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能沒有情緒嗎?情緒如何幫助我們覺察有事情出錯了?|Podcast 拉子幸福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各平台收聽連結:人能沒有情緒嗎?情緒如何幫助我們覺察有事情出錯了?
⠀⠀⠀⠀⠀⠀⠀⠀⠀⠀⠀⠀
🌿
「人生本來就該努力奮鬥,去追求實現某種目標。
如果不這麼做,人生不就白活了嗎?」
⠀⠀⠀⠀⠀⠀⠀⠀⠀⠀⠀⠀
「老天給我們已經是完整的生命,
我們只要忠於自己、活得自在,
不因為追求虛榮、世俗的得失而侵擾與傷害了我們的精神,
那才是最真實的人生。」
--《莊子‧德充符》
⠀⠀⠀⠀⠀⠀⠀⠀⠀⠀⠀⠀
🌿
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於一個原始情緒:痛苦(或恐懼)。
為什麼有痛苦呢?
因為在這個有形有相的世界之外,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
因為不知道自己是誰,頭腦會試圖追求外境、未來,來使自己得到救贖。
--《當下的力量》Eckart Tolle
⠀⠀⠀⠀⠀⠀⠀⠀⠀⠀⠀⠀
🌿
情緒是夏克提擊中你心中的堵塞(業行)所引起,
而表現出情緒是為了釋放堵塞的能量。
--《活出覺醒》Michael Singer
⠀⠀⠀⠀⠀⠀⠀⠀⠀⠀⠀⠀

Photo by Richard Burlton on Unsplash

Photo by Richard Burlton on Unsplas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安納的房間
23.6K會員
1.0K內容數
無法自我介紹的人🌿 Podcast|拉子幸福生活、秘密頻道《安納》 🌿 YouTube |喬安納與雞蛋不出門 Homebody & dog 🌿《換日線》雜誌|拉拉手環遊世界專欄 🌿方格子|喬安納:2023 年起,記錄覺醒旅程「無人記得的愛」
喬安納的房間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下午在河堤散步時,突然想打開錄音~ 一起和我與狗狗雞蛋散步吧🐕
Thumbnail
2025/04/14
下午在河堤散步時,突然想打開錄音~ 一起和我與狗狗雞蛋散步吧🐕
Thumbnail
2025/04/11
2025/04/11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情感與情緒密不可分,精神要達到成熟,就必須鍛鍊。
Thumbnail
情感與情緒密不可分,精神要達到成熟,就必須鍛鍊。
Thumbnail
人類的淺在情緒大致可分為 "委屈感、孤單感、恐懼感、自卑感、好勝心" 任何有慾望的行為模式就會觸動這五個情緒波動 最常見的就是"沉沒成本" 這個效應會讓我們感覺"過去的努力太可惜"執著過去的時間、努力、金錢等等導致無法做出理性的判斷 每個人能克服的情緒波動不同,但一定要讓自己可以隨時掌
Thumbnail
人類的淺在情緒大致可分為 "委屈感、孤單感、恐懼感、自卑感、好勝心" 任何有慾望的行為模式就會觸動這五個情緒波動 最常見的就是"沉沒成本" 這個效應會讓我們感覺"過去的努力太可惜"執著過去的時間、努力、金錢等等導致無法做出理性的判斷 每個人能克服的情緒波動不同,但一定要讓自己可以隨時掌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Thumbnail
詳細內容,請點擊觀賞:情緒管理是探索真實自己的能量旅程,靈性科學與情緒管理:認知科學融合道德經與佛經
Thumbnail
無論是自己的,或者從親友、從新聞或社群媒體沾染到的情緒,如果真的覺得down down的,或者覺得很生氣、很沮喪的時候,怎麼辦呢?
Thumbnail
無論是自己的,或者從親友、從新聞或社群媒體沾染到的情緒,如果真的覺得down down的,或者覺得很生氣、很沮喪的時候,怎麼辦呢?
Thumbnail
這週我們來談「感覺」與「情緒」 靈魂在作為人的身分中的成長進化過程裡,情緒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尤其所有人的情緒體在多次的轉世中都累積並充滿了創傷,每一生來其實都是來⋯⋯
Thumbnail
這週我們來談「感覺」與「情緒」 靈魂在作為人的身分中的成長進化過程裡,情緒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尤其所有人的情緒體在多次的轉世中都累積並充滿了創傷,每一生來其實都是來⋯⋯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