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德造船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1976 年,為台灣民營造船業者,產品包括巡邏艇、攔截艇、救難艇、消防船、旅客船、研究船等。主要股東包括國發基金、勤益投控。公司以生產中、高速船艇為主要業務,其用途包括離岸巡邏艇、近岸巡邏艇、⼈員運維船、高速旅客船、研究及測量船、消防及救援船、港務作業用船、無⼈船等,另提供前述船舶之維修服務。2023 年產品營收比重為船舶建造佔 87%、船舶維修佔 6%。
之前有稍微看過這間公司,正好前陣子發現公司在去年底又辦了一場法說,就更新一下公司的近況~
2024/12/30 法說會內容
法說會連結
- 營業項目有:1) 中高速艦艇設計與建造、2) 船舶維修保養服務。
- 產品以輕構造的中高速船艇為主,有旅客船/交通船/渡輪、人員運輸船、海洋研究船、消防/救援船、港灣作業艇、超高速巡邏艇、快速布雷艇、高效能鑑艇、多功能攻擊艇、無人船。
- 廠房都在宜蘭,總共有七個廠。
- 2024 累積到 Q3,船舶建造佔營收 82%、保養佔 10%、備品 8%。保養與備品的比重從 2022 年的 6% 到今年已經佔到 18% 了。(備品算不算經常性營收我不確定,但即使不算,經常性營收佔比持續上升是好的)
- 2024 累積到 Q3 淨利為 564,444 仟元,EPS 5.21,去年全年淨利 574,998 仟元,EPS 5.43。今年的毛利明顯比去年好不少。
- 2024 累積到 Q3 資本支出為 4.9 億元,較去年的 2.1 億大幅增加。(這部分跟新廠房應該有關)
- 人力部分,總員工 765 人,有 242 人屬於間接生產、523 人屬於直接生產。這 523 人中有 202 人是外籍勞工,佔 38%,本國勞工 321 人佔 62%。
- 目前在手新造船訂單 72 億元,預計於 2026 年全數完成;維保訂單約 46 億元,平均每年約 3 ~ 5 億元,預計於 2040 年全數完成。(這部分覺得數字對不太上,如果用公司圖上的顏色來看,新造船佔比看起來是 58%、而維保佔比是 42%;如果公務船的顏色對調,那新造船佔比 92%、維保佔比 8%,但訂單金額是 72:46)
- 2025 年預計新造船營收佔比 89%、維保佔比 11%。(其他部分是算在新造船裡嗎?)
- 未來業務展望:2024 年總共有來談的案子有 52 個,總金額約 429 億元,其中 58% 是國際市場、42% 是國內市場。如果以艦艇來分類的話,軍用艦艇佔 49%、公務船 35%、工作船 13%、客船 3%。這 52 個案子中,有 42 個案子現在在招標階段,總金額 214 億,另外 10 個案子在預算編列階段,總金額約 215 億。
- 招標的 42 個案件共 214 億的結果如下:(我用圖稍微估了一下金額如下:20 億得標、30 億未得標、44 億未參與、54 億已投標等結果、66 億等招標)
- 軍用艦艇 CAGR 12.6%。
- 海巡署規劃「海域維權海巡艦艇建造計畫」,預估經費 612 億 3000 萬元。總共是從 115 年到 122 年。
- 目前有在研發水面上無人船 (USV) 自主系統、以及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 (XLUUV) 自主系統。無人船是 15 米的大小,有自主套件;無人水下載具為 8 米,同樣含有自主套件。
- 國際造船市場中,國防及公務船舶是造船市場中重要的一塊不受景氣影響的市場,但必須具備特定能力、經驗及實績方能進入的市場。
- 六廠北棟廠房建造中,有需要的話也會建七廠。
- Q3 毛利率下降是因為公司有承接漁業署的兩艘船,一艘是漁業巡捕船、一艘是訓練船,而因為生產延遲與設計變更,所以成本有提升很多。
- 五艘沱江艦目前進度約 25%,剩下的 75% 會在明年跟後年提列完畢,2026 年底前要交船。
心得
12 月營收歷史新高,目前累積到 Q3 EPS 是 5.23 塊,但這是因為 Q3 毛利率只有 14.8% (Q1/Q2 毛利率平均約 31%),當然整個 Q3 營收是比較低的,但假設 Q3 毛利率沒有受到設計變更的問題有個 25% 左右,應該也有個 1.2 塊左右。Q4 EPS 如果也只用 25% 毛利率估計的話,應該也有 2.2 塊以上。這樣整年預估 EPS 理想有 7.8 塊左右。
根據公司法說,目前造船訂單在手 72 億,2026 年要認列完,維保訂單假設一年 4 億,總計到 2026 年已知營收就有 80 億元。這樣未來兩年如果只用現有訂單跟毛利率來估計,平均一年 EPS 應該有 6.5 塊以上,以現有股價 99.1 來說是沒有明顯低估的。
不過接下來還會有新廠蓋好後增加的產能,這些產能可以讓公司接下新的標案、以及爭取海域維權海巡艦艇建造計劃等,因此後續的成長我覺得還是滿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