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手記》: 杜斯妥也夫斯基,完全料中21世紀的人性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地下室人:「我是一個人,其他是全部。我不像任何人,也沒人像我」


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短篇小說。說明一個沒有名字的地下室人,因為不喜歡當時社會,40歲就辭職八等文官的公務員工作,每天躲在自己的地下室裡,自言自語,自稱自己有病,不與社會交流,並質疑人類理性行為的矛盾,也質疑群體社會的意義,並把這些質疑與自我幻想寫成一個地下室手記。但即便如此,他最後還是去與這社會交流,但換來的卻是被看不起與被當神經病,最後又回到房間裡,最終領悟出了像是存在主義的道理。


美國哲學家瓦爾特·阿諾德·考夫曼認為:「地下室手記是第一本存在主義的書」。再我看來,這是沒錯的。地下室手記催生了存在主義,而存在主義催生了21世紀科技時代的人性。

.

科技時代,每個人都可以躲到自己房間,自我幻想、自言自語、每天做夢、浪漫主義,想一堆與社會差異很多的個人想法。可以說地下室人是一個徹底的宅男,宅到可以從來都不出門,與社會隔隔不入,自己活在自己世界中。


我很訝異,這很像一本預言小說,而且極為精準。19世紀的人,再預言21世紀的每個人的都市人樣態。每個人都嚮往著,自己想過的那種自由人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過自己想要過的生活,用盡一切辦法,讓自己過自己理想的幸福生活。


每個人都是這樣,要活得像自己,不要為別人而活,這種觀念,不斷讓我想起存在主義。人活在這世界上,你只能活得像自己,這是一個事實,只能成為你自己,不可能是別人,每個人的人生路上都是在認識自己、成為自己。看起來這種事是很正確的一件事。但一個人如果越是只想追求自己,這個自己越大,那就越難與團體社會共存,因為團體生活一定會讓一個人,比起關在房間為所欲為還不自由,你只要面對人群絕對是這樣,會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損失。


.


如果真的想要追求完全的個人,只能待在房間,在裡面各種非理性想法,在房間裡為所欲為,都不會有人理你,但出去面對人群? 還能這樣嗎? 聽我這樣講,或許你會覺得,那地下室人不過只是任性的孩子氣而已,只是一個浪漫主義的幻想,當然並非如此,反倒是,他極為現實的描述出一個,當我們想活的像自己的時侯,社會就註定會辜負我們,最後都在身不由己中渡過,你會一天到晚都在與社會爭鬥,爭鬥權力與地位,爭一個自己的存在,爭一個大家都聽我的,這樣才有機會讓群體繞著自己轉,滿足自己的個人欲望。

 

所以社會一定沒有完美制度,永遠都會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不斷的在改變,而這改變是永無止境,因為不會有人滿意。


這是一個事實,這問題很難,這問題也是現代人的問題,特別是台灣都已經完全民主了,大家還在每天罵什麼? 台灣是一個特別重視自由的國家,想成為什麼價值觀的人,社會一定是尊重,幾乎想追求什麼多元文化,在台灣都體會的到。但即便台灣是世界上少數可以這麼自由的國土,還是抱怨連連。那怎麼辦? 社會到底要變成什麼樣子,全世界的每一個人,才會滿意?


地下室人也沒有找到一個解決辦法? 他有發現問題,就是人太理性了,再來就是人都只為欲望而活。如果人是為欲望而活,那註定是沒完,那是一種無頭蒼蠅,不斷往前飛,但卻沒有方向,方向在哪裡不重要? 重要的就是一直往前飛就對了,這就是欲望的真相,而人的所有行動都是欲望。

.

這也反映了現在社會也是如此。每個人都很努力,但沒有人知道最後終點是什麼? 或許一句,沒有終點不是才好? 沒有答案才自由? 所以這就是悲哀的無頭蒼蠅不斷往前飛,方向呢? 不重要阿? 世界也沒真理?很自由? 相信自己就好了? 對吧? 相信自己跟追求自己就是永遠都不滿足,人類是不知感恩的兩腳生物,所以地下室人對於這種自由,是一個悲觀地看待。人是註定自由的阿? 就算生在當奴隸的時代? 當妓女的時代? 你也可以選擇反體制而死,而且絕對沒人想當奴隸跟妓女,那問題是,即使你不是奴隸跟妓女,也不會滿足。

 

當世界首富也不會滿足,當總統也不滿足,永遠就是在努力往前走,去哪裡也不曉得? 還是一句,登火星? AI? 這跟人類能不能活得好好的有什麼關係? 搞不好還會因為這樣人類活得更不好,徒增更多欲望。政治呢? 這是世界,不可能有完美制度,國家問題是註定解決不完,因為沒有完美,這是一個死胡同。


只要人的行為出於欲望,那社會存在對個人欲望來說就永遠是個威脅。不如不面對這社會,關起來,也不用在地下室。關房間裡,去打電動,去幻想,這樣還更可能完全徹底成為個人的存在。


所以地下室人悲觀地說,「文明進步,只是單純呈現人類內心的多樣性,最後這種發展,還是會去血流中找歡愉。放手讓我們自由,擴大自由的活動範圍,減少監管,那我們…….我就向你們保證,我們會立刻請求回到監管狀態。」這讓我想到,聖經啟示錄講的那些末日預言,人最後會在血流中的,這是文明發展最後最有可能走到的地步,複雜如果走到極致,就是又想回到原始。顛倒夢想是沒有目的,只有不斷輪迴。

.

地下室人還否認了人類的理性,人類的理性只是理性,理性只是滿足人的理性,其他全都只是欲望的表現。二二得四雖然好,但如果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辦法二二得四,那是公式並非生活,這種生活手段是一種死亡,但人又喜歡依賴理性,以為這樣可以解決很多事情,其實世上大多數事情都沒辦法用二二得四來解決。所以假設有二二得五? 那才是更好的東西,而這雖然是種非理性,但其實真正有開創性的可能偏向想像力,並不是邏輯。所地下室人批判了人類理性。


而他發現人就永遠都在依賴理性在過日子,所以批評人的意識都是種疾病。而這種意識理性,也只是為了獨立性的欲望,去找尋到幸福快樂,取得對自己有益的東西,而不斷的逃避對自己無益的痛苦。這就是理性,永遠的趨吉避兇,沒有人覺得痛苦或壞事情也會有益,真算覺得痛苦是有益,也沒人會享受於痛苦,所以人的意識一定是想奪取幸福快樂,但社會根本不會如你意,不如意十之八九,沒有人發現痛苦根源就是想要幸福,越想奪取這個幸福就越苦,但沒人敢放下這種執著,因此他批評了人類理性。


.


他這樣子自省了自己的內心,也解析了人類社會,發現其實一切都那麼的無意義,一點開創性都沒有。所以躲進地下室裡。但他還是很矛盾的跑去外面,受不住孤獨而渴望交友,依然敵不過人就是渴望情感連結這種天性。但他的社交方式卻是用爭鬥、衝突。

 

他是八等文官,他為了想被陌生的高等級軍官看得起,他故意跑去跟軍官肩碰肩,證明自己雖然社會地位低,但他沒有讓步。跑去跟自己一個同窗挑釁,因為那個同窗是上尉軍官,他為了證明自己雖然地位低,但也是能擁有尊嚴。最後,他跑去言語暴力一個妓女叫麗莎,還有他自己的僕人,透過這種言語暴力,來顯示自己的高貴。

 

最後麗莎雖然對他有愛意,但他為了這個虛榮心而貶低她社會地位,使麗莎受不了而離開他。

 

這說明,當大家都只為私慾而活,那社交就只有爭鬥的意義。而整個社會都是人形成的,如果大家都是存在主義者,但是為自己而活,那社會就會呈現不斷爭鬥的現象,不斷爭鬥一個大家都會聽我的,這種權力,讓環境如自己的意。


.


他最後回到自己房間,他說:「我們連當一個真正有個人血肉的人,都覺得很苦惱,那寧願,當一個只會幻想的普通人吧?」地下室手記,就不寫了。

 

對我而言。現代人的生活,已經被杜斯妥也夫斯基給料中,他否定的不只是當代俄國社會,而是整個科技世界的最後走向,150年過去,現代社會如此的像這小說所講的樣貌。


利益至上、過度依賴理性邏輯、個人主義、還有充滿鬥爭、不知感恩的兩腳生物。每天過日子,家庭上、電視上、工作上、國家上、國際上、因為科技到來,每個人越來越在意自己的獨立欲望。一點不順自己的意就抱怨、不斷在跟這社會搶一份一席之地、搶一個尊嚴,充滿爭鬥。


因為科技到來,每個人的生活品質基本都能過得比古代皇帝還要好。但這樣的生活,換來的並不是從此滿足,而是私欲上的徒增。人與人越只講求防備與爭吵。


人意識把自己走上幸福的路上,或許這個幸福,就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死後,所到來的科技世代,但沒想到科技給人的是更痛苦。

.

或許存在主義提倡的自由意志,想怎麼做就怎麼做,沒有正確答案,自由的追求自己的一心所向,看似是一個美妙又令人興奮的事,但杜斯妥也夫斯基對於這種事感到悲觀,不只是他? 存在主義的哲學家很多都認為,自由是苦的,但人總是覺得是快樂的,所以每天都陷入想自由所以就每天都要面對不自由的痛苦。

 

然而到底,人生就是痛苦,這件事到底要如何解決? 我想一直以來,都只是一個,自己願不願意放下自己的一個問題而已。而地下室人放下方式,就是跑去幻想,不去成為自己,但他手記也不寫,或許他覺得,應該還有更好的辦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看看鬼寫的一堆....
49會員
250內容數
推廣故事跟寫故事的人。創作小說、撰寫影評、書評。我熱愛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地下室人:「我是一個人,其他是全部。我不像任何人,也沒人像我」 杜斯陀也夫斯基的短篇小說。說明一個沒有名字的地下室人,因為不喜歡當時社會,40歲就辭職八等文官的公務員工作,每天躲在自己的地下室裡,自言自語,自稱自己有病,不與社會交流,並質疑人類理性行為的矛盾,也質疑群體社會的意義,並把這些
Thumbnail
地下室人:「我是一個人,其他是全部。我不像任何人,也沒人像我」 杜斯陀也夫斯基的短篇小說。說明一個沒有名字的地下室人,因為不喜歡當時社會,40歲就辭職八等文官的公務員工作,每天躲在自己的地下室裡,自言自語,自稱自己有病,不與社會交流,並質疑人類理性行為的矛盾,也質疑群體社會的意義,並把這些
Thumbnail
在存在主義中,自由、無意義、孤獨以及死亡是核心理念。本篇文章探討了這四大主題,並提供了對於存在主義的理解。同時,也推薦了相關的存在主義相關書籍。如果你對存在主義感興趣,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瞭解這一哲學思想。
Thumbnail
在存在主義中,自由、無意義、孤獨以及死亡是核心理念。本篇文章探討了這四大主題,並提供了對於存在主義的理解。同時,也推薦了相關的存在主義相關書籍。如果你對存在主義感興趣,這篇文章可以幫助你更深入地瞭解這一哲學思想。
Thumbnail
(續上篇) 📍真相 為了削減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馬上患得患失地瀏覽著104各種工作,向大家證明我自己不奇怪。 但這只不過是為了填補擔心自己與別人不同而造成的背離感, 過度臆測別人的種種眼光,卻再跳入另一個深淵。 以為找到的新工作是抱住了一塊浮木,卻以麻木收場。我在社會上載浮
Thumbnail
(續上篇) 📍真相 為了削減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馬上患得患失地瀏覽著104各種工作,向大家證明我自己不奇怪。 但這只不過是為了填補擔心自己與別人不同而造成的背離感, 過度臆測別人的種種眼光,卻再跳入另一個深淵。 以為找到的新工作是抱住了一塊浮木,卻以麻木收場。我在社會上載浮
Thumbnail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地下室,三不五時,也許就在某個晚上,你會發現你變成了地下室人。在這種時刻,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陰影,要去哪尋找救贖? 《地下室手記》以及許多小說不會提供你答案的,但它們會讓你有機會重新看見,重新聽見。它們會是孤獨與夢想很好很好的陪伴。
Thumbnail
每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一個地下室,三不五時,也許就在某個晚上,你會發現你變成了地下室人。在這種時刻,我們該如何面對自己的陰影,要去哪尋找救贖? 《地下室手記》以及許多小說不會提供你答案的,但它們會讓你有機會重新看見,重新聽見。它們會是孤獨與夢想很好很好的陪伴。
Thumbnail
偶然複習到【杜斯妥耶夫斯基也不能的夜晚】這首昏鴉的歌,聽起來突然特別有感覺,心境與狀態不一樣的時候總是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情感哲理 講些東西之前還是要先看一下歌詞 牆上的書翻來翻去 你還是沒讀進一句 每分鐘看一次通訊軟體 依然沒有訊息 把朋友的名字從A數到Z Oh what a poor boy 就算杜
Thumbnail
偶然複習到【杜斯妥耶夫斯基也不能的夜晚】這首昏鴉的歌,聽起來突然特別有感覺,心境與狀態不一樣的時候總是能感受到不一樣的情感哲理 講些東西之前還是要先看一下歌詞 牆上的書翻來翻去 你還是沒讀進一句 每分鐘看一次通訊軟體 依然沒有訊息 把朋友的名字從A數到Z Oh what a poor boy 就算杜
Thumbnail
《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我覺得是獻給所有正在尋覓幸福、情緒還因此被壓的喘不過氣的生存之書。書中的所有一字一句好像萌生出一股又一股的平靜能量,帶你探索所有已知的人生課題,卻溫柔地幫你屏除所有雜質。
Thumbnail
《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我覺得是獻給所有正在尋覓幸福、情緒還因此被壓的喘不過氣的生存之書。書中的所有一字一句好像萌生出一股又一股的平靜能量,帶你探索所有已知的人生課題,卻溫柔地幫你屏除所有雜質。
Thumbnail
小時候很容易被罵說是個喜新厭舊的小孩,卻隨著年齡增長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後,總覺得,其實自己是個極度念舊的人。
Thumbnail
小時候很容易被罵說是個喜新厭舊的小孩,卻隨著年齡增長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後,總覺得,其實自己是個極度念舊的人。
Thumbnail
他的隱居經驗除了浪漫與美好,同時也充滿困惑、質疑與嘲諷。諷刺都市生活、嘲笑俄國文化,對身為法國布爾喬亞的自己也絕不手軟。戴松一日一日寫下他六個月間的經歷與思索,揭示他的欣喜與痛苦、質疑與平靜,正負情緒輪番上陣,反反覆覆近乎瘋狂(也可能因為伏特加喝太多)。隱居在西伯利亞的小木屋,真的美好嗎?快樂嗎?
Thumbnail
他的隱居經驗除了浪漫與美好,同時也充滿困惑、質疑與嘲諷。諷刺都市生活、嘲笑俄國文化,對身為法國布爾喬亞的自己也絕不手軟。戴松一日一日寫下他六個月間的經歷與思索,揭示他的欣喜與痛苦、質疑與平靜,正負情緒輪番上陣,反反覆覆近乎瘋狂(也可能因為伏特加喝太多)。隱居在西伯利亞的小木屋,真的美好嗎?快樂嗎?
Thumbnail
隱居札記,非常適合最近疫情下的我們居家閱讀的書。 這本書是一個日記體裁的書,其實就是作者席爾凡・戴松在貝加爾湖畔的小木屋隱居半年的日記。裡面有大量的山林生活、動植物的描寫,貝加爾湖畔自然景色的變化,以及隱居者的心境描寫。可以讓我們這些心靈枯萎的都市人一探隱居山林的真實樣貌。
Thumbnail
隱居札記,非常適合最近疫情下的我們居家閱讀的書。 這本書是一個日記體裁的書,其實就是作者席爾凡・戴松在貝加爾湖畔的小木屋隱居半年的日記。裡面有大量的山林生活、動植物的描寫,貝加爾湖畔自然景色的變化,以及隱居者的心境描寫。可以讓我們這些心靈枯萎的都市人一探隱居山林的真實樣貌。
Thumbnail
「必須變得完全自由,使你的存在本身變成一種反抗,才是對付這不自由世界的唯一方式」這是存在主義者,卡繆曾說過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所指涉的「自由」是什麼?而為何,卡繆會認定這個世界是不自由的?
Thumbnail
「必須變得完全自由,使你的存在本身變成一種反抗,才是對付這不自由世界的唯一方式」這是存在主義者,卡繆曾說過的一句話。然而,這句話所指涉的「自由」是什麼?而為何,卡繆會認定這個世界是不自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