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寫在閱讀撰寫「道德經」之後有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去年整整半年都在寫道德經,這本古代哲學家老子的有名著作,現今社會還是很多人研究,就好像研究佛經一樣,聖經那樣。研究經典大部分都會分很多派系,佛經有大乘與小乘,聖經有新約與舊約,這些不論什麼教派經典,最終都無法實現上古的和平世界,為什麼會這樣?現在就來說說教派經典的分別對人類世界有什麼影響?

 

重申台灣歷史會重演

 

自古台灣是一個寶島,民風純樸的生活方式,我常想假如台沒有那麼多海盜過來生活,假如台灣沒有那麼多的落難政客及落難家族過來,台灣也許不一樣?就像南太平洋的許多小島一樣過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與海爭地,與天爭幕的享受這個地球的所有資源,可惜了,台灣人民失去自己應該有的生活方式,在海盜,落難家族及政客的手中,一點一滴地失去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些來到台灣的落難海盜憑藉著自己的武力什麼都沒有,從台灣人手中強取豪奪一切土地資源,卻從來不曾感謝,將這一片土地糟蹋之後,又攜帶大量的金銀珠寶去別的地方開拓,放棄台灣了嗎?既然放棄台灣又為何還繼續蒙騙台灣?當我寫完道德經之後,我深深體會到一件事,原來當年來台灣的海盜,落難政客,落難家族,都不是一個好人品的人。倘若這些落難政客及落難家族有好人品,並且真心想要建立一個家,一個國家,必定會齊心齊力的好好建設這裡,絕對不會自侍自己的金錢來欺騙台灣人,或是耍一點小聰明把一個好好的地方搞得烏煙瘴氣,弄得最後什麼都不是。因為你生來不在這裡,也不曾經擁有這裡,為什麼還要自侍你擁有這裡,把所有的一切都當作是你的,台灣這個小島,任何人都可以來,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擁有它,除非你真心對待它,否則誰也沒有資格擁有它,它屬於太平洋的,大海的,它是海的土地,只給懂得海的人去珍惜,才能夠與它常存。所謂:「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朋友傳來自己的淺見說明的世界三大教派的觀點:佛,去掉今世情,追求來世因;道,過好這一生與天地同合;耶穌,一切神安排,如羊過一生。我回應解釋:道本無體,道無名,佛說自性空。人是宇宙一離子來回黑洞間本無善惡分,起始萬物時離子始有生命,萬物始名之。萬物為什麼有善惡,佛法記憶,宇宙啟動離子記憶體,佛經講的阿賴耶識。

 

回歸宇宙之後,你我就像一只掛在星空的光芒,有時候黯淡,有時候點亮,但是不知什麼時候會隨著宇宙的變化成了流星匆匆而過,過去你的努力上億豪宅,上億資產,千萬個,上百個好友親戚,上千個員工全都不是你的,在太空中,宇宙裡,你的光就像渺渺一根針一樣,在廣大的黑洞裡飄忽著,無數次的來回,連科學家都無法解釋的黑洞是怎麼來的,你又如何知道自己在一絲一秒的黑洞裡得到什麼?因此身為人在這一世不能夠把身邊的人都對待好,努力的讓他生活過的好,一直怨懟埋恨,這樣的心思行為有朝一日會變成自己最大的遺憾。所謂:「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德」

 

有什麼遺憾呢?自己賴以為生的父母離我們而去,自己長年不喜歡的兄弟姊妹離我而去,自己長久以來沒往來的朋友已經不在人世,自己最在乎的事情已經越來越遠了,這些都是自己一時之間的放逐,放不下心裡的利益和慾望,讓最在乎的人,事,物一個一個離開,當這些人事物前往的宇宙中最大的黑洞那一刻時,才發現自己也會變成前往黑洞的一份子,回首過去我們所追求的不過就是一只宇宙大黑洞,大家都要去的一個黑洞罷了,爭什麼?還爭什麼?台灣獨立,兩岸統一,回首歷史過往,統一什麼?獨立什麼?當我們再去黑洞一次,幾千年後又回來談統一?談獨立?過去鄭成功荷蘭時期不是也談過了嗎?現在的我們不正是一千年前我們又重新回來生活了,歷史記憶啊,因此,關於兩岸問題,在台灣以及關心台灣的有權勢的人高高在上,卻沒有擁有:「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的勇氣,讓事情發展越發越困難,因為沒有勇氣「挫其銳,解其紛,所以「和其光,同其塵」也就成了所謂的:「物壯則老,是之不道,不道早已。」

 

以目前的國際政治和台灣目前的政治現況,如果不改變自己的想法跟做法,台灣歷史會重演,歷史會再走一次,只是你我已經去宇宙黑洞休息了,再回來又一個歷史新演變。

 

遙想我們還在黑洞以前的歷史,大明王室的孤臣孽子來到台灣和以東寧王國為主的鄭成功遺族,兩派勢力你爭我奪,大明王室孤臣孽子主張與降伏大清王朝,東寧王國主張繼續維持王國的獨立性,最後主張東寧王國獨立性的人被大明王室孤臣孽子惡鬥入獄死亡,進而導致雙方勢力內鬥引來大清王朝大舉大軍攻打東寧王國,這就樣東寧王國被收服在大清王朝之下。

 

現在不就是這樣?中華民國的孤臣孽子與民主進步黨的獨立人士兩派勢力在台灣你爭我奪,互相陷害惡鬥導致入獄,引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舉大軍收服台灣,所以歷史會重演,不是沒有來由。台灣朝野政黨惡鬥,朝野爭奪,展現勢力,各自發展其光芒,又無法消除自己光芒,製造更多紛爭,讓社會動盪不安,百姓生活不安,人心浮動,已經失去天道所為,聖人之道又無法暢行,自然由天道收服。所謂:「物壯則老,是之不道,不道早已」。

 

以上是過去一年撰寫道德經給我的啟示,該怎麼做,該怎麼辦?各位自己看著辦,反正幾十年後,我只是一顆科學家說的黑洞裡的小星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謝立婷隨寫人生沙龍街
49會員
389內容數
1.各類自然文化與社會政治議題 2.各類生活關察文 3.講不完的教育專題文章 4.各類主題徵文 5.菩提道次第廣論 6.現代詩 7.現代小說
2025/01/19
本文探討臺灣朝野惡鬥如何癱瘓政府運作,並影響文化政策與社會發展。作者以道德經為引,批判執政黨與在野黨的政治利益優先於人民福祉,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文化創作走向商業化、歷史文化遺產遭受破壞等問題。作者呼籲社會改革,重視文化保存與社會公平正義。
Thumbnail
2025/01/19
本文探討臺灣朝野惡鬥如何癱瘓政府運作,並影響文化政策與社會發展。作者以道德經為引,批判執政黨與在野黨的政治利益優先於人民福祉,導致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文化創作走向商業化、歷史文化遺產遭受破壞等問題。作者呼籲社會改革,重視文化保存與社會公平正義。
Thumbnail
2024/10/14
  首先先提一下,我在道德經第二十三章裡的一段話:「我一開始寫作是寫詩,寫散文,寫勵志文,然後寫小說,寫了幾本讓出版社說沒有市場的台灣上古歷史文學小說,但是我堅信,我一直堅信,我的小說有市場。之後我又改寫教育文,菩提道次第廣論等佛經文,現在寫道德經,順著道法走,我想上天要我寫道德經文一定有它的
Thumbnail
2024/10/14
  首先先提一下,我在道德經第二十三章裡的一段話:「我一開始寫作是寫詩,寫散文,寫勵志文,然後寫小說,寫了幾本讓出版社說沒有市場的台灣上古歷史文學小說,但是我堅信,我一直堅信,我的小說有市場。之後我又改寫教育文,菩提道次第廣論等佛經文,現在寫道德經,順著道法走,我想上天要我寫道德經文一定有它的
Thumbnail
2024/09/09
  這個題目很響亮,到底要怎麼寫呢?   根據南懷瑾老師說現在全世界商業競爭市場變成商業戰爭,千方百計要大家消費,因為消費所以大家活得很累。這件事同感致深。近30年的台灣都一直處在消費經濟的時段,比如:購買保險,購買旅遊,購買土地,到現在的購買房子,我在道德經第37章的道常無為有提到貸款買
Thumbnail
2024/09/09
  這個題目很響亮,到底要怎麼寫呢?   根據南懷瑾老師說現在全世界商業競爭市場變成商業戰爭,千方百計要大家消費,因為消費所以大家活得很累。這件事同感致深。近30年的台灣都一直處在消費經濟的時段,比如:購買保險,購買旅遊,購買土地,到現在的購買房子,我在道德經第37章的道常無為有提到貸款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原文: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這一篇講的是君子不重則不威,一個人不要過於輕浮於事,輕率於事,為人輕飄飄的,有失威望。地處超然的態度道法之所在,行事與有榮焉。面對任何事情變化都要穩住,不可輕易相信
Thumbnail
◎ 2023年7月16日新聞報導黃國昌先生,為了台灣能有更好的未來,更清廉的政府,舉辦關於[居住正義]、[司法正義]的和平遊行,向台灣人表達,政府及人民都應該要改變自身錯誤的偏見成見,選舉有賢德之人,注重政府政策,清廉執政,打擊黑道、詐騙犯罪等等。 黨政新聞媒體妒抑人才,洗腦台灣人,只為貪婪權位!
Thumbnail
◎ 2023年7月16日新聞報導黃國昌先生,為了台灣能有更好的未來,更清廉的政府,舉辦關於[居住正義]、[司法正義]的和平遊行,向台灣人表達,政府及人民都應該要改變自身錯誤的偏見成見,選舉有賢德之人,注重政府政策,清廉執政,打擊黑道、詐騙犯罪等等。 黨政新聞媒體妒抑人才,洗腦台灣人,只為貪婪權位!
Thumbnail
※台灣2023年有許多黑道鬧事,槍擊案頻傳,社會恐慌不安。一方面是政府官員治理無能,更重要是[ 道德教育 ]已經從台灣家庭、學校、社會中漸漸消失,因為政府不重視之故。 人民遇事都不知要遵循智慧、道理、國法,只知依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感情處理,選舉無德不肖政客,才使得黑道、詐騙猖獗!
Thumbnail
※台灣2023年有許多黑道鬧事,槍擊案頻傳,社會恐慌不安。一方面是政府官員治理無能,更重要是[ 道德教育 ]已經從台灣家庭、學校、社會中漸漸消失,因為政府不重視之故。 人民遇事都不知要遵循智慧、道理、國法,只知依自己的生活經驗、知識、感情處理,選舉無德不肖政客,才使得黑道、詐騙猖獗!
Thumbnail
※ 佛陀菩薩、[太上]諄諄教誨,但凡是我輩升起惡念惡行,就猶如行走在山高險峻的懸崖峭壁邊緣上,一小步走錯便會墜入萬丈深淵中,求救無人,粉身碎骨,悔之不及。 所以善惡心行、言語舉止皆有標準,依聖人教育照實而做,能遠惡避凶,自然幸福安康!!
Thumbnail
※ 佛陀菩薩、[太上]諄諄教誨,但凡是我輩升起惡念惡行,就猶如行走在山高險峻的懸崖峭壁邊緣上,一小步走錯便會墜入萬丈深淵中,求救無人,粉身碎骨,悔之不及。 所以善惡心行、言語舉止皆有標準,依聖人教育照實而做,能遠惡避凶,自然幸福安康!!
Thumbnail
回憶小時候長輩講的傳說,讓我成為現在的「好」人。
Thumbnail
回憶小時候長輩講的傳說,讓我成為現在的「好」人。
Thumbnail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我才兩歲,快要二十年過去了,我想說說我眼中的台灣。
Thumbnail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我才兩歲,快要二十年過去了,我想說說我眼中的台灣。
Thumbnail
我們身處在一個已經無法回頭的世界。那些被視其理所當然的,未盡然是合理存在,唯訓勉自己拒絕傲慢,確保自我,才能在知識的追求與思想辯證上讓作為賤民的我們可以安穩地實踐民主,繼續與這塊島嶼共存,成為台灣人。
Thumbnail
我們身處在一個已經無法回頭的世界。那些被視其理所當然的,未盡然是合理存在,唯訓勉自己拒絕傲慢,確保自我,才能在知識的追求與思想辯證上讓作為賤民的我們可以安穩地實踐民主,繼續與這塊島嶼共存,成為台灣人。
Thumbnail
面對「文化」,崇洋媚外的人,是「失根的蘭花」,是「漂泊的浮萍」;面對「文化」,抱殘守缺的人,是「鐵屋中熟睡的人」,是「洞穴裡的囚徒」。面對「文化」,我們既不能守舊,亦不能忘本。我們既要保持清醒的理智,懷抱批判的勇氣,譜寫文化的新篇;也要持守自重的信念,汲取思想的泉源,滋養人群的生命。
Thumbnail
面對「文化」,崇洋媚外的人,是「失根的蘭花」,是「漂泊的浮萍」;面對「文化」,抱殘守缺的人,是「鐵屋中熟睡的人」,是「洞穴裡的囚徒」。面對「文化」,我們既不能守舊,亦不能忘本。我們既要保持清醒的理智,懷抱批判的勇氣,譜寫文化的新篇;也要持守自重的信念,汲取思想的泉源,滋養人群的生命。
Thumbnail
我們腳下的大地早已是滿目瘡痍,潰傷累累。當今中國人受到政治腐敗和環境潰爛的雙重折磨,對此,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但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有如明鏡般美好形象的太湖也生瘡流膿時,再麻木之人也難免會有切膚錐心之痛。  太湖之水被嚴重污染並非大自然對無可名狀的當今中國的第一次嚴重警告。我們還可以料定,此類事件還將
Thumbnail
我們腳下的大地早已是滿目瘡痍,潰傷累累。當今中國人受到政治腐敗和環境潰爛的雙重折磨,對此,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但當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留有如明鏡般美好形象的太湖也生瘡流膿時,再麻木之人也難免會有切膚錐心之痛。  太湖之水被嚴重污染並非大自然對無可名狀的當今中國的第一次嚴重警告。我們還可以料定,此類事件還將
Thumbnail
關於我們所生活和成長的台灣,我已經醞釀、沉澱很久了,我想在這個時間點上開始陸續書寫一系列貼近台灣日後真實趨勢的觀察和體悟,當中也會提及個人要如何從一個共同的歷史共業與大環境命運底下脫困的方法。台灣如今嚴峻的發展趨向,並不是你我每天起床工作或退休泡茶而感覺日子還是這樣過、就以為可以從此安穩過完一生…
Thumbnail
關於我們所生活和成長的台灣,我已經醞釀、沉澱很久了,我想在這個時間點上開始陸續書寫一系列貼近台灣日後真實趨勢的觀察和體悟,當中也會提及個人要如何從一個共同的歷史共業與大環境命運底下脫困的方法。台灣如今嚴峻的發展趨向,並不是你我每天起床工作或退休泡茶而感覺日子還是這樣過、就以為可以從此安穩過完一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