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職涯 - 職涯選擇真有運氣這回事?如何提升自己的運氣?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在一次職涯諮詢中,我遇到一位個案,他是一個非常努力的人,從小便深信「努力就能成功」。然而,近期的轉職過程卻讓他屢屢碰壁,當他去詢問面試官自己哪裡做不好時,面試官的回答是「沒什麼問題,你只是運氣不好」,這讓他也開始認為自己是「運氣不好」。

當時,我對這樣的想法感到猶豫:「將這一切歸咎於運氣,是否有些牽強?」

然而,當我閱讀《底層邏輯》時,書中的「機率理論」讓我對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見解。

創業成功,真的靠運氣?

書中提到:「創業成功其實靠的是運氣。」這句話乍聽之下顯得反直覺,甚至有些打臉我原本的想法。但深入思考後,我開始理解其中的道理。

關鍵在於資訊的不完整性,也就是我們無法確定每個選擇是否能帶來成功。如果擺在眼前的是兩個機會:

  • 選擇 A,獲利 100
  • 選擇 B,無法獲利

在資訊完全透明的情況下,我們當然會毫不猶豫地選擇 A。然而,問題就在於我們無法預測未來,因此選擇 A 或 B 的機率其實是 50%—我們只能憑有限的資訊做決策。

如果進一步將選擇範圍擴大,例如:

  • 選擇 C,有 50% 機率獲利 100
  • 選擇 D,有 30% 機率獲利 50

一般來說,C 是最優解,但即便如此,成功的機率仍然只有 50%。如果我們同時參與 AB 與 CD 兩個決策,最終獲利 200 的機率只有 50% × 50% = 25%

這意味著,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要持續做出正確的選擇,並累積足夠的成功,其實是極為困難的,而這正是「創業成功靠運氣」的理論基礎。

成功者只是「運氣好」嗎?

書中還舉了一個經典的決策案例:

  • 按下 A 鍵,穩定獲得 100 萬
  • 按下 B 鍵,有 50% 機率獲得 1 億,另一半機率則為 0

許多人會選擇 A,因為「入袋為安」的觀念讓他們更傾向確保獲利。但也有人選擇 B,因為他們願意承擔風險。

然而,讀到這裡,我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我之所以會選 A,不僅是因為風險承受度的問題,更因為我對 50% 的機率抱持懷疑。如果這個按鈕是人為操控的,那麼「50%」的機率可能只是表象,背後還可能存在資訊不透明的問題。

就像個案提到面試官的回答一樣,我認為這當中存在著訊息上的不透明。畢竟站在面試官的角度,回答「運氣不好」對他來說是最輕鬆的選項,因為這意味著他不用冒著得罪你(或者被你一直詢問)的風險。

這讓我進一步思考:我們是否可以將所有的成功與失敗都歸咎於運氣?答案是否定的。

如何提升「運氣」?

成功的創業者確實需要運氣,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只是單純「碰運氣」而已。

根據我的觀察,這些成功者仍然持續做著兩件事,來提升自己「抓住運氣」的機率:

  1. 盡量搜集資訊,彌平資訊落差:透過市場研究、數據分析、人脈網絡等方式,增加自己對於結果的了解,進而降低決策中的不確定性。以實驗的例子來說,就是確定做出選擇後,到底能有多大的機率拿到多少錢。

    或許以個案的案例來說,他可以試著分析市場需求,看看自己的技能是否符合目前趨勢;比較成功求職者的背景,找出可以提升的地方;同時,也能檢視自己的求職策略,看看是否過於侷限在某類職缺或投遞方式。

    這些行動或許無法立刻改變結果,但能讓他對現況有更清楚的掌握,減少對運氣的無力感。
  2. 選擇高期望值的選項:評估風險與報酬,做出對長期成長最有利的決策。以實驗的例子來說,就是盡量在過程中,選擇回報機率較高的選項。

    以個案的案例來說,當掌握更多資訊後,他便能更有策略地選擇機會,而不是陷入重複嘗試卻看不到成效的循環。例如,若市場需求有所變化,或許可以考慮學習新技能,讓自己在求職中更具競爭力;也可以透過 LinkedIn、作品集等增加曝光度,讓機會更容易找上門;或是擴展人脈,提高內推機會。

當然,即使把這些做好做滿,仍無法保證一定能成功,因為你只是提高自己的「勝率」,將自己擺在容易獲勝的位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為何某些企業高層會極度迷信,因為他們確實把自己做到了最好。

這些創業者努力嗎?當然。但與其說「創業成功是靠努力」,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創業成功是靠運氣,但透過策略性努力來提升獲得運氣的機率。」

這不只是創業的道理,對於職涯發展同樣適用。

當我們遭遇不順遂時,與其抱怨運氣不好,更重要的是檢視自己是否已經盡可能地縮小資訊落差,並選擇了最可能帶來長期成長的選項。

這樣,即便我們無法掌控運氣的來去,至少能讓自己站在更有利的位置,等候運氣降臨的那一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李致淮的職涯寫作筆記
8會員
41內容數
我是一名有社群行銷經驗的課程規劃師,也是一名職涯諮詢師。 曾在媒體擔任社群行銷,並撰寫與職場相關內容。過去也曾於大人學負責課程製作,參與 LinkedIn 經營與主管管理相關課程的設計。 我將在這裡,分享自己對職場寫作與職涯諮詢的觀察與想法!
2025/04/21
許多人認為MBTI外向者熱愛社交,但作者卻在社交中感到疲憊。作者以自身經驗和蓋洛普人格分析,說明其社交疲憊源於潛意識中扮演「好人設」的渴望被喜歡,卻又缺乏自信。文章探討了這種矛盾性格如何影響社交,並鼓勵讀者接納真實的自己,從喜歡自己開始,建立自信,改善社交關係。
Thumbnail
2025/04/21
許多人認為MBTI外向者熱愛社交,但作者卻在社交中感到疲憊。作者以自身經驗和蓋洛普人格分析,說明其社交疲憊源於潛意識中扮演「好人設」的渴望被喜歡,卻又缺乏自信。文章探討了這種矛盾性格如何影響社交,並鼓勵讀者接納真實的自己,從喜歡自己開始,建立自信,改善社交關係。
Thumbnail
2025/03/30
本文探討裸辭的掙扎與克服方法,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心理建設、財務規劃與階段性目標,減輕裸辭的焦慮,並鼓勵讀者勇敢追尋理想生活。
Thumbnail
2025/03/30
本文探討裸辭的掙扎與克服方法,作者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透過心理建設、財務規劃與階段性目標,減輕裸辭的焦慮,並鼓勵讀者勇敢追尋理想生活。
Thumbnail
2025/03/15
團隊合作中,流程的增減應以是否達成目標為依歸,而非單純的「用心」。主管與同事的衝突源於對流程必要性及決策邏輯的不同理解,如何在決策前釐清問題、確認需求,避免不必要的程序增加,是團隊協作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3/15
團隊合作中,流程的增減應以是否達成目標為依歸,而非單純的「用心」。主管與同事的衝突源於對流程必要性及決策邏輯的不同理解,如何在決策前釐清問題、確認需求,避免不必要的程序增加,是團隊協作的關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運氣與能力的平衡:在當代經濟中創造自己的幸運 「我只知道,我越努力,我就越幸運。」這句被廣泛引用的名言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真相?在華爾街交易員的辦公室裡,在矽谷創業家的車庫中,在每一個尋求晉升的職場工作者心中,這個問題始終縈繞不去:成功究竟是運氣的恩賜,還是能力的體現? 運氣VS能力:一場模擬人
Thumbnail
運氣與能力的平衡:在當代經濟中創造自己的幸運 「我只知道,我越努力,我就越幸運。」這句被廣泛引用的名言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少真相?在華爾街交易員的辦公室裡,在矽谷創業家的車庫中,在每一個尋求晉升的職場工作者心中,這個問題始終縈繞不去:成功究竟是運氣的恩賜,還是能力的體現? 運氣VS能力:一場模擬人
Thumbnail
本文探討「運氣」的本質,行動和人際關係的結果。文章從科學和靈性角度,深入分析吸引好運的七個習慣:感謝、良好人際關係、積極心態、行動力、磨練直覺、正面語言和順應變化。並以成功人士的例子說明如何創造好運,鼓勵讀者積極行動,改變自身命運。
Thumbnail
本文探討「運氣」的本質,行動和人際關係的結果。文章從科學和靈性角度,深入分析吸引好運的七個習慣:感謝、良好人際關係、積極心態、行動力、磨練直覺、正面語言和順應變化。並以成功人士的例子說明如何創造好運,鼓勵讀者積極行動,改變自身命運。
Thumbnail
你思考一下現在你如果再讀這篇文章,是為什麼? 可能是你剛好工作到一段落所以有了自由時間拿起手機使用你最常用的APP,因此看到文章。但有沒有想過這一切都是可以往回推的,會這個時間點拿起手機取決於你之前在做什麼,因為很快就做完工作所以現在有空閒時間可以看文章,而之前在做什麼取決於你在哪時候剛好有這份
Thumbnail
你思考一下現在你如果再讀這篇文章,是為什麼? 可能是你剛好工作到一段落所以有了自由時間拿起手機使用你最常用的APP,因此看到文章。但有沒有想過這一切都是可以往回推的,會這個時間點拿起手機取決於你之前在做什麼,因為很快就做完工作所以現在有空閒時間可以看文章,而之前在做什麼取決於你在哪時候剛好有這份
Thumbnail
《創運思維讀後感》 乍看這本書的封面,會以為是什麼星座羅盤、命相學或是心靈雞湯之類的內容,但開始閱讀後就一路順暢讀到底。 作者以自身經驗為例,告訴讀者他自己是如何成功的,看起來有些像是老生常談,但要能夠掌握精髓需要讓思維持續不斷更新!而思維要如何更新?誠如作者所說,多閱讀吧!
Thumbnail
《創運思維讀後感》 乍看這本書的封面,會以為是什麼星座羅盤、命相學或是心靈雞湯之類的內容,但開始閱讀後就一路順暢讀到底。 作者以自身經驗為例,告訴讀者他自己是如何成功的,看起來有些像是老生常談,但要能夠掌握精髓需要讓思維持續不斷更新!而思維要如何更新?誠如作者所說,多閱讀吧!
Thumbnail
你知道嗎,運氣不只是隨機的命運所賜,它其實可以被策略性地吸引。《幸運的科學》正是一本帶領我們探索運氣背後科學的書籍,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你介紹這本書中的四大法則。 本書認為,運氣不僅僅是命運或偶然,它可以被學習和吸引。透過具體的方法和策略,我們都可以增加自己的運氣,是一本
Thumbnail
你知道嗎,運氣不只是隨機的命運所賜,它其實可以被策略性地吸引。《幸運的科學》正是一本帶領我們探索運氣背後科學的書籍,而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為你介紹這本書中的四大法則。 本書認為,運氣不僅僅是命運或偶然,它可以被學習和吸引。透過具體的方法和策略,我們都可以增加自己的運氣,是一本
Thumbnail
昨天聽到一本2023年5月出版的新書『好運氣製造手冊』,覺得內容很有意思,與我們命理有異曲同工之妙,推薦給大家。 書中探討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就是成功到底是靠天賦還是靠運氣?在科學研究領域有一個數據:30%~50%的重大科學突破是由意外或巧合所引發的,像是培養皿受汙染或是化學物質洩露。這也代表成
Thumbnail
昨天聽到一本2023年5月出版的新書『好運氣製造手冊』,覺得內容很有意思,與我們命理有異曲同工之妙,推薦給大家。 書中探討了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就是成功到底是靠天賦還是靠運氣?在科學研究領域有一個數據:30%~50%的重大科學突破是由意外或巧合所引發的,像是培養皿受汙染或是化學物質洩露。這也代表成
Thumbnail
成功的人總把成功歸於幸運,失敗的人則說失敗是因為運氣不好。一個人幸運還是不幸運,其實看的是他有沒有抓住機會的能力。
Thumbnail
成功的人總把成功歸於幸運,失敗的人則說失敗是因為運氣不好。一個人幸運還是不幸運,其實看的是他有沒有抓住機會的能力。
Thumbnail
如果我告訴你,有一些方法可以操控「運氣」,你相信嗎 ? 你想不想知道創造好運氣的「秘密配方」 ?
Thumbnail
如果我告訴你,有一些方法可以操控「運氣」,你相信嗎 ? 你想不想知道創造好運氣的「秘密配方」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要蹭一下最近老高很紅的一部影片—〈真正的人生攻略〉,因為這部影片與我在講的事情很類似。 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搞笑諾貝爾獎》有個研究,在研究一個人的成功是不是跟能力有關係,還是只是純粹是運氣而已,最後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跟實力沒什麼關係,只跟運氣有關係而已。 這個結果因為假設的關係,不一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要蹭一下最近老高很紅的一部影片—〈真正的人生攻略〉,因為這部影片與我在講的事情很類似。 這部影片主要講的是《搞笑諾貝爾獎》有個研究,在研究一個人的成功是不是跟能力有關係,還是只是純粹是運氣而已,最後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跟實力沒什麼關係,只跟運氣有關係而已。 這個結果因為假設的關係,不一定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