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逛街,很怪嗎?我超愛自己逛街,甚至可以說是「沉迷」。從大學開始,我就慢慢發現,自己逛街、買東西真的很愜意。
筆電需要外接螢幕?自己跑去光華商場,一個一個比較。想玩Nintendo Switch?直接殺去北車地下街,當場買回家。太久沒逛書店?衝去松菸誠品,漫無目的地晃到腿痠。
沒人催、想去哪就去哪、想買什麼自己定,這種感覺,是自由吧。本篇,就來聊,一個人逛街有多爽,以及怎麼面對尷尬的時刻。
逛街的目的,通常有三種,一是社交活動,二是買到東西,三是到處看看。
首先,「社交活動」為了聯絡感情,和誰一起是重點。但是,逛街真的能有用嗎?
我真實的感覺是,如果想聊近況,邊逛街邊說話,好像會太忙。最後,話也說不清、逛街也沒逛到。
對於不想社交的人來說,把社交和逛街綁在一起,反而變成了累贅。
「你覺得這個怎麼樣?」
再來,是「買到東西」為了「買到東西」,心裡想找某類東西,但又不是很確定,所以希望有人一起給建議。這時,和誰一起就重要了。
「我覺得...」
一起逛的人,大致可以分成兩種。第一種,對你要買的東西「很懂」的人。他知道怎麼判斷什麼值不值得買,但是他可能不夠了解你,不見得知道什麼適合你。(如果兩個條件都符合,請忽略我所說的一切。)
「買!」
第二種,對你要買的東西「不懂」的人。他可能很懂你,但不夠懂產品。他也可能只在乎自己,對於你要不要買,根本就不在意。又或者,他只是看出了,其實你已經有答案,渴望有人推一把的事實。
可以發現,你買到什麼、是不是好的選擇,只有自己能決定。其他人,不能負責,通常也給不出多好的建議。
到走上街前,討論要去哪,一來一回花了很多時間,大多時候還要喬行程、配合對方的喜好。
想走就走、想去哪就去哪、想在同個地方逛多少遍,都可以,沒有任何壓力。朋友遲到、猶豫半天買不買,也都不會發生。
可能也因為我逛街的方式不尋常,常常會為了買到想要的東西,來回奔走同一家好幾次,所以我逐漸發現這只有一個人逛街才做得到。因為大家都有自己想逛的,大部分人大概受不了吧。
推薦閱讀:該買?不該買?整理師教你1招下定決心、擺脫物質慾望
自己逛街,有好多好處,但前提是,「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雖然一個人逛街很自由,但還是有讓人不自在、尷尬的狀況,例如,走進店裡被店員招呼,但沒有一個人在你旁邊當護盾,這時怎麼辦?
大多數的尷尬,都是自己給自己的,別人根本不在意。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拿起手機,看時間、查東西、回訊息,甚至只是滑社群,讓自己完全沈浸在個人的世界。
耳機是好東西,聽音樂、聽Podcast、語音通話,甚至什麼都不播,可以超有效的讓自己周遭有個泡泡,安心感大增。同時,耳邊的聲音可以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會一直關注別人的想法。
不需要用手翻找的東西的話,我都會先買一杯飲料拿著慢慢喝。這樣進到一家店,在看東西思考的同時,就可以有更悠閒的狀態。
另外,喝東西比吃東西好,因為只會填滿一隻手,還有另一隻手可以靈活使用。
推薦閱讀:不受「聚光燈效應」影響的人,才是朋友圈中最真實的人
一個人逛街很自由,不用配合、不用等、不用被影響。當然,一個人逛街有這些優點,但缺點也是有的,比如,一個人吃飯、沒有人聊天等。
我偶爾也享受和朋友出去,只是說同時也很喜歡自己逛街,我想這和目的有關吧。要是你還沒試過,可以找時間試試看,這是個開關,打開了就捨不得關上。
如果這篇有給你一點點靈感,別忘了給我個愛心,然後分享給你的朋友。
最後,謝謝你看到這裡!
/
我是島上人蔘 Island Ginseng,自由接案設計師,專注於設計思考和自我成長的分享。想了解更多內容,歡迎加入「島上蔘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