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識人、冷靜、超然—從《中國宰相事略》看滅吳功臣的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古代帝王行使權力之時,需要有一批官吏為他謀劃一套治國方略,並幫助他行使帝王的權力。


「宰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總覽政務,是帝王的直接助手,有的甚至可以傳達帝王的指令,甚至影響帝王的思想


人有好壞之分,宰相也有忠奸之別。地位高於百官,能夠直接接觸帝王的人,必然有左右國家興衰的本領。良好的輔政者使國家興盛;差勁的輔政者使國家衰亡。


我們讀歷史故事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從故事中得到良好的啟發,以前人的歷史來看見人性善惡的分別,學習良好的經驗、避免錯誤的重蹈覆轍。歷史故事保留了下來,我們試著去觸碰、去閱讀其中的故事,將會看到巨大的警示作用。


這本《中國宰相事略》概略的介紹了每個朝代具代表性的宰相人物,讓不熟悉古文的讀者可以簡單明瞭的閱讀他們精彩的生平。其中有不少賢明的人,也有像李林甫、楊國忠之類的奸佞之人。


我選了范蠡的故事,和大家分享。


范盠ㄌㄧˇ畫像

范盠ㄌㄧˇ畫像



「識人之明」


范蠡,字少伯,是春秋時期楚國宛(現今河南南陽)人。范蠡年輕的時候勤奮好學,能文能武,卻又放蕩不羈,憤世嫉俗,大家都將他視為「狂人」


當時在宛縣當官的文種,聽聞這號人物,便想派人去請他來見一面,范蠡卻裝出一副邋遢、瘋癲的樣子,拒絕了文種的請求。


後來文種親自去范蠡家拜訪,看到文種到來,范蠡又裝成狗的樣子,對文種狂吠了一陣,隨行的衙役生氣的喝斥了范蠡。文種下了馬車,向他行禮,范蠡卻頭也不回的走了。


文種有識人之明,他認為范蠡敢這副模樣對待他,必定不是簡單的人物。


范蠡料定文種還會來第二次,於是便借了一套乾淨的衣服,在家裡靜靜等待文種到來。不久後,文種果真來了,范蠡熱情相迎,二人十分投機,侃侃而談,談論著天下大事。


「屈身求全」


兩人渴望輔佐國家,創立功業,於是便來到了越國,得到越王允常的重用。西元前四九七年,允常死了,由其子勾踐繼位。


不久後,吳越兩國爆發了檇李之戰,越國戰勝吳國,吳王闔閭負傷身亡。


闔閭的兒子夫差繼承吳王的位置,決心要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四九四年,兩國又爆發了夫椒之戰,這次越國大敗,勾踐的兵馬被打得所剩無幾,被吳軍士兵圍困於會稽山上


在兩軍開戰之前,范蠡曾為勾踐分析戰勢之間的利害關係,覺得越國的實力遠遠低於吳國,屢次勸說勾踐不要發兵攻打吳國,但勾踐不聽。勾踐現在後悔了,對著范蠡說道:「要是我當初聽了你的話,還會如此嗎?怎麼辦呢?」


范蠡並未責怪勾踐,而是冷靜的為勾踐分析局勢。他認為越國的生存要考慮到長遠的利益,建議勾踐要「卑詞厚禮」,然後用錢財珍寶賄賂吳國君臣,如果不如願,可以屈身服侍吳王,然後等待反轉的時機到來。(麻痺吳王的心志)


文種得知吳國太宰伯嚭喜愛珍寶和美人,於是就送他財寶、美人,讓伯嚭回去為勾踐說些好話。伯嚭收了賄賂之後,便開始附和夫差,向他說明勾踐願意跟在他身邊當他的奴隸,好好服侍他,接著說了一些好話後,吳王夫差就欣然同意了。


「出謀劃策」


勾踐帶著妻子將到吳國去,范蠡見勾踐感傷至極,便對他說:「居不幽者志不廣,形不愁者思不遠。」還告訴他經歷苦難是聖賢的必經之路。


勾踐想把國事交付給范蠡,卻被范蠡拒絕了,范蠡向他建議道:「我擅長的是兵甲之事,至於要鎮撫國家、親赴百姓,我不如文種。我要跟著大王前去吳國。」


吳國的大臣伍子胥曾多次勸說夫差要趕快殺掉勾踐,認為他「願意屈身自己,一心服侍吳王」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留下勾踐必成禍患。但伯嚭接受了文種大量的賄賂,加上范蠡與伯嚭多次往來,請求他保護勾踐,勾踐才能死裡逃生。


一次,夫差生病了,范蠡覺得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於是建議勾踐:「取其糞便,親而嚐之,以示忠誠。」並照著范蠡的指點一步步來。勾踐嚐了大便之後,遂跟夫差說:「大王不日便可痊癒。」


夫差驚問:「這是為什麼?」勾踐回答:「我學過一些醫術,大王的糞便味道像穀子,苦澀且酸,正應了春夏發生之氣,所以知道大王將要痊癒。」


兩三天後夫差果然痊癒,他感動極了。相信勾踐絕對忠誠,毫無反心,於是便釋放了他們回到越國。


「臥薪嘗膽」


勾踐看到國家的山河、人民後,激動的熱淚盈眶,他下定決心要報仇雪恨。於是勵精圖治,與人民一同耕作、紡織,許多事情都親力親為。勾踐在吃飯前和睡覺前都要先品嚐苦膽的味道,以警示自己一定要戰勝吳國。


范蠡總是跟在勾踐身邊,不斷的鼓勵他、支持他,還與他分享了許多古聖先賢的故事。


可以說,勾踐的勵精圖治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范蠡。


越國逐漸恢復了元氣,吳王夫差卻開始沉淪於美色和酒肉之中,還殺害了忠臣伍子胥,做著自己圖霸中原的美夢


夫差大動干戈,揮軍向北進攻齊國,並將其打敗。勾踐得知了這一消息後,詢問范蠡的意見:「夫差殺了伍子胥,身邊都是一些阿諛奉承之人,現在討伐吳國是否可行呢?」


范蠡冷靜的分析了情勢,並說:「現在吳國還是很強盛,我認為現在時機不成熟,不可攻打吳國。」勾踐同意了。


又過了幾年後,夫差率領國內大部分的軍隊,前往黃池(現今河南封丘西南方)大會諸侯,想要爭奪霸主之位,只留了太子和老弱殘兵留守都城姑蘇


勾踐得知消息後,立馬找來了范蠡,再次詢問他意見:「現在可否攻伐吳國了呢?」


范蠡一派堅定的說:「現在是大好時機,可以立即攻打。」


勾踐聽取范蠡的建議後,立即率領精銳士卒五萬人,南下長江,然後登岸直撲姑蘇城,很快就將其攻陷了。


吳王夫差聽聞消息後驚訝不已,立刻派遣使者前去請和。范蠡仔細分析一番後,再向勾踐建議道:「如今越國還沒有能力可以完全消滅吳國,大王可以准和,等待時機到來,再一舉消滅他們。」勾踐同意了,不久後便班師回國。


又過了七年,勾踐聽取范蠡的建議,再次進攻吳國。越軍包圍姑蘇城,吳國此時已是兵微將寡,毫無抵抗之力。


夫差苦惱不已,於是派出使者「肉袒膝行,以求勾踐。」向勾踐表明了自己願意稱臣侍奉他,請勾踐仿照當年被圍困會稽山的例子,赦免孤臣之罪。


勾踐想起往事,心有所動,對其感到憐憫。范蠡認為不妥,並對勾踐說:「會稽山之事,是上天將越國賜給吳國,而吳國不取。如今上天將吳國賜予越國,越國豈可逆天行事?大王發憤圖強,所作所為不正是為了要消滅吳國嗎?謀取了二十多年,現在難道要放棄嗎?」勾踐不聽。


勾踐可憐夫差,派使者前去告訴他:「我可以將你遷至越國居住,賜予你百戶臣民,作為食邑。」


吳王夫差聽後,羞愧難當,愧恨交加,後悔自己不聽伍子胥的忠告,於是便揮劍自刎而死,吳國就此滅亡。


勾踐和夫差的心態高低立刻分辨出來了。


「兔死狗烹」


戰後,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他不以此為樂,反倒添了幾分憂愁。他跟隨勾踐多年,深知他是一個能共患難,而不能共安樂的人,一旦得意與成功後,勾踐的猜疑心,會使他對功臣大開殺戒。


范蠡寢食難安,經過深思熟慮後,便決定要激流勇退,保全氣節與性命。


他向勾踐辭官,並對勾踐說:「臣為大王分擔勞苦、出謀劃策,僥倖而不死,都是為了幫助大王您興越滅吳。如今大王已經報仇,請您赦免臣當誅之罪,允許我辭去官職。」


勾踐予以挽留,說將與范蠡「分國而有之」,若辭去官職,我就要先殺了你。


范蠡心裡明白,分封領土只是表面話語,絕不可信,於是他不辭而別,退隱山林。在臨走前,他給文種留下了一封信,信中提到:「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長得長頸鳥嘴,可共患難,不可共享樂,兄長為何不離去?」


文種看完信後猶豫不決,思想產生矛盾,故而稱病不上朝。有人趁機向勾踐說文種的壞話,勾踐心想反正也不需要文種了,於是便派人把文種找來,賜予他一把劍,要他自刎:「先生曾教我九種方法滅吳,我只用了三招就把吳國滅了,其他六招仍然藏在先生心裡,就請先生追隨先王到地下去施展吧!」


文種後悔莫及,悔不聽范蠡的建議而早下決斷,遂拔劍自刎而亡。


故事讀到這裡,我試著設想自己就是文種,我想了一番後,也開始猶豫不決。要放棄自己辛苦得來的功業,離開自己費盡心思、努力報效的國家,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想這就是范蠡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首先他有識人之明,能頗析每個人的個性特質,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相處。


再來就是他總是保持冷靜。不管遭遇多大的難題、多高的風險,都試著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才能好好的深思熟慮,分析當下情勢。


范蠡也不像文種那樣重視功名,認為保全自己最要緊。我想他一定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所以被迫放棄功名大業的時候,絲毫沒有遲疑。也許他認為功名的得與失都只是身外之物,所以心態自然輕鬆,在緊要關頭才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墨韻的故事小天地
1會員
12內容數
你好,我的筆名是墨韻。 「墨」代表文字、對智慧的追求,「韻」代表文字的節奏,以此為期許。 這個故事小天地主要是分享: 我創作的故事 書籍的內容和閱讀感想 電影的內容及推薦 一些沉思 記錄光芒耀眼的靈魂 最近是佛系經營,不定時上傳文章。
2025/02/05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回臺南老家過年的經歷,突顯了與母親囤物症相關的家庭衝突和個人感受。詳細描寫了家裡雜亂的環境,以及與母親溝通上的困難。透過對母親過往經歷的理解和最終的接納,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平衡點。
Thumbnail
2025/02/05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回臺南老家過年的經歷,突顯了與母親囤物症相關的家庭衝突和個人感受。詳細描寫了家裡雜亂的環境,以及與母親溝通上的困難。透過對母親過往經歷的理解和最終的接納,找到了與母親相處的平衡點。
Thumbnail
2025/02/03
這篇文章是作者到小琉球旅遊的遊記,記錄了他在島上所見所聞,並表達了他對海洋生態保育的反思。文章描寫了小琉球美麗的自然景觀、人潮擁擠的觀光景點,以及作者內心對於環境破壞和人與自然關係的矛盾與掙扎。
Thumbnail
2025/02/03
這篇文章是作者到小琉球旅遊的遊記,記錄了他在島上所見所聞,並表達了他對海洋生態保育的反思。文章描寫了小琉球美麗的自然景觀、人潮擁擠的觀光景點,以及作者內心對於環境破壞和人與自然關係的矛盾與掙扎。
Thumbnail
2025/01/20
記錄一下2025年要達成的目標: 1.至少寫100篇文章 仔細思考過工作、放鬆、閱讀、沉思及和重要的人相處的時間後,覺得三天寫一篇文章是比較適當的安排。 如果又有別的事情要忙起來,可以在六日時間比較多的時候,把沒有寫的部分補上。 至於寫什麼內容,一般都是讓直覺來帶領我。只
Thumbnail
2025/01/20
記錄一下2025年要達成的目標: 1.至少寫100篇文章 仔細思考過工作、放鬆、閱讀、沉思及和重要的人相處的時間後,覺得三天寫一篇文章是比較適當的安排。 如果又有別的事情要忙起來,可以在六日時間比較多的時候,把沒有寫的部分補上。 至於寫什麼內容,一般都是讓直覺來帶領我。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個籤詩故事講述了諸葛亮在面對司馬懿大軍時,利用心理戰和智謀化險為夷的經典「空城計」。他運用了冷靜的心態和對敵方的深刻了解,成功讓司馬懿退兵。這個故事強調了在危機中保持冷靜、計算手中籌碼的重要性,並提醒我們在做決策時,要先往後看三步,才能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Thumbnail
這個籤詩故事講述了諸葛亮在面對司馬懿大軍時,利用心理戰和智謀化險為夷的經典「空城計」。他運用了冷靜的心態和對敵方的深刻了解,成功讓司馬懿退兵。這個故事強調了在危機中保持冷靜、計算手中籌碼的重要性,並提醒我們在做決策時,要先往後看三步,才能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中國宰相范蠡的生平故事,從他的識人之明、屈身求全、出謀劃策到最後的激流勇退,分析其個人特質與處世哲學,並以歷史故事為例,說明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分析局勢,以及如何在功成名就後明哲保身,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中國宰相范蠡的生平故事,從他的識人之明、屈身求全、出謀劃策到最後的激流勇退,分析其個人特質與處世哲學,並以歷史故事為例,說明如何在困境中保持冷靜、分析局勢,以及如何在功成名就後明哲保身,避免兔死狗烹的悲劇。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藉口對個人發展的負面影響,通過明朝崇禎皇帝與劉備的故事,提醒我們要避免合理化的藉口,以將注意力放在行動上。作者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強調勇於面對挑戰、追求進步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應對藉口的行動策略,指出選擇不找藉口的路徑能夠造就成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藉口對個人發展的負面影響,通過明朝崇禎皇帝與劉備的故事,提醒我們要避免合理化的藉口,以將注意力放在行動上。作者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強調勇於面對挑戰、追求進步的重要性,並提供了應對藉口的行動策略,指出選擇不找藉口的路徑能夠造就成功。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Thumbnail
戰國時代的范雎和須賈的故事,反映出主管和下屬之間的矛盾及人性的複雜。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懂得留餘地,看清自己和他人的黑暗,以理解和應對人際關係。
Thumbnail
戰國時代的范雎和須賈的故事,反映出主管和下屬之間的矛盾及人性的複雜。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懂得留餘地,看清自己和他人的黑暗,以理解和應對人際關係。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2 孔子歷來給人的印象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評價固然不差;然而君子的堅持自有底線,並非如同外人想像那般,只是罔顧現實,死抱著忠字不放。
Thumbnail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22 孔子歷來給人的印象是「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樣的評價固然不差;然而君子的堅持自有底線,並非如同外人想像那般,只是罔顧現實,死抱著忠字不放。
Thumbnail
棄商從政成一代名相 管仲(西元前725年至前645年),原名夷吾,字仲,諡號敬仲,是中國古代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所著的《管子》被譽為法家學派的經典之作。與多數高官出身於士族不同,管仲最初是一名商人,後來卻毅然放棄商業,投身於政治事業。他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
Thumbnail
棄商從政成一代名相 管仲(西元前725年至前645年),原名夷吾,字仲,諡號敬仲,是中國古代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所著的《管子》被譽為法家學派的經典之作。與多數高官出身於士族不同,管仲最初是一名商人,後來卻毅然放棄商業,投身於政治事業。他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
Thumbnail
第24首籤詩明說了一位名字叫「文種」的人,不聽一位叫「范少伯」的話,這個不聽話叫「文種」的人是誰咧?我們先說說大家都認識的范少伯,他就是大家熟知春秋時期的范蠡,如果那個時候有富士比的富人排行榜,范少伯先生說自己排行第二,我看應該沒有人敢說他是第一。所以那是「文種」先生不聽「范少伯」怎麼發家致富嗎?
Thumbnail
第24首籤詩明說了一位名字叫「文種」的人,不聽一位叫「范少伯」的話,這個不聽話叫「文種」的人是誰咧?我們先說說大家都認識的范少伯,他就是大家熟知春秋時期的范蠡,如果那個時候有富士比的富人排行榜,范少伯先生說自己排行第二,我看應該沒有人敢說他是第一。所以那是「文種」先生不聽「范少伯」怎麼發家致富嗎?
Thumbnail
摘要《巧讀史記》中個人較喜歡的篇章後,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想。
Thumbnail
摘要《巧讀史記》中個人較喜歡的篇章後,分享一些自己的感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