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常會出現同類型的股票齊漲齊跌,新聞通常會說是某類概念股的表現,所謂概念股是歸納出來的,或是編出來的,例如AI伺服器概念,最初比較明顯的漲勢是由廣達、緯創、技嘉等帶動,初期鴻海股價並未上漲,這時期不一定會將鴻海視為AI概念股,等到鴻海股價上漲時才被納入,不過,鴻海的業務和電子產業內各產品幾乎都有關,是蘋果概念股,是電動車概念股,也可以是電腦周邊,也和網路通訊有關,只要是電子產業相關,要用甚麼概念股套在鴻海都可以,關鍵還是在股價會不會動,股價會動就被納入某類概念股。
可以說這樣的概念股是因市場氣氛而存在,資金青睞的股票,股價會動就算是特定概念股,是一種心理暗示,告訴市場參與者某些類型的股票有題材,如果能獲得共識,股價就有較大的上漲空間,由於市場有各式各樣不同的參與者,需要符合一些條件才會形成共識,一是必須要有指標,例如Nvidia是整個AI相關供應鏈的指標,如果Nvidia股價沒有表現,供應鏈的相關個股不易獲得市場共識,另外是要看到企業營收成長,而且不只單一企業成長,必須是一群企業都成長,一群企業才能形成群體的概念,當然也會參雜一些營收沒有成長,但宣稱切入相關領域的投機股,有基本面的投資,也有題材性的投機,共同發展出股市熱絡的行情。
股市存在某類概念股是行情催化劑,具有概念題材引領行情才會是多頭行情,因為這樣才有足夠的資金、有市場共識、投資與投機兼具、有心理預期又有基本面前景想像,按照這樣的原則可以來檢視股市是否符合條件可以出現多頭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