透過選擇權部位和小台期貨搭配,達到我們的最終目標:賺波動,不要追漲殺跌。做期貨的人需要選擇權避險,做選擇權的人則需要搭配期貨提升獲利。
Thumbnail
八個很常聽到的問題,以及我個人的看法。
Thumbnail
你聽到這些人的名號時是在行情發展的哪個階段?他們能帶你一起賺這波行情,還是只是在預期這行情能延續下去,而沒做好行情可能將不利於己的準備? 和花鳥風月總不缺人吟詠一般,投資上的「倖存者偏差」多一人來聊聊也挺好的:)
Thumbnail
       時有耳聞短線操作的諸多缺點,的確是投資入門的人ABC,重點在於不要去在乎那些蠅頭小利,而是要去賺到整個大波段。因此,這篇文章也不是要鼓吹短線有多好多好,而僅是單純分享短線操作心得。         這次的操作應該是多次中較為成功的一次,也明知要靠這樣的方式獲取足
Thumbnail
投資為的是賺錢,但為甚麼說「賺大錢簡單,賺小錢困難」?為甚麼我幾乎不做傳統的「避險」手段,例如做空股市、買反向ETF,或是減持股票?我又如何為投資組合建立「安全幅度」以防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