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群到課堂:原青自媒體如何啟動社會對話|國立成功大學:台灣原住民族當代議題與社會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上學期(2024),國立成功大學的通識課程邀請我以「原青自媒體很可以」為主題,與學弟妹們分享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與自媒體實踐的經驗。

當天的上課側記: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5mHRc4UUX/

助教告訴我,我的授課內容讓很多學生印象深刻,特別是學生們手寫的心得,內容真摯且用心。在 AI 工具盛行的時代,手寫心得顯得更加珍貴。讀著這些文字讓我深受感動,也成為推動我前進的力量!

學生手寫心得側拍在這裡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1Ao1TuiPGn/

以下整理了一些學生的心得分享,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這份喜悅與感動:


學生心得摘錄

1.「很像見偶像」

我平常就有在關注 Umav 的 IG、Podcast 等社群,在這堂課見到她很像見偶像的感覺!對於正名議題我最近也在研究,因為我媽媽問我要不要跟她一起去改名,但當時單列族名未通過,所以我拒絕了。Umav 在課堂上用可愛的漫畫介紹「隱微歧視」,我覺得很棒,在哈哈大笑的同時也深深思考。


2.「本學期最喜歡的演講之一」

這場演講是我這學期印象最深刻也最喜歡的場次!我覺得老師是個很棒的傳播者,無論是當天的內容還是私底下經營的 Podcast,都非常活潑,讓人想聽下去深入了解。老師也談到原住民對身分認同的迷失和案例,讓我動容,並對加分制度有更多層面的理解。

3.「以行動詮釋驕傲與力量」

……看到本人其實蠻驚喜的,才知道原來她也是校友。學姐就是個很好的範例,勇於傳達自己的想法,為了自己重視的地方持續耕耘,這讓我在身分認同上多了一個正面的力量,也更加為自己的身份驕傲。

4.「用創新方式帶入議題」

……利用有趣的方式講述正名過程,也讓我們明白身為少數族群對於族群認同的渴望,以及他們為了在生活中找到依靠與歸屬感所做出的努力,令人動容。老師也提及她的 Podcast,感覺很有趣,將原住民族議題帶入大眾視野,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5.「『我是誰?』這個問題很重要」

對於這場演講最深刻也最令人省思的一件事是,原住民在正名過程中不斷重複的一個問題:『我是誰?』其中包括我的族群、家庭、語言、文化,最後才到我的名字。這是大多數漢人不會遇到的問題,但對於原住民和原民意識抬頭卻至關重要。

6.「隱微歧視的當頭棒喝」

講師想法新穎、風趣,並用很多生活例子談正名、族語議題,甚至是「隱微歧視」。她分享了很多求學生活中的問題,並帶著自信與驕傲談及原住民議題,讓我深刻注意到,並不是「稱讚」就不算「歧視」!

7.「有條理的發聲不諱言」

很常在演算法的幫助下看到『每天來點布農語啊!』的貼文,是非常感於發聲和開放各方意見對話的媒體人,在許多關於轉型正義的話題討論中皆能看到Umav的身影。很欣賞她有條理的論述和不諱言的精神。有時在和親友討論相關議題時,都不敢把話講得太直白,我想這種勇氣是我還需要學習的。


後記

非常榮幸能與課程老師合作撰寫 全民原教議題相關計畫,也很高興這個計畫順利通過並開始執行!同時也提醒成大學弟妹們,新學期課程已經開放選課,期待在「原住民族文化暨社會實踐專長微學程」課堂中,遇到更多有想法的夥伴!


這堂課由 成大第一位原住民老師樂鍇 開設,與原資中心合作,是探索原住民族議題的重要課程。



最後,歡迎大家收聽我們的 Podcast 🎙️ 「Umav如何了!」

👉 solink.soundon.fm/umav

原貼文出自每天來點布農語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Umav的沙龍
45會員
130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Umav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7
Umav如何了!EP170 體育班的真實面貌與升學之路:兼顧運動與課業的挑戰與優勢? 大學面試官不藏私分享:教授想看到什麼?如何準備才能脫穎而出?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5
In Taiwan We Speak: Empowering Indigenous Digital Activism (ft. Umav Ispalakan) Umav Ispalakan 是一位積極投入原住民權利、語言及數位倡議的布農族人。透過社群媒體平台,分享關於原住民事務及相關議題的內容。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2025/04/23
是Umav在一次聚會中對話與反思的紀錄。從朋友的研究主題談到身分認同的興趣萌芽,延伸到兩位受訪者——作家馬翊航與音樂人張淦勛——如何以文學與音樂回應個人複雜的族群認同。Umav透過Podcast訪談的片段,分享了這一代原住民青年在尋找自我過程中的細膩掙扎與幽微情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分享在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的講座心得,主題為「原民觀點的社會對話」,並包含現場錄製Podcast的環節,訪談四位不同族群背景的學生分享求學、文化探索及身份認同的故事。
Thumbnail
分享在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舉辦的講座心得,主題為「原民觀點的社會對話」,並包含現場錄製Podcast的環節,訪談四位不同族群背景的學生分享求學、文化探索及身份認同的故事。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臺中一中學校參與了教育部112學年度高中優質化輔助方案的兩場課程,旨在改善校園族群友善和素養。其中一個課程是人權教育研習,旨在教導學生正確理解人權概念。另一個課程則是原住民族教育主題的多元選修課,旨在讓學生更深入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藉由這些課程,提升學生的族群友善和素養,並消除校園中的歧視事件。
Thumbnail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邀請「全民原教推展系列」,瞭解原住民自媒體與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發聲突破微歧視。不管是站在人前對大家自我揭露講故事,或是帶著都市長大的原民孩子回部落種小米,這些都是原住民青年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建立認同、營造理解的過程。
Thumbnail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邀請「全民原教推展系列」,瞭解原住民自媒體與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自主發聲突破微歧視。不管是站在人前對大家自我揭露講故事,或是帶著都市長大的原民孩子回部落種小米,這些都是原住民青年努力讓更多人認識、建立認同、營造理解的過程。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台南一中「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原來我們這麼近——原民青年的自媒體行動」 及至去年2023年,都還有些校園發生對原住民歧視等惡意事件,甚至上了新聞引起譁然。 而台南一中申請了國教署「原住民族教育校訂課程計劃」,並設計同學可以自主選修的彈性學習課程「對於原住民族你所知道的是?」讓
Thumbnail
Umav如何了!EP110上架:台中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要開播客啦!|Hola Sicyang、Ciwas
Thumbnail
Umav如何了!EP110上架:台中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要開播客啦!|Hola Sicyang、Ciwas
Thumbnail
今年的中一中諧音歧視原住民文案和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事件是一個縮影,更長期以來是國家政策和教育端乃至於家庭教育對於族群友善素養的忽視。這一集是這些事件後的感受,同時在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上面我們也有相關倡議與心得。 身在大學校園的樂鍇教授,於2018年與教育部開會時,即提起應將全民原教的
Thumbnail
今年的中一中諧音歧視原住民文案和台大言論自由月布條事件是一個縮影,更長期以來是國家政策和教育端乃至於家庭教育對於族群友善素養的忽視。這一集是這些事件後的感受,同時在臉書粉專每天來點布農語啊上面我們也有相關倡議與心得。 身在大學校園的樂鍇教授,於2018年與教育部開會時,即提起應將全民原教的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這個夏天,讓我們一同踏上媒體之旅!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將於8月14日至8月16日舉辦精彩絕倫的活動 - Young Voice:打造自己媒體‧做自己的報導暑期培力工作坊。透過深入淺出的教學,我們將帶領學員走進媒體的世界,學習基本原則與倫理,培養媒體素養和社會
Thumbnail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這個夏天,讓我們一同踏上媒體之旅!臺北市青少年發展暨家庭教育中心將於8月14日至8月16日舉辦精彩絕倫的活動 - Young Voice:打造自己媒體‧做自己的報導暑期培力工作坊。透過深入淺出的教學,我們將帶領學員走進媒體的世界,學習基本原則與倫理,培養媒體素養和社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