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趣的問題我想若是同為教會司琴應該有想過:如何正確地即興?這問題其實來自一位帶敬拜的朋友,他常常在敬拜中唱出與主旋律不同的旋律,但不確定是否正確。這不僅是領唱者的挑戰,也是樂手和司琴常遇到的問題。
作為一位司琴,我的即興經驗大多來自樂器的伴奏,而非領唱。對於即興的認知,最初來自觀賞樂團的現場演出。在那些表演中,常有歌手或樂手隨性地加入不在譜上的旋律或和聲,呈現出一種“亂中有序”的自由度。這樣的表現既不被樂譜拘束,又能展現音樂的豐富性。
即興:沒有標準答案
即興其實是一件非常主觀的事。你可能覺得自己的即興表現不夠好,但聽眾卻覺得眼睛為之一亮;反之亦然。因此,即興並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對我來說,如果即興有標準,那就不叫即興了。
即興可以練習嗎?
雖然即興沒有標準答案,但它是可以練習的。練習即興的關鍵在於熟練掌握你的音樂工具,包括音樂風格、和弦進行等樂理知識,而非僅僅依靠樂器本身。
以我的經驗來說,許多即興的靈感來自於平時練習的“模板”。例如:
- 下行和聲進行:像是 176543251 這種和弦順序,適合用於流暢的過渡或結尾。
- 小調和聲進行:如 6415 的和弦進行,經常出現在憂鬱或沉思的曲風中,特別是動漫或史詩風格的音樂。
這些模板在多次練習後,成為我即興時的主要出發點。
教會服事中的即興
在教會的敬拜場合,即興或許更加需要考量情境與對象。司琴的職責是陪伴會眾,幫助他們更專注於敬拜,而不是讓他們被過於複雜的音樂分心。因此,教會中的即興應該避免過於炫技或刻意,反而應該專注於以下幾點:
- 和弦的靈活運用:根據歌曲情境切換和弦,增強情感表達。
- 節奏的穩定性:適應快歌或慢歌的不同需求,保持整體流暢。
- 情緒的承接:尊重詩歌的情感脈絡,幫助會眾進入敬拜的狀態
即興與敬拜的結合
即興不僅是音樂的表現,更是信仰的一部分。在敬拜中,聖靈的帶領可能讓我們唱出或彈出與原曲不同的旋律,這是一種美好的即興。但我們需要謹記,即興的目的不是為了展現自己,而是為了榮耀神,並幫助會眾更深地進入敬拜。
希望這些分享能帶給大家一些啟發。如果你對即興或教會司琴有任何心得,也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原片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