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Ti 修訂企業淨零標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前言

SBTi 剛宣布了企業淨零標準的公開諮詢與修訂

台灣在去年環境部有公告碳中和相關指引,碳中和只是企業淨零標準的其中一小部分。有興趣的人可以繼續追蹤相關新消息,SBTi 新標準出來後會影響許多層面,尤其是國際企業的供應鏈管理要求,在衡量淨零議題時產生的新規範最有可能衝擊台灣企業。

摘要翻譯

SBTi 宣布成立新的專家工作小組,並啟動第二次公開諮詢,以確保企業與相關利益團體有足夠機會參與企業淨零標準( 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 )的修訂過程。

  • SBTi 設立專家小組,針對標準修訂的五大核心議題進行討論與諮詢。
  • 修訂過程將包含兩次公開諮詢與試點測試,確保新標準能切合企業需求並推動氣候行動。
  • 第一輪公開諮詢預計最快於 2025 年 3 月 展開,歡迎所有利益相關者參與。
  • 在標準修訂期間,現行版本仍是企業制定淨零科學基礎目標( science-based targets ) 最可靠且具公信力的依據。

科學基礎目標倡議( SBTi ) 今日宣布,將進一步徵求企業與利益相關者的意見,以修訂其旗艦標準企業淨零標準( 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 )。為確保廣泛參與,SBTi 將成立新的專家工作小組,並啟動第二輪公開諮詢。這項修訂的目標,是在維持高減碳標準的同時,讓企業更容易落實並取得實際成效

為了更全面收集回饋,SBTi 推出多項新機制,進一步深化與各方的互動。這些機制將整合先前的討論成果,包括來自技術諮詢小組的建議、與企業等關鍵利益相關者的交流,以及對範疇三討論文件的意見回饋。

SBTi 計劃最早於 2025 年 3 月發布修訂標準的首份草案,並進行試點測試,以確保新標準既能推動氣候行動,也符合企業的實務需求。

這次修訂將重點針對以下幾個核心領域,提供更明確的指引:

  • 分類( Categorization ):新的分類機制將根據企業規模與地理位置調整標準要求,使企業更容易適用,提升包容性與實用性。
  • 進展與透明度( Progress and transparency ):企業將更清楚如何合規地報告減碳進展,並依據外部標準設定合理的目標調整機制。
  • 價值鏈排放(範疇三):範疇三排放是企業減碳的最大挑戰之一。SBTi 正評估如何提升其目標設定與執行的有效性,未來將引入更多衡量指標、方法與工具,幫助企業掌握排放數據並優化減碳策略。
  • 中和( Neutralization ):修訂版標準將加強對企業淨零剩餘排放( residual emissions ) 的處理方式,並引入中期移除目標( interim removal targets ),以確保長期碳中和承諾。
  • 互通性( Interoperability ):新標準將與 SBTi 其他標準(如即將發布的金融機構淨零標準)及相關法規保持一致,確保企業能夠在不同框架下順利對接並執行減碳策略。

為確保企業淨零標準( 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 ) 修訂更具專業性與可行性,SBTi 成立的專家工作小組,將匯集來自企業、學界與民間社會的專家,針對關鍵議題進行深入研究與討論。這些小組將專注於五大核心領域,幫助企業設定 更有效、可執行且具雄心的 減碳目標:

  • 範疇二 — 電力排放管理:研究企業如何有效減少 購買與使用電力 所產生的碳排放,確保去碳化進程順利推進。
  • 範疇三 — 供應鏈與價值鏈排放:針對企業如何設定供應鏈與價值鏈的減碳目標,提供策略與具體可行的執行方案。
  • 碳移除 — 中和與二氧化碳去除( CDR ):討論企業如何透過碳移除技術來中和剩餘排放,並確保移除目標合理且可行。
  • 持續排放與 BVCM(超越價值鏈減排):針對企業無法完全消除的剩餘排放,探索如何透過 BVCM( Beyond Value Chain Mitigation ) 採取補償與額外減排措施,確保邁向淨零的過程更具韌性。
  • 數據品質與驗證:強化企業減碳數據的可信度,確保減排目標與成果具有科學依據,並符合外部審查與驗證標準。

有意參與 SBTi 專家工作小組( Expert Working Groups ) 的專業人士,請參閱職權範圍文件( Terms of Reference )了解申請資格與角色要求,並於 2025 年 2 月 28 日(星期五)太平洋時間( PT )晚上 11:59 前 完成線上申請

SBTi 計劃於 2025 年 3 月起,展開企業淨零標準 V2( 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 V2 ) 的首次公開諮詢,至少持續 60 天。該諮詢階段將在 SBTi 技術委員會審核通過後啟動,並根據企業、學界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的回饋,進一步修訂標準內容。

在首次諮詢結束後,SBTi 會根據反饋資訊調整草案,隨後進行試點測試,並開放第二輪公開諮詢,確保標準的適用性與可行性。

企業若尚未制定近期或淨零目標( net-zero targets ),仍被強烈建議及早規劃。 未來,SBTi 也將確保 V2 版本的承諾方式與 V1 版本保持一致,避免企業在轉換新標準時增加額外負擔。

至於試點測試、第二輪諮詢及最終標準發佈的具體時間表,SBTi 將視第一輪公開諮詢的結果再行公告。此外,SBTi 已更新企業淨零標準 V2 項目職權範圍( Corporate Net-Zero Standard V2 Project Terms of Reference ),新增更完善的回饋機制。本次修訂將依據 SBTi 標準開發運營程序(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for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 進行,確保標準制定過程的科學性與透明度。

SBTi 技術長( CTO )Alberto Carillo Pineda 表示:「回顧 2021 年,當我們首次推出 企業淨零標準時,企業氣候目標設定中對淨零並無統一的定義。而如今,全球已有超過 1500 家企業 設定與淨零對齊的承諾,顯示我們已邁出關鍵一步。在標準推行過程中,我們收到的回饋資訊極具價值,不僅幫助我們找出需要加強的地方,也讓標準更加實用,確保它能有效推動科學為基礎的氣候行動。」
SBTi 影響長( CIO )Tracy Wyman 進一步補充:「邁向淨零的道路絕非易事,但企業應有明確的指引來協助實踐。這次新增的公開諮詢機制,將進一步完善企業淨零標準,確保其更具可行性,並推動全球氣候行動的加速發展。我們誠摯邀請各界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修訂過程,提供寶貴意見,共同打造更完善的淨零標準。」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SBTi的挑戰與未來:企業氣候承諾的風向標

SBTi針對COP29的重點回顧

SBTi到底接不接受碳權/碳抵換

美國銀行退出淨零聯盟:永續金融的挑戰與未來

淨零轉型:企業面對的壓力與機會

旅宿餐飲的淨零承諾:理想與現實的衝突

企業永續發展趨勢:氣候轉型行動計劃 (CTAP) 指南與實務

建築業中的碳移除技術與政策未來


avatar-img
17會員
162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細雨徐行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介紹加拿大淨零排放目標與路徑的最新研究。研究重點在於如何運用綜合評估模型結合公平原則,評估加拿大達成淨零排放後碳移除技術的重要性與不同情境下的需求,並分析主要CDR技術的潛力及技術採用率的可行性。政策建議方面,加拿大政府在發展CDR技術、能源結構轉型、投資地質儲存、發展碳匯等方面應更關注公平性。
改善林業管理碳權專案(IFM)透過延長輪伐期、減少伐採影響、移除病害樹木等方式,提高森林的碳封存能力,同時維護生態系統服務。全球 IFM 碳權中,93% 來自北美,78% 註冊於CAR,主要受加州合規市場推動。高品質 IFM 專案需設定保守的碳基線、避免碳洩漏,並確保長期碳封存穩定性。
ARR 計畫透過植樹與恢復植被來實現碳封存與生物多樣性提升,對全球減碳至關重要。其核心包括造林、再造林及植被恢復。高品質 ARR 計畫應確保透明度,透過監測技術追蹤樹木生長;選址時需考量外加性,確保造林必要性;並強調財務與環境完整性。此外,社區參與是成功的關鍵,當地居民的支持可確保森林長期維護。
REDD+ 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透過減少森林砍伐與退化來降低碳排放,並促進永續森林管理。該機制已涵蓋 62% 的發展中國家森林面積,並累計減少近 110 億噸 CO₂。高品質 REDD+ 專案需具備額外性、基線測量、洩漏監測及第三方驗證,並強調透明度與社會共益。
中國的碳市場體系包含兩個主要部分:強制性的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和自願性的國家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於2021年7月啟動,主要為電力行業,覆蓋中國40%以上的碳排放量。自願減排市場則於2024年1月啟動,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減排,並通過項目方法學(如造林碳匯和再生能源)產生可交易的減排量。
法拉利最新實現17.4億歐元營收暴增,展現其在全球市場的強勁競爭實力。公司堅守淨零排放承諾,加碼投資先進技術與永續發展方案,致力於降低環境影響與促進產業轉型。此成功模式不僅彰顯豪車品牌轉型決心,更為汽車業樹立綠色發展新典範,實現財務與環保雙贏局面。
本文介紹加拿大淨零排放目標與路徑的最新研究。研究重點在於如何運用綜合評估模型結合公平原則,評估加拿大達成淨零排放後碳移除技術的重要性與不同情境下的需求,並分析主要CDR技術的潛力及技術採用率的可行性。政策建議方面,加拿大政府在發展CDR技術、能源結構轉型、投資地質儲存、發展碳匯等方面應更關注公平性。
改善林業管理碳權專案(IFM)透過延長輪伐期、減少伐採影響、移除病害樹木等方式,提高森林的碳封存能力,同時維護生態系統服務。全球 IFM 碳權中,93% 來自北美,78% 註冊於CAR,主要受加州合規市場推動。高品質 IFM 專案需設定保守的碳基線、避免碳洩漏,並確保長期碳封存穩定性。
ARR 計畫透過植樹與恢復植被來實現碳封存與生物多樣性提升,對全球減碳至關重要。其核心包括造林、再造林及植被恢復。高品質 ARR 計畫應確保透明度,透過監測技術追蹤樹木生長;選址時需考量外加性,確保造林必要性;並強調財務與環境完整性。此外,社區參與是成功的關鍵,當地居民的支持可確保森林長期維護。
REDD+ 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的重要策略,透過減少森林砍伐與退化來降低碳排放,並促進永續森林管理。該機制已涵蓋 62% 的發展中國家森林面積,並累計減少近 110 億噸 CO₂。高品質 REDD+ 專案需具備額外性、基線測量、洩漏監測及第三方驗證,並強調透明度與社會共益。
中國的碳市場體系包含兩個主要部分:強制性的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和自願性的國家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國家碳排放交易系統於2021年7月啟動,主要為電力行業,覆蓋中國40%以上的碳排放量。自願減排市場則於2024年1月啟動,鼓勵社會各界參與減排,並通過項目方法學(如造林碳匯和再生能源)產生可交易的減排量。
法拉利最新實現17.4億歐元營收暴增,展現其在全球市場的強勁競爭實力。公司堅守淨零排放承諾,加碼投資先進技術與永續發展方案,致力於降低環境影響與促進產業轉型。此成功模式不僅彰顯豪車品牌轉型決心,更為汽車業樹立綠色發展新典範,實現財務與環保雙贏局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Thumbnail
企業在執行淨零轉型上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與風險,該如何管理在面對淨零轉型上的風險與機會呢?讓永續發展ESG小精靈告訴你,國際重要及最新的三項企業經營財務揭露準則所規範的框架,環境、社會及治理揭露準則的重要性及對企業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節能減碳已成世界趨勢,為了推動建築淨零減碳,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今(7)日下午舉辦「淨零建築智慧節能減碳創新技術宣導推廣活動」,邀請樺康智雲、中興保全等智慧建築業者分享最新的技術與案例,吸引許多建築師、技師等專業人士到場「充電」吸收新知。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表示,內政部是建築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除了感謝與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鴻海集團積極邁向淨零碳排,宣布集團淨零(Net Zero)目標, 正式獲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批准,成為台灣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第3家、台灣第7家淨零目標獲得SBTi批准的企業¹[1] ²[2] ³[3].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加百裕黃靖容宣布正式通過國際氣候變遷權威組織-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溫室氣體近程減量目標驗證,展現對於氣候變遷和自然資源保護的承諾。 加百裕黃靖容以科學基礎制訂減碳目標,提出以2021年為基準,目標在2030年前將範疇一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在全球致力於低碳經濟轉型的大趨勢下,台灣商業服務業迎來了智慧減碳的全新機會。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於最新一期113年「商業服務業智慧減碳補助計畫」為企業提供了重要支持,透過智慧科技的應用來降低碳排放。本文將深入探討該計畫的創新趨勢,並提供撰寫計畫書的專業建議。
Thumbnail
企業在執行淨零轉型上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與風險,該如何管理在面對淨零轉型上的風險與機會呢?讓永續發展ESG小精靈告訴你,國際重要及最新的三項企業經營財務揭露準則所規範的框架,環境、社會及治理揭露準則的重要性及對企業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節能減碳已成世界趨勢,為了推動建築淨零減碳,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今(7)日下午舉辦「淨零建築智慧節能減碳創新技術宣導推廣活動」,邀請樺康智雲、中興保全等智慧建築業者分享最新的技術與案例,吸引許多建築師、技師等專業人士到場「充電」吸收新知。內政部次長董建宏表示,內政部是建築物節能改造的領頭羊,除了感謝與
Thumbnail
透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企業面臨國內外氣候變遷議題需執行對策。本文探討國際因應氣候治理的對策以及企業的淨零路徑規劃,對於氣候變遷盤查與因應策略提供多方面建議。
Thumbnail
鴻海集團積極邁向淨零碳排,宣布集團淨零(Net Zero)目標, 正式獲科學減碳目標倡議組織 **SBTi**(Science Based Target initiative)批准,成為台灣高科技硬體設備產業第3家、台灣第7家淨零目標獲得SBTi批准的企業¹[1] ²[2] ³[3].
Thumbnail
環境部最近宣佈了碳費共有兩種自主折抵方式,第一種是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者可獲得最優惠費率。第二種是企業採取環境部的指定項目進行自主減碳,同樣可享優惠費率,但折扣幅度較小。這兩種方式對於企業減少排放量有不同的影響和折扣幅度,並且需符合特定的條件。
Thumbnail
內行看門道,本課程將透過問題即是商機之所在的逆思維,來帶領企業瞭解淨零碳排與碳盤查的真義,並引導學員思索自己如何從政策與訂單中,尋找出企業可獲利的商模,將減碳投資轉換成營業利器,讓推動淨零碳排成為有好康的事!
Thumbnail
淨零排放成為全球綠色發展的重要指標,台灣政府也積極推動淨零排放政策,鼓勵企業進行綠色轉型。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如何在淨零排放的浪潮中尋找到商機,並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重要的課題。本文從淨零排放轉型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紹台灣的淨零排放政策和中小企業的商機,並分析淨零排放轉型的挑戰和策略,希望能夠
Thumbnail
加百裕黃靖容宣布正式通過國際氣候變遷權威組織-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 SBTi)溫室氣體近程減量目標驗證,展現對於氣候變遷和自然資源保護的承諾。 加百裕黃靖容以科學基礎制訂減碳目標,提出以2021年為基準,目標在2030年前將範疇一
Thumbnail
火報記者 陳聖偉 / 綜合報導 全球已有150個國家參與淨零排放(Net Zero)環境永續目標,國發會於2022年協同各部會提出完整版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於2023年1月立院三讀通過,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正式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行政院也跨