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初訪好嶼已是一年多前了,那時印象很不錯,應該算是近期有台灣特色的finedining 比較喜歡的一家,搬家後的2.0聽說不錯,雖比先前漲價了不少,還是好奇一個人來試試了。
起家宴作為主題,每道菜都有其相對應的意義跟故事。一開始就用抽籤的方式抽取自己用餐的筷子,在用餐快結束前來給予相對應的解籤,可以在每道菜中感受到主廚的用心跟巧思,一些食材的組合也不會太突兀,算是可以順順吃的一餐。
*特別喜歡的菜色標注💕
❇️巴柳青
一開始提供的就是帶有辦桌平常會喝到的芭樂柳橙汁元素的芭柳青。
❇️
螃蟹|紹興醋(外省人)
白蘿蔔|烏魚子|青蘋果(本省人)
老菜脯|鴨胸|柚子(客家人)
薑黃|生態蝦|魚露(新住民)
(擷取各族群的飲食文化特色
四樣前菜分別代表不同的四個種族,有各族群文化代表的元素在裡面,這四樣比較像小點,後面則是兩樣冷前菜+兩樣熱前菜。
❇️季節魚生|鹽巴辣椒|細葉碎米薺💕
源自阿美族採貝類的習慣,搭配魚生的沾醬很酷,是鹽巴辣椒水加上3-7天發酵的米渠。
❇️章魚|木鱉果
原住民的成年禮是要自己抓到章魚,這道是東北角的
紅章魚燉煮後切成薄片,再搭配木鱉果泥食用。
❇️黑鰻魚|梅子|紅麴💕
這道源自辦桌料理總會出現的羹湯,鰻魚烤得外焦香內軟嫩,裡面利用康普茶醋發酵吃白醋,紅麴發酵過程再加入梅子,我自己很喜歡這道。
❇️紅羽土雞|鮑魚|蕈菇
這道源自入厝料理通常都會是雞料理。裡面有雞翅以及雞胸肉+東北角九孔鮑魚搭配魚子醬干貝慕斯,醬汁則是澄清雞高湯+香菇汁,這道自己覺得雞翅的部分比較好吃,
❇️中湯
這個是沒有在菜單裡的中湯,裡面有雞湯瑤柱+金華火腿。
❇️在來米|小米|蓬萊米
主食不是麵包而是三種米食
粿:裡面的香腸是主廚特製的海鮮香腸,用部分的蛤蠣汁取代櫻花蝦
米飯:越光米+菱角,加一點鹽巴調味
小米粽:裡面有小米、小芋頭及油封蝸牛
用三樣米食當主食還蠻有巧思的,裡面我比較喜歡的應該是小米粽。
❇️乳豬|酸筍|百合根
主菜是脆皮乳豬,將肉泥填回豬肉裡;旁邊的可樂餅球是豬頭皮、豬耳朵+必ㄑㄧˊ做成,沾豬骨+桑椹汁做成的醬,旁邊有青江菜 百合根 搭餐
❇️鮮魚|破布子|瑞卡達
海鮮主菜使用澎湖秋姑魚菲力嵌入豆腐蛤蠣肉起司再淋上薑油
❇️冰點💕
大葉田香|梅子|酒粕
雪酪好吃、是把ㄅㄨ的概念。
❇️主甜點💕
麻荖|栗子|花生
小時候過年會吃到的麻荖搭配嘉義蜜栗子泥及花生葉子 crumble,很古早味又多了變化,懷舊又美味。
❇️茶點
柿子|梨子|九層塔
薑水梨鮮奶油慕斯+柿子新鮮乾跟果乾
巨峰葡萄|愛玉|洛神
熱的葡萄汁+愛玉
(真的愛玉碰到熱是不會融化的)
美味程度:⭐️⭐️⭐️🌟
服務態度:⭐️⭐️⭐️🌟
再訪意願:⭐️⭐️⭐️🌟
#台北市#大安區美食#finedining#台式#米其林#michelin#michelinstars#台灣在地文化#台灣特色#米其林綠星#好嶼#hosu#kira吃finedining #kira摘米其林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