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 FAQ:經營社群是否應該關注訂單轉換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經營社群平台(如 IG、FB)到底應該如何評估成效?是否以此渠道帶來的轉換訂單數作為評斷標準?這是許多行銷人員和管理者常見的疑問,也是過往我常被老闆挑戰的問題:)

以個人經驗,我從三個面向回答這個問題:

  1. 為什麼轉換率不應是首要目標
  2. 社群在行銷漏斗中的角色定位
  3. 如何用全局觀評估社群的商業價值

社群平台現況:為什麼轉換率不是首要目標?

  1. 用戶使用社群的主要目的不是購物
    用戶打開社群平台,主要都是獲取資訊、與朋友互動為優先,而不是以買東西為第一考量。
  2. 資訊過載降低品牌觸及率
    現在的社群平台內容競爭激烈,用戶每天接觸大量資訊。即使品牌擁有10萬粉絲,卻是看得到摸不到。這也解釋為什麼社群平台可以通過賣廣告賺大錢,透過分發有限的用戶注意力賺取廣告收入。而當用戶的注意力已成稀缺資源,廣告成本也就越來越高。
  3. 不是所有東西都可以手滑
    各位可以回想自己的經驗,平常在逛社群,肯定會被一些東西燒到,如果金額不大或者對於商品的認知足夠,可能就會手滑購買,像是冷凍水餃、行動電源等。但若是高單價或購買決策期較長的商品,例如旅遊、家電或精品,用戶就需要更多考慮及做功課的時間。

社群的定位:行銷漏斗的上層角色

以市場現況,經營社群平台不應將轉換率視為首要成效指標,而是被定位在行銷漏斗的上層,扮演的角色更多是:

  1. 建立品牌形象
    社群是品牌展示個性、價值觀與獨特故事的平台,通過有趣或有價值的內容,增強用戶對品牌的信任感。
  2. 吸引新用戶
    社群是觸及潛在客戶的重要管道,只要能符合社群平台的演算法去製作內容,就能有效觸及陌生用戶,進而拉新。
  3. 與忠誠用戶互動
    通過留言互動、內容分享,強化用戶對品牌的參與感,進一步提升品牌忠誠度。

關鍵成效指標(KPI)應該是什麼?

因此觸及曝光數、互動次數、影片觀看次數,才能反映社群價值的核心指標:

  • 觸及數/ 率:衡量品牌曝光量。
  • 互動次數/ 率:例如按讚、留言、分享數據,顯示用戶參與度。
  • 影片觀看數:特別適用於短影片平台(如 IG Reels 或 TikTok)。

如何評估社群的商業價值?全局觀分析法

但老闆最終還是想要知道我的投資能帶來多少商業價值= 對營收的貢獻,我會以全局觀進行思考分析,將社群的影響力融入整體行銷策略的評估中。

1. 平常指標:即時成效的衡量

  • 平均觸及數和互動率:追蹤品牌曝光量及影響力的變化趨勢。
  • 內容爆款數:創造高於平均觸及數的貼文數佔比,以評估社群經營的吸睛力。

2. 專案檢視:商業目標的連結

配合業務行銷規劃(如新品上市、促銷),規劃社群內容策略,將社群行銷作為整體行銷策略中的一環,以此設定社群行銷的量化目標,並以專案最終成果,評估社群行銷對於商業目標的貢獻。

舉例:以社群短影音進行種草推廣,根據專案的銷售目標 (行銷漏斗的下層),回推設定影片觀看次數的目標 (行銷漏斗的上層)。同時觀察社群短影音上線後,是否有帶動官網流量的提升、提高廣告投放的轉換率等,就可以評估社群行銷對於商業目標的貢獻。


因此經營社群要如何評估成效?

社群經營的價值在於觸及、互動與品牌建立,唯有以全局觀評估,才能展現其對商業成效的真正影響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ve的商業思考筆記
4會員
7內容數
行銷FAQ分享
2025/02/07
聯盟行銷 (Affiliate Marketing) 是一種低風險、高報酬的行銷策略,品牌主只需為實際轉換付費。本文將從品牌主的角度,探討聯盟行銷的運作模式、優勢、應用方式。
2025/02/07
聯盟行銷 (Affiliate Marketing) 是一種低風險、高報酬的行銷策略,品牌主只需為實際轉換付費。本文將從品牌主的角度,探討聯盟行銷的運作模式、優勢、應用方式。
2025/01/15
本文探討廣告投放策略,強調根據行銷漏斗階段選擇合適的平臺與KPI。文章指出Meta廣告著重觸及與互動,Google搜尋廣告則鎖定購買決策。建議根據行銷漏斗階段(建立品牌知名度、激發需求、完成購買)分配預算,並結合數據分析評估成效,而非單以ROI衡量。
2025/01/15
本文探討廣告投放策略,強調根據行銷漏斗階段選擇合適的平臺與KPI。文章指出Meta廣告著重觸及與互動,Google搜尋廣告則鎖定購買決策。建議根據行銷漏斗階段(建立品牌知名度、激發需求、完成購買)分配預算,並結合數據分析評估成效,而非單以ROI衡量。
2025/01/15
本文聊聊電商促銷活動成效評估,從設定目標、執行過程到數據分析,提供一套完整的流程,協助電商業者有效提升促銷活動的投資報酬率。
2025/01/15
本文聊聊電商促銷活動成效評估,從設定目標、執行過程到數據分析,提供一套完整的流程,協助電商業者有效提升促銷活動的投資報酬率。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哈囉!今天我們要談的主題是「社群行銷」。這個名詞可能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上很多人對它的真正含義和如何有效運用還有很多誤解。所以,本文會為大家提供一個全面且深入的解析,讓你能夠掌握社群行銷的精髓。
Thumbnail
哈囉!今天我們要談的主題是「社群行銷」。這個名詞可能大家耳熟能詳,但實際上很多人對它的真正含義和如何有效運用還有很多誤解。所以,本文會為大家提供一個全面且深入的解析,讓你能夠掌握社群行銷的精髓。
Thumbnail
什麼的圖文回應高?三個提問技:選擇題、 一句話快速回答、點名。 圖片中用編號。 選擇題的答案若有轉折,會降低使用者回答意願。 答案盡量選二分法,簡單明瞭。 一句話快問快答,目的不在於百花齊放的答案,而在於一呼百應的效果。
Thumbnail
什麼的圖文回應高?三個提問技:選擇題、 一句話快速回答、點名。 圖片中用編號。 選擇題的答案若有轉折,會降低使用者回答意願。 答案盡量選二分法,簡單明瞭。 一句話快問快答,目的不在於百花齊放的答案,而在於一呼百應的效果。
Thumbnail
這兩年認真觀察社群的應用,發現很多不同的變現方式。 觀察筆記其實都是結果論,但是藉由觀察不同類型的變現方式,也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嘗試看看。
Thumbnail
這兩年認真觀察社群的應用,發現很多不同的變現方式。 觀察筆記其實都是結果論,但是藉由觀察不同類型的變現方式,也許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嘗試看看。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社群媒體演算法不停在變,大大降低了觸及率,導致社群行銷越來越難做,連社群小編都叫苦連天!但是互動率和轉換率就要靠你自己!本文提供一部份社群行銷策略,教你如何經營社群行銷?帶你建立讓人忘不了的社群行銷術! 潮樂FB直播-----點此連結 潮樂ChillLove官網——點此進入 一. 建立品牌形象
Thumbnail
社群媒體演算法不停在變,大大降低了觸及率,導致社群行銷越來越難做,連社群小編都叫苦連天!但是互動率和轉換率就要靠你自己!本文提供一部份社群行銷策略,教你如何經營社群行銷?帶你建立讓人忘不了的社群行銷術! 潮樂FB直播-----點此連結 潮樂ChillLove官網——點此進入 一. 建立品牌形象
Thumbnail
#至少週更的行銷筆記 #粉絲層級 ▍某一個平台這幾個月會一直改版!(我沒有說誰喔 )在2021品牌經營社群平台要如何變現? 當然第一個老問題依然是: #粉絲數真的是越多越好嗎?當然,在廣告、媒體業,粉絲越多當然越好!但品牌企業的經營方針上更要注意 #粉絲背後所代表的價值意義 就像是黑社會一樣,每個堂
Thumbnail
#至少週更的行銷筆記 #粉絲層級 ▍某一個平台這幾個月會一直改版!(我沒有說誰喔 )在2021品牌經營社群平台要如何變現? 當然第一個老問題依然是: #粉絲數真的是越多越好嗎?當然,在廣告、媒體業,粉絲越多當然越好!但品牌企業的經營方針上更要注意 #粉絲背後所代表的價值意義 就像是黑社會一樣,每個堂
Thumbnail
現在社群媒體處在網紅時代,眾多生活上的訊息都由網紅、KOL而來,比的就是看誰先發文的速度快,越早曝光、流量越大,引起的效應與討論度也越高,高度的互動也成為廠商業配的主要選項。  在這些文章的導引下,美食、景點、精品、潮流等話題往往都被盡可能的放大,而我們總是會按照這些內容去一一踩點、體驗這些推薦,追
Thumbnail
現在社群媒體處在網紅時代,眾多生活上的訊息都由網紅、KOL而來,比的就是看誰先發文的速度快,越早曝光、流量越大,引起的效應與討論度也越高,高度的互動也成為廠商業配的主要選項。  在這些文章的導引下,美食、景點、精品、潮流等話題往往都被盡可能的放大,而我們總是會按照這些內容去一一踩點、體驗這些推薦,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