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thisis 溫妮,今天分享我 2020 年底 / 2021 年初申請德國商學院的經驗,由於時間有些久了,建議大家還是到各個學校官網去確認一下最新的狀況比較保險。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我整個申請時間軸和面試經驗,不過具體的狀況有可能會隨時間有所變化。
個人背景
- 大學學歷: 國立台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 大學成績: Overall GPA 3.58 / 4.3
- 語言證明: IELTS 7
- GMAT / GRE: GMAT 660
- 實習經驗: 3 份實習經驗|虛擬貨幣交易所新創、美商公關公司、金融科技新創
- 課外活動經驗: 證券分析、管理顧問類社團|商業競賽 *5|台大 TCP 計畫 *3
- 附註:TCP 計畫是台大的產學合作計畫,會跟不同企業合作,進行為期一學期的課程,搭配期末簡報或是專案報告
申請的學校&結果
錄取
- 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 Management, Masters of Finance(二月收到結果)
- University of Mannheim, Master in Management(六月收到結果)
拒絕
- WHU, Master in Finance(三月收到結果)
因 Uni-Assist 系統意外故來不及完成申請投遞的
- University of Cologne, Master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CEMS MIM)
-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 Management & Technology
如果你對 Uni-Assist 申請流程不是很理解的,我把整個申請過程的介紹放在這篇文章的結尾。
當初我申請時我還有去看金融時報的 Master 排名,以及德國商學生常用的論壇(WiWi-Treff)評價。我自己的想法是,國際排名比較高的院校,之後如果沒有留在德國工作的話,在海外求職感覺也會比較有優勢,至少 HR 知道你的學校是哪間。至於看德國學生的討論,則是好奇德國人對於這些學校的看法,畢竟大部分時候我接觸到的資訊都是中文跟英文,比較少是德國人自己第一手的分享。
當時還有一家算是比較熱門的商學院叫 ESMT Berlin,主打是由企業所建立的商學院,且學校位在柏林,想必有很多新創實習機會。但由於學校成立時間相對短,加上我在 Wiwi-Treff 上看到的評價並沒有很好,所以我當時就沒有申請了。
申請結果
我最終是選擇了 Uni Mannheim。
第一大原因是學費,畢竟 FSFM 是私立商學院,學費貴了大概 6 倍。2025 年的資料顯示,曼海姆每學期 1.500€,假設兩年準時畢業,學費共計 6.000 €,而 FSFM 的學費兩年下來則是 39.000 €,如果你延畢的話,學費當然會再繼續增加。
第二個原因是住宿,當時我有特地去問學校有沒有提供學生宿舍,曼海姆這邊是有一個網站可以讓學生去申請的(具體照片這裡看),而 FSFM 給我的回覆則是他們正在蓋,但是我估計是等不到蓋完的,所以只能校外找。當時因為疫情,加上我的簽證也還在等,我覺得自己找房子挺麻煩的,所以算是曼海姆又多一票這樣。
最後,其實我當初最想去的是 WHU,我在網路上看了一些台灣學生去 WHU 交換的心得,也查過 LinkedIn 上不同公司的校友名單,覺得 WHU 出了特別多的創業者,感覺去那邊唸書有機會認識很多人 — 幾年之後回頭看這個想法,覺得先決條件大概兩個:(1) 必須要很主動,各式各樣的社交活動都去,才有機會快速了解德國的市場 (2) 德文要夠好,能夠自在地跟別人閒聊,甚至是進一步聊創業想法等。
對於碩士學生來說,很多人其實都是沒有德語基礎的,這種狀況下我覺得比較吃虧。德國私立商學院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很多就業相關活動,例如講座、實操的 Workshop,還有很多 Networking Events,但以我的經驗來說,絕大多數在金融和管顧這兩個領域的活動都是德文舉行的,找工作時也得用德文面試,進公司後或許會因為客戶以及市場的因素對德文要求反而沒那麼高,但是人跟人之間的溝通可能還是偏好以德語為主。
但如果你在開學之前就已經差不多有 C1 的基礎了,我覺得私立商學院對你的幫助就蠻大的,尤其是 FSFM 的位置特別好,很適合念金融領域的同學找實習。
研究所準備時程
- 2020.07-08 | 念 GMAT
- 2020.10 | 考 GMAT
- 2020.11 | 完成 FSFM 文件及影片申請
- 2021.01 | 完成 WHU 文件申請,並收到 Kira 影片錄製邀請
- 2021.01 | FSFM 面試
- 2021.02 | FSFM 結果放榜
- 2021.03 | WHU 結果出爐
如同前面所提及的,在考量到學費和住宿問題後,我決定拒絕 FSFM 的 Offer。後來 WHU 因為沒有收到 Offer,我考量到曼海姆的計分方式包含交換經驗,而我自己並沒有在大學期間出國交換,所以這方面的分數是拿不到的,所以我後來又決定再申請看看其他公立學校。
- 2021.03 | 申請 Cologne CEMS,並繳交 Uni-Assist 的資料
- 2021.04 | 完成 Mannheim 文件申請
- 2021.05 | 收到 Cologne 的「不被納入篩選清單通知」
- 2021.06 | 收到 Mannheim 錄取通知
- 2021.07 | 收到 TUM 的「不被納入篩選清單通知」
從這個時間軸可以看出來,我是一直到三月時才決定要再去申請其他學校的,這導致我後來整個時間來不及。這邊想提醒如果有考慮申請大部分德國公立學校的人(曼海姆是例外),一定要申請季剛開始時(通常是前一年的 9/10 月),就馬上把文件寄給 Uni-Assist,因為等待回覆以及審查時間都蠻長的,如果像我一樣到了隔年春天才交,其實就太趕了。
面試經驗分享
[1] Frankfurt School of Finance and Management
FSFM 在繳交完文件之後會先篩選,通過後會被邀請面試。如果你有打算申請 FSFM 獎學金的話,你可以選擇寫一篇文章,或是錄一支大概 1 分半的影片,解釋為什麼你值得擁有這筆獎學金,以及你想申請的金額。而在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如果發現你有申請獎學金,也會問你同樣的問題,建議大家可以提前準備。
以下分享我這次被問到的問題
- 你為什麼會選擇 FSFM?
- 如果你有1,500歐元,你會怎麼投資?
- 分享一個你曾在團隊中遇到紛爭的經驗,你怎麼解決?
- 你覺得身為一位碩士應該具備哪些特質? 根據你剛剛所描述的特質,你覺得自己現在最具備哪項能力?
- 為什麼應該投資我(指獎學金)?
[2] WHU – Otto Beisheim School of Management
WHU 的書審通過之後,會收到學校寄來的 Kira 連結,透過錄影片的方式來完成第一次的面試。這邊要特別、特別、特別提醒的重點是,WHU Kira 面試的第一題(或其中一題)會要你討論一個你有興趣的題目,以及為什麼。 這題是開放式題目,不會有問題出現在螢幕上,必須要提前準備;我在錄 Kira 時以為會是對方給我幾個題目,我得從中挑出一個來討論,結果是自己先想一個有興趣的然後自由發揮 .… 我這題就真的回答得不好,記得要事先準備!
以下分享我被問到的問題
- 請你選一個你有興趣研究的產業,為什麼? (3 min)
- 為什麼你選擇 WHU ?
- 你想在 WHU 得到,或是實現甚麼?
- 上週星巴克在美國賣出了幾杯咖啡?
- 如果有一個人今天是 18 歲,前天 17 歲,而今年不是閏年(leap year),請問為什麼這個人下次過生日時,他是慶祝 20 歲生日?
- 請舉例:在某個你投入大量時間的合作經驗中,你達成了甚麼?
- 請舉例:在某個專案中,你透過擔任領導人而影響專案結果的經驗
- 你的短期以及長期職涯目標(此題為筆試/10 min)
除了最後一題給的時間特別長,其他題大概都是 2-3 分鐘內得解決。在正式 Video Interview 之前,可以在 Kira 上面練習無數次(推薦)。
[3] Mannheim Master in Management
曼海姆只有書審,沒有面試,但他們開始申請的時間相較 FSFM 以及 WHU 都晚得多,最快收到申請結果大概也是六月底了,不過也有可能在 7-8 月的時候才收到
申請 MMM 的基本條件有
- 在大學修習超過 36 ECTS 的企業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相關課程(德國學分採計是用 ECTS,台灣 1 學分=1.5 ~ 2 ECTS)
- 曼海姆的企業管理很廣,相當於台大整個管院。如果你是台大管院的學生,即財金、工管、國企、資管和會計這幾個科系的學生,相關的課程全部都屬於曼海姆認可的企業管理課程。比較需要注意的是,假設你念的是經濟系、德文系,或是其他人文社會科學的科系,就得在大學期間補足更多的相關學分,不然曼海姆真的會拒絕掉資格不符的學生。
- GMAT 最低標準為 600 分
- 德語能力證明:曼海姆大學的商管碩士其實有 English / German track 兩個選項可以選擇,如果選擇後者就必須提交 C1(含)以上的德語能力證明。
- 其他:個人資料、大學成績單、畢業證書等
由於曼海姆只有書審,而且還不需要繳交 Essay,基本上就是根據上面的個人資料做分數評判,網路上有影片特別介紹,不過是用德文講的,我整理後補充在這:
- 大學平均成績:德國的成績排序由最好到最差分別是 1.0 到 4.0,比 4 還要低就是直接不及格。如果大學平均成績是 1.0 ,可以在這部分拿到滿分 60 分;成績每掉一個位階(從 1.0 → 1.1),則這方面的分數就會被扣 2 分。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大學平均成績換算成德制評分方式為 2.0,則你在這部分就可以拿到 40 分。成績計算方式我補充在下方。
- GMAT 成績:若你的 GMAT 成績剛好抵達曼海姆標準 600 分,那你就可以拿到 3 分;隨著你的 GMAT 成績每多 10 分,就可以再多拿 3 分。舉例來說,如果你的 GMAT 是 690 分,那就可以在這部分拿到滿分 30 分。
- 國際經驗:只要學生有海外交換學生經驗,就可以直接+ 22 分(沒有就,沒有分)
- 實習經驗:每一份實習經驗有 2 分,最多可以加到 6 分。實習定義:每周工作 39.5 小時(寒暑假實習的概念),且超過 30 天。
德國成績換算
德國採用的是 1.0-5.0 的計算方式,1.0 是最佳成績,每 0.3 做一個級距,4.0 = 及格水準。德國跟台灣的成績換算可以參考歌德大學這個網站,下方我也放上了轉換表,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這個表的最佳成績是 4.0。

德國成績和 GPA(4.0)換算
如果你的學校提供的是 4.3 的 GPA 制度,你也可以參考這個網站,填入
- Beste Note an Ihrer Universität (Maximalnote) / 最佳可取得分數
- Unterste Bestehensnote an Ihrer Universität / 及格標準
- Ihre aktuelle Gesamtnote an Ihrer Universität / 您目前的成績
- 按下 Umrechnen(換算)後,就會得到你的德國成績 / Ihre Note im deutschen Notensystem 了
其他提醒
最後,如果你要申請 TUM 或是 Cologne CEMS,都會被要求要寫 Essay(這點跟 FSFM 還有 WHU 是一樣的),而 CEMS 如果有通過的話,我記得還會有線上面試。
Cologne CEMS 和科隆大學其他商管學位不一樣,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到 Cologne CEMS 研究一下。此外,它的截止日也跟其他一般的商管學位不同,特別地早,2021 年是 3/31 截止。
結語
如果你看完上面的內容,對於一些面試問題或是成績換算仍不清楚,歡迎你在底下留言,或是私訊我的 ig @dailytch.ig。如果你發現這篇文章有任何錯誤內容,也請你幫忙糾正,避免錯誤資訊繼續傳播下去。
另外,如果你在德國的就業目標是管理顧問業或是金融領域中的併購分析、私人銀行以及股票研究,我會建議你在台灣能把德文學到多高的程度就盡力達到那個結果。以上提及的這幾個就業領域都非常要求德語水平,而我身邊大部分的同學都因為無法同時兼顧德語學習和課業以及求職,很多都是在畢業後才有時間好好學德文。德國給所有在德國畢業的大專院校學生提供一個為期 18 個月的找工作簽證,的確你是可以在這 18 個月內邊找工作邊學習德文。
另外,假設你在德國畢業後還沒正式找到工作,德國這邊的 Arbeitsagentur(就業機構)有提供所謂的職業德語課程,全額負擔你 B2 等級的德語課,前提是你必須要繳交 B1 的通過證明。如果你不確定整體是如何運作,建議你到 Arbeitsagentur 申請一個 Termin,並告知他們你有興趣參與所謂的職業德語課程。由於我自己並沒有真的參與過這個部分,如果你有其他任何疑問,歡迎下方留言,我會詢問我身邊有經驗的朋友再提供一個回覆。
祝大家接下來的申請一切順利!
補充:Uni-Assist 的申請流程
確認你想申請的院校是否透過 Uni-assist 來申請:這部分你可以直接點擊申請的 Program,都會有標注。你也可以直接參考 Uni-Assist 網站,填入你有興趣的學校,看看是否是透過 Uni-Assist 申請的,又有哪些相關規定。另外,如果你還不確定學校,但是有某些具體的邦(Bundesländer)或是城市(Städte)是你想去的,你也可以用其他方式篩選出透過 Uni-Assist 申請的院校。

舉例來說,假設我想申請慕尼黑工業大學 TUM,那你就得向 Uni-Assist 申請所謂的 Vorprüfungsdokumentation(事先認證好的文件),之後提交給 TUM 才能完成整個申請流程。

VPD 的準備流程可以參考這個網站,底下我也做了說明。
在填好申請表並繳交文件和付費之後,大概要等 4-6 週才會收到你的 VPD。如同我前面所述的,我會建議大家盡早申請,且 VPD 的申請時間窗口並沒有規定,申請過後文件的有效期為一年。這邊要特別講一下,如果你的文件原文不是德文或是英文,那必須要先翻譯到英文或德文,接著進行文件公證才算合格的文件。這邊是 VPD 整個申請流程。
每個學校的 VPD 的規定都不同,大家先註冊好 Uni-Assist 的帳號後,點選自己有興趣的院校再去查有哪些文件。我在另一個方格子沙龍上有找到別人的申請經驗,大家也可以參考看看。
👇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
▪️歡迎使用電子信箱聯繫我: dailytch.tw@gmail.com
▪️也歡迎 book 一個時段和我聊聊: https://calendly.com/dailytch-tw/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