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厝當老師已跨入第二個年頭,接下導師工作也過了一個學期,帶班以來的風風火火,我也如同經歷爐溫的鍛鍊一般,形塑出自己的新樣態。當潮厝家長會再度找我開課時,我很自然就答應了(畢竟就在校內),然而當我在現場看到參與學員時才發現:唉啊!來的不只都是我曾教過的八、九年級學生,核心成員居然主要是我帶的晴空班學生與家長呢!
本次打鐵課面對晴空班,從導師切換角色成體驗課講師,從班內的嚴師切換成打鐵的教練,這次的打鐵課將為我帶來什麼不同以往的感想呢?

Photo Via:潮厝家長會
晴空班孩子看到我穿上與平常上課時完全不一樣的工作服,眼中多了驚奇的目光,但一聽到像我日常上課那幽默又具高度互動性的對話,他們又感到自在。這次我們要做的是我最近開發的體驗教案:扭轉餐叉,我一樣先自工安與打鐵的手部動作與出力姿勢開始說起,當大家把護目鏡帶好,火一點起來,精采的段落即將開始!
晴空班同學在潮厝是非常特別的一班,男孩的比例很高,高度的活力使校園的喧嘩中永遠有他們逐漸變聲的青少年嗓音。喜愛遊戲又衝勁十足、個性風風火火的他們在這次課程裡將會有什麼轉化呢?一開始我先帶大家鍛打看看S45C圓棒來練習打準,那位九年級同學因為來第二次了,所以自動變成了能帶學弟練習的小幫手,而其他人在這個階段都花上不少時間才掌握好持鎚的落點。在每個人都練習到至少二次後,我拿出本次的餐叉用的材料:304不鏽鋼細棒,開始加熱。

Photo Via:潮厝家長會
細長的鋼棒在火焰中快速變紅,我們先自尖端開始做起,這次的材料很細,對鍛打的精準度要求很高,前面的練習幫助了他們瞄準,那些比較急躁的同學們也成功進入狀況,很快的這群晴空男孩便成了本次課程中的主角:
他們學習快速,不一會就同步上學長及參與家長們的動作;他們也因為和我熟悉,這群原本愛比賽、競爭的他們也開始在我指示下相互引導彼此一些步驟,成為課堂好幫手;他們更會主動地問要怎麼打比較好?打壞了要怎麼修?一反平常在主課程時發散的心神,專注於鍛造……

Photo Via:潮厝家長會
還有一點很特別,相對很多我教過的體驗課群體,晴空班的他們似乎完全不怕火(說來也是罕見,是初生之犢不畏火?還是他們有著比同輩多上許多勇氣?),在高溫的爐前,他們在意的是如何把作品做到像老師做的一樣好看,毫無閃閃躲躲和畏手畏腳。

Photo Via:潮厝家長會
這次因為材料比較好處理,彎折也一下子就完成了(雖然中場還是有些小皮蛋突然消失去和旁邊羊圈的公羊玩),但完成T字折到扭轉段落,難度便提升起來:性急的孩子會因為沒注意施力而把最後的環扭歪,這是本課程的第一個關卡,下一個關卡就是運用鉆角做對稱的叉尖,這一關更是讓他們收起心裡的玩心,專心地追求對稱和平衡,如何去細緻地運用手勁是這階段的重點,這個時候的他們展現出了些我不曾見的特質:
他們執著地想把叉尖對齊、研磨時小心翼翼、不自作主張而是認真地請教我或家長們可以怎麼做得更漂亮……
看來在爐火與鉆鎚之間在塑造的不只是鐵件,他們心性中的某些元素也正被鍛造著吧!

Photo Via:潮厝家長會
第一次教與自己那麼親近的學生,有些感想對我來說也是初次體驗。我因為導師職務,期初便自發地去全班各員家訪,也持續累積個別訪談到期末,也時常去觀他們不同的課(雖然大多是去協助管秩序:P )一個學期過去,正當我以為自己夠了解他們時,這次的課程晴空孩子又再度讓我感到驚奇:
擅長DIY做東西的孩子,能在鍛造中停住自己的急躁;個性衝動的孩子,看著火焰能冷靜細緻地用鎚;平常成熟穩重的孩子,能大力用鎚子敲打出自己的完美主義;平日寡言安靜的孩子,在叉尖完成的那刻開心地笑出來……
是,這一樣是他們,晴空班同學們的多樣性在「打鐵」這個新的場域展現著!
是我太高傲了,以為幾次的家訪與個訪就能讓我看透這群晴空之子,但如同我在打鐵時所悟到的浩瀚無涯,我也在這次的打鐵課中重燃起自己對孩子們的好奇。接下來的相處與互動中,晴空班同學們又將帶給我什麼不可思議的驚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