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煩惱的根源——你關注的不是心,而是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隆波帕默尊者的智慧開示~

🌟 智慧是最絕頂的世間法

在所有的世間法中,智慧是最絕頂的。因此,我們要努力地去累積智慧。

🔍 智慧的本質

智慧就是——正確地明白與正確地領悟。我們想要正確地明白、正確地領悟,就必須如其本來面目地去看到所有的境界

🚫 不干預境界

如果我們進去干預境界的話,就無法正確地知道,因為在覺知的那一剎那,本身就已經錯了。因此,隆波教導大家的就是——要訓練去覺知境界

🌿 境界的本質

那稱之為「境界」的狀態,其實就是色法、名法。所有的色法,所有的名法,都屬於「境界」。

比如,快樂是境界,痛苦也是境界;貪、瞋、痴也是境界,覺性也是境界;禪定、智慧這些全都是境界。所有的境界,大家都已經有了,而且如果我們想要知道,我們也能知道。

raw-image

😠 生氣時的覺知

比如,在我們心生氣的時候,我們知道「心生氣」,那有什麼難的呢?

但為什麼一般人做不到?因為生氣生起的時候,我們只是一直關注那個讓我們生氣的對象。

比如,我們看見這個人,生氣,討厭他、非常討厭他。我們特別討厭誰,就會特別關注。

我們並沒有看到自己在生氣,而是只看到讓我們生氣的人。

👕 生活中的覺知

假設我們買了一件衣服,非常漂亮,也很貴,是名牌。但回家後發現有瑕疵,有一點小破洞,於是我們對自己生氣——為什麼當時沒有仔細看?

想要拿去換,卻說不清了,也許還會被賣家推卸責任,最後只能坐著心痛。


raw-image


👀 覺察情緒的運作

心痛的時候,怎麼辦?那就要常常去觀察。
我們拿這件衣服來看,每一次都會看到那個破洞,而好的部分則完全忽略,這就是瞋心的運作。

因此,什麼事物讓我們生起瞋心的,我們就會直接去關注那個事物;

什麼事物讓我們生起貪心的,我們就會直接關注那個事物;什麼事物讓我們迷失,心就會直接衝到該處去。


🌀 為何無法覺知當下的心?

我們無法知道自己正在貪、正在生氣、正在迷失,因為我們關注的只是那些讓我們貪、讓我們瞋、讓我們迷失的外在事物。

🚦 隆波敦長老的教導

「別把心往外送。」不停地及時知道自己的心,別把心往外送。

raw-image



 🌈記憶小幫手

  • 智慧就是如其本來面目地看到所有的境界。
  • 別把心往外送,煩惱便無法牽引你。



  • 引用出處:

🟣本文圖片皆由Bing AI 生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光下的許願池
11會員
220內容數
在這裡,我將分享我的見聞、生活觀察與思考。感謝每位有緣人的造訪,陪伴我走過這段心靈成長的旅程。在這片許願池中,期待能啟發彼此的心靈共鳴。
月光下的許願池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但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同理大眾,一切無礙。
Thumbnail
2025/05/01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 自歸於法,但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歸於僧,當願眾生,同理大眾,一切無礙。
Thumbnail
2025/05/01
向佛偉大的人格致敬, 願己能具備成佛的條件, 也願所有眾生都能發起成佛的大心。
Thumbnail
2025/05/01
向佛偉大的人格致敬, 願己能具備成佛的條件, 也願所有眾生都能發起成佛的大心。
Thumbnail
2025/04/29
《向雲端》以雲、山、海為意象,描繪人們在迷惘、壓力與自我否定中,尋找希望與夢想的過程。歌詞結合情緒共鳴與實際行動指南,鼓勵人們從生活細節出發,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4/29
《向雲端》以雲、山、海為意象,描繪人們在迷惘、壓力與自我否定中,尋找希望與夢想的過程。歌詞結合情緒共鳴與實際行動指南,鼓勵人們從生活細節出發,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沙龍一直是創作與交流的重要空間,這次 vocus 全面改版了沙龍介面,就是為了讓好內容被好好看見! 你可以自由編排你的沙龍首頁版位,新版手機介面也讓每位訪客都能更快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成為你的支持者。 改版完成後可以在社群媒體分享新版面,並標記 @vocus.official⁠ ♥️ ⁠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智慧是人生最珍貴的寶藏,但我們往往因執著於外境,而迷失於煩惱之中。你是否曾因小事動怒?是否因執著完美而痛苦?透過觀察自己的心,我們能學會不被情緒左右。隆波帕默尊者的簡單教導——「別把心往外送」,將帶領你找到內在的平靜。點擊閱讀,學習如何用智慧超越煩惱,活出自在人生。
Thumbnail
智慧是人生最珍貴的寶藏,但我們往往因執著於外境,而迷失於煩惱之中。你是否曾因小事動怒?是否因執著完美而痛苦?透過觀察自己的心,我們能學會不被情緒左右。隆波帕默尊者的簡單教導——「別把心往外送」,將帶領你找到內在的平靜。點擊閱讀,學習如何用智慧超越煩惱,活出自在人生。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情緒問題陷入內耗,影響思考與行動。本篇文章探討情緒內耗的來源與解決方法,並強調專注於重要事務的重要性。通過轉移注意力和積極行動,可以有效減少內耗,提升生活品質。本文提供實用的技巧,幫助讀者掌握幸福的關鍵,擺脫負面情緒的束縛。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Thumbnail
「我們的焦慮不是來自於思考未來,而是來自於想要掌控他。」--紀伯倫
Thumbnail
「我們的焦慮不是來自於思考未來,而是來自於想要掌控他。」--紀伯倫
Thumbnail
「請傾聽妳的心,而不是妳的腦,當妳身心安頓,一切會快速地顯化!」
Thumbnail
「請傾聽妳的心,而不是妳的腦,當妳身心安頓,一切會快速地顯化!」
Thumbnail
焦慮是當今快節奏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困擾,我們往往因為本能的反抗而讓焦慮變得更嚴重。然而,佛教提供了寶貴的見解,教導我們如何通過接受來對抗這種令人苦惱的情緒。焦慮源自我們的心靈,受到社會壓力的驅使,追求安全、美麗和財富,導致「地位焦慮」和眾多憂慮。酗酒、吸毒和消遣等應對機制常用於逃避這種痛苦,顯示焦
Thumbnail
焦慮是當今快節奏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困擾,我們往往因為本能的反抗而讓焦慮變得更嚴重。然而,佛教提供了寶貴的見解,教導我們如何通過接受來對抗這種令人苦惱的情緒。焦慮源自我們的心靈,受到社會壓力的驅使,追求安全、美麗和財富,導致「地位焦慮」和眾多憂慮。酗酒、吸毒和消遣等應對機制常用於逃避這種痛苦,顯示焦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頓,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陣慌亂的焦慮或憂鬱。正念靜心與正念生活,作為一種治療,也是情緒教育的一環。情緒教育的重點在於透過情緒理解與建構自我,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淺的情緒管理。情緒越痛苦,越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憐憫與關懷。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頓,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陣慌亂的焦慮或憂鬱。正念靜心與正念生活,作為一種治療,也是情緒教育的一環。情緒教育的重點在於透過情緒理解與建構自我,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淺的情緒管理。情緒越痛苦,越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憐憫與關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