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涯 - 自由工作者真的有這麼好?半年接案的心路歷程與焦慮克服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近期在回顧自己的職涯旅途,才發現原來在不知不覺間,成為自由工作者已經半年了。

雖然我總是在社群上分享自己的收穫與學習,讓其他人感覺我好像過得不錯,甚至跟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們看我這樣,也說想要跟著嘗試自由工作者的生活。

這時候,我都會跟他們分享在那些分享的華麗外表下,背後潛藏的焦慮。

對我來說,成為自由工作者,意味著要時刻與兩種焦慮競爭:金錢焦慮以及自我焦慮。

金錢焦慮

金錢焦慮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畢竟從穩定的正職收入轉為接案模式,最先面對到的問題,就是每個月不再會有固定的錢轉到你的帳戶,可是正常的開銷卻還是存在。因此在商業模式還沒建立起來之前,很多時候都得面對入不敷出的情況。

以我自己的經驗,從我七月底離職到年底前基本上都是這樣的狀態。

所以,離職前準備好預備金真的非常、非常、非常重要(說三遍)。自己當初是抓了至少一年的生活費,然而計畫還是趕不上變化,在歷經八月美國、九月泰國的數位遊牧(還有電腦泡水維修)之後,預備金水位快速蒸發,短短幾個月便少了將近一半。

這在當下真的覺得超級慌張,尤其是原本上班族的模式已經養成,習慣穩定現金流帶來的安全感,有一種雖然早就預料到,但實際體驗之後還是遠遠超出你預料的感覺,甚至一度產生「要不要就試半年,然後趕快回去找份正職工作?」的念頭。

直到後來順利接到線上課程外包的案子,雜誌的邀稿也比較穩定之後,這樣的焦慮才小了一點。

但這也讓從不習慣抓現金流的我,開始會去預估下個月甚至下下個月的收入,並嘗試分配資金。

也得說,除了控制收支之外,建立股票、定存等等資產部位也非常重要。畢竟淡季的時候,必須要有其他的收入管道,所以即使現在的收入不穩定,我還是依然堅持定期定額,也因為這幾年股市的表現很好,才能讓我有更多的餘裕。

不過,我也提醒自己,這並非長久之計。要真正減緩金錢焦慮,必須儘快建立穩定的商業模式,拓展更多案源,確保資產與專業發展並行,才能讓這條自由工作的路走得更長遠。

總結這段,我自己在面對金錢焦慮時,會做三件事:準備自己的預備金(大約抓一年的生活費)、試著建立自己的收入與支出表(不一定要事無鉅細,但至少大筆花費或收入要記)、建立資產部位(大盤股票或定存)。

自我焦慮

我一直是個比較沒有自信的人,因此在這段過程中,無數次在午夜夢迴時問自己:「我是不是選錯了?」

特別是在接觸職涯諮詢後,這種懷疑變得更強烈。我常想:「我憑什麼給別人建議?」甚至在接案時,也不斷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會不會因此失去下一次合作的機會。

過去在公司工作時,容錯率相對較高,做不好時,主管會給回饋,老闆會指引方向。但在接案的世界裡,當表現不理想時,業主可能只是客氣地笑笑,然後再也不聯絡。畢竟對他們來說,這個接案者不合適,大不了換一個就好。

除了對個人能力的懷疑,還有一種是對個性的質疑。

有次跟朋友R聊天,他跟我說:「你跟我一樣都是個性比較懶散的人,真沒想到你會選擇自由工作者這種需要自律的職業。」

其實,這句話我對自己說過無數次了。

「自律」對於自由工作者來說真的很重要,但也是非常難做到的,因為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是自制力很強的人,那你等於是在跟自己的本性對抗。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句話絕對不假,像我自己如果在家工作,那麼很有可能一天過去,完成的事情寥寥無幾。

只能說,床在工作區域內是一件很危險的事。

所以有時候我也會想,自己這樣違背本性的工作模式真的能夠持續下去嗎?畢竟現在連假日也大多數時間在工作,在這種工作與休息時間模糊的狀態下,我真的能保持自律嗎?

面對這種自我焦慮,我的應對方式是:「先踏出去,再想辦法。」每當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時,我就會想起離職時 Bryan 對我說的那句話:「不要把一次的失敗,等同於你的自我價值。」

所以現在的我選擇先做,再從中學習。如果遇到問題,就努力改進;如果真的無法解決,那就勇敢尋求幫助。即使最終失敗,至少在過程中已經盡了全力,這只代表自己還需要再成長,而不是否定自己的價值。

更重要的是,當真的開始行動,往往會發現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糟。而每一次的成功經驗,無論大小,都是累積自信與成就感的養分。

至於對個性的質疑,我選擇透過建立工作儀式感來調整自己。

即使已經離職,我的鬧鐘依然設定在每天早上七點半,雖然偶爾會因為睡過頭拖到八點或八點半,但我盡量讓自己在九點半前出門,找間咖啡館,點一杯咖啡,然後開始工作。

在工作安排上,我也會在行事曆上標記每個接案的交付時間,確保自己在特定時段內完成相應的工作。因為沒有人監督,更需要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自我管理,避免因為自由而失去效率。

所以小結一下,面對自我的焦慮,我的做法是:先做再修正、透過達成里程碑來累積成就感、建立工作儀式感來達成「自律」。

對我來說,自由工作者是一種工作形式,更是一種自我挑戰的旅途,讓我想辦法克服自己性格中比較弱勢的一面。或許這條路並不輕鬆,但正是因為挑戰,才能讓成長更具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致淮的職涯寫作筆記
6會員
29內容數
我是一名有社群行銷經驗的課程規劃師,也是一名職涯諮詢師。 曾在媒體擔任社群行銷,並撰寫與職場相關內容。過去也曾於大人學負責課程製作,參與 LinkedIn 經營與主管管理相關課程的設計。 我將在這裡,分享自己對職場寫作與職涯諮詢的觀察與想法!
2025/04/21
許多人認為MBTI外向者熱愛社交,但作者卻在社交中感到疲憊。作者以自身經驗和蓋洛普人格分析,說明其社交疲憊源於潛意識中扮演「好人設」的渴望被喜歡,卻又缺乏自信。文章探討了這種矛盾性格如何影響社交,並鼓勵讀者接納真實的自己,從喜歡自己開始,建立自信,改善社交關係。
Thumbnail
2025/04/21
許多人認為MBTI外向者熱愛社交,但作者卻在社交中感到疲憊。作者以自身經驗和蓋洛普人格分析,說明其社交疲憊源於潛意識中扮演「好人設」的渴望被喜歡,卻又缺乏自信。文章探討了這種矛盾性格如何影響社交,並鼓勵讀者接納真實的自己,從喜歡自己開始,建立自信,改善社交關係。
Thumbnail
2025/03/30
本文探討裸辭的掙扎與克服方法,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心理建設、財務規劃與階段性目標,減輕裸辭的焦慮,並鼓勵讀者勇敢追尋理想生活。
Thumbnail
2025/03/30
本文探討裸辭的掙扎與克服方法,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心理建設、財務規劃與階段性目標,減輕裸辭的焦慮,並鼓勵讀者勇敢追尋理想生活。
Thumbnail
2025/03/15
團隊合作中,流程的增減應以是否達成目標為依歸,而非單純的「用心」。主管與同事的衝突源於對流程必要性及決策邏輯的不同理解,如何在決策前釐清問題、確認需求,避免不必要的程序增加,是團隊協作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3/15
團隊合作中,流程的增減應以是否達成目標為依歸,而非單純的「用心」。主管與同事的衝突源於對流程必要性及決策邏輯的不同理解,如何在決策前釐清問題、確認需求,避免不必要的程序增加,是團隊協作的關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從穩定正職轉換到自由接案的半年心路歷程,分享克服金錢焦慮與自我焦慮的經驗與方法,包含準備預備金、建立收支表、投資理財、先行動再修正、建立工作儀式感等實用技巧。
Thumbnail
從穩定正職轉換到自由接案的半年心路歷程,分享克服金錢焦慮與自我焦慮的經驗與方法,包含準備預備金、建立收支表、投資理財、先行動再修正、建立工作儀式感等實用技巧。
Thumbnail
這是一本寫給想成為自由工作者的書,因為作者自己也曾擔任過上班族,到後來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因此透過自身血淋淋的經驗來提醒大家在這段轉換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什麼以及如何做準備。
Thumbnail
這是一本寫給想成為自由工作者的書,因為作者自己也曾擔任過上班族,到後來決定成為自由工作者,因此透過自身血淋淋的經驗來提醒大家在這段轉換的過程中,應該要注意什麼以及如何做準備。
Thumbnail
在許多現代職場電視劇中,我們偶爾會看到類似的橋段: 當主角或重要的角色工作得不開心,或被奸詐的同事或上司陷害時,他們都會非常霸氣地怒斥對方說:「現在我不幹了!不是你炒我魷魚,而是我炒你魷魚!」 在我還未踏入社會以前,會覺得這類情節非常爽,很替該角色感到解氣;然而當我踏入社會後,卻發現其實少有人真
Thumbnail
在許多現代職場電視劇中,我們偶爾會看到類似的橋段: 當主角或重要的角色工作得不開心,或被奸詐的同事或上司陷害時,他們都會非常霸氣地怒斥對方說:「現在我不幹了!不是你炒我魷魚,而是我炒你魷魚!」 在我還未踏入社會以前,會覺得這類情節非常爽,很替該角色感到解氣;然而當我踏入社會後,卻發現其實少有人真
Thumbnail
我自己曾經是一個工作12年不間斷的上班族,對於規律上下班、正常領薪水、完成交辦任務這件事是我一直以來遵循的鐵律。 然而在一年半前,我的腦袋像是被雷打到,在平穩的生活中出現了「自由工作」的念頭。 醞釀半年的離職規劃,最後因為不想讓五年後的自己還停留在原地的念頭,我提出離職的需求,一路跌跌撞撞走到
Thumbnail
我自己曾經是一個工作12年不間斷的上班族,對於規律上下班、正常領薪水、完成交辦任務這件事是我一直以來遵循的鐵律。 然而在一年半前,我的腦袋像是被雷打到,在平穩的生活中出現了「自由工作」的念頭。 醞釀半年的離職規劃,最後因為不想讓五年後的自己還停留在原地的念頭,我提出離職的需求,一路跌跌撞撞走到
Thumbnail
辭掉了一個在外表看來光鮮亮麗的穩定工作的我,決定開始當自己的老闆,開始freelancer的生活,這是一個倫敦菜鳥freelancer所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辭掉了一個在外表看來光鮮亮麗的穩定工作的我,決定開始當自己的老闆,開始freelancer的生活,這是一個倫敦菜鳥freelancer所遇到的挑戰。
Thumbnail
自由工作這5年多,我有變得更快樂嗎?我有變得更好嗎?常常這樣問著自己。 雖然別人始終覺得我好像都過得很好、很快樂,很肯定自己的選擇。但老實說,我並不是真的如大家所以為的,一直都給予正面的回答。雖然覺得自己不算個成功的人,但覺得寫這個議題可以讓自己再直面這個問題,再梳理自己的內心一次。同時也覺得,說不
Thumbnail
自由工作這5年多,我有變得更快樂嗎?我有變得更好嗎?常常這樣問著自己。 雖然別人始終覺得我好像都過得很好、很快樂,很肯定自己的選擇。但老實說,我並不是真的如大家所以為的,一直都給予正面的回答。雖然覺得自己不算個成功的人,但覺得寫這個議題可以讓自己再直面這個問題,再梳理自己的內心一次。同時也覺得,說不
Thumbnail
要是沒有案源,每月生活不就不穩定?答案是:對。很多人看到這裡應該立刻怯步吧,誰想過不穩定的生活?但我只能說,即便擁有一份正職工作,也不能算真正的穩定,根本沒有穩定之處。
Thumbnail
要是沒有案源,每月生活不就不穩定?答案是:對。很多人看到這裡應該立刻怯步吧,誰想過不穩定的生活?但我只能說,即便擁有一份正職工作,也不能算真正的穩定,根本沒有穩定之處。
Thumbnail
在 3 個月前,我還是一個對「居家創業者」充滿矛盾及擔憂的人,懷疑自己真的能做到嗎?但現在回頭看,我已經徹底愛上現在的生活了。
Thumbnail
在 3 個月前,我還是一個對「居家創業者」充滿矛盾及擔憂的人,懷疑自己真的能做到嗎?但現在回頭看,我已經徹底愛上現在的生活了。
Thumbnail
文字記錄一個自由工作者菜鳥,在一切從零開始之後,中途發現荷包即將燃燒殆盡,是要回鍋當上班族?還是死撐著?
Thumbnail
文字記錄一個自由工作者菜鳥,在一切從零開始之後,中途發現荷包即將燃燒殆盡,是要回鍋當上班族?還是死撐著?
Thumbnail
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要有策略的,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很有策略而這麼說,而是有許多跌撞與嘗試的親身經驗,與你分享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你可以準備與思考的事。
Thumbnail
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是要有策略的,不是因為我一開始就很有策略而這麼說,而是有許多跌撞與嘗試的親身經驗,與你分享在成為自由工作者前,你可以準備與思考的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