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新、30000人次達成,或是舊、1090000人次達成。重要,孔子好色論。

賀!新、30000人次達成,或是舊、1090000人次達成。重要,孔子好色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首先,貼一下久保小姐的照片。

我們小朋友×綝說「要支持久保」,好的我們支持久保。

 

關於人類爆發力的問題。

在某個回顧中,看到學生《莊子》的考卷是這樣寫的:

 

「翻譯:

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

 

答:

顏回說:『老師,我進步了!』孔子說:『怎麼說呢?』

顏回說:『可是我剛坐下又忘記了。』」

 

看到不免「一唱三歎」!哈哈哈!

人被逼急了,真的能把潛能都爆發出來!

特別是在期末考這樣的極端情境之下。

 

不過,大笑之餘,

再想想,其實吼,真要說「坐忘」是「坐下就忘記」,

這解釋也不能說沒有道理。

譬如說,

《莊子》也說「予知之,將語若,中欲言而忘其所欲言」之類的話。

所以,好像也可以通。

 

是說,之前半開完笑地寫過宮崎市定的論語解釋這篇文章之後,

就覺得什麼亂七八糟的解釋都是可能的了。

畢竟,京都學派的大師宮崎市定,是這樣解釋《論語》的:

 

「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

 

宮崎市定今譯:

孔子說:『受困於陳、蔡兩國之時,弟子們無人能在入城門時追趕上我。』」

 

××××××

 

進入正題。譬如說,我看到張祥龍的書上說:

 

「孔子對於愛情的體驗,其實也有表達……

譬如他主張『好德如好色』,……

所以他對好色一定頗有體驗,才會說這種話。

看到一個美好的女孩子,他的感受一定是非常濃烈忘情,入境出神……」

 

真的,這個想法跟我一樣啊!

本誌也寫過「好德如好色」。果然!有識者所見略同!

還有,

本誌也寫過「南枝窈窕北枝長」,

說的是,魏晉人記載說,

孔子周遊列國,在陳國時不但虧妹、而且還一次虧2個妹,

結果虧妹失敗,搞得灰頭土臉的故事。

 

查了一下,「好德如好色」是2008年,「南枝窈窕北枝長」是2006年的文,

竟然那麼久了。

 

所以確實啊,古書還是有很多解釋的可能性,雖然很惡搞。

 

其實,我上課時,也跟學生開玩笑地解釋過這段: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

子曰:『繪事後素。』

曰:『禮後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子夏問說:『老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這是什麼意思?』

孔子說:『這是說,人不能光靠濾鏡和化妝,那都是騙人的。』

子夏說:『我懂了!把妹也是先衝上去要line再說,不用管什麼禮貌,對嗎!』

孔子說:『阿商啊,你太讚了,我可以跟你一起研究詩了。』」

 

是為孔子好色論。

 

不是,上面講的都是開玩笑的,請勿認真。

再放一張久保進食圖。

 


raw-image


avatar-img
rubo的沙龍
13會員
2.6K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ub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紀大了,又生病了之後,常常各種不舒服,體力也漸漸下滑。 昨天不知道是怎麼搞的? 是甲狀腺素又亂了,還是因為焦慮? 總之,頭暈、頭痛,昏睡了一整個下午。   今天看到自己的動態回顧,是2019去二舅公家吃辦桌的情形。 感覺距離好遠了。 那時候,我引用了坎伯的書,說:   「所以當你
我說《悖論簡史》真的超好笑。吃飯時斷斷續續看很不錯。 譬如,他說,中世紀時的大學, 因為紙很貴,大多都用口試而非筆試來評分。 而邏輯要怎麼口試呢? 就是辯論賽。 方法是這樣,反詰方,說是攻方比較容易了解, 提出一個命題,要求對方、也就是守方為此辯護, 然後開始追問。   但是,每個
是這樣:我突然想到, 你看,古往今來各派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有學生, 學生很重要啊! 譬如說,之前提到,連維根斯坦這種怪人,都有很多學生崇拜。 東方來說,儒家《論語》, 不是也描寫了一大堆弟子們的事嗎?   想到這個,是因為之前讀《大智度論》看到這個故事:   「時,目連以神通力到祇
年紀大了,又生病了之後,常常各種不舒服,體力也漸漸下滑。 昨天不知道是怎麼搞的? 是甲狀腺素又亂了,還是因為焦慮? 總之,頭暈、頭痛,昏睡了一整個下午。   今天看到自己的動態回顧,是2019去二舅公家吃辦桌的情形。 感覺距離好遠了。 那時候,我引用了坎伯的書,說:   「所以當你
我說《悖論簡史》真的超好笑。吃飯時斷斷續續看很不錯。 譬如,他說,中世紀時的大學, 因為紙很貴,大多都用口試而非筆試來評分。 而邏輯要怎麼口試呢? 就是辯論賽。 方法是這樣,反詰方,說是攻方比較容易了解, 提出一個命題,要求對方、也就是守方為此辯護, 然後開始追問。   但是,每個
是這樣:我突然想到, 你看,古往今來各派思想家,或多或少都有學生, 學生很重要啊! 譬如說,之前提到,連維根斯坦這種怪人,都有很多學生崇拜。 東方來說,儒家《論語》, 不是也描寫了一大堆弟子們的事嗎?   想到這個,是因為之前讀《大智度論》看到這個故事:   「時,目連以神通力到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