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目標,碳移除需多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

2050淨零目標,現在在政府組織以及媒體大力宣導之下已經逐漸廣為人知。這目標具有科學依據,出自2015年巴黎協議:「將全球平均溫升控制在不超過工業化前水準的 2°C 內,並致力於控制在 1.5°C。

這1.5°C就是2030碳排減半,2050零排放的理由。但如果要做到2050淨零,需要多龐大的碳移除量才夠?Rocky Mountain Institute (RMI)新專欄文章給出了數據,並且用很多生動的對比數據,讓讀者理解這些數字背後所代表的意涵。

摘要翻譯

碳移除的「巨大規模」到底有多大?

RMI 的專家指出,要實現氣候目標,除了立即且強有力地推進減碳,碳移除( CDR )也不可或缺。根據 IPCC 對未來減排的預測,最新估算顯示,為了讓地球升溫幅度維持在 1.5°C 以下,我們可能需要在 2050 年前,每年從大氣中移除多達 10 億噸的二氧化碳。在 CDR 領域,專家經常以「龐大」或「驚人」來形容這一規模,對於所需的推進速度,則使用「空前」或「極具挑戰性」等字眼。然而,這些詞彙並不足以幫助大眾真正理解「十億噸」代表的意義。

「Giga-」的字首意為「十億」,因此每 1 Gt 的碳移除等於從大氣中移除 10 億公噸的二氧化碳。就像我們難以具象化太陽系的浩瀚、細胞的微觀結構或地球的漫長歷史一樣,僅憑數字也難以直觀感受「 Gt 規模的碳移除」有多巨大。

實現補足直接減碳需求的碳移除規模,雖然不是無法完成的任務,但確實是一項艱鉅的挑戰,需要本世代內的科學精準性、持續的創新突破,以及強而有力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

穩定氣候所需的碳移除量或將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商品之一

2023 年,化石燃料燃燒與其他工業活動共釋放了 41 Gt的二氧化碳。相比之下,當年全球的城市固體廢棄物總量——涵蓋填埋場、堆肥場、回收中心及焚化爐處理的垃圾——僅為 2.3 Gt。如果我們將這些二氧化碳排放壓縮成類似垃圾的固體形式,其體積將是全球城鎮與城市垃圾總量的 15 倍。

目前全球前八大交易商品的總重量約為 27 Gt。雖然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但仍然僅相當於每年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四分之三。要實現 2050 年每年移除 10 Gt 的碳移除,意味著這個新興產業在未來幾十年內的規模,必須超越當前全球煤炭產業的體量。這一目標並非遙不可及,但需要投入巨額資金,並有計劃地擴展相關供應鏈,才能順利達成。

達成單類碳移除技術每年 1 Gt 的規模,需要大規模推廣

目前已有多種技術可以用於從大氣與海洋中移除二氧化碳。 RMI 提出的碳移除分類法( CDR taxonomy )將這些方法分為三大類型:生物基( biogenic, bCDR )、地球化學基( geochemical, gCDR )以及合成基( synthetic, sCDR )。它們分別基於對生物質、鹼性礦物和低碳能源的不同需求。由於這些技術的需求規模極為龐大,若要每年從大氣中移除數 Gt 二氧化碳,必須依賴多種技術的全球協同推廣與部署。

每年移除 1 Gt 二氧化碳,將需要龐大的勞動力支撐

要實現 2050 年的碳移除規模,除了技術突破,還需要數百萬人共同投入其中。根據多家 CDR 公司透露,要每年移除 1 Gt 的二氧化碳,可能需要 40 萬到 180 萬名員工參與,包括建設、營運及企業內部支援職位,例如財務與法律服務。如果目標是每年移除 10 Gt,那麼整個產業可能需要約 1,000 萬名員工。相比之下,2022 年全球再生能源產業的從業人員總數為 1,370 萬人。

每年移除 1 Gt 二氧化碳需投入高達 320 億至 1.1 兆美元的資本支出

除了人力與物資,碳移除產業的規模擴大還需依賴大量資本支出( CAPEX )。根據不同技術,每年移除 1 Gt 二氧化碳的資本支出估算在 320 億到 1.1 兆美元之間。如此巨大的落差主要源於不同技術的基礎建設需求,例如地球化學基( gCDR )技術幾乎不需要額外的基建投入,因此資本需求較低;相比之下,合成基( sCDR )的需求最高,每年移除 1 Gt 可能需要 8,000 億至 1,150 億美元,主要用於建設大型空氣捕捉設施與加工系統。雖然這些支出看似驚人,但並非不可實現。目前包括製造業、公用事業、金融保險、不動產、運輸與礦業在內的多個產業,每年資本支出均達數千億美元規模。

實現每年移除 1 Gt 二氧化碳,需要供應鏈的全面升級與長時間的投入

要達到每年移除 1 Gt 二氧化碳的規模,全球供應鏈和相關操作方式需要進行重大變革,而這些變革,例如取得許可或調整實踐,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數十年。對於涉及陸地或海洋的開放系統項目,供應鏈的完善尤為重要。

合成基( sCDR )技術高度依賴低碳能源。要從空氣中提取 1 Gt 二氧化碳,直接空氣捕捉( DAC )設施每年需要 700 TWh 或更多的能源,這相當於當前美國電力總產量的 17%。

增強風化( enhanced weathering )作為地球化學基( gCDR )方法,每年移除 1 Gt二氧化碳需要在美國 90% 以上的農田上撒佈鹼性礦物。這一技術的落地推廣,需要解決礦物添加的安全性研究、移除量的量化與監測標準制定,並提升農民的接受度與參與度,這些過程都需要時間。

生物基( bCDR )技術則需要使用大量木材或其他植物材料。儲存 1 Gt 二氧化碳所需的生物質重達 0.6 Gt。如果這些材料需透過卡車運輸,其規模將使美國的卡車貨運總量增加 5%。

抓住機會改進碳移除技術,邁向 Gt 級規模

1 Gt 二氧化碳的數量相當驚人。要在 2050 年前實現每年從大氣中移除數 Gt 的目標,將需要建立一個足以媲美當今全球最大產業的全新行業。現在正是關鍵時刻,我們必須投入資源改進技術,提高移除效率,同時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優化資本支出( CAPEX ),並完善供應鏈。這些前期的投資將減少每移除 1 噸二氧化碳的難度,為實現 Gt 級規模鋪平道路。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美參議員聯手推動碳移除稅收抵免提案

川普勝選之後美國碳移除產業的未來

從創新基金到第一座木造資料中心,微軟的負碳雄心如何實現?

NASDAQ報告顯示碳移除之重要發展趨勢

直接空氣捕捉DAC的發展契機與應用

歐盟積極推動碳移除,並且提出一系列發展計劃

海洋碳移除技術:Equatic的崛起與挑戰

廢水處理中的碳移除技術:應對氣候變遷的關鍵策略

美國海洋碳移除技術的發展與挑戰

如何應用生物炭實現碳移除,並且由碳權市場取得經濟回報?

直接空氣捕捉DAC,會是氣候變遷的終極解方嗎?

碳移除技術:應對氣候變遷的未來解決方案

碳移除(CDR):解決氣候變遷的關鍵技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03
新加坡推動綠色轉型:減碳助經濟成長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4
沃爾瑪財報亮眼,淨零轉型卻遇阻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20
SBTi 淨零標準更新,最可能發生變化的是什麼?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2/13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1/28
建築材料:減緩氣候變遷的潛在碳封存利器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23會員
227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2
本文探討大眾對植樹作為碳移除方法的偏見,如何影響其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指出,植樹在公眾心目中根深蒂固,容易造成對其他方法的負面偏見,即使這些方法可能更有效或必要。文章建議採取多種策略,包括量化偏見、深入瞭解偏見成因、挑戰浪漫化的自然觀念、探索多種溝通策略以及警惕政策濫用等,以平衡大眾認知。
Thumbnail
2025/05/02
本文探討大眾對植樹作為碳移除方法的偏見,如何影響其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研究指出,植樹在公眾心目中根深蒂固,容易造成對其他方法的負面偏見,即使這些方法可能更有效或必要。文章建議採取多種策略,包括量化偏見、深入瞭解偏見成因、挑戰浪漫化的自然觀念、探索多種溝通策略以及警惕政策濫用等,以平衡大眾認知。
Thumbnail
2025/05/01
本篇文章探討碳市場監管的關鍵面向,包含計劃完整性、方法適用性、利益共享、永續發展、註冊登記系統、碳權使用案例與NDC關係、巴黎協定第六條、雙重認證、稅收費用等。文章並深入闡述碳權註冊登記系統的機制、功能、重要性及相關議題,例如環境完整性、透明度、追蹤國家氣候目標進展、市場運作、政策實施與法規遵循。
Thumbnail
2025/05/01
本篇文章探討碳市場監管的關鍵面向,包含計劃完整性、方法適用性、利益共享、永續發展、註冊登記系統、碳權使用案例與NDC關係、巴黎協定第六條、雙重認證、稅收費用等。文章並深入闡述碳權註冊登記系統的機制、功能、重要性及相關議題,例如環境完整性、透明度、追蹤國家氣候目標進展、市場運作、政策實施與法規遵循。
Thumbnail
2025/04/30
Puro.earth的海洋缺氧碳封存(MACS)方法學獲諮詢委員會批准,標誌著一項以海洋為基礎的持久性碳移除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此方法通過將富含木質素的生物質沉積到深層缺氧的海洋盆地中,實現長期碳移除。文章詳細介紹了MACS方法學設計理念、科學依據、碳封存年限估算調整、目前實驗進展、環境與社會考量。
Thumbnail
2025/04/30
Puro.earth的海洋缺氧碳封存(MACS)方法學獲諮詢委員會批准,標誌著一項以海洋為基礎的持久性碳移除新技術的重要里程碑。此方法通過將富含木質素的生物質沉積到深層缺氧的海洋盆地中,實現長期碳移除。文章詳細介紹了MACS方法學設計理念、科學依據、碳封存年限估算調整、目前實驗進展、環境與社會考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本文介紹2050年溫室氣體移除 (GHGR) 路線圖。概述了達成每年移除100億噸二氧化碳目標所需的技術、政策、市場和社會行動策略,並將其分解成三個十年行動計劃。路線圖涵蓋了直接空氣捕捉、海洋、陸地和岩石碳移除,以及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移除等技術,著重於克服技術、經濟和社會障礙,以確保公平公正實施。
Thumbnail
本文介紹2050年溫室氣體移除 (GHGR) 路線圖。概述了達成每年移除100億噸二氧化碳目標所需的技術、政策、市場和社會行動策略,並將其分解成三個十年行動計劃。路線圖涵蓋了直接空氣捕捉、海洋、陸地和岩石碳移除,以及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移除等技術,著重於克服技術、經濟和社會障礙,以確保公平公正實施。
Thumbnail
2024 年是碳移除產業的重要一年,展現了技術進步、政策支持與投資熱潮。直接空氣捕捉設施持續擴展,多家新創共同推動行業規模突破百萬噸級別。政府加強資金與政策支持,企業則透過長期採購協議承諾碳移除目標。儘管全球已售出 1,200 萬噸碳移除憑證,但僅 4% 實際交付,凸顯交付與擴展挑戰。
Thumbnail
2024 年是碳移除產業的重要一年,展現了技術進步、政策支持與投資熱潮。直接空氣捕捉設施持續擴展,多家新創共同推動行業規模突破百萬噸級別。政府加強資金與政策支持,企業則透過長期採購協議承諾碳移除目標。儘管全球已售出 1,200 萬噸碳移除憑證,但僅 4% 實際交付,凸顯交付與擴展挑戰。
Thumbnail
RMI 智庫探討了實現碳移除十億噸級( Gt )的重要性與挑戰。到 2050 年每年需移除多達 10 Gt 二氧化碳,以達成氣候目標。這一目標將使 CDR 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需投入大量資金、技術創新與勞動力,並大幅升級供應鏈,透過長期投資減少難度,為實現規模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RMI 智庫探討了實現碳移除十億噸級( Gt )的重要性與挑戰。到 2050 年每年需移除多達 10 Gt 二氧化碳,以達成氣候目標。這一目標將使 CDR 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業之一,需投入大量資金、技術創新與勞動力,並大幅升級供應鏈,透過長期投資減少難度,為實現規模化奠定基礎。
Thumbnail
碳移除透過各種技術和自然方法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隨著全球對減少碳排放的需求日益增加,碳移除成為達成氣候目標的關鍵工具。本文介紹CDR的現狀、重要性以及未來發展潛力,強調其在應對氣候危機中的核心地位。
Thumbnail
碳移除透過各種技術和自然方法從大氣中去除二氧化碳。隨著全球對減少碳排放的需求日益增加,碳移除成為達成氣候目標的關鍵工具。本文介紹CDR的現狀、重要性以及未來發展潛力,強調其在應對氣候危機中的核心地位。
Thumbnail
光靠減少碳排放已不足以避免暖化程度的加劇。為了達到控制暖化程度的「淨零目標」甚至在達標後持續控制,除了大量減少碳排放外還會需要投入大量的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或負碳技術(negative emission technology, NET)才可以。
Thumbnail
光靠減少碳排放已不足以避免暖化程度的加劇。為了達到控制暖化程度的「淨零目標」甚至在達標後持續控制,除了大量減少碳排放外還會需要投入大量的碳移除(carbon dioxide removal, CDR)或負碳技術(negative emission technology, NET)才可以。
Thumbnail
《OKR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是一本幫助實現淨零排放、翻轉氣候災難的實用行動指南。作者約翰.杜爾(John Doerr)過去曾經建立一套幫助企業或組織成功的方法:「目標與關鍵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簡稱OKR)。藉由本書,杜爾認為OKR目標管理工具不只適用於幫
Thumbnail
《OKR實現淨零排放的行動計畫》是一本幫助實現淨零排放、翻轉氣候災難的實用行動指南。作者約翰.杜爾(John Doerr)過去曾經建立一套幫助企業或組織成功的方法:「目標與關鍵結果」(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簡稱OKR)。藉由本書,杜爾認為OKR目標管理工具不只適用於幫
Thumbnail
據大陸經濟參考報報導,多方預測顯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所需資金規模可達百兆級(人民幣,下同)。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節能與環保研究所負責人趙衛東稱,預計綠色產業年均投資在3兆元左右,其中.....................................
Thumbnail
據大陸經濟參考報報導,多方預測顯示,「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所需資金規模可達百兆級(人民幣,下同)。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節能與環保研究所負責人趙衛東稱,預計綠色產業年均投資在3兆元左右,其中.....................................
Thumbnail
〈國際能源署〉發表第一個以全球能源系統 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報告主要是幫助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分析到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的行動和時程。 報告提出的是”一個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對台灣來說,這份報告可幫我們了解和淨零排放的距離,以及還有那些方向要努力。
Thumbnail
〈國際能源署〉發表第一個以全球能源系統 達到淨零排放的路徑。報告主要是幫助能源相關政策的制定,分析到要達到減碳目標,需要的行動和時程。 報告提出的是”一個但不是唯一“的路徑,對台灣來說,這份報告可幫我們了解和淨零排放的距離,以及還有那些方向要努力。
Thumbnail
國際能源總署(IEA)過去為穩定石油市場的供應安全與穩定,長期低估再生能源發展而飽受批評;然而隨著氣候變遷與巴黎氣候協定 2050 年限逐漸接近,各國碳排卻持續上升,IEA 一反過去態度,向各國呼籲:若要在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今年就得停止投資開採新的化石燃料。 IEA 報告:若要淨零
Thumbnail
國際能源總署(IEA)過去為穩定石油市場的供應安全與穩定,長期低估再生能源發展而飽受批評;然而隨著氣候變遷與巴黎氣候協定 2050 年限逐漸接近,各國碳排卻持續上升,IEA 一反過去態度,向各國呼籲:若要在 2050 年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今年就得停止投資開採新的化石燃料。 IEA 報告:若要淨零
Thumbnail
淨零排放是什麼? 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將任何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透過減排或是負排放技術抵消,達到總溫室氣氣排放為零。 淨零排放對台灣重要嗎?溫室氣體有那些?生活中那些行為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
Thumbnail
淨零排放是什麼? 淨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指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將任何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透過減排或是負排放技術抵消,達到總溫室氣氣排放為零。 淨零排放對台灣重要嗎?溫室氣體有那些?生活中那些行為會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