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分享-進化的力量2-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進化的力量2: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是一本極具啟發性的作品,讓我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反思個人和社會的運行規律。劉潤先生以清晰的邏輯和豐富的案例,帶領讀者理解不確定性中的深層規律,並為個人和企業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如何進化提供了實用指導。本文將結合書中的核心觀點與我的個人體會,分享一些對日常生活與職場的啟發。


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危機中的機會


書中提到,“真正的不確定性根本無法計算概率。” 這一觀點給予我很大的震撼。不確定性,是我們無法完全掌控的變量,但它同時也孕育著無限的可能性。例如,書中分析了豬肉價格的波動(“豬周期”),將看似混亂的市場現象剖析得條理分明:短期內的供需關係與長期的市場自我調節共同構成了一個不斷循環的系統。


由此,我聯想到房地產市場的週期性規律。特別是在台灣,媒體經常宣傳“房價永遠只會漲”。然而,事實是,隨著少子化與老齡化趨勢加劇,需求下降將逐步顯現。如果能以數據和理性去看待市場,就能更好地掌握其中的確定性規律,而非盲從於情緒化的宣傳。


從個人視角解讀“救命、治病、養生”


在第二章中,作者提出了企業化解意外的三個步驟:先“救命”,再“治病”,最後“養生”。這一觀點不僅適用於企業,同樣也可以應用於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場景一:財務危機


當個人面臨財務困難時,首要任務是“救命”,也就是減少不必要的開支並穩定收入來源。接下來,則是找到問題的根源(如是否收入結構過於單一),並進一步“治病”,通過學習技能或拓展副業來提高收入。最後,進入“養生”階段,建立長期的財務健康,比如學習投資理財,打造更穩健的現金流。


場景二:健康問題


一旦出現健康警訊,例如慢性疲勞,應立即採取措施(救命),如休假或尋求醫療幫助;之後檢視生活方式並改進(治病),例如調整作息和飲食;最終,將運動與健康管理融入日常(養生)。


場景三:職業危機


假如失去工作,首先要“救命”,找到臨時的收入來源,避免經濟崩潰。然後,通過學習或技能提升來應對職場挑戰(治病)。最終,打造多元職業能力和人脈網絡,實現職業穩定(養生)。


消費進化與價值重塑


在第四章中,作者闡述了“消費進化”的現象,並指出:“提高價值靠創造,降低成本靠努力,而純粹的價格調整是一場零和博弈。” 這句話啟發了我,尤其是在思考如何提升職場薪酬時。


假設你是清潔行業的從業人員,面對市場上大部分職位的薪資只達到基本工資的處境。要如何突破這一困局?


答案在於創造價值,具體可以這樣做:


  1. 專業化服務:學習處理特殊材質或深度清潔的技能,提供其他人無法提供的服務。
  2. 結合科技:掌握現代清潔設備的操作,提升效率和效果。
  3. 建立品牌:通過良好的口碑與作品展示,讓自己從普通清潔工升級為專業清潔專家。


例如,你可以針對高端社區或過敏家庭提供定制化清潔方案,這樣的服務會讓業主覺得物有所值,願意支付更高的報酬。


向數據要增長:連接、挖掘、使用


數據是推動經濟增長的“第五要素”,而其核心在於“連接、挖掘、使用”。對個人來說,這一觀點同樣適用。


  1. 連接:建立多元化的資訊來源和人脈網絡。參與行業活動,關注專業社群,讓自己與更多的機會相連。
  2. 挖掘:從大量數據中篩選出對自己有價值的信息,例如職場上的熱門技能或行業趨勢。
  3. 使用:將信息轉化為行動,制定具體計劃並持續優化。


例如,小李是一名職場新人,他通過招聘網站分析發現數據分析技能的需求增長迅速,於是學習相關工具,並將其應用於日常工作,成功獲得升遷機會。


用進化思維面對未來


閱讀這本書後,我深刻認識到,無論是面對不確定的未來,還是追求個人價值的提升,進化的思維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工具。當你不再只依賴勤奮,而是學會向數據、創造力和連接要增長時,你會發現自己的價值隨之水漲船高。


這本書不僅是一份企業經營指南,更是一本個人成長手冊。希望我的分享能讓更多人感受到它的力量,並啟發你在不確定性中找到自己的確定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尼爾森的沙龍
29會員
308內容數
在不違反法律為前提下,這是一個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小小天地。 不碰限制級。 不碰政治。 不碰宗教。
尼爾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我用硬幣過日子一個月後才明白:我們不是不會選,而是不敢承認內心的偏好。
Thumbnail
2025/04/29
我用硬幣過日子一個月後才明白:我們不是不會選,而是不敢承認內心的偏好。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都曾以為努力就會有回報、感情能靠誠意打動,卻忽略了現實根本不照劇本走。這篇文章分享三個練習,幫你從「偶像劇腦」切換到「紀錄片視角」,減少受挫感,更真實面對人生。
Thumbnail
2025/04/25
我們都曾以為努力就會有回報、感情能靠誠意打動,卻忽略了現實根本不照劇本走。這篇文章分享三個練習,幫你從「偶像劇腦」切換到「紀錄片視角」,減少受挫感,更真實面對人生。
Thumbnail
2025/04/21
有時候,改變從「少說一句、多做一步」開始。你願意為孩子先做出改變嗎?
Thumbnail
2025/04/21
有時候,改變從「少說一句、多做一步」開始。你願意為孩子先做出改變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文章總結了《心態致勝領導學》一書的重點,並分享了從中獲得的啟發。文章探討了成長心態和定型心態的差異,以及環境如何影響心態。作者強調,打造一個讓人想成長的組織文化,需要合作而非競爭、心理安全感、鼓勵創新和失敗、讚美行為而非天賦,以及避免比較。作者呼籲讀者要改變心態,優化環境,讓成長成為自己的超能力。
Thumbnail
文章總結了《心態致勝領導學》一書的重點,並分享了從中獲得的啟發。文章探討了成長心態和定型心態的差異,以及環境如何影響心態。作者強調,打造一個讓人想成長的組織文化,需要合作而非競爭、心理安全感、鼓勵創新和失敗、讚美行為而非天賦,以及避免比較。作者呼籲讀者要改變心態,優化環境,讓成長成為自己的超能力。
Thumbnail
《進化的力量2: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讀後感,結合書中核心觀點與個人體會,分享日常生活與職場啟發,包括應對財務危機、健康問題、職業危機的「救命、治病、養生」策略,以及透過專業化服務、結合科技、建立品牌提升職場價值,並強調數據的重要性,最後總結進化思維在個人成長中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進化的力量2:尋找不確定性中的確定性》讀後感,結合書中核心觀點與個人體會,分享日常生活與職場啟發,包括應對財務危機、健康問題、職業危機的「救命、治病、養生」策略,以及透過專業化服務、結合科技、建立品牌提升職場價值,並強調數據的重要性,最後總結進化思維在個人成長中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本文探討個人成長、團隊經營與危機應變等議題,以作者自身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持續經營、穩定交付,建立信任並達成目標。文章並強調持續學習、提升體能的重要性,以及跳脫舒適圈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文探討個人成長、團隊經營與危機應變等議題,以作者自身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持續經營、穩定交付,建立信任並達成目標。文章並強調持續學習、提升體能的重要性,以及跳脫舒適圈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何擺從考試到生活:突破確定性思維的關鍵技巧? 如何脫確定性思維,應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突破之道,我們傳統的學校教育教會我們明確的公式與安全感,但進入社會後,面臨的挑戰往往缺乏標準答案。透過定義現狀、設立小挑戰及培養適應力,你將能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成長的機會與動力。
Thumbnail
何擺從考試到生活:突破確定性思維的關鍵技巧? 如何脫確定性思維,應對生活中的不確定性?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突破之道,我們傳統的學校教育教會我們明確的公式與安全感,但進入社會後,面臨的挑戰往往缺乏標準答案。透過定義現狀、設立小挑戰及培養適應力,你將能在不確定的環境中找到成長的機會與動力。
Thumbnail
在現今快速變化的職場中,自我進修與生涯規劃變得愈加重要。文章探討了持續學習的必要性、改變現狀的挑戰以及堅持的意義,強調只有透過充分的準備和持續的努力,才能突破職業瓶頸,迎接更多機會。透過分享經驗和知識,讓有志者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並激勵他們持續追求成長。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Thumbnail
在現今快速變化的職場中,自我進修與生涯規劃變得愈加重要。文章探討了持續學習的必要性、改變現狀的挑戰以及堅持的意義,強調只有透過充分的準備和持續的努力,才能突破職業瓶頸,迎接更多機會。透過分享經驗和知識,讓有志者能夠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並激勵他們持續追求成長。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
Thumbnail
人類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多半帶有恐懼,也因為如此才有許多命理師、星相師、預言師替大家事先預告未來的走勢,但當事情真的發展不如預期的時候,我們是否會重新思考過去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有沒有可能採取一些行動或措施讓失敗或損害降到最低呢? 在《隨機思維》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可以把「不確定」當成是機會的來
Thumbnail
人類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多半帶有恐懼,也因為如此才有許多命理師、星相師、預言師替大家事先預告未來的走勢,但當事情真的發展不如預期的時候,我們是否會重新思考過去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差錯?有沒有可能採取一些行動或措施讓失敗或損害降到最低呢? 在《隨機思維》這本書中告訴我們可以把「不確定」當成是機會的來
Thumbnail
商品和服務永遠只是媒介,重點還是在於是否解決問題
Thumbnail
商品和服務永遠只是媒介,重點還是在於是否解決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