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喃喃】札記:十二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轉眼一瞬,又到了一年之中的最後一個月。
最近天氣的變化,北部的溼冷,彷彿仍然影響著病情的波折,轉院後也還在嘗試改善睡眠困擾的部分。新的醫院、新的醫師、新的心理師,新的開頭。

小時候很容易被罵說是個喜新厭舊的小孩,卻隨著年齡增長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後,總覺得,其實自己是個極度念舊的人。

懷念過去與樂團夥伴們的革命情感和光榮歲月、還能在年少輕狂之中擁抱夢想,哪怕是填寫志願時的眼神,都充滿著期盼的光。往後推移,得志之中仍跌跌撞撞,卻一再一再的爬起來。

明明當時也有過幾次以為世界就要末日。卻也不曾像現在這樣,困頓又無助。

知道許多人嘴裡有愛和存在,支持和在意,知道那些會被放在心上。
但當你隻身一人時,
只有你自己才是真的。你的憂鬱是真的,焦慮是真的,絕望也是真的。
有時候,我確實相信愛,相信那份力量的強大。
但有時候,我也確實害怕,只有愛,仍然是不夠的。

今天提早回診了,因為數日的睡眠狀況,實在快把自己拆解的分崩離析。再加上這幾日仍會不住地大哭。原本還在公司,猶豫著待會該先踏進急診還是乖乖在門診外等待的同時,已經止不住衝動把剪刀跟美工刀藏進口袋,躲進廁所,幾分鐘後,手腕上又是幾條鮮紅。最後還是沒有勇氣踏進急診,在門診報到完成後等待許久,自己默默睡了一回。輪到我進門診時,優先的被詢問了是否因為狀態不好提早回診,自己僵硬當下什麼都說不出,抽出備著的筆記本,寫有近幾天來用藥後的狀況等等。全程幾乎自己仍然是閉著眼,甚至幾次醫生的提問還回答不出來。但也許是因為今天看診人數眾多,醫生似乎不如上回有時間能夠等我。只告訴我他如何幫我調整藥物,說再接著試試看。

今天是我第二次被醫生問說「你應該還沒有到需要住院治療的程度吧?」醫生這樣跟我確認著。當下焦慮擔憂害怕恐懼地冒出,勉強搖了搖頭。還不希望走到那一步。真的走到那步了會怎麼樣?我的工作怎麼辦?沒有錢怎麼辦?我的貓怎麼辦?住院真的可以得到我需要的修養嗎?以病友的經驗來看,似乎這答案並無法確定的。

上週五的團體在過程中,因為靠近自己靠近得太快,也可能因為當天本身就很疲憊。滿腦子聽見那些聲音對著自己說,好辛苦喔。真的好辛苦。真的,辛苦了。
不停迴盪在腦海的,伴隨著丟下我的心理師的臉和聲音,新的心理師的臉和聲音,老師的臉和聲音,還有,我自己的。
真的,真的,真的,好辛苦。也好痛苦。
可是知道了然後呢?我還是沒有答案,我還是看不見希望,我努力了然後呢?
埋著臉,淚水在眼眶內顫抖,可是不行啊,我還不想,在團體裡面這樣哭出來。
於是趁著大家都閉著眼的環節,強行移動起僵硬的身體,離開團體室。躲進廁所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喘息。後來其中一位leader出來找我,確認我的狀態。陪我待了一段時間,也確認我接下來能否回到團體和意願。

然而當下不斷衝擊自己腦袋的卻是,
這樣的你到底如何有資格成為一位助人者呢?

在諮商學界受到敬重Yalom,除了是存在主義大師之外,同時有許多迷人的著作。其所提出存在主義裡的四項關於「存在的事實」:自由和責任、存在的孤獨、無意義感,以及死亡。

關於存在,似乎這四個點確實重擊了生命的重量。而我卻怎麼也還無法接納那個「無意義感」。也許學識仍然淺薄,還未能得到梳理。但在讀Corey這本經典,對於海德格所闡述的:人是被「拋擲於世」的這件事,卻十分的有感。
倒不是對這部分的哲學有足夠深度的了解,而是就表層字面上先行的理解,關於去討論身在世中的情況下,我們的思想中就是與世界無法分開的。彷彿我們注定無法選擇我們終將經歷什麼、也無法預測我們會面臨到的未來。一切對於生命都是未知。

而說起海德格的話,似乎有句名言是:「語言是存在的安宅。」因此,人們透過語言,去整理自己對世界的理解,以及和世界的關聯與關係。這也開啟了,人們有「選擇如何回應生命」的自由。

淺談至此,我思索著存在主義裡龐大的哲學觀,儘管意猶未盡,卻也難以狼吞虎嚥的一次大口大口的將此扒進嘴裡。在這些細膩的哲學觀點中,實在暗藏太多尚未被解答或好好被看見的「人味」。

我想要如何回應我的生命?
儘管生命如此艱辛,我還是好想,好想好想知道這一切。


我想起了N,想起了前幾天與社工聯繫中,得知接下來社會局會介入N的家庭。
於是我跟N的關係即將有個預期的結束。

這些都是讓我知道,也提醒著我,為什麼我「必須」踏上這條路的原因。

如果我沒有辦法用我本來的能力去完成想做的事,
我被賦予的、那些他們口中的特質,和他們投予的信賴與鼓勵,就不應該被白費。

我想,這是為什麼,我還不真的想死吧。

12月啊。
在數個月前,我曾暗暗衝動地認為,如果今年沒有申請上研究所,沒有好轉,看不見希望,那就選擇與世界告別吧。

可現在的我,還在撐著呢。謝謝那些愛,儘管我還是很害怕。

辛苦了,真的。真的。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莫恩 Moon的沙龍
3會員
10內容數
莫恩 Moo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5/19
這個窩裡的第一篇文章,我寫下了 "Dear Bao"。 我失去了當時的心理師。對我來說重要至極的一個角色。 我意外的,毫無準備的,失去了他。 在寫下那封信之後,我還是常常寫信, 直到前陣子,我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我不能再寫下去了。 因為我知道,那不會有盡頭的。
2022/05/19
這個窩裡的第一篇文章,我寫下了 "Dear Bao"。 我失去了當時的心理師。對我來說重要至極的一個角色。 我意外的,毫無準備的,失去了他。 在寫下那封信之後,我還是常常寫信, 直到前陣子,我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我不能再寫下去了。 因為我知道,那不會有盡頭的。
2022/05/16
好久不見,這個頁面。 走著走,也許有天我們都會走到,該走的地方。
2022/05/16
好久不見,這個頁面。 走著走,也許有天我們都會走到,該走的地方。
2021/12/18
我其實稱得上一個「忍耐大師」。 大概是小時候練起的。 因為臉皮薄,害羞內向的性格,怎麼樣也不喜歡招搖。
Thumbnail
2021/12/18
我其實稱得上一個「忍耐大師」。 大概是小時候練起的。 因為臉皮薄,害羞內向的性格,怎麼樣也不喜歡招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寫這篇主題~內心的我真的很糾結也複雜 面對以前讓自己痛苦與傷痕累累的過去與現在,真的要有很大的勇氣學會放下與原諒~他(她)畢竟是過去式了。 但內心的崁老就老是跟自己過不去,就像一個跌倒哭泣的小小孩要找人討抱抱和秀秀,但長期缺乏安全依附感的內在小小孩我只好自我封閉在黑暗箱子裏,一個人面對無窮盡
Thumbnail
寫這篇主題~內心的我真的很糾結也複雜 面對以前讓自己痛苦與傷痕累累的過去與現在,真的要有很大的勇氣學會放下與原諒~他(她)畢竟是過去式了。 但內心的崁老就老是跟自己過不去,就像一個跌倒哭泣的小小孩要找人討抱抱和秀秀,但長期缺乏安全依附感的內在小小孩我只好自我封閉在黑暗箱子裏,一個人面對無窮盡
Thumbnail
那些在醫院回診觀察的大小事。自我認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找尋自我存在的價值。久遠以前透過苦痛劫難來證明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現今的我們可以選擇在愉快充實的喜悅路途上前進。親愛的,生命本身即是奇蹟!❤
Thumbnail
那些在醫院回診觀察的大小事。自我認同的真正意義,其實是找尋自我存在的價值。久遠以前透過苦痛劫難來證明自己的時代已經過去,現今的我們可以選擇在愉快充實的喜悅路途上前進。親愛的,生命本身即是奇蹟!❤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最近回頭讀自己七、八年前的文章,被以前那個細膩、善感、念舊的自己嚇了一跳,我記得以前的我因為不被肯定而沮喪,但我不記得自己是那麼沒有歸屬感。「若不是實際生活充滿垃圾,滿足不了想望,又何必將生活寄託在遙遠的他方?」我曾經寫出這麼失落的句子,當時如果沒有寫文章,不曉得有誰接得住我呢?
Thumbnail
綜觀整本書的內容,Yalom帶領我們反覆進行死亡恐懼的哲學思考,從個案的故事、伊比鳩魯學派、個人經驗,一直到Yalom分享如何緩解死亡焦慮的觀點,可以說是一本很完整的書呢。看完不僅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看法,更讓人開始練習正視自己的死亡焦慮/恐懼。當我們瞭解死亡恐懼後,就也開始擁有克服死亡恐懼的勇氣了。
Thumbnail
綜觀整本書的內容,Yalom帶領我們反覆進行死亡恐懼的哲學思考,從個案的故事、伊比鳩魯學派、個人經驗,一直到Yalom分享如何緩解死亡焦慮的觀點,可以說是一本很完整的書呢。看完不僅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看法,更讓人開始練習正視自己的死亡焦慮/恐懼。當我們瞭解死亡恐懼後,就也開始擁有克服死亡恐懼的勇氣了。
Thumbnail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那些我自幼就攜帶著的厭世感和無力感,是確實回來了,那些曾經沒有被接納的,我的某些人格,更明顯的跑出來了。 前幾天鄰居的出現,幫助我發現了其中關於“痛苦感受”的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像是等著我一樣的,第一眼我就掃到了它。
Thumbnail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身體的狀況才是最真實的,那些我自幼就攜帶著的厭世感和無力感,是確實回來了,那些曾經沒有被接納的,我的某些人格,更明顯的跑出來了。 前幾天鄰居的出現,幫助我發現了其中關於“痛苦感受”的這個部份。 這本書,就像是等著我一樣的,第一眼我就掃到了它。
Thumbnail
  有那麼一個時刻,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我,也沒有人願意是主動關心自己的,也因此在那個虛情假意的社群中,要示弱自己,成了一種壓力,每當聽到有人說「加油」的時候,總覺得我好像不該悲傷、不該難過,只想給大家一種樂觀、開朗、獨立的自己,也因此低潮文章在那,似乎成了一種討拍文,但非我所想,逐漸,我不敢多贅
Thumbnail
  有那麼一個時刻,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我,也沒有人願意是主動關心自己的,也因此在那個虛情假意的社群中,要示弱自己,成了一種壓力,每當聽到有人說「加油」的時候,總覺得我好像不該悲傷、不該難過,只想給大家一種樂觀、開朗、獨立的自己,也因此低潮文章在那,似乎成了一種討拍文,但非我所想,逐漸,我不敢多贅
Thumbnail
小時候很容易被罵說是個喜新厭舊的小孩,卻隨著年齡增長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後,總覺得,其實自己是個極度念舊的人。
Thumbnail
小時候很容易被罵說是個喜新厭舊的小孩,卻隨著年齡增長開始真正認識這個世界後,總覺得,其實自己是個極度念舊的人。
Thumbnail
後來這兩種人都從我的生命中逃走了,一個不剩。只是後者留下的虛爆空洞,讓我在黑暗裡掉得更深,我恨,恨那些虛假的宣言和偽善的友好,才是真的殺人。後來我發現我更恨的其實是我自己,為什麼沒有辦法把任何人留在身邊。
Thumbnail
後來這兩種人都從我的生命中逃走了,一個不剩。只是後者留下的虛爆空洞,讓我在黑暗裡掉得更深,我恨,恨那些虛假的宣言和偽善的友好,才是真的殺人。後來我發現我更恨的其實是我自己,為什麼沒有辦法把任何人留在身邊。
Thumbnail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Thumbnail
我人生中第一次看心理是在2016年。在此之前,很少使用健保卡的我一直是模範乖寶寶,很少生病,更別談說是從來沒走進過的心理衛生科。當時用的是健保門診的家醫科心理衛生。 直到2017的一場情傷勾起心中回憶再度爆發,當時又再度陷入憂鬱傾向的我,無奈之下與資訊不齊全,只好再次前往相同地點報到,但是這次的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