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青山在,就是最重要的事—《多重迷走神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之前是看到書評才找了這本書來看,剛看時覺得有點吃力,請教了心理系的學霸朋友,才明白書中多處提到「心理生理學」,難怪看不太懂。


raw-image



書中的建議,
也適用於自閉症、有精神障礙的患者。



作者提到,現代小學教學用IPAD取代,實在不是好方法,
我就聯想到,
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比較不會看臉色,
我猜想:其實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機會「社會化」?
所以,「在家自學」也無法學習「社會化」



作者一直強調,
從「臉部」可以讀出很多資訊,
我想到,這就是很多人說,網路世界的危險性,
因為我們看不到對方啊!
面對面,
通常我們可以更準確認識一個人。
俗話不是說「見面三分情」?
作者也提到,
面對面的互動,往往非常有助於減少,並解決紛爭




作者提出的「解決之道—安全感」,
我覺得簡直是廢話,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就是遇過重大事件,才會恐懼成那樣,沒有安全感啊!
但話說回來,
營造有安全感的環境、社會,在現代社會並不容易喔!
我覺得作者說的是「安全的社交環境」,作者一直強調「社交很重要
連現代正向心理學運動之父,馬丁·賽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
在他的《邁向圓滿》書中,
也在教軍隊、學校如何營造出好的氛圍(我覺得就是「社會支持」)、提高幸福感。


以下是我整理過的筆記,就算你不懂「心理生理學」,
也能知道作者在表達什麼。

==============


傳統分類:

自律神經—交感

              —副交感


本書分類:

A交感自律神經—支持主動防禦,戰鬥、逃跑
B背側迷走神經—支持非主動防禦
C腹側迷走神經—支持社會參與行為=社交活動


*作者說,曾收到六十多歲的女性來信,
描述她在少女時代曾有人想勒住並強暴她。
多年後她告訴女兒,
女兒卻反問她:「你為何不反擊?為何不反抗?」
她覺得很羞恥。
她說:「讀了你的『多重迷走神經論』後,突然間,
我覺得自己證明了清白,
現在淚如雨下。」


作者「多重迷走神經」的理論是說,當老鼠被貓抓住,
沒有運用戰鬥、逃跑,
而是裝死,這就是「多重迷走神經」,為了保護自己。


作者說,他們身體的反應其實是為了讓他們活下來,
值得嘉許,
當事人必須了解,
留得青山在就是最重要的事,
他們從恐怖的體驗中活下來,
他們現在必須把自己當成英雄看待


作者把這方法教給臨床醫生,
後來他收到臨床醫生的信,
表示病患自發的改善了。



*自閉症、創傷,共同的議題是「聽覺超敏」,
聽覺超敏的人會吸收較多「低頻聲」,
神經系統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對這些聲音起反應,
詮釋成獵食動物的特徵,
而將生理狀態轉變成促進戰鬥/逃跑,或關閉反應的狀態。



*有精神障礙的人,有「聽覺超敏」的問題,
也有行為狀態調節困難,
臉、心在腦幹中是連在一起,
臉上表情、情緒單調平板,
聲音缺乏抑揚頓挫,自律神經狀態有高心律。




所以作者建議醫生看診時,
對病患要聲音有抑揚頓挫、
表情不要冷漠、
不要說教等等,要噓寒問暖。
要營造病人「安全感」。
作者也說明,這就是為何比較關心病人的醫生,
病人的治癒率比較高。



*低頻聲對神經覺是強烈的危險與生命威脅信號,
作者不希望有電梯、通風設備或交通的低頻聲,
要讓診間變安靜。
(PS:難怪房間靠近這些地方,都不好睡)




*「玩耍」是很有效的神經練習,
運用社交互動來「共同調節」生理與行為狀態,
從多重迷走神經的角度來看,
玩耍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面對面的互動


*學生看IPAD教學,
過程中沒有看老師或同學的臉,沒有社交生活


*神經系統失效時,就用行為修正—離開。


*「安全感」就是治療
建議可使用音樂療法
唱歌、聆聽,調息瑜伽(操練呼吸、操練頭臉部肌肉的瑜珈)
合唱、吹管樂器
是一種社會參與系統的絕佳神經練習。


*自閉症教學大樓的特徵之一,教室要很安靜。
提供大量不刺眼的環境燈、
窗戶離地1.5公尺、
間接照明以避免強光、
使用會吸音的天花板與地毯。


*協助人平靜下來並自我調節的簡單技巧,就是搖晃身子,
搖晃具有安撫作用,有助於自閉兒自我調節。
如:坐在玄關搖椅上搖晃、坐在鞦韆上、健身球上搖晃
(PS:害我看了,超想衝去買以前那種老人搖椅!)


=================================

書名:
多重迷走神經.找回安全感與身心治癒的全新途徑:第一位提出「多重迷走神經論」的大師之作!


原文書名
The Pocket Guide to the Polyvagal Theory: The Transformative Power of Feeling Safe

作者: 史蒂芬.W.波吉斯 (Stephen W. Porges)
出版社:柿子文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的確 兒子是高功能自閉症 雖然每天都有狀況 但我還是從自學讓他轉到回學校繼續...就是為了幫他多建立案例樣本
時堂-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07
林燃(創作小說家) 謝謝你信任我,願意跟我分享。 你真是很有智慧的媽媽,用對方法解決問題,而非逃避。相信您的孩子會越來越好,祝福您跟孩子!!
avatar-img
時堂(花。酒。香)的沙龍
42會員
116內容數
走過創傷的我,用文字寫下我的心情及療癒筆記。另有電影 、影集、閱讀的心得。 在痞客邦的「花。 酒。 香」主站,還有品酒、日本線香、香皂的心得文。 https://cafe25.pixnet.net/blog
2025/03/19
培理醫生提到如何幫助受過創傷的人(包括自己)? 你也許沒前去看貴貴的心理醫生, 但「陪伴」,跟好友講電話訴苦, 就是最好的方式。 另外,散步、舞蹈、按摩都有助於調節。 培理醫生最後提到: 如果沒有經歷過真實人生磨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如果沒有熬過去,就無法發展出「創傷後智慧」。
Thumbnail
2025/03/19
培理醫生提到如何幫助受過創傷的人(包括自己)? 你也許沒前去看貴貴的心理醫生, 但「陪伴」,跟好友講電話訴苦, 就是最好的方式。 另外,散步、舞蹈、按摩都有助於調節。 培理醫生最後提到: 如果沒有經歷過真實人生磨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智慧, 如果沒有熬過去,就無法發展出「創傷後智慧」。
Thumbnail
2025/02/19
找到天命的秘密是, 誠實回答一個問題:你最喜歡的「衰事三明治」是什麼口味?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對什麼有熱情?」 而是「你對什麼有熱情到,願意忍受當中最不堪的一面?」
Thumbnail
2025/02/19
找到天命的秘密是, 誠實回答一個問題:你最喜歡的「衰事三明治」是什麼口味?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是「你對什麼有熱情?」 而是「你對什麼有熱情到,願意忍受當中最不堪的一面?」
Thumbnail
2025/02/11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解讀, 「女主角就是一個宅女,雖然從電腦上獲得各種知識, 算是業餘科學家, 但她缺乏現實生活的社交互動。」 她對婚姻也沒有勇氣追求, 對世界好奇,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冒險。 就只會埋頭研究植物、寫論文。
Thumbnail
2025/02/11
用現代人的眼光來解讀, 「女主角就是一個宅女,雖然從電腦上獲得各種知識, 算是業餘科學家, 但她缺乏現實生活的社交互動。」 她對婚姻也沒有勇氣追求, 對世界好奇,卻又沒有足夠的勇氣去冒險。 就只會埋頭研究植物、寫論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在初次接觸身心靈領域時,是否總被五花八門的名詞與觀點搞得暈頭轉向,我相信往靈性發展的路途,最終回歸自身的都應該是純粹而透徹的,所謂的外求是內心的動盪也是世人誤以為的捷徑...於是寫了自己觀點的身心靈領域的闖蕩守則ʕ•ᴥ•ʔ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讓你多了99個不同角度來看待事情,有效減少心靈負擔,使你可以心靈平靜地度過每一天~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讓你多了99個不同角度來看待事情,有效減少心靈負擔,使你可以心靈平靜地度過每一天~
Thumbnail
《大膽行動》是一本兼顧數十年研究、教學及臨床實踐、作者自己親身體驗的生命故事所彙整出來的實踐書。作者盧安納.馬奇斯博士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每個人在面對挑戰時,不被心理迴避所癱瘓,大膽行動!
Thumbnail
《大膽行動》是一本兼顧數十年研究、教學及臨床實踐、作者自己親身體驗的生命故事所彙整出來的實踐書。作者盧安納.馬奇斯博士希望透過這本書,幫助每個人在面對挑戰時,不被心理迴避所癱瘓,大膽行動!
Thumbnail
有效到讓人中毒的最強心理學: 提防惡用上癮、小心中毒的45個心理學絕技 很明顯的這是個技能書,當個飯後茶餘的小品看還真的不錯。
Thumbnail
有效到讓人中毒的最強心理學: 提防惡用上癮、小心中毒的45個心理學絕技 很明顯的這是個技能書,當個飯後茶餘的小品看還真的不錯。
Thumbnail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覺的其實應該是「放下」,把空間留給奇蹟發生,鬆開手,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性,享受當下。接下來將會分為四大部分跟大家分享: (一)自處、冥想與活在當下 (二)接受原始的樣貌(自己與他人) (三)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四)學會放下 為奇蹟留下空間 這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部
Thumbnail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最有感覺的其實應該是「放下」,把空間留給奇蹟發生,鬆開手,接受所有的不確定性,享受當下。接下來將會分為四大部分跟大家分享: (一)自處、冥想與活在當下 (二)接受原始的樣貌(自己與他人) (三)不要相信你的每個念頭 (四)學會放下 為奇蹟留下空間 這篇先跟大家介紹第一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