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說了最近跟男友爭執的故事:
小晴一直是個樂觀的女孩,遇到問題時,總是習慣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週末,她和男友計畫去爬山,兩人都需要準備各自的隨身繩。但因為男友工作忙碌,他拜託小晴幫他一起買,並希望她早點準備好。小晴也答應了,畢竟她自己也需要繩子。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週一時主揪宣布週三才會決定是否出隊,因此小晴覺得等確認後再購買比較妥當,也告知了男友這個決定。到了週三,確定要出隊後,她立刻傳訊息告訴男友,表示會在晚上去買。但這時家人突然有事要她回家,並且告知她家裡有一條夠長的繩子可以使用。「或許這條繩子可以剪一半,這樣我們兩個人都有了!」小晴心想,這樣既省時又能解決問題。
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男友,並提供了另一個選擇:「如果你覺得還是不妥,我週五放假時可以特地去買,不過會多花一小時。」
然而,男友的回應卻讓她有點錯愕。
「你做事真沒方法,怎麼不事先規劃好?」男友語氣嚴厲,帶著強烈的不滿。
小晴愣了一下,心裡有點委屈:「我是好心幫你忙的,這件事本來就是你要的,而現在即使臨時變動,我還是提供了解決方案啊。」她心裡嘀咕著,但沒有立刻反駁。
她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不要讓對方的情緒牽著走,這不是大不了的事情。
「我整個晚上都在幫你處理事情呢,訂餐廳、幫你看企劃,現在這件事我也在解決呀!」她語氣平和地回應,甚至帶點俏皮:「而且我們已經有方案一啦,不管怎樣你都會有繩子哦!」
男友還是有些不滿,但至少沒有繼續生氣了。然而,他也沒有道歉,也沒有對她的付出表達感謝,這讓小晴心裡有點不舒服。

當伴侶用負面情緒回應時,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樣的情境,相信許多人都曾遇過。你已經在努力解決問題,但對方卻因為不符合他的預期而表現出憤怒或指責。這樣的時刻,該怎麼應對呢?
- 不讓對方的情緒牽著走,先穩住自己
當對方生氣時,我們的本能可能是立刻反擊或防禦。但小晴選擇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這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不讓對方的憤怒影響自己的情緒。這樣的穩定,能幫助自己不被無謂的衝突帶走,也讓對話不至於惡化。 - 用溫和但堅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
面對男友的指責,小晴沒有激動地反駁,而是用理性的方式提醒他:「我一直有在幫忙,現在也有解決方案。」這樣的表達,能讓對方理解她的努力,而不會進一步引發爭執。 - 幽默與正向語言化解衝突
她還用了俏皮的方式說:「無論如何你都會有繩子哦!」這讓話題少了一點對抗的感覺,也降低了雙方的壓力。有時候,輕鬆一點的回應,能讓緊張的氣氛緩和不少。
一味忍耐會內傷!聰明溝通有方法
有高情商不代表要忍耐,畢竟
- 延後溝通:讓他知道你的感受(但不指責)
你可以在氣氛比較好的時候說:「其實昨晚我有點受傷,因為我真的有在幫忙,也一直試著解決問題,但你的回應讓我覺得我的努力沒有被看見。」這樣的表達方式比「你都不感謝我!」更容易讓他接受,因為它不會讓他感覺自己被攻擊。 - 觀察他如何表達感謝
有些人不擅長用言語表達感激,而是透過行動,比如改天請你吃飯、幫你做某件事。你可以留意一下,他是不是以別的方式來回應你的付出?如果他真的完全沒有這個意識,那可能需要進一步討論你們對「感謝」的期待不同。 - 建立更平衡的互動
如果這種「他要求你幫忙→你幫忙→他不滿意」的模式頻繁發生,可能需要調整一下界線。例如,未來當他請你幫忙時,你可以先問:「這件事對你來說有多重要?如果我有時間我會幫,但可能不會完全按照你的方式,你OK嗎?」這樣可以減少之後的壓力和委屈感。
結語:愛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雙向的理解
在關係裡,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被珍惜。但當對方用負面情緒回應時,我們可以選擇不讓情緒牽著走、冷靜回應、適時表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觀察這段關係是否在長期的相處中,能夠讓彼此成長,而不是一再陷入「一方付出,另一方指責」的循環。
你呢?曾經遇過類似的情況嗎?又是如何應對的呢?留言分享給 Raven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