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時光】在火焰裡耀出的變革晶光—古坑華德福水晶班

【打鐵時光】在火焰裡耀出的變革晶光—古坑華德福水晶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去年加入華德福學校系統後的最新任務,就是接下在古坑校區的打鐵課。本次和教務處共同確定好教學概念後,我被安排帶的是11升12年級的水晶班,這個班有較多新加入華德福教育的學子、經濟水準與家庭背景也更多元,但不變的是水晶班一樣有群聽到打鐵就興奮的同學們。

因為有完整二個學季的時間而且課程又剛好是跨年級時期,所以我在上下學季安排了不同的課程目標,先練習熱鍛造塑形,再由小刀製作來看熱處理工序在鋼上所帶來的劇變。一開始我洋洋灑灑寫了二季的課程計畫,信心滿滿,但沒想到在當地罕見的連續午後大雨打亂了課……我們在戶外上課時不只總淋到全身濕,也使我們在起火、維持高溫變成件難事。

一開始的課程是拿鋼筋做營火柱開場,打環、打方、練扭轉,這群17歲的青少年們看著熱騰騰的鋼筋被塑形時,他們許多不同的好奇被點亮:

有人好奇鋼筋的可塑性到底有多大,於是我們一起扭它直到完全扭不了;有人好奇鋼筋的堅硬程度,於是課程中我們提前用水淬來看明顯的硬度變化……每週的二堂課就算被雨淋得濕漉漉,大家對打鐵的興致並沒有被澆熄。
raw-image

我曾在許多文章提到華德福孩子們的相似,但古坑水晶班課程體驗卻持續給我「獨特」的意象。當然仍有人因著對手工藝的熱愛與好學而高度投入課程,但這次相對之前在其他校的駐點課程,更多人的興趣是在打鐵之外:

班上因為有些同學對公民社會的關注而有許多顯眼的社運標語被放在教室內,也有人對山林深深著迷而投入更多心思在登山與相關專題研究,也有人在音樂、設計的創意遠超越同齡水準,這群人就算不一定很認真打鐵,但他們在不同面向展現的創意和玩心仍總是讓我會心一笑。

而到了下個學季,我想讓課程有個不一樣的開場,我邀請最投入課程的幾位同學帶領,我將開好口也焊好腳的鐵桶、耐火棉、耐火磚搬來,讓他們設計並做出自己的鍛造爐,不可否認我是想省去自己重造爐具的麻煩,但這次類「參與式學習」的成果太讓我驚訝:他們在過程中更加投入,會主動的提問與自己試作,像是進氣口的設計方案、問隔熱層的設計、耐火材的差異、問集火與蓄熱力……

這樣的互動不只對他們來說是難得的學習經驗,也讓我得以去整理自己的已知知識,再發掘出學生所能帶來的突破力量。

接著我讓同學們自由拿取SK5鋼料,讓他們自行設計自己的刀,許多同學在這時再度展現出他們自主研究或創意,雖然多數人都依我的建議做單體的北歐小刀,但也有人依著傳統山刀的形式設計彎刀的曲度、有人因為自己對軍用刀的認識設計出葉狀的突擊刀、也有想做開山刀的闊刃設計……有了一個學季的練習,大家幾乎都能好好運鎚工作,我的介入不用太多,看著大家天馬行空的奇想被逐漸完成時,也不得不佩服他們能這麼快就找到做刀的手法。

隨著課程推進,我也看出了幾位充滿天賦的同學,他們不只對做刀興趣高昂,更是有實踐的能力,有二位同學自然的成為了我的小老師與好幫手,協助工具的操作、協助同學的鍛造與磨除,我能安心地將班級交給他們,好好盯大家的工安、支援跟不上的同學。

我向班導與古坑的老師們說著他們的天賦異秉,但讓我驚訝的是原來這些能力並非天生,他們的專注、細心、同理……可能是他們在打鐵課中逐漸長出來的。

有一位同學自幼就在山峰與古坑華德福就讀(曾有老師笑說以前這位同學多愛嗆老師,我們在說同一位同學嗎?),另一位則常漫不經心於其他課堂,但他們對做刀有同樣高昂的好奇與熱情:在高溫的火前他們得專心才能做出自己想要的那把刀,他們得細心去設計爐內的熱力分佈才能加熱更快更有效,他們選擇將自己會的教給同學來讓全班的進度加快而能多學一點……

有些原先不在人格選項內的特質在一次次的鍛打中被激發出來,這或許能做為打鐵具有技藝傳承外教育意義的一個良好實證。

我不敢說自己設計出完美課程帶來了這樣的變革,因為有時失敗所能帶來的價值亦不容小覻,像是那把設計精美、被磨除完善的突擊刀在淬火程序中居然因材料瑕疵(教那麼多次課,第一次淬裂居然在這把)而在刀根有了裂痕,但同學立刻想到隱藏刀根的設計來變通外觀,成功留下具特色的刀刃不至功虧一簣,這也是他們自己把握住罕見的「失敗」才能有的機智學習。

在和水晶班互動的一個學期裡,我更加確定了在打鐵課程設計基礎原則,先由鍛造開始,再進入不可知又充滿變因的熱處理,這才符合這門打鐵課的設定:

明白鋼鐵只要正確的溫度就被自由塑造,亦如自己的個性與未來,沒有不可能被改變的事……亦不可自滿,要從材料資料庫中找出不可知的工序裡最可能完成作品方法。

水晶班著實為我打開眼界,明白華德福孩子的多樣性,更因為有做爐具與共同設計課程方案的互動,我在課程中真的與大家「同學」,實在有福而幸運。

這因著水晶班點起的火爐將繼續傳承下去,古坑華德福的鐵工課將接著鍛造出什麼樣的課程成就呢?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raw-image


avatar-img
核仔動力—開啟鐵與火的新視界
55會員
47內容數
長光沙龍是一個融合多元題材的小平台,從少見技能的【行動打鐵計畫——鐵與火的魅力】系列看課堂間點燃的樂趣,或是想看我記錄生命日常的【燦爛常光的美好時刻】,甚至是我的個人奇妙創作【麻瓜獵奇事件簿】,這裡會有些有趣的題材打開你的視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次因緣際會來到了竹華的融和農場開課,帶13位同學及家長在寒冬中感受鍛造的熱力。我引導大家感受揮鎚的手感與力道,並在多元的工具使用中展現打鐵的豐富及應用性。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竹華的大家在群體裡不分年齡展現的出高度的學習熱忱……或許這樣的跨越年紀的學習力,將是打鐵技藝傳承的核心趨力吧!
去年曾在潮厝小學部進行的打鐵課也輪到新一屆的小三生(曙光班)體驗,我決定把活動的體驗升級並改良,綜合了這段時間來的教學經驗與在華德福教育系統中的學習與思考,創造不一樣而更深刻的體驗,其中還多包含了我想讓他們明白的小祕密,至於是什麼呢?讓我們進文章裡一窺究竟吧!
俞廷老師在大約今年中主動透過鉄核組粉專私訊我,希望我能為她在康橋的5、6年級社團課帶來堂不一樣的打鐵體驗,當我進到教室,10個準備參加國際專題競賽的小學生,用著發亮的眼看著我帶的每樣工具……那是真心好奇著世界的孩子才能發出的光芒,耀眼無比的光芒,這堂課因他們的光芒而有什麼不可思議的轉化呢?
在充滿熱血華德福教師的場域裡,當麗水的子庭老師興沖沖地跑來問我有沒有機會合作打鐵課,立刻被她的熱情所感染,決定再度發動我的行動打鐵車,秋末出發新竹去!本次是響應麗水的米珈勒節意象,在秋日充滿鐵元素的日子中,我將在麗水收穫到什麼不可思議呢?
親子打鐵課再度於潮厝華德福登場!這次我們要挑戰的是鍛造技巧多元的S勾,但可別小看了這個小勾勾,裡頭所隱含的技巧與能力要求,與做刀可是完全不同的層次的。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課程轉化呢?就讓我由自己的「打鐵教育學」想法說起吧!
4月的空檔再度回到家鄉與好夥伴:繹心山房合作開課,讓打鐵的火焰於桃園市區燃起!在上次的課程後,繹心的回饋使我又得到精進空間,本次課程我將故事起在一整桌的工具介紹,我將原先對於鐵器文明發展、打鐵產業的歷史故事加回來課程裡,添入些文化的燃料後,再點燃我的鍛造爐!
這次因緣際會來到了竹華的融和農場開課,帶13位同學及家長在寒冬中感受鍛造的熱力。我引導大家感受揮鎚的手感與力道,並在多元的工具使用中展現打鐵的豐富及應用性。而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竹華的大家在群體裡不分年齡展現的出高度的學習熱忱……或許這樣的跨越年紀的學習力,將是打鐵技藝傳承的核心趨力吧!
去年曾在潮厝小學部進行的打鐵課也輪到新一屆的小三生(曙光班)體驗,我決定把活動的體驗升級並改良,綜合了這段時間來的教學經驗與在華德福教育系統中的學習與思考,創造不一樣而更深刻的體驗,其中還多包含了我想讓他們明白的小祕密,至於是什麼呢?讓我們進文章裡一窺究竟吧!
俞廷老師在大約今年中主動透過鉄核組粉專私訊我,希望我能為她在康橋的5、6年級社團課帶來堂不一樣的打鐵體驗,當我進到教室,10個準備參加國際專題競賽的小學生,用著發亮的眼看著我帶的每樣工具……那是真心好奇著世界的孩子才能發出的光芒,耀眼無比的光芒,這堂課因他們的光芒而有什麼不可思議的轉化呢?
在充滿熱血華德福教師的場域裡,當麗水的子庭老師興沖沖地跑來問我有沒有機會合作打鐵課,立刻被她的熱情所感染,決定再度發動我的行動打鐵車,秋末出發新竹去!本次是響應麗水的米珈勒節意象,在秋日充滿鐵元素的日子中,我將在麗水收穫到什麼不可思議呢?
親子打鐵課再度於潮厝華德福登場!這次我們要挑戰的是鍛造技巧多元的S勾,但可別小看了這個小勾勾,裡頭所隱含的技巧與能力要求,與做刀可是完全不同的層次的。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課程轉化呢?就讓我由自己的「打鐵教育學」想法說起吧!
4月的空檔再度回到家鄉與好夥伴:繹心山房合作開課,讓打鐵的火焰於桃園市區燃起!在上次的課程後,繹心的回饋使我又得到精進空間,本次課程我將故事起在一整桌的工具介紹,我將原先對於鐵器文明發展、打鐵產業的歷史故事加回來課程裡,添入些文化的燃料後,再點燃我的鍛造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