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昆布鮪魚美乃滋飯糰 《從「良藥苦口」到「美味傷身」的味覺拉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家還記不記得小時候,連廚房流理臺都摸不到的那個年紀?我就是在那個時候,徹底迷上了鮪魚美乃滋飯糰,也就是鮪魚美乃滋飯糰。那種濃郁又柔滑的美乃滋,配上鮪魚的鮮味,然後通通包在白飯裡,咬下去就像打開一個閃閃發亮的寶箱,瞬間讓我徹底著迷。那種快樂到現在還黏在我的舌頭深處,完全甩不掉。


結果前陣子回日本的時候,我在便利商店看到一款「鹽昆布鮪魚美乃滋飯糰」,包裝上還寫著什麼「新上市」啊、「小心上癮!」之類的字眼,簡直就跟惡魔的低語一樣。鹽昆布在我印象裡只是配飯的小配角,頂多放個一點點就能嚐到鹹香,誰會想到它能跟鮪魚美乃滋結合?當下我就想,這到底是誰想出來的?是神還是——惡魔?


面對這超乎常識的組合,我腦中第一個念頭就是「天啊,這根本是惡魔的所作所為!」甚至還考慮要不要準備蒜頭和十字架。雖說對付惡魔也有聖水或銀彈等等,可那應該是用來對付吸血鬼的吧。總之,我當下就覺得,如果讓這個飯糰就這樣擺著不理,我的理智一定會被它吞沒。買,還是不買?結果當然是敗給誘惑,乖乖拿去結帳。因為我說服自己:趁著白天買,惡魔的力量總會小一點吧。這樣一想,內疚感也好像沒那麼重了。


付完錢,一出店門我馬上撕開包裝咬一口。天啊,鹽昆布的鹹香跟鮪魚美乃滋的滑順搭配得天衣無縫,每咬一下,腦海裡就好像有什麼神奇的化學變化在發生,整個人都融化在那股美味裡。不到幾秒,飯糰就被我掃光,還忍不住在心裡大喊:「太好吃了吧!」這時候我才猛然驚覺,這大概真的是惡魔,因為它實在好吃得很不尋常,感覺像是在暗中侵蝕我的健康。腦中甚至浮現什麼「惡魔組織」給食物裡下了奇怪藥劑的畫面,完全不是在開玩笑,畢竟我根本毫無抵抗力。


更糟的是,才剛吃完,就又想再買一個。這樣下去,我大概連「這輩子只要有鹽昆布鮪魚美乃滋飯糰就夠了」都說得出口。但就在那一刻,我突然想到一句話:「良藥苦口」。意思就是美味的東西對身體超級不好。對身體好的東西通常不好吃,多半就特別美味。這飯糰既然好吃到令人著迷,想必就非常不健康吧,不然怎麼會符合「良藥苦口」的邏輯呢?


現在的社群和影音平台到處都是網紅,他們開開心心地說「這裡超好吃!」、「來日本一定要試試!」看起來多麼美好,但如果「介紹好吃的東西」等於「提供一種對身體不好的食物名單」,那他們不就可能是「惡魔的小幫手」嗎?雖然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我一想到這個飯糰的恐怖魅力,就忍不住警惕起來。


再說,中醫藥湯或草本煎茶向來又苦又澀,基本沒幾個人會發自內心地說「好好喝喔」。反觀那些蛋糕、甜點,光是看就讓人幸福感爆棚,可吃多了,體重也跟著飆升,哪天健康紅燈亮起時,才會想起「良藥苦口」的忠告。這樣看來,「好吃=傷身」的概念似乎也不是空穴來風。


所以說,我想跟人分享的「鹽昆布鮪魚美乃滋飯糰」,八成也逃不過對健康不利的嫌疑。若我開個食譜教學,還興高采烈地喊「真的超好吃!」,那不就等於變成「惡魔代言人」了嗎?難道要在食材裡加什麼超苦的東西來中和?可那誰還會想吃?我自己都想不通,因為我也想跟大家分享美味啊……真是兩難。


儘管如此,「良藥苦口」是沒錯,但那些能帶給人幸福的美味,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魔力。於是帶著這份矛盾,我還是繼續做著鹽昆布鮪魚美乃滋飯糰。做法很簡單:把鹽昆布切碎,跟鮪魚美乃滋攪拌,再用白飯包起來。但就這再平凡不過的步驟,居然能生出一隻「小惡魔」般的怪物,當你伸手拿起的剎那,理智幾乎就斷裂了,一轉眼就被吃得乾乾淨淨,還會心癢癢地想「再來一個」。老實說,我不覺得有幾個人能抵擋這種威力。


另外,「良藥苦口」也在提醒我們:健康需要那些難以下嚥的藥物來維持。但難道所有好吃的東西都是罪惡嗎?我想未必。一道能讓人開心的美味,也是一種藥,只是「副作用」就是可能傷身,我們只能在「天使的微笑」和「惡魔的低語」間反覆拉扯。我自認還沒準備好放棄這道「鹽昆布鮪魚美乃滋飯糰」。


回過神,我腦海裡又浮現那股鮮鹹香甜。「再來一口」的念頭又在腦中徘徊。雖然知道這對健康不一定好,但人生就一次,誰願意錯過這種快感?或許我會找個凌晨大家都熟睡的時候,再溜去買一個,想著那時候惡魔的力量也許會小一點。或是乾脆在家偷偷做。


總之,結論就是:我大概戒不掉「鹽昆布鮪魚美乃滋飯糰」。但我也要提醒各位,吃多了可是離「良藥苦口」越來越遠,危機也隨之增長。就像跟惡魔做交易,開心是一時的,後果可能很慘重。偏偏它的恐怖之處在於,明知如此,還是忍不住想再咬下去。也許這就是人類的軟弱吧。


如果你有勇氣聽到這裡,我想問你:「你會怎麼選?」是要舉起武器抵抗惡魔,還是接過那股誘人香氣的飯糰?你有選擇的自由。良藥常常苦澀,但人生有了甜美才算完整。就算往後某天你感嘆:「唉,這果然對身體不好……」也否定不了那短暫又強烈的幸福。我們只能帶著這樣的矛盾,繼續一步步往前走,一邊回味鹽昆布與鮪魚美乃滋交織的滋味,一邊在心底,和那個惡魔默契地相視而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日本男子的腦內記憶
911會員
43內容數
我通常不會在社群發布的散文或是筆記,以後會陸續在這裡分享。 包括我經常光顧的餐廳,最近買的東西,過去的一些回憶,還有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或是最近在思考的社交媒體策略等等, 這些平時寫完就刪的文字,我會開始在這裡發布。 想要窺探我的內心世界,或是想要享受更平和的社交媒體樂趣的你,歡迎來這裡看看。
2025/01/16
即使身處同一座城市,也能在日常中體驗旅行的樂趣。本文作者分享透過嘗試未知料理、品嚐未曾喝過的酒,豐富人生體驗,並鼓勵讀者從微小改變開始,拓展生活視野。
Thumbnail
2025/01/16
即使身處同一座城市,也能在日常中體驗旅行的樂趣。本文作者分享透過嘗試未知料理、品嚐未曾喝過的酒,豐富人生體驗,並鼓勵讀者從微小改變開始,拓展生活視野。
Thumbnail
2024/09/10
這篇文章描繪了作者在工作後回家的路上,與一隻灰色貓咪的互動和情感連結。每晚的散步成為作者與這隻貓習慣性的相伴,直到貓咪的突然消失,讓作者感受到一種失落。後來,當貓咪帶著小貓回到陽臺時,作者的心情又重新溫暖。這是一個關於孤獨、相遇及告別的故事,展現了生活中簡單而深刻的情感。
Thumbnail
2024/09/10
這篇文章描繪了作者在工作後回家的路上,與一隻灰色貓咪的互動和情感連結。每晚的散步成為作者與這隻貓習慣性的相伴,直到貓咪的突然消失,讓作者感受到一種失落。後來,當貓咪帶著小貓回到陽臺時,作者的心情又重新溫暖。這是一個關於孤獨、相遇及告別的故事,展現了生活中簡單而深刻的情感。
Thumbnail
2024/07/26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在日本長大時遭遇的一些偷盜事件,以及死亡親人給他帶來的心理變化。文章描繪了他面對這些事件時的寬恕之情。
Thumbnail
2024/07/26
這篇文章談論了作者在日本長大時遭遇的一些偷盜事件,以及死亡親人給他帶來的心理變化。文章描繪了他面對這些事件時的寬恕之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小就愛吃鮪魚美乃滋飯糰,最近在日本便利商店發現「鹽昆布口味鮪魚美乃滋飯糰」,其美味程度令人驚豔,卻也引發對「良藥苦口」的反思。文章以幽默的筆觸描述品嚐美食的矛盾心境,並探討美味與健康的關係,最後以開放式結局引導讀者思考。
Thumbnail
從小就愛吃鮪魚美乃滋飯糰,最近在日本便利商店發現「鹽昆布口味鮪魚美乃滋飯糰」,其美味程度令人驚豔,卻也引發對「良藥苦口」的反思。文章以幽默的筆觸描述品嚐美食的矛盾心境,並探討美味與健康的關係,最後以開放式結局引導讀者思考。
Thumbnail
當談到三重市三和路上的老本壽司時,不得不讚嘆這裡的美食之美,每一口都是對日本美食傳統的極致致敬。老本壽司以其優雅精緻的環境和新鮮美味的壽司而聞名。讓我們進一步深入品評這裡的招牌菜式。 首先,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墨魚香腸!它給了我驚喜的美妙口感。這款料理的特色在於墨魚的鮮
Thumbnail
當談到三重市三和路上的老本壽司時,不得不讚嘆這裡的美食之美,每一口都是對日本美食傳統的極致致敬。老本壽司以其優雅精緻的環境和新鮮美味的壽司而聞名。讓我們進一步深入品評這裡的招牌菜式。 首先,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墨魚香腸!它給了我驚喜的美妙口感。這款料理的特色在於墨魚的鮮
Thumbnail
兩年來的四季旬會累積了太多,不如邊整理邊聊聊週年餐會吧。考量到回台北的時間,加上好奇會如何呈現日式下酒菜,最終就訂下了「家味酒食」這一場。 這或許是我第一次這麼明確地在酪梨中嚐出「梨」的甘甜吧。鮪魚本身在溫潤的鮮味後也很巧妙地帶著一些酪梨般的尾韻,兩者交相呼應,非常有趣
Thumbnail
兩年來的四季旬會累積了太多,不如邊整理邊聊聊週年餐會吧。考量到回台北的時間,加上好奇會如何呈現日式下酒菜,最終就訂下了「家味酒食」這一場。 這或許是我第一次這麼明確地在酪梨中嚐出「梨」的甘甜吧。鮪魚本身在溫潤的鮮味後也很巧妙地帶著一些酪梨般的尾韻,兩者交相呼應,非常有趣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款來自日本的絕妙美食——えびab炸物紅松葉蟹肉生乳可樂餅。 這個獨特的美食結合了日本境港盛產的紅松葉蟹和日本知名的大山牧場起司,讓您享受到濃郁香醇的味道。 ♡. 精選頂級食材:廠商堅持使用新鮮捕撈的松葉蟹和來自日本大山牧場的生乳源製成的牛乳起司,確保品質與口感完美結
Thumbnail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薦一款來自日本的絕妙美食——えびab炸物紅松葉蟹肉生乳可樂餅。 這個獨特的美食結合了日本境港盛產的紅松葉蟹和日本知名的大山牧場起司,讓您享受到濃郁香醇的味道。 ♡. 精選頂級食材:廠商堅持使用新鮮捕撈的松葉蟹和來自日本大山牧場的生乳源製成的牛乳起司,確保品質與口感完美結
Thumbnail
因為同學狀況不佳,於是我到便利商店採買一些方便吃的食物,意外發現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糰子。 2022年10月7日星期五(金曜日) 貨架上,一盒盒糰子正在打折,我興奮地拿起一盒放到購物籃裡,那是醬油口味的,上面有一些偏灰黑色的,像是海苔粉,一串四個,總共三串,其實份量有點多,不過我還是決定把他們吃完
Thumbnail
因為同學狀況不佳,於是我到便利商店採買一些方便吃的食物,意外發現我最喜歡吃的食物之一:糰子。 2022年10月7日星期五(金曜日) 貨架上,一盒盒糰子正在打折,我興奮地拿起一盒放到購物籃裡,那是醬油口味的,上面有一些偏灰黑色的,像是海苔粉,一串四個,總共三串,其實份量有點多,不過我還是決定把他們吃完
Thumbnail
這是一顆飯丸,從頭到腳台灣味的好吃的飯丸 說到飯丸,首先想起來的是小時候會買來當早餐的傳統飯糰, 通常都是學校附近的小攤車,一個大木桶裝滿燙手的糯米, 記憶中的飯糰就是糯米、肉鬆、油條、滷蛋,以及有時候有肉還有菜補。 啊!離題了! 總之在台灣一直不太容易找到這樣,看似簡單但其實不容易美味的飯丸
Thumbnail
這是一顆飯丸,從頭到腳台灣味的好吃的飯丸 說到飯丸,首先想起來的是小時候會買來當早餐的傳統飯糰, 通常都是學校附近的小攤車,一個大木桶裝滿燙手的糯米, 記憶中的飯糰就是糯米、肉鬆、油條、滷蛋,以及有時候有肉還有菜補。 啊!離題了! 總之在台灣一直不太容易找到這樣,看似簡單但其實不容易美味的飯丸
Thumbnail
姊妹篇:「什麼都加日式美乃滋」體驗記錄 自從一不小心打開新世界之後,嘗試完日本的接下來當然不能錯過台灣低啊! 附近店家看到這牌子有兩種口味,一款原味一款蜂蜜芥末:
Thumbnail
姊妹篇:「什麼都加日式美乃滋」體驗記錄 自從一不小心打開新世界之後,嘗試完日本的接下來當然不能錯過台灣低啊! 附近店家看到這牌子有兩種口味,一款原味一款蜂蜜芥末:
Thumbnail
過去不懂,為什麼日本人無論做什麼,嘴上總是唸著要幸福,經由那一個簡單包著的飯糰,讓我重新體會了這個傳統文化的意義,原來,多數人都能夠在任何一個得到幸福的片刻感到滿足並且珍惜,不刻意貪求更多。
Thumbnail
過去不懂,為什麼日本人無論做什麼,嘴上總是唸著要幸福,經由那一個簡單包著的飯糰,讓我重新體會了這個傳統文化的意義,原來,多數人都能夠在任何一個得到幸福的片刻感到滿足並且珍惜,不刻意貪求更多。
Thumbnail
一種飲食代表一種文化,若不吃米飯恐怕下一代對於米飯感到陌生,將來他們的鄉愁尋味之旅也無所憑藉,像漂蕩的浮萍。
Thumbnail
一種飲食代表一種文化,若不吃米飯恐怕下一代對於米飯感到陌生,將來他們的鄉愁尋味之旅也無所憑藉,像漂蕩的浮萍。
Thumbnail
我是飯丸控!  前年七月回台南後,一直嚷著台南沒有好吃的飯丸。而且大多數的飯丸都捏得不夠緊實。 傳統飯丸的內容很簡單,肉脯、酸菜、菜脯再加上油條,這是基本款。後來有人會加煎蛋、或魯蛋。當然,很多年輕人加入這個早餐領域時,花樣更多了,可以加玉米、焢肉、雞柳,甚至淋上一點沙茶。但唯一不能少的,就是中間
Thumbnail
我是飯丸控!  前年七月回台南後,一直嚷著台南沒有好吃的飯丸。而且大多數的飯丸都捏得不夠緊實。 傳統飯丸的內容很簡單,肉脯、酸菜、菜脯再加上油條,這是基本款。後來有人會加煎蛋、或魯蛋。當然,很多年輕人加入這個早餐領域時,花樣更多了,可以加玉米、焢肉、雞柳,甚至淋上一點沙茶。但唯一不能少的,就是中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