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漫談】淺談 DeepSeek | 產業漫談 | 程式探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關注的話題

過年期間,最受關注的話題並不是大家去哪裡旅遊,而是一款由中國杭州軟體公司開發的 AI 工具——DeepSeek。這款 AI 工具在美國股市掀起了風暴,甚至影響到美國科技巨頭的股價。某家科技公司單日市值蒸發 6000 億美元,創下美國股市單日最大跌幅的紀錄,這無疑成為了全球矚目的新聞。


raw-image


濃厚的興趣

作為一名創作者,我自然對這款 AI 工具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好奇它究竟帶來了哪些創新。然而,我並沒有急於下載或測試 DeepSeek,而是先觀察市場上的評論與分析。從目前的評價來看,DeepSeek 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 對敏感詞彙的限制:在某些議題上,DeepSeek 可能不會給出明確回應。
  2. 部分功能具有創新性:與現有 AI 工具相比,DeepSeek 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
  3. 仍然存在極限:和其他 AI 工具一樣,它的能力受到技術與設計框架的限制。


AI 工具的本質

要理解 DeepSeek 的運作方式,我們需要先了解 AI 的基本架構。一般來說,AI 訓練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部分:

  1. 資料收集:AI 需要龐大的數據庫作為基礎,涵蓋各種領域的資訊,例如全球各類文章、研究報告、新聞報導等。這些資料的豐富性決定了 AI 的知識廣度。
  2. 模型訓練:透過機器學習技術,AI 會分析這些資料並進行分類。例如,一篇探討「成功」的文章,可能會包含「成功的步驟」、「成功的方法」、「成功的計畫」等關鍵詞。相對地,一篇談論「失敗」的文章,則可能圍繞「如何避免失敗」、「失敗的原因」、「改善策略」等內容。
  3. 模型應用:AI 透過已訓練的模型來回答問題,類似於人類的思考方式。例如,一篇心靈雞湯文章可能會包含方法論、案例分析,最後再給出一個結論,這種寫作模式其實也是 AI 模型的一種呈現方式。


DeepSeek 的特殊之處

儘管我尚未親自使用 DeepSeek,但從技術架構的角度來看,它應該與目前市場上的 AI 工具並無太大差異。開發 AI 工具的門檻相較過去已大幅降低,這主要歸功於現有的 AI 模型與工具。如今,開發者可以利用現成的 AI 服務來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從而快速開發出新的 AI 工具。

AI 訓練的核心在於數據的整理與分類。例如,圖書館的分類系統經過數十年的演進,已形成一套穩定的架構。如果 AI 依照類似的方式來整理資料,那麼它的回答就會更有邏輯性。例如,在會計領域,AI 會依據「財務報表」、「稅務管理」、「成本控制」等分類來訓練模型。如此一來,一個專業的 AI 系統便能夠快速建立。

當 AI 工具的專業領域越來越多,整體系統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當 AI 接收到問題時,它可以先判斷該問題屬於哪個領域,然後再從該領域的數據庫中找出最合適的答案。


AI 工具的限制與挑戰

然而,開發 AI 工具的關鍵並不在技術,而是在於組織、規劃與執行能力。杭州的這家公司能夠推出 DeepSeek 並非偶然,它的發展基礎源自於 2022 年底 OpenAI 推出的 ChatGPT。隨著網路上可用的知識量不斷增長,只要能夠有系統地整理這些資料,並透過邏輯性分類與對應 AI 模型,就能建構出更完善的 AI 工具。

目前 AI 工具的準確度仍然有限。根據網路上的分析,現階段AI 提供的答案準確度約在 30%~40% 之間,而 DeepSee k則僅有 17% 的準確率。這也是我不選擇使用 DeepSeek 的原因之一,因為我非常清楚其背後的運作邏輯。

此外,AI 的回答受到不同層面的道德與政策約束。例如,在中國,AI 可能會避免涉及「天安門事件」、「習近平」、「群眾抗議」等敏感詞彙。這種限制會影響 AI 回答的準確性與全面性,這點對於希望獲取完整資訊的用戶而言是一大缺陷。

當然,AI 工具的內容審查並非中國獨有,全球各大 AI 服務都會對某些敏感議題做出一定程度的限制。例如,涉及自殺、暴力、違法行為的問題,許多 AI 工具都會選擇不提供具體資訊,這是基於道德規範的考量。


AI 的未來發展

目前 AI 工具仍然在不斷進化,但它們的成功更多來自於市場行銷與敘事策略。DeepSeek 之所以引發熱議,部分原因是它製造了一個「突破性創新」的故事,很低的成本,低階的階的階的芯片階的芯片,吊打全世界的全世界的AI大全世界的AI大廠,導致許多人對其抱有極高期待。然而,對於真正理解 AI 技術的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特別驚人的成就。

如果有足夠的資金與資源,任何懂得系統分析、擅長程式設計的人,都可以開發出類似的 AI 工具。DeepSeek 並非一項全新的發明,而是站在現有 AI 巨人的肩膀上,進一步發展的一款工具。它的成功,更多是因為市場環境與行銷策略,而非技術上的革命性突破。

然而,由於 DeepSeek 受到中國政策的限制,它的發展潛力也將受到影響。AI 工具的價值在於提供準確、全面的資訊,而當資訊的可及性受到限制時,AI 的效能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會有更多更強的新AI

DeepSeek 的出現讓 AI 工具再次成為市場焦點,但本質上,它並未帶來顛覆性的技術突破。目前 AI 的發展仍然面臨準確度、內容審查、資料來源等問題,這些都將是未來 AI 工具需要克服的挑戰。

AI 工具的發展趨勢是不可逆的,而我們作為使用者,應該保持理性與批判性的眼光,充分理解 AI 的優勢與侷限,並善用這些工具來提升自身的創作與工作效率。

avatar-img
438會員
2.6K內容數
Alan idea 普普文創、水彩速寫、迷你短篇、文創漫談、心靈雞湯、踏青步道、智慧音樂、美食天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普普文創 的其他內容
追求完美還是上了再說 在創作的過程中,許多人都會糾結於「完美」這件事。特別是在文化創意產業中,許多創作者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一推出就驚艷四座,無懈可擊。然而,這樣的心態常常讓人陷入無止境的修修改改,甚至因此喪失了許多寶貴的時間與機會。不妨試著改變思維:與其追求完美,倒不如採取「上了再說」的態度。因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洞察行銷已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洞察行銷不僅僅是數據分析,更是對消費者行為、需求和市場趨勢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如何做好洞察行銷的幾個重要步驟。最好是常常實際執行並做檢核。 確定目標與受眾 首先,企業需要明確自己的行銷目標。這些目標可以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銷售額或
常見且有爭議 在現代媒體環境中,「業配文」已經成為一種常見且有爭議的現象。簡單來說,業配文就是商家或品牌通過某種形式的付費,讓媒體或網紅撰寫相關文章,這些文章以新聞報導或專業推薦的方式呈現,旨在推廣某個產品或服務。這種文章看似是客觀評論,但實際上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商家或品牌的影響。這類文章的出現
該寫還是不寫 有許多朋友問我,作為一個在文化創意領域耕耘多年的創作者,從創作者的心態來看,到底是應該寫還是不寫?我的回答很簡單:站在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答案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寫。 必須有產出 無論你寫得好還是不好,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有產出。只有當你有作品被公眾看見時,別人才有機會對你的作
網路爬蟲的由來 網路爬蟲,也叫網路蜘蛛(spider),是一種用來自動瀏覽全球資訊網的網路機器人。其目的一般為編纂網路索引。網路搜尋引擎等站點通過爬蟲軟體更新自身的網站內容或其對其他網站的索引。網路爬蟲可以將自己所訪問的頁面儲存下來,以便搜尋引擎事後生成索引供使用者搜尋。 網路爬蟲的原理
瀏覽量與收入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創作了1,300篇文章,總瀏覽量達到10萬8000次。廣告收入總共347元,沙龍收入96元,贊助收入339元。這些就是我目前所有努力換來的收入。這裡沒有太多別的意思,純粹就是讓大家了解文化創意工作者的真實情況。 收入不豐厚 文化創意工作者的收入來源並不穩定,也不
追求完美還是上了再說 在創作的過程中,許多人都會糾結於「完美」這件事。特別是在文化創意產業中,許多創作者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一推出就驚艷四座,無懈可擊。然而,這樣的心態常常讓人陷入無止境的修修改改,甚至因此喪失了許多寶貴的時間與機會。不妨試著改變思維:與其追求完美,倒不如採取「上了再說」的態度。因
在當今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洞察行銷已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洞察行銷不僅僅是數據分析,更是對消費者行為、需求和市場趨勢的深刻理解。以下是如何做好洞察行銷的幾個重要步驟。最好是常常實際執行並做檢核。 確定目標與受眾 首先,企業需要明確自己的行銷目標。這些目標可以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加銷售額或
常見且有爭議 在現代媒體環境中,「業配文」已經成為一種常見且有爭議的現象。簡單來說,業配文就是商家或品牌通過某種形式的付費,讓媒體或網紅撰寫相關文章,這些文章以新聞報導或專業推薦的方式呈現,旨在推廣某個產品或服務。這種文章看似是客觀評論,但實際上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商家或品牌的影響。這類文章的出現
該寫還是不寫 有許多朋友問我,作為一個在文化創意領域耕耘多年的創作者,從創作者的心態來看,到底是應該寫還是不寫?我的回答很簡單:站在文化創意產業的角度,答案非常明確,那就是要寫。 必須有產出 無論你寫得好還是不好,最重要的是你必須有產出。只有當你有作品被公眾看見時,別人才有機會對你的作
網路爬蟲的由來 網路爬蟲,也叫網路蜘蛛(spider),是一種用來自動瀏覽全球資訊網的網路機器人。其目的一般為編纂網路索引。網路搜尋引擎等站點通過爬蟲軟體更新自身的網站內容或其對其他網站的索引。網路爬蟲可以將自己所訪問的頁面儲存下來,以便搜尋引擎事後生成索引供使用者搜尋。 網路爬蟲的原理
瀏覽量與收入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創作了1,300篇文章,總瀏覽量達到10萬8000次。廣告收入總共347元,沙龍收入96元,贊助收入339元。這些就是我目前所有努力換來的收入。這裡沒有太多別的意思,純粹就是讓大家了解文化創意工作者的真實情況。 收入不豐厚 文化創意工作者的收入來源並不穩定,也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ChatGPT 開燒 70 萬美金,OpenAI 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 AI 應用百花齊放,各家科技巨頭都搶著要分一杯羹。微軟、蘋果、輝達(NVIDIA)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市值更是直逼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AI晶片市場報告顯示AI晶片競爭白熱化發展,市場延續產業輪動後的逢低買盤並且初步有墊高現象、股債同步表現,市場關注MU財報。
Thumbnail
微軟發布一系列AI功能優化辦公軟體與Google區隔,整體支持AI題材延續,市場關注Nvidia財報是否維持增長動能,整體市場多頭震盪、整理,輪動的緩步表現。
Thumbnail
市場將關注OpenAI推出的搜尋引擎計劃,是否壓抑微軟、Google搜尋業務,並影響Google廣告業務增長,整體市場維持以電力事業、電源管理、化學、消費品強勢,其餘仍見輪動或落後補漲的緩步表現。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0306盤前重點新聞】 *科技股賣壓 道瓊狂瀉逾400點 那指創三周最糟單日 *超微降規版 AI 晶片銷陸卡關 業界:輝達可望搶下更多市占 *韓媒:美光、SK海力士拼HBM良率 以通過輝達測試 *大摩:ABF 載板產業四大利空 保守看三雄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智能投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以及相關的投資策略與市場趨勢。內容涉及科技產品的市場需求與供應、個人生活與體悟、產業分析與市場觀察、臺股市場表現與個人心態、AI技術發展等各方面。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公司和產品的名稱,如OpenAI的Sora、Supermicro等。
Thumbnail
一種AI兩樣情,再次說明基本面的重要性(原諒我是基本面的信仰者)。 當美國上市公司,AI伺服器大廠的美超微漲到被形容為"妖股"的同時,市場上還充斥著搭上AI列車就可以飛上天的言論。但美超微是有上季超乎分析預期的超強財報支撐,加上大家對AI的期待,以及應該也有對美超微的技術認可,所以推升了美超微股價
Thumbnail
*美股聚焦大型科技股財報 標普登歷史新高 *美重量級CSP廠財報周來了!台股六大AI族群高歌 *PC代工三巨頭唱旺下半年 AI產品會是最大助力 *AI伺服器缺料Q1逐步舒緩 出貨有望季增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ChatGPT 開燒 70 萬美金,OpenAI 每天都在跟時間賽跑。 最近科技圈最火熱的話題,莫過於 AI 應用百花齊放,各家科技巨頭都搶著要分一杯羹。微軟、蘋果、輝達(NVIDIA)這些響噹噹的名字,股價都跟著水漲船高,市值更是直逼全球最有價值企業的寶座。市場分析師普遍認為,這些企業之所以
Thumbnail
AMD財報與上調財測,以AI、PC與伺服器晶片帶動收入表現落後補漲、財測維持增速,微軟整體部門包括雲端與AI業務保持正增長,與Google表現差距不大,整體AI題材已失去先行者優勢,競爭者後來居上,三星受益於AI對記憶體需求激勵財報表現。昨日市場維持相對強勢、產業分歧,關注財報後是否出現產業輪動。
Thumbnail
AI晶片市場報告顯示AI晶片競爭白熱化發展,市場延續產業輪動後的逢低買盤並且初步有墊高現象、股債同步表現,市場關注MU財報。
Thumbnail
微軟發布一系列AI功能優化辦公軟體與Google區隔,整體支持AI題材延續,市場關注Nvidia財報是否維持增長動能,整體市場多頭震盪、整理,輪動的緩步表現。
Thumbnail
市場將關注OpenAI推出的搜尋引擎計劃,是否壓抑微軟、Google搜尋業務,並影響Google廣告業務增長,整體市場維持以電力事業、電源管理、化學、消費品強勢,其餘仍見輪動或落後補漲的緩步表現。
Thumbnail
科技巨頭陸續公布財報,META與IBM顯示AI支出未有更多細節指引,且尚未能帶動大規模爆發性收入增長,市場將關注週五巨頭微軟與Google財報,短線半導體轉向車用半導體,符合對自AI轉向預期,金融、必須消費、公用事業等具有穩定收入產業續吸引資金,市場關注反彈、位階支撐與突破,並關注中期支撐與壓力。
Thumbnail
【0306盤前重點新聞】 *科技股賣壓 道瓊狂瀉逾400點 那指創三周最糟單日 *超微降規版 AI 晶片銷陸卡關 業界:輝達可望搶下更多市占 *韓媒:美光、SK海力士拼HBM良率 以通過輝達測試 *大摩:ABF 載板產業四大利空 保守看三雄
Thumbnail
本篇文章介紹了智能投資、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以及相關的投資策略與市場趨勢。內容涉及科技產品的市場需求與供應、個人生活與體悟、產業分析與市場觀察、臺股市場表現與個人心態、AI技術發展等各方面。文章中提到了一些公司和產品的名稱,如OpenAI的Sora、Supermicro等。
Thumbnail
一種AI兩樣情,再次說明基本面的重要性(原諒我是基本面的信仰者)。 當美國上市公司,AI伺服器大廠的美超微漲到被形容為"妖股"的同時,市場上還充斥著搭上AI列車就可以飛上天的言論。但美超微是有上季超乎分析預期的超強財報支撐,加上大家對AI的期待,以及應該也有對美超微的技術認可,所以推升了美超微股價
Thumbnail
*美股聚焦大型科技股財報 標普登歷史新高 *美重量級CSP廠財報周來了!台股六大AI族群高歌 *PC代工三巨頭唱旺下半年 AI產品會是最大助力 *AI伺服器缺料Q1逐步舒緩 出貨有望季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