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窩居,是指生活在都市中,只上最少的班、花最少的錢、把自己感受放在第一順位,盡量斬斷許多不必要人際關係的生活方式。乍看之下可能要努力打拼超過 20 年才能擁有的生活,本書作者大原扁理在 25 歲就做到了。
一切的起因,是因為他認知到日復一日的忙碌,卻產生了不舒服、不快樂的樣態。
曾在東京工作的作者,因為日復一日的忙碌,和身處大都市的龐大開支和不愉快的職場氛圍等,讓他產生了窩居的念頭。
觸動人心的是,他並非沒有焦慮。而是懂得在釐清焦慮的根源後,建立自己的完整性,懂得過濾外在的批評,在看似不那麼大的世界裡找到幸福的起點,逐一實踐。我想,這對不斷追求功成名就的現代人來說,簡直開創了一條極為嶄新的思路。
本書對我來說最有意義的,不是在看完窩居的觀點和好處後,迫不急待想和作者一起實踐相同的生活方式;而是讓我常因焦慮、處在湍急河流裡載浮載沉的心,獲得一隅平靜的出口,發現:原來我的一言一行,可能擁有無限力量。
想要擁有不再波濤洶湧的內在平靜,首先,我們必須誠實面對自己。活在現代社會,數不盡的資訊天天撲面而來,過濾訊息之後,「懂得內化」且過濾成自身的思路,就成為不再敷衍、欺騙自己的關鍵。做了太多違心之論的結果,正如書中說的會讓「一言一行在轉眼間失去力量」。那麼,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誠實面對自己呢?作者提出「主觀」與「客觀」世界之分的觀點,我覺得就不妨一試。
所謂主觀,是指我們自身對於世界定義的樣貌;客觀則為我們ㄧ出生就有、賴以生存的「全世界」。
書中提出了提出「主觀」與「客觀」世界之分的觀點,對於焦慮或想找到自身意義的人來說,我覺得不妨一試。
以我自己為例,寫作就是一個需要不斷增添主觀世界的工作。如果在全世界這麼大的範圍內,沒有一定的知識和自身所思所產的觀點,就會讓我在寫作時感到焦慮,因為靈感是那麼稀缺又無法一蹴可就。不過說來奇怪,當我經歷到不斷輸入的階段,不禁也會有另一層——訊息過度氾濫在我的腦海的焦慮感受,我沒有辦法從這些資訊中找尋到屬於我的觀點,更無法在觀點中建立自身風格。
縱使我最後成功完成尚可被接受的成品,背地裡的我,好比赤身行走在斜坡上的野馬,乾枯的感受快要將我徹底吞噬,消失殆盡就只差一步之遙。
「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那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新《雙城記》裡說的,與現代社會的豐腴和荒誕兩個極端恰好不謀而合。我們擁有很多、科技賜予我們更多;然而,焦慮卻在其中一一淹沒了最原本的自己。我們漸漸失去本性,不知道該怎麼提取其中精萃,快樂還需要仰賴他人。
因此,不如嘗試定義自己的「主觀世界」範圍吧。
面對資訊充足又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你都怎麼過濾資訊?
範圍大小均沒有優劣之分,有的只有我們願意接納的程度,和經過喜好考量之後,對於所有事物的定義。有時候,跟隨著興起之念又何訪?有時候,主觀世界裡只有我、你和喜愛的事物又何訪?只要能夠對自己負責,乘載當中浸潤住自己的所有情緒就好。
人在活著的旅途裡,終究會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又一個人離開。那刻的你,應該希望被幸福浸潤透光,而不是通篇人生活在焦慮裡無法喊停。
如果此刻的你正因為父母、職場、人際感到喘不過氣,又擔心獨特性正因為社會逐漸演化下來的「慣性」擔心受怕、逐一埋藏,親愛的,其實:我們擔心的所有事情,都尚未成為既定事實。未來正是憑藉著他的不確定性,造就了害怕又美麗的總合;身在其中作為固定班底一角的「焦慮」,則是建構現在與未來、在我們生存中的必要條件。
我們唯一能做的,無非是追尋自己內心的聲音。就算你不選擇窩居,依舊可以打造出杜絕外來噪音與聲響、只信仰自身快樂的獨一無二環境。
雖然聽來空泛,但當你實際實踐後會發現:原來,順著自己內心可以這麼快樂。只要不強迫、不壓抑,餓了就吃飯、疲憊就做一些喜歡的事療癒自己,生活就有了向前的動力。
想要尋覓幸福,就必須從日常的瑣碎漸漸拼湊出內心的完整,才能逐一在焦慮的世界裡找到生存之道。
畢竟,焦慮痛發的時候,我們仍舊在呼吸著、仍舊在生活,明天,仍會來臨。
-
《在都市窩居10年,我過得還不錯》我覺得是獻給所有正在尋覓幸福、情緒還因此被壓的喘不過氣的生存之書。書中的所有一字一句好像萌生出一股又一股的平靜能量,帶你探索所有已知的人生課題,卻溫柔地幫你屏除所有雜質。
原來,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快樂,快樂也能間接得傳遞到我們未知的人世間;原來,與焦慮和平共處不光光是為了自己,艱辛的時代琬若能被賦予一絲希望之光。
真心推薦這本書給大家!
✨感謝采實文化提供本書,現在在
各大通路都可以買到此書唷✨
圖片來源|Unsplash、作者自攝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