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父女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和父親的感情不像尋常父女

我極少對他撒嬌,言語間絲毫不見女兒姿態

遇到困難第一個想到的也不是找他幫忙,若不是走投無路,絕不軟下姿態

對他說的話,他發出的指令,大多我都會毫不猶豫地執行,這好似已經在潛移默化中成了刻進基因序列里的東西

這一切都有跡可循,我有個壞習慣,睡不著的時候總忍不住翻手機照片,真真是在一幀幀定格的畫面里“寄情於景“ “睹物思人”

可我來回上下翻動,相冊里有我自己彼時稚嫩的臉龐,有朋友們開懷大笑的一幕幕,也有我走過的大江南北旅行工作的地方

獨獨,沒有父親的一張照片


這像一記棒槌重重打在我的額邊 我不死心地翻來翻去,卻只找到畢業典禮慶祝我畢業的一抹碎片,每日見首不見尾,和他相處的時間屈指可數

我也記得他曾告訴過他的女朋友,「我和我女兒沒有話可說」,我在想,這樣的情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慢慢的我和他之間好像成為戀愛關係里的回避型愛人,他越靠近我,關心我,我反倒變得淡漠

依稀記得小時候,我對他非常親暱,可能見他次數也不多,只要被媽媽帶去醫院被醫生灌鼻子,我便是連哭帶鬧的訴苦一番,他在和客人聊天的時候,我天不怕地不怕的爬到他寬厚的肩膀上


時至今日,滄海桑田,看山,可還是山?

avatar-img
0會員
1內容數
我真的好喜歡寫作 ,把心情記錄下來 妥妥的f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沒有了媽媽,剩下爸爸,可是卻得不到爸爸的關心與陪伴,未來的人生還這麼漫長,不知道她的成長過程中,還會再遇到多少類似的事情,沒有愛的成長過程,一定是充滿苦澀與荊棘,希望在未來的路上,她可以遇到願意伸出手,給她溫暖的貴人。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透過一連串的畫面,呈現了父親與女兒之間的深刻情感,雖然沒有過多的對白,卻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默契和愛。故事中的日常生活畫面,透過細緻的描寫,觸動人心。由父與女的日常情景中能感受到溫馨和幸福。父的無聲關愛、女的孝順及對父的愛戴,給人一種安詳和溫暖的感覺。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
Thumbnail
社會中,許多男性表現出「外強內弱」的特徵。他們在公共場合保持堅強形象,卻在親密關係中暴露出內心的脆弱和不安。這種矛盾往往導致他們在家庭中表現出複雜而有害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的危險在於它的代際傳遞性。
Thumbnail
不分年齡差距、不管國籍種族,更不用說性別星座,只要是情人相處就會有情緒問題,不可能天天上演你儂我儂、甜言蜜語的情節,所以即使俗話說:「女兒是爸爸上輩子的情人」,也難免會有嘻笑怒罵、口出惡言的時候;打打罵罵教孩子,吵吵鬧鬧過日子,知輕重有分寸就好。這些日常往往是將來點點滴滴的串串回憶。 說起人類
Thumbnail
寫一段在家族裡,讓你百感交集、層次複雜的關係。
沒有了媽媽,剩下爸爸,可是卻得不到爸爸的關心與陪伴,未來的人生還這麼漫長,不知道她的成長過程中,還會再遇到多少類似的事情,沒有愛的成長過程,一定是充滿苦澀與荊棘,希望在未來的路上,她可以遇到願意伸出手,給她溫暖的貴人。
Thumbnail
55年前的媽媽,不是國色天香,沒有家產靠山,既不識字、性格又不好相處,竟然陸續有3段婚姻關係,甚至與第2、3任皆無子嗣,但能被接納。 沒有繼親問題?比從嬤嬤身上更感受到愛?一般人都很難相信吧!
Thumbnail
透過一連串的畫面,呈現了父親與女兒之間的深刻情感,雖然沒有過多的對白,卻能感受到他們之間的默契和愛。故事中的日常生活畫面,透過細緻的描寫,觸動人心。由父與女的日常情景中能感受到溫馨和幸福。父的無聲關愛、女的孝順及對父的愛戴,給人一種安詳和溫暖的感覺。
一直認為我父母是為了結婚生子而結婚,沒有感情基礎、沒有共識和信任,婚後也不願意去經營和溝通,我爸甚至將外遇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常為了錢的事情不快,不太吵架都是冷戰居多。 在學生時期經濟仰賴父母的我,一直很怕會被我爸拋棄,但除此之外,我爸對我們很好,對家裡經濟依舊付出,表面上是個外人都說好的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