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i 淨零標準更新,最可能發生變化的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

SBTi 的企業淨零標準正在推動重大更新諮詢,最核心的關鍵點在於減少單純檢視承諾,而是要求更多明確行動和可被驗證的透明資訊。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之前有許多企業所提交的淨零計劃中單純羅列了 2030 會開始有碳移除專案或行動,但並沒有詳細說明會有哪些作為。未來標準更新後,有可能會要求所提列的計劃要有當前行動來佐證,證明未來確實會有這些承諾事項,因為現在已經有做了哪些籌備或投資工作。

新聞社論來源請參考。

摘要翻譯

SBTi 為何將碳移除納入核心策略?

「淨零碳排」不只是目標,更是一個期限。 然而許多企業仍將其視為遙不可及的未來願景,寄望於未來的碳移除技術,而非立即採取行動。問題在於,拖延只會讓解決方案變得更複雜,成本更高,氣候風險也更加嚴峻。因此,企業應該從現在開始將碳移除納入減碳策略,而非當作最後關頭的權宜之計。

全球企業氣候行動的標竿組織—— The 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 ) 近期調整策略,改變過去「最後階段再進行碳移除」的做法,推動企業在減排的同時同步擴大碳移除規模,並透過階段性目標來確保落實。

過去,許多企業將碳移除視為「未來的問題」,但實際上,這並非萬能解方。直接空氣捕集( Direct Air Capture, DAC ) 技術成本高昂,每去除 1 公噸二氧化碳的費用高達 600 至 1,200 美元,且目前全球僅有少數幾座 DAC 設施運行。即便是被視為自然解決方案的森林再造,也需數年才能發揮減碳效果,且對土地需求龐大——據估計,到 2050 年全球需 9 億公頃土地才能達成預期減碳目標。

企業的碳移除承諾不能只停留在 2050 年,必須在 2030 年前展現具體進展。 換句話說,從含糊的長期承諾轉向立即行動,才是關鍵。如果現在不投資碳移除,未來企業將面臨有限且昂貴的解決方案,被迫付出更高代價。

這不僅攸關減碳,也影響企業的信譽。投資者、監管機構和消費者正對「只畫大餅、不見行動」的企業愈發不信任。漂綠( greenwashing ) 指控層出不窮,未能拿出具體成果的企業,將面臨日益嚴格的市場與監管審視。

更重要的是,碳移除不只是氣候責任,更關乎企業的財務競爭力。全球主要機構投資者,包括養老基金與資產管理公司,已將碳移除視為企業能否獲取資本的基本門檻。如今,掌管數兆美元資產的投資者,正將資金決策與明確、可問責的淨零戰略掛鉤,而碳移除正是其中的核心環節。

企業若缺乏明確的碳移除階段目標,恐怕將被資本市場拒之門外,因為投資者正加大對氣候行動的要求。管理 1.5 兆美元資產的機構投資者已經警告,資產管理公司若不強化氣候行動,恐將失去資金支持。

氣候標準升級,企業減碳行動進入新階段

SBTi 正在全面更新《企業淨零標準( 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 )》,並計劃於 2025 年啟動公開諮詢,組建專家工作小組。 這次調整的核心目標,是建立更嚴謹、具體的框架,確保企業真正落實減碳行動,而不只是口頭承諾。主要變革包括:

  • 設定階段性碳移除目標:企業必須依循明確路線圖,立即開始執行碳移除計畫,而非拖延至最後關頭。
  • 強化範疇三減排策略:價值鏈排放占企業碳足跡的 70% 至 90%,但過去難以監管,如今將被納入更嚴格的管理機制。
  • 提升資訊透明度:未來企業將需提交具體減排成果,避免設定遙遠目標卻毫無落實機制,確保問責性。
  • 促進全球標準互通( Interoperability ):與其他氣候框架對接,建立更一致的國際規範,減少標準不一的問題。

這代表企業不能再僅靠減排承諾應付過關,更不能寄望未來才有碳移除技術可用。 企業現在就必須訂定分階段落實的策略,將碳移除與積極減排同步推進,確保長期競爭力。

拖延減碳,企業將付出更高代價

碳移除資源有限,晚一步行動,成本只會更高。 具備耐久性、可擴展性且可驗證的高品質碳移除技術,隨著需求飆升,價格將水漲船高。企業若遲遲不投資,未來勢必陷入「搶碳」競價戰,在最需要碳移除時卻面臨成本高昂、供應不足的窘境。

技術競賽已經開跑。直接空氣捕捉( Direct Air Capture )技術正加速發展,雖然預估到 2050 年成本有機會降至 每噸 100 至 200 美元,但這一切取決於企業能否提前投入資金。至於森林復育等自然解決方案( Nature-based Solutions ),則需大量土地,而農業與城市發展已經對土地資源形成高度競爭。有研究估算,大規模森林復育可能需佔全球多達 20% 的農地,這無疑進一步推升了碳移除的難度與成本。

拖延的風險,不只是碳移除成本,更包括合規風險。全球各國政府正加強企業氣候資訊揭露規範:

企業若未提前因應,未來將在法規與市場壓力下付出更高昂的代價。

企業領袖,現在就該行動!

即將展開的公眾諮詢,是企業影響淨零標準發展的最佳時機。真正重視氣候承諾的企業,應該現在就投入討論,因為這不只是「符合法規」,而是確保自身能夠落實具體、可衡量、可擴展的減碳行動。

率先設立階段性碳移除目標的企業,將搶占市場先機,不僅能符合未來監管要求,更能取得競爭優勢。 早一步行動,就能優先獲得最優質的碳移除專案、建立關鍵長期合作,並在全球淨零轉型中取得領導地位。

更重要的是,早期投資碳移除,將帶動技術突破並降低成本。 回顧歷史,當企業開始大規模採用再生能源時,市場發展加速,技術成本隨之大幅下降——2009 至 2019 年,太陽能發電成本下降 89%,風力發電成本則減少 70%。同樣地,現在投入碳移除的企業,將成為市場擴張與技術降本的關鍵推動者,未來也將因此受惠。

邁向淨零,企業必須主動出擊,而非被動應對。碳移除不再是「未來的問題」,而是企業當下的責任。拖延只會讓企業付出更大的代價——不論是在財務、競爭力,還是品牌聲譽上。

企業該採取行動的時間,不是 2050 年,而是現在。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SBTi 修訂企業淨零標準

SBTi的挑戰與未來:企業氣候承諾的風向標

SBTi針對COP29的重點回顧

SBTi到底接不接受碳權/碳抵換

企業永續發展趨勢:氣候轉型行動計劃 (CTAP) 指南與實務

淨零轉型:企業面對的壓力與機會

加拿大淨零排放目標與路徑:碳移除技術及公平原則的關鍵角色

2050淨零目標,碳移除需多少

碳中和指引重點整理與評論



avatar-img
17會員
162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細雨徐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介紹一篇新發表之研究,利用機器學習方法,系統性地繪製了氣候政策文獻的地圖。研究團隊開發新的氣候政策類型學,將文獻按政策工具類型、部門和地理位置分類。分析顯示,科學關注與政策密度之間存在差距,例如產業部門政策的科學研究明顯不足。研究成果以「活地圖」形式公開,有助於促進更有效的氣候行動。
Gold Standard 審核通過三項數位監測、報告與驗證 (dMRV) 試點計畫,此舉將革新碳權市場的影響認證機制,並加速氣候行動。這些計畫涵蓋電動烹飪設備、生質能烹飪系統和永續水稻種植技術,透過物聯網 (IoT) 感測器、衛星影像和安全資訊平臺等技術,確保更快速、可靠的驗證結果。
梅賽德斯 F1 車隊預購 Chestnut Carbon 碳權,支持其森林碳移除計畫,此舉展現 F1 車隊對永續發展的承諾,並朝 2030 年達成 Race Team Control Net Zero 目標邁進。Chestnut Carbon 專注於將退化農地轉化為森林,推動全球碳移除計畫。
Chestnut Carbon 近期成功完成 1.6 億美元 B 輪融資。這筆資金將加速造林專案的擴展,推動自願性碳市場發展。隨著企業對高品質碳權的需求日增,Chestnut 透過土地收購、技術投資、人才培育來提升碳移除效率。然而,土地取得困難、碳權驗證延遲、市場成熟度不足仍是挑戰。
增強型岩石風化 (ERW) 是一種永續的碳移除技術,能有效將二氧化碳封存長達一萬年以上。此方法加速自然風化過程,透過將矽酸鹽岩石粉碎並撒佈於土壤中,與雨水反應,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ERW不僅能有效減碳,更具備提升作物產量、改善土壤等額外效益,且具有高度規模化潛力及廢棄物再利用的優勢。
SBTi 宣佈將修訂企業淨零標準,並啟動第二次公開諮詢,以確保標準更符合企業需求並推動氣候行動。修訂將涵蓋分類、進展與透明度、價值鏈排放、中和以及互通性五大核心領域。SBTi 也將成立專家工作小組,深入研究並討論相關議題,以制定更有效、可執行且具雄心的減碳目標。
本文介紹一篇新發表之研究,利用機器學習方法,系統性地繪製了氣候政策文獻的地圖。研究團隊開發新的氣候政策類型學,將文獻按政策工具類型、部門和地理位置分類。分析顯示,科學關注與政策密度之間存在差距,例如產業部門政策的科學研究明顯不足。研究成果以「活地圖」形式公開,有助於促進更有效的氣候行動。
Gold Standard 審核通過三項數位監測、報告與驗證 (dMRV) 試點計畫,此舉將革新碳權市場的影響認證機制,並加速氣候行動。這些計畫涵蓋電動烹飪設備、生質能烹飪系統和永續水稻種植技術,透過物聯網 (IoT) 感測器、衛星影像和安全資訊平臺等技術,確保更快速、可靠的驗證結果。
梅賽德斯 F1 車隊預購 Chestnut Carbon 碳權,支持其森林碳移除計畫,此舉展現 F1 車隊對永續發展的承諾,並朝 2030 年達成 Race Team Control Net Zero 目標邁進。Chestnut Carbon 專注於將退化農地轉化為森林,推動全球碳移除計畫。
Chestnut Carbon 近期成功完成 1.6 億美元 B 輪融資。這筆資金將加速造林專案的擴展,推動自願性碳市場發展。隨著企業對高品質碳權的需求日增,Chestnut 透過土地收購、技術投資、人才培育來提升碳移除效率。然而,土地取得困難、碳權驗證延遲、市場成熟度不足仍是挑戰。
增強型岩石風化 (ERW) 是一種永續的碳移除技術,能有效將二氧化碳封存長達一萬年以上。此方法加速自然風化過程,透過將矽酸鹽岩石粉碎並撒佈於土壤中,與雨水反應,捕捉大氣中的二氧化碳。ERW不僅能有效減碳,更具備提升作物產量、改善土壤等額外效益,且具有高度規模化潛力及廢棄物再利用的優勢。
SBTi 宣佈將修訂企業淨零標準,並啟動第二次公開諮詢,以確保標準更符合企業需求並推動氣候行動。修訂將涵蓋分類、進展與透明度、價值鏈排放、中和以及互通性五大核心領域。SBTi 也將成立專家工作小組,深入研究並討論相關議題,以制定更有效、可執行且具雄心的減碳目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鴻海集團積極邁向淨零碳排,宣布集團淨零(Net Zero)目標, 正式獲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批准,成為台灣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第3家、台灣第7家淨零目標獲得SBTi批准的企業¹[1] ²[2] ³[3].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隨著全球變暖愈演愈烈,各國政府和企業都開始積極尋求減少碳排放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淨零排放成為了越來越受關注的話題。淨零排放是指通過減少碳排放並在必要時抵消這些排放,將淨排放量降至零。要實現淨零排放,淨化和去汙是至關重要的步驟。在本文中,我將介紹淨零排放的概念,以及淨化和去汙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作用。
Thumbnail
隨著全球變暖愈演愈烈,各國政府和企業都開始積極尋求減少碳排放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淨零排放成為了越來越受關注的話題。淨零排放是指通過減少碳排放並在必要時抵消這些排放,將淨排放量降至零。要實現淨零排放,淨化和去汙是至關重要的步驟。在本文中,我將介紹淨零排放的概念,以及淨化和去汙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作用。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討論企業如何實現低碳轉型,包括策略制定、技術採用和管理措施。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展示低碳轉型對企業的長遠利益。 聯絡方式 Email:cammie2469.tg@gmail.com 歡迎低碳產品來訊合作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鴻海集團積極邁向淨零碳排,宣布集團淨零(Net Zero)目標, 正式獲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批准,成為台灣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第3家、台灣第7家淨零目標獲得SBTi批准的企業¹[1] ²[2] ³[3].
Thumbnail
永續議題相關的淨零排放和淨零轉型目標,是為了應對氣候變遷的影響。本篇文章解析了為何目標設定在2030年及2050年以及臺灣在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的五大路徑、四大策略和兩大基礎。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淨零排放已成為許多組織的目標。在這個過程中,瞭解碳足跡的計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我將介紹碳足跡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方法,並探討碳足跡計算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重要性。此外,我還將分享一些碳足跡計算的工具、挑戰和最佳實踐,以及為什麼碳足跡計算對中小企業來說也很重要。 1. 碳
Thumbnail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隨著全球變暖愈演愈烈,各國政府和企業都開始積極尋求減少碳排放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淨零排放成為了越來越受關注的話題。淨零排放是指通過減少碳排放並在必要時抵消這些排放,將淨排放量降至零。要實現淨零排放,淨化和去汙是至關重要的步驟。在本文中,我將介紹淨零排放的概念,以及淨化和去汙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作用。
Thumbnail
隨著全球變暖愈演愈烈,各國政府和企業都開始積極尋求減少碳排放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淨零排放成為了越來越受關注的話題。淨零排放是指通過減少碳排放並在必要時抵消這些排放,將淨排放量降至零。要實現淨零排放,淨化和去汙是至關重要的步驟。在本文中,我將介紹淨零排放的概念,以及淨化和去汙在實現淨零排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