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孩》一個當不成美國人的的台灣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阮鳳儀導演的《美國女孩》表面上是一部講述親子關係的溫馨劇情片,實際上卻是一場對「美國夢」的殘酷實驗。

劇中(也是導演本身家庭)是一個典型的台商家庭,母親莉莉(林嘉欣飾)帶著兩個女兒在美國過著夢幻式的生活,例如:有農場有馬...

這一切的基礎都是父親宗輝(莊凱勛飾)長年在台灣與大陸之間奔波的辛勞,當經濟出了問題,這對「美國女孩」母女不得不回到台灣,卻對這片土地充滿嫌棄與抗拒。

導演說這是一部關於家庭與自我認同的電影,但當我用不同角度看待它時,卻是一場高高在上的文化優越感的...崩塌史!

raw-image


芳儀(方郁婷飾)原本站在「美國夢」的C位,卻因經濟變故被迫回到台灣,即便人在台灣,靈魂卻依舊徘徊在美國的影子裡,不願意真正融入這片土地。

極其諷刺的是,當劇中人物拼命強調「回到台灣有多痛苦」的同時,電影卻又無意間拍出了台灣最美好的一面。


一、懷舊是糖,優越是毒

在美國活了好幾年的芳儀,回到台灣後不適應學校、跟不上課業、語言不流利,這些細節都刻意營造一種「回到落後環境」的窘境。然而,導演又極其矛盾地在視覺與聲音上,堆疊了滿滿的台灣懷舊感。

  • 撥接上網、MSN、無名小站
    曾經是年輕人青春記憶的互聯網啟蒙時代,在片中成為芳儀的寄託,但換個角度想,這不也正是那個年代台灣年輕人珍貴的文化記憶嗎?
  • 文具店、漫畫出租店裡的《玩偶遊戲》
    芳儀的同學們興奮地討論這部動漫,她卻置身事外,但這真的代表台灣無聊、缺乏希望?還是代表她的心態無法接受這片土地的文化?
  • 周杰倫、蔡依林、5566
    台灣「土產」的天王、天后與天團,他們的歌曲就是那個年代的青春GBM,如今用在電影裡當配樂,不就是最好的時代見證嗎?這些音樂在「台灣女孩」的青春裡發光發熱,「美國女孩」卻覺得這裡沒有她的未來?


問題來了!
芳儀的處境真的有她想的那麼壞嗎?還是她只是無法放下自己內心的美國光環?

二、端著美國人的架子,吃著台灣的青春回憶

如果這部電影真的想說的是一場文化適應的衝突,那麼它成功了!但,不是台灣讓芳儀無法適應,而是她不願意適應台灣!

這就像她不願在學校唱中華民國的國歌,不是因為她有更高遠的理想,而是她認為這首歌不值得她去唱。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她置身於一個擁有豐富文化、獨特成長環境的地方,她仍然覺得這裡處處都在排擠她。


三、反諷的最高境界

電影試圖營造「台灣讓人窒息」的情緒時,它卻反過來拍出了最溫暖的台灣記憶。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個極具諷刺的鏡頭:

  • 電影一邊訴說台灣讓芳儀感到格格不入,一邊又呈現出一個值得無數人懷念的青春時代。
  • 電影一邊讓角色厭惡台灣,一邊卻用影像告訴觀眾:「這個地方真的很棒啊!」
  • 電影一邊讓母女倆端著美國架子,一邊卻吃著最純正的台灣懷舊糖果。

四、美國女孩?還是失去美國的女孩?

《美國女孩》的劇本核心真的是家庭關係或文化衝突嗎?還是對失去「美國人」身分,卻又不願接受「台灣人」身分的此一群體的影像表述。

這部電影不是台灣女孩在美國成長後的文化衝擊,而是美國女孩在夢碎後的文化錯置感。

當她們再也回不去美國時,她們選擇「高傲地接受現實」的姿態,而不是「真正地學會擁抱新環境」,這也是電影最弔詭的錯位

於是,當我們看著片中滿滿的懷舊元素,看著那些曾經陪伴自己成長的場景時,會不會產生一種錯位的感受?

這片土地真的這麼糟糕嗎?這片土地的年輕人,真的都活在痛苦中嗎?還是,這其實只是某些人「失去美國後,無法接受現實的失落感」在作祟?


五、結論

這部電影真的在批判台灣嗎?不,它其實在無意間歌頌了台灣!

電影的懷舊元素太動人、青春背景太真實、影像氛圍太有共鳴,讓人覺得—台灣真的很好啊!

當「美國女孩」始終無法理解這點時,電影最終的諷刺意味就此成立:這部片講的不是「美國女孩在台灣被迫適應」,而是「她們一直無法承認,其實台灣沒那麼糟!

一部獻給「當不成美國人的台灣人」的電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聰聰 is 廣電所の研究生
5會員
109內容數
Elizabeth KT Wang 世新大學 廣播電視電影學系 研究生
2025/04/09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僅僅是一部影視作品,更是一面映照當代社會病灶的鏡子。當導演林君陽運用細膩卻充滿張力的敘事手法,用鏡頭語言呈現出社會議題,讓觀眾在錯綜複雜的情節裡讀出那難以捉摸的「惡」與「善」。
Thumbnail
2025/04/09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僅僅是一部影視作品,更是一面映照當代社會病灶的鏡子。當導演林君陽運用細膩卻充滿張力的敘事手法,用鏡頭語言呈現出社會議題,讓觀眾在錯綜複雜的情節裡讀出那難以捉摸的「惡」與「善」。
Thumbnail
2025/03/30
導演徐漢強:「如果你現在不知道以後該長成什麼樣子,不知道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正處在這個階段的話,《鬼才之道》可能是目前最適合你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30
導演徐漢強:「如果你現在不知道以後該長成什麼樣子,不知道到底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你正處在這個階段的話,《鬼才之道》可能是目前最適合你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01
《器子》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犯罪電影,它並非依靠劇情反轉或燒腦情節取勝,而是以創新的敘事方式和視覺風格吸引觀眾。電影採用篇章式敘事,碎片化地拼湊真相,並運用蒙太奇的「鏡」與「場」來呈現角色心理和情感轉折,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和觀影體驗。
Thumbnail
2025/03/01
《器子》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犯罪電影,它並非依靠劇情反轉或燒腦情節取勝,而是以創新的敘事方式和視覺風格吸引觀眾。電影採用篇章式敘事,碎片化地拼湊真相,並運用蒙太奇的「鏡」與「場」來呈現角色心理和情感轉折,營造出獨特的氛圍和觀影體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有些電影,即使無法在觀影時清晰地看見事件的前因後果,但劇情與鏡頭語言刻畫成的電影性格,仍然能牽動回憶中類似的情節,在心中留下深刻漣漪,《日麗》便是一部這樣的電影。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劉品言和林柏宏這對姊弟,不太像生活在鄉下養雞的人,他們長得漂亮又散發都會氣質,白白淨淨無曬斑。然而,這部片其實就不是傳統鄉土家庭類型,它沒有要刻意經營寫實面,好比女主角並不缺錢,只缺男人……
Thumbnail
劉品言和林柏宏這對姊弟,不太像生活在鄉下養雞的人,他們長得漂亮又散發都會氣質,白白淨淨無曬斑。然而,這部片其實就不是傳統鄉土家庭類型,它沒有要刻意經營寫實面,好比女主角並不缺錢,只缺男人……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同性婚姻的題材多數國家無法製作,電影也有部分的台灣傳統文化元素,我想這是能代表台灣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原因。不過⋯⋯
Thumbnail
同性婚姻的題材多數國家無法製作,電影也有部分的台灣傳統文化元素,我想這是能代表台灣競爭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的原因。不過⋯⋯
Thumbnail
導演鄭李爍,將小時候所看到的,父母在異鄉奮鬥、打拼的故事拍成電影,以紀念上一輩在美國「播種紮根」、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導演鄭李爍,將小時候所看到的,父母在異鄉奮鬥、打拼的故事拍成電影,以紀念上一輩在美國「播種紮根」、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