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海湧】一部不容錯過的臺灣時代劇,細膩刻劃二戰陰影下的國族認同與人性的掙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聽海湧】海報

【聽海湧】海報

【聽海湧】是台灣首部二戰懸疑迷你影集,以多語穿插並三線時空交叉的模式,帶領觀眾回到八十年前的馬來西亞北婆羅洲,講述三名結為異姓兄弟的「台籍日本兵」受到戰後國際法庭審判驚心動魄,還原壕溝屠殺案真相的歷程。

全劇五集絕無冷場,涵蓋百多名不同國籍的演員,懸疑皮歷史底的精緻劇作讓所有台灣人得以了解「台籍日本兵」這群人不可言說的過往。


實話說早在去年十一月中旬我就已經觀看完此劇,不過當時並未立刻寫文,因為儘管故事只有短短五集,加上主演吳翰林走訪故事發生地點北婆羅洲並訪問主創團隊的幕後花絮,實時僅六小時—

我卻能感同身受地受到這則好故事談及的所有歷史悲哀,與數十年前不屬於我這個人的悲傷—而對本就脆弱的身體造成了腸胃炎的影響,觀看之餘僅能分享同在經營帳號的朋友映画案內所所長的貼文,而無力再次回想劇中所有片段並創作。


然而前一段時間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僅根據劇中角色「羅領事」異於其歷史原型人物的改動而魯莽的攻擊它,實是點燃了我這史地背景出身的台灣女子的強烈反感,並對該政治操作燃起滔滔怒火,遂決定二刷寫文。

因為我認定這樣一個由年輕主創團隊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盡全力高效完成的台灣時代劇天花板劇作,與其中所有不分族裔的所有演員們,其中所有人的萬般努力,不該招此不公不義的對待。

二戰後台灣人的悲涼處境

首先《聽海湧》闡明了戰後台灣「亞細亞的孤兒」之困境,政權的轉換讓台灣人處於孤涼困境,被日本捨棄,同盟國法庭視之為戰犯,又與即將回歸的中華民國(中國)處於尷尬之境地。

《聽海湧》透過法庭攻防戲,立場並不偏重同盟國或軸心國日本,避免讓觀眾觀戲時落入善惡二元論的簡單思維—

同盟國(澳洲檢方)力求還原真相,以法律定罪欲討多名俘虜或死或傷的血海深仇;

日本只求帶盡可能多的日軍返家,而把罪推給弱勢的台灣人;軍國主義的殘酷氛圍透過打耳光、虐待、屠殺…讓人身臨其境,切實感受時代下每個軍兵在極端環境之下的不得不為,不過也透過日軍田中指揮官對「侵略行為」所言反應對歐美殖民亞洲的危機感—

總而言之,台籍日本兵處於多國角力之中,時常無力辯護,其孤獨遺棄感很多時候僅透過沉默無言的眼神就反應出悲涼。

【聽海湧】劇照

【聽海湧】劇照

閃閃發光全員演技在線的卡司們

《聽海湧》的演員群龐大,全員無分大小與立場都給出極具水準的表演。

【聽海湧】劇照(攝於高雄西子灣小自然海灘)

【聽海湧】劇照(攝於高雄西子灣小自然海灘)

身為故事核心的「新海」三兄弟,三名男主角特地和導演編劇飛往日本進行一個月的密集文化體驗和語言訓練,異地的生活經驗讓他們互相扶持培養出了情誼—因此儘管三兄弟長相各異,互動很多時候卻比許多兄弟更親密友愛,並反應出戰爭下的三種面向。

【聽海湧】新海輝(黃冠智飾)劇照

【聽海湧】新海輝(黃冠智飾)劇照

大哥「新海輝」以「我是日本人」之身分認同當作榮譽的軍裝穿在身上步步高陞,可是審判時卻被原先認同的日本捨棄,黃冠智透過動靜皆宜,帶有種種複雜情感層次的詮釋「阿輝」國族認同的模糊性與悲哀—此外死前遺言「那把槍裡沒有子彈」更反應其身為「大哥」始終為「弟弟們」著想的苦心,更讓他的處決賺人熱淚。

【聽海湧】新海木德(朱宥丞飾)劇照

【聽海湧】新海木德(朱宥丞飾)劇照

小弟「新海木德」(朱宥丞飾)是被戰爭扭曲的家貧少年,在本該單純的三五年華,目睹施虐場景並在軍國主義的浸淫之下,步步走向扭曲,最後也成為加害者的一員,純真的眼神染上了施暴的執著;可是當他獲罪慌亂之下跑到海邊只為尋得「海湧聲」的庇佑,卻反而在自認安全之地被槍斃時,配著海邊的朱紅,觀眾們看到的不過是無數少年們在戰中的震撼性悲哀。

【聽海湧】新海志遠(吳翰林飾)劇照

【聽海湧】新海志遠(吳翰林飾)劇照

二弟新海志遠(吳翰林飾)是兄弟們當中最貼近普通人的,他無法作「惡」但保有人性而做的每件「善」事卻不一定總是帶來好的結果,很多時候反而把兄弟以及自己推到更危險的境地,吳翰林透過深刻細膩的演技把阿遠的掙扎和許多時候無法言明的苦楚與種種情緒演繹的絲絲入扣,讓人驚艷萬分。

【聽海湧】領事夫人何景儀(連俞涵飾)劇照

【聽海湧】領事夫人何景儀(連俞涵飾)劇照

再來是台詞寥寥十六個字的領事夫人,連俞涵透過冷靜溫和的內斂演技,讓這個處於絕對弱勢的女性戰俘角色,堅忍悲哀許多時候僅僅透過幾個安靜的動作和眼神就撼動了觀眾和劇組,死前對阿遠道出的「多謝」更是顆瞬間讓人熱淚盈眶的催淚彈。


日本方要特別提及的有以下兩名人物—

【聽海湧】渡邊直人(松大航也飾)劇照

【聽海湧】渡邊直人(松大航也飾)劇照

一是青年律師—渡邊直人身為日本人的良心,是日方之中最在乎還原真相和唯一在乎台灣人主角群處境的人,他不顧上級體制的意見力求公平審判,和檢方進行攻訐,反映出人性中渴求公義的一面,「劇場怪物」松大航也透過精準熱血的詮釋反應出渡邊身為法界初生之犢的良善。

【聽海湧】田中徹(塚原大助飾)劇照

【聽海湧】田中徹(塚原大助飾)劇照

二是北婆羅洲戰俘營指揮官田中徹,演員塚原大助是導演和編劇利用三兄弟到日本受訓的空檔試鏡徵得之劇場演員,他有種不怒自威的特質,整個人一站出來,儼然就是那八十年前嚴謹的日軍陸軍軍官,在法庭上對國際法庭提出歐美殖民主義的詰問那場戲十分精彩。塚原也是一名認真看待自己戲碼的傑出演員,不只拍攝期間往返東京高雄兩地,他在房間內一個人揣摩角色與台詞之時,甚至被旅客投訴以為有日本父親在訓罵孩子…其投入程度從這件事就可見一斑。

【聽海湧】威廉柯爾(周厚安飾)劇照

【聽海湧】威廉柯爾(周厚安飾)劇照

最後是澳洲軍事檢察官威廉柯爾,威廉是一名目標很明確,即是要找出壕溝屠殺案真相的角色,辦公桌上與家人的合照多少透露出他執著於還原案件實情的動機,許是為了找出兄弟死亡的真相。演員周厚安不只進行飲食控制與健身增肌增重,也做足了角色功課—把原本一口標準美語轉成時而帶有英式的澳洲腔,並熟習英美法系的法庭用詞,以準確詮釋威廉。

功不可沒的主創團隊

《聽海湧》是「做得很大,但預算很小」的一個夢,不只主角們年輕,主創團隊也是,然而卻不因年紀尚輕,缺乏資金而使得其戲劇效果打折扣,而是秉持職人般的精神,歷時數年籌備讓角色無分大小無論軍/民,都要上課以進入角色,同步要求演員口音(台灣南部腔台語、澳洲腔英語…),並以扎實的史料和照片田調來設計戰時各陣營的軍服。

另外主創團隊也實地走訪北婆羅洲巴哥國家公園,紀錄叢林動物(巨蟻、侏儒象、長鼻猴…)群像與聲音,並回台後搭配逼真還原度高的戰俘營布景(由台東原住民工班搭建的茅草竹屋),與不同角度的鏡頭語言(特寫、俯拍、仰拍…)拍攝台東太麻里叢林的林相,凡此種種籌備讓觀眾彷彿真的回到八十年前的南洋。

配樂方面由甫獲得「金馬獎最佳配樂」的比利時作曲家福多瑪操刀,高雄市交響樂團的磅礡演出,以充滿哀愁又有史詩生命感的交響樂讓觀眾更身歷其境。

《聽海湧》是一個短小精美的歷史詩作,讓我對台灣時代歷史劇作未來的創作發展更增添了信心,也是每個台灣人無分族群都誠摯推薦的迷人懸疑影集。

謹此以導演孫介珩的話作結—

從臺灣的角度來看,我們其實一直處在對峙與戰爭的陰影之下,我認為相對於軍火的侵略,意識形態的衝突可能更尖銳,臺灣面臨的威脅,遠不止於敵國軍隊的登陸或干擾,經濟、文化的侵略比起軍火武器,要來得更可怕而且無形,我傾向用冷靜、開放的態度來討論這件事情,透過說故事的方式,也許能化解彼此的誤解和衝突。臺灣有自己的發展脈絡,是複雜且多元的,不管是對岸的決策者和人民,或是在臺灣抱持不同國族立場的觀眾,我都很希望大家能從這個故事裡看到我們的相同與不同,進而去理解站在我們對立面的人在思考著什麼。八十年前的人們因為缺乏了理解而引發了戰爭,八十年後的我們,是否要重蹈覆轍呢?藉由說故事讓本來抱著嫌隙、隔閡的人們更了解彼此,是最美的事,這是文學和藝術之所以能超越政治操弄的價值。

文中資料來源

聽海湧:啟航 歸來

周厚安「聽海湧」飾澳洲檢察官 省錢增肌買即期品

【聽海湧】影音

【聽海湧】正式預告

【聽海湧】三兄弟專訪<3<3<3

【聽海湧】幕後特輯_主要演員篇

【聽海湧】幕後特輯_群演篇


內容總結
聽海湧
5
/5
avatar-img
41會員
44內容數
電影/電視劇影評/劇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悅彤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處翼的觀影觀劇心得聚集區 -相關資料
Thumbnail
推薦度:★★★☆以時事為本的一齣戲,劇本的鋪陳卻不如角色設定精細,偏離真實、過於卡通,使本劇劇情顯得薄弱、站不住腳。
Thumbnail
年輕時看不懂《花樣年華》和《2046》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那就追追看王家衛的《繁花》吧。西裝筆挺的寶總在外貿和股票市場裡混的風生水起。一支414股票,開啟了一系列的爾虞我詐。畫面依舊藝術感十足,配樂到位,上海腔嗲的好聽。是時候該再去上海踩踩黃河路,上和平飯店喝頓下午茶了。 太喜歡《昨日的美
Thumbnail
近年看的較考究的陸劇,大抵都會以細節來營造歷史沉浸感。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別叫我成功:藝術界歸來的兒子》由嚎哮排演演出。 長期自己看戲居多,陷入選擇慣性,只看有興趣的議題或劇團演出,老友的帶領下,突破我的慣性選擇,在星期五的夜晚點亮不一樣的視野。 第一次看嚎哮排演的演出,歌詞的流暢動讓我印象深刻,國語+台語混合式的音樂劇,劇情超級落地(很親民)...
Thumbnail
整理影視文學講座「我成為了專業填詞L」的重點內容。講者黃綺琳和朱耀偉,從影視改編作品出發,討論粵語流行曲歌、流行文化、歌詞創作等方面的話題。對談內容淺顯易懂,部分觀點納入行內人的經驗分享。本文除了複述講者意見,也加入個人詮釋,挑選幾個話題再作評論,當中包括詞大於曲的現象。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Thumbnail
從《平行世界》、《由島至島》到《一座桃花洞》,私密如母女日記,宏觀至國族史觀,同時關照正發生的現況奇觀──我們在這些紀錄片中宛如多一份視角,使望見的事物更加立體,從中接近真實,也「再見」真實的各異樣貌。
Thumbnail
處翼的觀影觀劇心得聚集區 -相關資料
Thumbnail
推薦度:★★★☆以時事為本的一齣戲,劇本的鋪陳卻不如角色設定精細,偏離真實、過於卡通,使本劇劇情顯得薄弱、站不住腳。
Thumbnail
年輕時看不懂《花樣年華》和《2046》要表達什麼樣的情感,那就追追看王家衛的《繁花》吧。西裝筆挺的寶總在外貿和股票市場裡混的風生水起。一支414股票,開啟了一系列的爾虞我詐。畫面依舊藝術感十足,配樂到位,上海腔嗲的好聽。是時候該再去上海踩踩黃河路,上和平飯店喝頓下午茶了。 太喜歡《昨日的美
Thumbnail
近年看的較考究的陸劇,大抵都會以細節來營造歷史沉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