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騷擾在公部門有多嚴重?無聲的日常與體制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公部門職場性騷擾是否真的無法解決?本文探討制度與改革建議,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被忽視的問題。」

 


「一個女人的處境不是命中注定,而是社會和文化的建構。(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你曾遭遇過職場性騷擾嗎?是的,我有,但我選擇當一隻沉默的鴕鳥,為了那份微薄的飯碗、為了生存,我含著眼淚把所有的屈辱咽下去。

 

台灣人無論男女,都被傳統性別角色所擺佈,心中明知屈辱,但卻不敢輕易反抗,只因害怕被世俗的眼光撕裂。

 

面對性騷擾,這份屈辱似乎成了心底永遠不能說出口的黑暗每一次的不堪,化作喉頭的苦澀,流進心底深淵,無數次在夜裡問自己:「為什麼我要忍耐這種噁心事?」但為了生活,我只能選擇低頭與沉默,假裝無事發生。

 


「職場性騷擾在公部門,就像生活中吃飯喝水一般的日常。 」

 

公部門裡有人反應申訴性騷擾,其彷彿一陣風,短暫掀起些微波瀾,隨後便在例行的會議、繁忙的公文中悄無聲息地淹沒,最終回歸那平靜而壓抑的日常。

 


 職場性騷擾的定義

職場性騷擾的定義非常的曖昧模糊,界線未明。

 

根據《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和國際勞工組織(ILO)的《第190號公約:關於暴力和騷擾的公約》對職場性騷擾的定義:「職場性騷擾是指在工作環境中發生的任何形式的暴力或騷擾,包括基於性別的暴力和騷擾,這些行為對受害者的尊嚴和健康造成威脅、羞辱或恐嚇的影響。這種行為可以是肢體的、言語的、非言語的,且目的或效果是創造一個充滿敵意、冒犯、侮辱的工作環境。」

 

這些行為被認為侵犯了個人尊嚴,並且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環境有深遠的負面影響。國際社會強調雇主的責任,必須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且無騷擾的工作場所。

 

撇開冗長的法律定義不說,我自己的標準是:「只要感到不舒服,就是性騷擾。

 

關於職場性騷擾,我早已練就銅牆鐵壁,內化為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平常有人開黃腔笑一笑就過去了,無傷大雅,但我內心知道那是不對的。

 

在向上呈報的過程中,我心裡已經有了底線,我知道自己可能會遭到職場報復,或者被剝奪工作權。畢竟在公家機關,男尊女卑的狀況「普遍」依然存在。

 


公部門職場性騷擾的普遍性

 

職場性騷擾對我來說,就像吃飯、喝水、上廁所一樣自然,是日復一日的日常,也許這正是父權社會所構築的「新人訓練」——讓年輕女性一入社會就逐步適應這種風氣。

 

我過去在考上公職之前的最後一份私人企業工作,是在南港中信營造業工地,遇到的職場性騷擾可以說是一樁樁、一件件,無法細數;但本書的焦點是「公部門」,所以我選擇只談自己在公部門遇到的這些事情。

 

我待的第一個公部門是勞動檢查機構。正如大家所想像的那樣,裡頭有九成幾乎全是理工背景的男士們,而我就是那座冰原上唯一的火花;的確有時身為火花給我帶來一些禮遇,紳士的同事與長官總是彬彬有禮,讓我覺得被重視;但也有那麼幾個人,他們的眼神目光、言語,讓我時時感到不安和困窘。

 

記得剛分發到單位時,那時是年底,公司慣例要新人在尾牙上表演,尤其是未婚的年輕人,我那時被安排跳一支叫《金罵沒ㄤ》的舞,必需模仿藝人林美秀MV中那樣扭腰擺臀,還要自備圍裙,我是當中唯一的女性,也認為這無妨,便賣力表演,想取悅台下的長官同仁。

 

跳完舞後,台下立刻有個隔壁單位的男性主管走過來,對我說:「柳靖,看不出來妳那麼會搖,當你男朋友真的很『性』福!」

 

聽到這句話,我當下的反應是僵住,心裡一時茫然,不知該笑、還是該生氣。

 

我勉強笑了笑,沒有回應他,可這句話卻像一根刺深深紮在我心裡,我明白這是職場性騷擾,但我選擇默不作聲。

 

我一直對自己說:「忍耐、容忍,這還是可以忍受的範圍,反正這不是掐奶或者是性侵這種嚴重的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

 

事情並沒有因此結束。

 

後來我常在與一些男性同仁或主管交談時,因我體型豐滿,明顯感覺到他們的眼神目光未曾落在我的眼睛上,視線從頭到尾停留在我胸前,讓我一陣陣不安與難堪,好幾次想找洞鑽,逼得我不得不拿公文夾抱在胸前,想藉此擋住那些令人窒息的眼神目光。

 

我自己調到經濟部後,有一次在跨部門的協調會議上,那時我是承辦人,正在會議室張羅資料,當時只有我和隔壁組的一位男性組長在場,這位組長以前是政風室主任,他看到我忙碌的樣子,居然作勢捧著自己的胸部對我說(暗示我胸部豐滿):「妳動作再不快點,我下次就叫妳組長給妳『乙』,柳靖妳是不是那邊太豐滿,動作才那麼慢?」

 

那一刻,我只感到五雷轟頂,完全笑不出來。我是豐滿的女生,但這並不是被拿來當作玩笑或威脅的理由。

 

公部門的職場文化,人事運作充滿不透明性,各種光怪陸離的事情外人難以想像,其實,還有更多的事件,但這些是我印象深刻、久久揮之不去的記憶。

 

我並不想因為這些「性騷擾瑣事」而影響我的公職工作、升遷或被調動職務,所以我選擇忍耐。但如今離開了公部門,我不再需要保持沉默,終於可以選擇說出來。

 

我真心羨慕警察能隨身攜帶密錄器,如果我能每天掛著密錄器去上班,或許那些目光在我胸口停留的人次會可觀性地的減少,但想像與現實本是天與地之別。

 

波蘭猶太裔詩人斯坦尼斯拉夫·耶日·萊克(Stanisław Jerzy Lec)的作品《思緒紛亂》(More Unkempt Thoughts)中,有這樣一句話:「雪崩中,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

 

公部門的職場性騷擾,大多來自權力不平等,且常被合理化為「開玩笑」,這背後其實隱藏著一種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與不平等。

 


今天我寫下這篇文章,只希望能提醒大家,別讓這樣的議題被遺忘,公部門中的那些隱秘角落裡,性騷擾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成了眼裡的「日常」,這真的讓人遺憾。

 

將事實透明公開不僅能夠讓加害人承擔應有的責任,還能發揮更大的社會教育效應,讓潛在的加害人明白,這種行為不會被容忍,也無法逃脫法律與道德的審判。

 

不過現實總是殘酷的——現有的處理流程通常由機關人事單位負責,可這些單位也不得不服從於更高層的利益。人事單位面對的利益衝突常常讓受害人的聲音被壓制下來,甚至導致加害者逍遙法外,進一步削弱了人們對正義的信心。

 

最理想的狀況是性騷擾案件必須由第三方公正機構來處理,以確保透明和公平,避免內部牽涉到的人事關係和權力結構影響調查結果。

 

這樣的改革不僅能保護受害人,也能重新建立我們對機關的信任,讓每個人都相信自己的權益可以被真正地守護。這世界需要你、我,一起點燃那微弱的光芒,將長久的黑暗撕裂,讓那些曾經害怕發聲的人終於勇敢站在陽光下,感受前所未有的溫暖與自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柳靖
90會員
264內容數
《柳靖的國考驛站》Podcast 主持人/執行製作, 著有:《關於公職~你不知道的那些事》、《關於國考~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 聯繫:kkposthouse@gmail.com
柳靖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出書後, 我最愛做的一件事—— 跑去書店偷看自己的書。 假裝自己只是路人,隨便逛逛。 但其實,眼睛早就偷偷瞄新書區: 我的書在不在? 放的位置夠不夠顯眼? 有沒有人在翻? 有沒有人帶去結帳? 有一次,甚至站在旁邊裝作在看別的書, 心裡卻狂OS: 翻啊翻啊,拜託翻久一點…
Thumbnail
2025/04/27
出書後, 我最愛做的一件事—— 跑去書店偷看自己的書。 假裝自己只是路人,隨便逛逛。 但其實,眼睛早就偷偷瞄新書區: 我的書在不在? 放的位置夠不夠顯眼? 有沒有人在翻? 有沒有人帶去結帳? 有一次,甚至站在旁邊裝作在看別的書, 心裡卻狂OS: 翻啊翻啊,拜託翻久一點…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選擇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提出三點選擇伴侶的建議:觀察伴侶如何處理逆境、是否願意一起成長,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作者強調選擇能並肩同行、共同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伴侶,遠比追求浪漫重要。
Thumbnail
2025/04/18
本文探討選擇人生伴侶的重要性,作者分享自身經歷,並提出三點選擇伴侶的建議:觀察伴侶如何處理逆境、是否願意一起成長,以及原生家庭的影響。作者強調選擇能並肩同行、共同面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伴侶,遠比追求浪漫重要。
Thumbnail
2025/04/02
這本書我寫了將近10個月, 其實早在(2024)去年10月底就已經全部交稿。   只是中間因為一些編務調整與內容改版,延宕了幾個月, 但——好事多磨吧,終於它出版了!   我曾經因為不甘心在工地被欺負,想考勞動檢查員,走上考公職這條路,也不甘心被貼上「這樣的家庭背景不可能有出息」的標籤。
2025/04/02
這本書我寫了將近10個月, 其實早在(2024)去年10月底就已經全部交稿。   只是中間因為一些編務調整與內容改版,延宕了幾個月, 但——好事多磨吧,終於它出版了!   我曾經因為不甘心在工地被欺負,想考勞動檢查員,走上考公職這條路,也不甘心被貼上「這樣的家庭背景不可能有出息」的標籤。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公部門職場性騷擾是否真的無法解決?本文探討制度與改革建議,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被忽視的問題。」   「一個女人的處境不是命中注定,而是社會和文化的建構。(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
Thumbnail
「公部門職場性騷擾是否真的無法解決?本文探討制度與改革建議,讓更多人關注這個被忽視的問題。」   「一個女人的處境不是命中注定,而是社會和文化的建構。(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
Thumbnail
這本書《大叔之牆》的作者是日本每日新聞「首位」女性政治部長,書中寫出女性在職場上的各種歧視,我整理五點分享給你們: ①育嬰假的兩難 女性若懷孕生小孩,勢必只能做短工時的工作,等孩子長大到某個程度,才能做全職工作。而在懷孕生產期間,經常需要請假,原本負責的工作就必須有人分擔,易造成支援同事的怨言
Thumbnail
這本書《大叔之牆》的作者是日本每日新聞「首位」女性政治部長,書中寫出女性在職場上的各種歧視,我整理五點分享給你們: ①育嬰假的兩難 女性若懷孕生小孩,勢必只能做短工時的工作,等孩子長大到某個程度,才能做全職工作。而在懷孕生產期間,經常需要請假,原本負責的工作就必須有人分擔,易造成支援同事的怨言
Thumbnail
「這是性騷擾嗎?」這可能是許多人在事發後所產生的困惑,其實在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2條有具體定義,白話來說分為敵意式性騷擾和交換式性騷擾。
Thumbnail
「這是性騷擾嗎?」這可能是許多人在事發後所產生的困惑,其實在性別工作平等法第12條有具體定義,白話來說分為敵意式性騷擾和交換式性騷擾。
Thumbnail
性騷擾是一個長期存在且嚴重影響社會的問題,而其中文化觀念和價值觀的角色不可忽視。性騷擾不僅僅是個人行為的問題,它深深植根於我們的社會結構和價值體系之中。性騷擾的出現和持續存在反映了一種不平等和不尊重的文化觀念。
Thumbnail
性騷擾是一個長期存在且嚴重影響社會的問題,而其中文化觀念和價值觀的角色不可忽視。性騷擾不僅僅是個人行為的問題,它深深植根於我們的社會結構和價值體系之中。性騷擾的出現和持續存在反映了一種不平等和不尊重的文化觀念。
Thumbnail
那些傷害的重點可能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並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被真正的看見、聽見。 還可能會反覆地被提醒,或是被迫噤聲、遺忘, 彷彿只要受害者忘了或是認同加害者就不存在傷害的事實。
Thumbnail
那些傷害的重點可能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並沒有被重視甚至沒有被真正的看見、聽見。 還可能會反覆地被提醒,或是被迫噤聲、遺忘, 彷彿只要受害者忘了或是認同加害者就不存在傷害的事實。
Thumbnail
這兩天「性騷擾」的議題又浮上檯面,大部分的民眾都是關注在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有刑事上的性騷擾罪,但性騷擾另有民事損害賠償的問題。 尤其在職場上,常因同事或廠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語或行事輕挑或有冒犯,例如說黃色笑話、帶有性暗示的談話內容、觸摸對方身體,或許只是開玩笑,但只要被害人主觀上覺得被冒犯了
Thumbnail
這兩天「性騷擾」的議題又浮上檯面,大部分的民眾都是關注在行為人的行為是否構成有刑事上的性騷擾罪,但性騷擾另有民事損害賠償的問題。 尤其在職場上,常因同事或廠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言語或行事輕挑或有冒犯,例如說黃色笑話、帶有性暗示的談話內容、觸摸對方身體,或許只是開玩笑,但只要被害人主觀上覺得被冒犯了
Thumbnail
 《女性日常》描繪的其實是你我的日常 《女性日常》一部描述著六則女性在日常生活裡遭遇性騷擾事件的電影,不僅是實務現場可見情境,更是日常生活常見事件,其中,對被害人面對此類事件時所獲得的回應,像是嚴厲地檢視、負面地評價、冷漠地應答..更是讓我們心有戚戚焉。只是會遭受性騷擾事件的不僅是
Thumbnail
 《女性日常》描繪的其實是你我的日常 《女性日常》一部描述著六則女性在日常生活裡遭遇性騷擾事件的電影,不僅是實務現場可見情境,更是日常生活常見事件,其中,對被害人面對此類事件時所獲得的回應,像是嚴厲地檢視、負面地評價、冷漠地應答..更是讓我們心有戚戚焉。只是會遭受性騷擾事件的不僅是
Thumbnail
近來性騷擾事件頻傳,引發社會關注,現代婦女基金會長期致力性別暴力防治,並提供性騷擾事件諮詢服務,近年發現109年本會職場性騷擾諮詢量高達54.3%,較106年的17.6%大幅提升,顯見民眾已逐漸不再隱忍。對此,本會於今年1月8日至2月16日進行《我們與性騷擾的距離 – 女性職場性騷
Thumbnail
近來性騷擾事件頻傳,引發社會關注,現代婦女基金會長期致力性別暴力防治,並提供性騷擾事件諮詢服務,近年發現109年本會職場性騷擾諮詢量高達54.3%,較106年的17.6%大幅提升,顯見民眾已逐漸不再隱忍。對此,本會於今年1月8日至2月16日進行《我們與性騷擾的距離 – 女性職場性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